黄海洲:全球通货膨胀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9:40:02
黄海洲:全球通货膨胀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作者:黄海洲  来源:网易商业报道   发表日期: 2005-12-14 东亚经济评论 http://www.e-economic.com 所属专题:2006年中国与世界经济展望 文章页数:[1]  主持人: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举行了三场非常精采的演讲,大家都非常投入,也感觉到收获非常大,我们现在要继续完成我们上午剩下的两场演说,现在我们有请黄海洲博士发言。黄海洲博士是伦敦经济学院博士,长期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工作,现在是巴克莱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现在请黄海洲博士发言,大家欢迎。




黄海洲:谢谢您的介绍。早上听了三个发言和很多同仁的评论,我自己觉得前三个人的发言都很精采。朱民的发言刚刚我已经听了,如果是一个宏观经济学家,他可能认为世界经济没有什么大问题,如果是货币经济学家,他会认为世界经济问题比较大。我自己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货币和汇率局工作了四年,所以我在心里觉得我是一个货币经济学家,但是我知道在中国不能随便称家,因为我也知道,也听说中国只有三个经济学家。(笑)

虽然我自己觉得我可能心理倾向于货币经济学家,但是我自己的观点可能更倾向于宏观经济学家,所以这里面可能也有一定的失衡。另外还有一个,对目前国际经济形势的判断,也有两种观点,乐观和悲观。这里面我自己觉得我是在乐观派里,所以在这一点上我可能会跟Andy有点不一样,我自己愿意跟朱民博士在一起,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我刚刚加入安那分,如果我对中国经济不乐观的话,对国际经济不乐观的话,我不应该换工作,因为换工作的风险是没有办法用金融工具来降低的,所以我的想法是乐观。讨论的问题非常重要,国际经济金融失衡,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对未来的形势,明年至少我觉得是乐观的。

我讲的题目是“全球通货膨胀及其对中国的影响”。我想大家可能已经关注到了,现在全球的经济增长已经带来了一些通涨的压力,尤其是在美国,前面几位也提到了这个问题,这里面大家可以看到,实际上从2003年以后就开始有明显的增加,然后可以看到全球GDP的增长,在2002年以后也有明显的增加,在全球以美国为主的,等一下会讲到欧洲,主要讲三个区域,一个是美国,一个是欧元区,另外我会讲日本。从80年开始通涨长期减低的趋势现在基本上已经终止了,因为可以看到一条曲线,OECD国家的IPI在75年之后基本上达到一个高点,75年之前有另外一个高点,之后大的趋势基本上是一路下跌,除了87年你会看到一个几个波动的情况,大基本上是一路下跌,到2005已经不光是持平,实际上是在往上走。这里面如果要讲通涨,在后面可能要讲,为什么全球的通涨在增加,有什么原因在后面?我们大家知道中国关注一些问题,石油价格,2005年石油就到了一个新的高价,如果按照实际价格计算的话,实际上现在还没有到最高价位。这里面石油价格还会不会上涨?当然这是一个很大的不确定性,但是石油价格,我也同意朱民博士的推断,明年石油价格有可能会稍微下跌,但可能还会在高价位上波动,并不可能有大的下跌,这里面实际上不光是石油价格在上涨,你可以看到天然气的价格也是在上涨,这尤其对美国的影响较大,因为美国天然气和其他国家的天然气价格不统一,石油价格基本上全球统一。

看美国的货币政策,大家已经看了,美联储实际上已经连续几次在升息,而且到2006年实际上还会继续升息,这里面面临的通涨压力在增加,这里面有两条主线可以把这个问题看清楚,第一个是下面一条线,这里面美国的个人消费实际上增长从2002年开始一直处于比较快的增长阶段,所以美国整个的经济恢复跟这个有很大的关系,已经持续了三年到四年的增长,现在通涨的压力在美国变得更加明显一些。当然讨论美国的问题也离不开美国的赤字,实际上你可以看到美国的赤字当然是影响美国通涨压力的一个主要的变量,我自己觉得一个乐观的支撑点是实际上虽然美国的财政赤字在增加,但是你可以看到它基本上是持平的,2004年以后每年的赤字并没有大量的增加,但是它的整个总量是在增加。

