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照:天灾中的人祸因素(南方周末 2010-4-7)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9:09:59

电子报 >>南方周末>>第1364期

【社会把脉】天灾中的人祸因素

作者: 杨照 2010-04-07 21:06:29 来源:南方周末

让灾难中的痛苦有可以发泄的管道,有助于灾后的协力重建

这个世界上,没有纯粹的天灾。天灾的起因,或许是无从预测甚至无从防备的大自然突发力量。不过,原因起于大自然,灾害的范围与程度,却不是大自然力量本身所能决定的,必定牵涉到人的作为。

以前的人面对天灾,往往认命得很。那背后真正反映的,是他们没有意识到有些什么可以改变他们处境的条件,更重要的是,没有意识到遇到天灾,应该可以到哪里求救。

现代社会中,情况彻底不同了。有形的社会组织比传统更明白、更细密也更无所不在,摆在眼前谁也不会忽略的庞大组织,就是政府。因此,政府的作为或不作为,就成了天灾中最大的变量。

只要不“认命”,遇到天灾,不管是受灾者或旁观者,都会有各种想象,而且在灾难的情境刺激下,想象力比平常更丰富十倍百倍。如果早先做了什么,那么灾难就不会那么严重。或者是,如果早先不做什么,别用那种方法做,那么灾难就不会那么严重。必然会有许多这样的讨论不断流传。

灾难发生了,救灾过程中会有更多“如果”。如果救难行动早一点,如果预防措施多一点,如果警报传得快一点……一直到:如果这座水坝不盖在这里,如果有个急难组织先准备着,如果那个单位效率高一点,如果那个人当下做了对的决定……这些讨论一传十十传百,成为现代大型灾难集体现象中必然的一部分。

那么多“如果”,一定带着强烈情绪,因而也就往往不见得那么合理。可是现代政府,不管哪一个层级,却要学习容忍乃至于尊重所有这些想象传言。理由无他,要限制、管理、取消这些传言,不只不可能,而且会激发更深的民怨;相对地,让灾难中的痛苦有可以发泄的管道,有助于灾后的协力重建。

政府是灾难中的集体发泄对象,无可避免。与其端出一大堆辩解,气急败坏替自己说话,不如在关键时刻低头承认:是的,事情总有比现实更好的做法,总有可以让灾难伤害降到更低的“如果”,在天灾中,负担集体公共事务的人不可能完全没有责任。

更重要的是,该去认取这种“如果”思考的积极意义。天灾来临,逼着人们真正去检讨去反省,过去处理环境事务时到底做错了什么。那些“如果”里一定有许多不单纯是怨愤发泄,而是指向了真实的问题所在。救灾中,那样的声音或许很干扰,但是救灾紧急状况过了,应该有人有单位将搜集、整理这些想法当一回事,辨识其间不同的现实价值,这是现代政府应该扮演好的另一项公共责任。

(作者为媒体人)

 http://www.infzm.com/content/43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