这里面如果一般看像美国这样的经济,看它的通涨要看他整个生产力的增加,它一般的通货膨胀是在生产力增长比它稍微滞后一点,实际上你可以看到从这条主线可以看到,实际上2000年以后,虽然有纳斯达克空盘,股市表现得那么不好,但实际上它的增长还是处于一个高位的,美国生产力的增长并没有由于美国股市的空盘而有明显下降,虽然它有一定的波动。看美国通货膨胀的压力,当然现在在全球一体化的前提下离不开新兴市场国家、发展中国家,这里面重要的是,我想是今天已经多次提到中国和印度,尤其是中国,因为中国出口的产品是消费品,中国的公司没有定价能力,所以中国的出口帮助美国控制了通货膨胀,这里面我觉得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还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当然这个重要的作用可能会慢慢的降低一些,一方面像刚才Jonathan讲的,如果中国人员工资提高的话,出口成本也会增加,另外我们可以看到,实际上中国自己本身也并没有下降,另外如果中国继续要鼓励消费的政策,那么中国对美国从出口的商品角度来看,对美国控制通货膨胀起的作用有多大,这是值得大家考虑的一个问题。

如果讲发展中国家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可以看到,不光是中国出口的玩具和成衣到美国去,还有一个是中国的高速经济增长,印度也是这样的,刚刚Jonathan说石油价格增长,尤其在中国和印度,这里面也可以看到,不光是石油,2002年以后,值这样增加,实际上是因为新兴市场在里面起的作用。

所以说通涨因素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可以看到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我们出口消费品可能有助于降低他们的通货膨胀,但是另一方面,石油价格的上涨,从反面来说可能会增加它的通货膨胀。因为今天下午我知道哈继铭博士他会讲中国的货币政策,所以我想我这里不多讲,但是今天有几位提到了中国会不会出现通货紧缩,因为要讲到中国对美国的影响,一方面就是中国会不会有通货紧缩的风险。我们巴克莱的观点是认为中国通货紧缩的观点在明年会非常小,我个人认为没有什么太大的风险,因为有几方面的因素可以看这个问题,一个是中国本身的CPI,大家知道,如果里面要做一个相应的调整,那么这里面可能反映出来的跟我们现在看到的不一样的,但是我觉得也是需要我们考虑的问题。另外中国还有一些价格控制,尤其是汽油,还有其他一些领域,这些机制是由于宏观调控的时候,国家当时新加入的一些政策,当时的政策是为了防止价格上涨,当然现在这个政策也变成了防止价格下降。现在的价格上涨后来的动力和原因跟宏观调控的时候是不一样的,宏观调控的问题主要是中国国内的问题,现在的原材料和石油价格不是中国一国能控制的问题,而且这个时候可能中国宏观经济过热,这个时候如果价格控制的因素和机制还放在里面是否有必要?如果让这些机制逐渐的退出,实际上你可能会看到原材料价格和石油价格会逐渐反映到后面的消费上。

第三个因素是现在全球的环境不一样,全球的环境有两个大的不一样,一个大的不一样是当时亚洲国家在面临通货紧缩问题的时候,实际上当时整个亚洲都是面临这样的问题。今天的情况是亚洲其他的国家并不面临通货紧缩的问题,第二是美国现在面临通货膨胀的问题,所以国际环境不一样。第二个大的环境不一样我觉得是日本,大家都已经讲了日本,日本这次的经济恢复我觉得是实在的,所以亚洲最大的经济体日本如果有一个比较良好的经济表现的话,我觉得对中国的影响会非常大,在这种情况下,可能日本对中国进口的需求也会帮助中国经济,所以把这几个方面的因素都统筹起来考虑的话,我们觉得中国面临通货紧缩的风险在明年是很小的。下午你们会听到哈继铭博士的演讲。

继续回到美国可以看到,我刚刚已经讲了,美国的通货膨胀会比经济增长滞后一点,经济已经连续增长三年了,但是通货膨胀的压力现在在增加,另外大家也讲了美国房地产情况会怎么样,这也是美国通涨压力的一个源泉。另外一个可以看到,美国企业个人对通涨的预期,但这个上面可以看到,通涨的预期实际上从2005有比较大的提升,所以美国的情况是,美联储连续在升息,然后美国的通涨压力确实存在,这主要是讲美国情况。

欧洲的情况稍微有所不同,因为目前通货膨胀不是欧洲面临最主要的问题,IM讲欧洲面临的主要是结构性问题,而不是通货膨胀的问题,但是也可以看到,欧洲主要的一些国家的通货膨胀有所企图,但基本上不是一个明显的问题。

日本,刚刚已经讲了,日本这次的经济恢复是明显的,从日本的角度出发,是0.1到0.5,而不是一般国家的1到10或者更多,2006年第一季度,日本的经济增长势头会更加明显。这里面有一个讲到美国和欧洲通货膨胀的现象对中国可能会有一些影响,这里面我只讲两点:第一点在全球,虽然欧洲的通货膨胀不是主要的问题,日本的通货膨胀出现会提高,美国的通货膨胀在逐渐提高的前提之下,中国的经济,中国的货币政策,中国的汇率政策跟美国应该是更高的,在这种情况下,中美通货膨胀之间的差异会加大,在中国经济,尤其是金融市场全球一体化更紧密的时候,这里面实际上你马上会想到应该有必要增加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这个独立性等一下我会讲,不是一般意义上央行的独立性或者别的独立性。中国的货币政策可能跟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之间有比较大的独立性。另外我觉得有必要增加汇率政策的灵活性。有很多的理由可以讲,可能是中国达到7.5%,在这种情况之下贸易是一个问题,不是明显的问题,另外在这种情况下,美元实际上对日元和欧元升值,如果中国想要进一步改善汇率机制的话,我想现在的机制可能是最好的时机之一,因为这个时候如果你想扩大人民币的价值,你在美元升值的时候做起来,应该更容易一点。如果要扩大汇率的浮动性,应该是让现有的机制尽量发挥它最大的作用,这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要扩大它的浮动范围,而且扩大浮动范围的过程当中引起人民币想要升值,那我觉得没有必要再进行一次升值,应该让这个机制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而且逐渐确立它自己的信誉,一个可能的做法是你把人民币和美元之间扩大一点,让这个B真正的工作,让人民币小幅多幅的升值,但是你必须要让人民币体现升值和贬值的压力,而不是一路往上升。

货币方面我想讲一点,因为国内有经济学家认为中国本身产能非常大,产能非常大就导致了通涨的压力,由于导致了通涨的压力,这里面就说人民银行不应该做任何的提升利息的举动,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你会把通货紧缩的压力变得更大,但我觉得实际上很大的问题是结构性的问题,既然是结构性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到,里面一个主要的结构性关联是因为中国的资本投资特别低,所以就有更多的投资,更多的投资就有更多的产能,这时候你就会面临通货紧缩的压力,反过来说你不能提升利息,这样就会给通货紧缩压力增大。所以这是一个怪圈,当然结构性调整需要很长时间,但是增加货币灵活度也是重要的一点。

我就讲到这儿。

余永定:谢谢黄博士,他不但给大家讨论了世界经济形势,而且谈得非常具体,他的主题是关于通货膨胀的可能性和通货收缩的可能性,同时他也结合中国的当前经济形势对中国的货币提出了他自己的见解,希望大家就有关问题向黄博士提问。

问题:我想提一个问题,刚才黄博士提到中国和印度的出口,实际上消费品,最终产品的出口是帮助美国控制了通货膨胀,起码它是帮助美国控制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我认为美国应该非常感激中国,但实际上美国不仅没有感谢中国,反而提出了很多方面的问题、质疑乃至摩擦和压力,比如说准备大规模的反倾销,你的价格低,我就要加税,有的经济学家提出来,要平均加税7.5%。第二对出现的贸易逆差,因为中国和美国的贸易逆差占了美国赤字的四分之一,对出现大规模的贸易逆差,包括中国对美国大规模的出口,提出了很多的批评。第三是要人民币升值。不过据我了解,中国的出口到美国的产品70%是外资企业在中国生产的产品,在我们进出口贸易的结构中,我们去年1.15万亿,外资投资企业占的比重是57.5%,在出口中,外商投资企业差不多也是占55%到57%在总额中,加工贸易占55%,进口和出口外商投资企业都占85%以上,而在出口的商品中,我们加工贸易的贴牌生产占85%以上,高新技术产品里贴牌生产占95%到98%,所以这种情况对过去的贸易规则,对贸易的获利在全球格局中的分配,实际上向传统看法提出了挑战,我不知道黄博士对这个问题如何看待?

黄海洲:我在这儿说的话是个人的意见,不代表巴克莱的意见。我觉得中美双边的贸易问题,早上朱民博士用了一个比喻是“痛苦并快乐着”?我觉得中美双边的贸易关系也是这样的。本来我自己发言的意思是“增长着并快乐着”,我想今天每个人都和增长和痛苦有关系。

中美贸易关系,我觉得摩擦在将来只会日益增加,减少的可能性不大,但是要想坏到哪儿去,这个量会增加,因为两边的关联度会增加,两边本身的经济交往会增加,而且会面临不同的问题,中国出口到美国主要是最终消费品,美国在中国我想他关心其他的一些问题知识产权等一些其他问题,这里面要么美国是提议增加一些附加税,或者他们要中国在知识产权或者其他方面提供一些让步。我觉得这在中美的经济关系里,美国的贸易赤字不完全是由中国造成的,但是中国是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因为中国自己持续百分之六七,在这样的前提下,贸易摩擦是不可避免的,我个人认为可能会增加,除非是中国主要的外贸格局有比较大的变化,否则的话我觉得这个问题会长期存在。

余永定:我简单插一句,我觉得中美关系主要是一种经济关系,经济关系是一种利害关系,讨价还价,所以在这样一种关系中,道德因素不是重要的,可能是辅助性的,我们可以说,由于某种某种原因,你不应该对我们这样,但是最重要的我们应该看清楚我们的利益,看清楚他们的利益,看看我们怎么讨价还价我们可以作出让步,你也作出让步,在这种基础上争取双方共赢。

黄海洲:对,我非常赞同。另外如果从中国角度出发,中国手上不是没有牌,也可以用中国的牌来打,中国要充分学会用国际的规则来玩游戏。

问题:我问你一个关于产能过剩的问题,因为最近国内有关于产能过剩的讨论了,大家也都很熟悉,实际上目前我们国家对于产能的过剩和产能的利用率本身没有一个科学的、可计量的指标,所以我们也在担心,现在很多研究人员也在调整要促进产能过剩的调整要压低产能过剩,所以我们也担心会不会走到另一个极端,把产能过剩这个问题看得过于严重了,因为产能过剩实际上是一个经济周期的指标。你认为我们国家在引导投资者预期方面,在产能过剩方面在将来应该做哪些基础工作?使得投资者、使得市场,使得宏观经济的分析人员能够更好的判断产能过剩,另外在中国这一轮产业过剩的调整过程当中,我们的宏观政策部门应该怎样对产能过剩问题进行应对?谢谢。

黄海洲:中国目前的经济体制,或者是由于资本市场不完善,基本上让大规模的兼并比较困难一点,实际上你看经济周期,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周期到尾部的时候自然也是有产能过剩的结果,产能过剩的结果会有公司的兼并,这个兼并很大一部分是资本市场来完成的,中国的资本市场兼并可能比较困难,但实际上中国是需要这样一个兼并的过程,几件事情可以把这个问题理解更清楚一点。比如中国现在要在国际上采购大量的原材料,但这个时候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分散报价的体制,我不是说每个行业只能有一个企业,那是不对的,中国应该有竞争,中国这么大的经济,这么多人自然有很多竞争,这里面是竞争过程之后导致了强的企业扩容,弱的企业,效益差的企业让它尽快被兼并掉,在这种情况下,出来的强的企业本身效益比较高,第二是把本身产能过剩的问题也能帮助解决。第三是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情况下,有助于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报价,在这方面宏观经济政策应该多多想想办法,因为中国的企业在海外没有定价能力,两头都没有定价能力,出口没有,进口也没有,另外这个产能过剩可以帮助一些龙头企业,希望龙头企业起一些重要的作用,帮助中国企业改进在国际贸易里的定价和报价能力。

问题:海洲,非常高兴听到你的演讲。我有一个问题,刚才你提到中美经济关系问题,说未来摩擦可能会增加,但也不至于很失控。我有这么一个想法,中美经济关系在很多方面,实际上中美是一个天然的伙伴,比如中国储蓄多,美国消费多,中国劳动力多,美国土地多,因此从这些方面,它实际上是天然的伙伴,我们谈很多中国跟周边国家自由贸易区的时候,实际上最忽视的一个事实上的近似的中美自由贸易区,因此我就不知道怎么看这个问题,想听听你的评论,另外从这个角度来看,从中美经济的互补性这个角度来看,实际上中美之间的所谓失衡,为什么不能理解为一种均衡,或者离均衡并不太远,我不知道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黄海洲:刚刚我说了我是乐观派,全球的失衡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但是我不觉得世界末日会到来,我觉得未来五年可能不会到来。这是我个人的观点,我也很赞同你的观点,做生意,两个生意人之间都会有摩擦的,没有问题的,但主要中美两个经济体之间互补性大于它的竞争性,这是第一点,这是刚才余所长讲的,实际上这是两国利益最大化里面的这个集是很大的。另外回到美国来讲,讲美国财政赤字的问题,美国财政赤字如果持续往下涨的话是令人担忧的,但问题真是那么大吗?有时候我在问我自己,因为人类历史上财政赤字最高的比例到了多少呢?当然在美国之前财政赤字最强的是英国,比例是250%,那是什么概念?在250%的时候,英国还可以问外国借钱,包括向自己的老百姓借钱,但是他们还是没有“D”,也是因为全球化,当时全球化的资源在英国,英国把全球的资源为自己所用,把全球的资金为自己所用,在全球化进一步加深的过程中,全球化里面的中心国家它的经济行为不能用一般国家来判断,所以我们用一般国家的标准来分析全球化最中心国家的问题,可能是目前经济学界的一个问题。

另外除了美国之外,中国也正在变成一个中心国家,所以用一般的发展中国家眼光看中国的问题,我认为这里面也会有很多的问题,所以我觉得除了宏观经济学家,货币经济学家之外,中国还出现了一个“中国经济学家”,有这三个经济学家,正好就满足了这个要求。

黄海洲,巴克莱中国首席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