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坑”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8:10:57

7月25日,媒体报道湖南娄底双峰县杏子铺镇虎塘村突然发生的地裂。据不完全统计,这至少是近两个月来第四十篇国内外“天坑”或“地陷”的报道。而在百度新闻搜索中,有关的中文新闻稿件则多达5,110篇。在密集的新闻轰炸之下,不少民众将“天坑”与早前上影的电影《2012》联系起来,产生“末日恐慌”情绪。而事实上,报道中绝大部分的“天坑”并不是天坑而是正常的地陷现象,并且近来全球范围内的地陷并没有比以往增多。
“天坑”频发:一场媒体的炒作狂欢
近来这些触目惊心的所谓“天坑”事件,似乎都始于今年的5月30日——危地马拉市中心的街道在短短几分钟内塌陷出一个直径20 米、深30米的大坑,将一幢3层楼高的服装厂活生生地“吞”了下去。就这样一张触目惊心的图片在网上被疯狂转载。从那天起,各路媒体便闻风而动挖尽一切与地质塌陷的新闻,只要路面出现个小坑就能见诸报端。因为记者和编辑们开始意识到把它们和“天坑”二字联系到一起,便是销量的保证。

5月30日,危地马拉市中心的街道,在短短几分钟内塌陷出一个直径20米、深30米的大坑。
 
“天坑”张冠李戴只为销量
因各地频传“天坑”消息,引发了社会公众的末日恐慌情绪。事实上,这种恐慌自电影《2012》上影之后便一直存在。复旦大学社会学教授于海表示,这属于人类面对未知现象的正常反应。而这却恰恰是媒体炒作一系列“天坑”事件时所利用的。
网易探索对最近曾经出现“天坑”报道的各地区采访与核实,铺天盖地的“天坑”旗号的均是程度不一的“地面塌陷”。更有甚者,上海宝山某小区在上月曾传出突现“天坑”的消息,其实那个塌陷的小坑只是原来盖住一个地下废弃涵洞的木板因年久腐蚀而烂穿,露出废弃涵洞而已。
从这类“天坑”稿件的内容和行文看,大部分撰文记者应该是了解“天坑”知识的。那么,为何还有如此之多的张冠李戴呢?事实上,纸媒记者如果不在稿件标题上冠以“天坑”之名,一般情况下网站的转载率就会大大降低;而大部分的网站也编辑认为,只要加上了“”号,“天坑”一词出现在标题便不算是误导读者。从后台的流量数据看,被冠以“天坑”报道的点击率明显比那些老老实实写地面塌陷的稿件高很多,在这种情况下,媒体张冠李戴行为的动因就再明显不过了。
 
是“天坑”还是地陷?
中国频发的地陷与天坑完全是两回事。它们只是普通的地面塌陷,其形成原理与天坑类似,都是由于地下水冲刷岩石和土层并带走形成空洞导致,是一种正常的地质现象。即使有的塌陷造成一定损失的地质灾害,也不必引发恐慌,认为这些情节与电影《2012》有着什么联系。

重庆奉节小寨天坑靠近长江三峡为椭圆形,直径626米,深度662米。

这是巴哈马最大的天坑大蓝洞,真正的天坑全球仅有80余处。
 

 
其实,“天坑”是一个相当中国化的名词,国际称谓是“tiankeng”,也就是“天坑”的拼音。然而并非所有的地陷、地洞都能叫“天坑”。 地陷和天坑概念截然不同
根据地质学家朱学稳《卡斯特天坑略论》可知,天坑是一种具有巨大容积,陡峭而圈闭的岩壁,发育在厚度特别巨大、地下水位特别深的可溶性岩层中,平均宽度与深度均大于100米,底部与地下河相连接的一种特大型喀斯特负地形。
中国是“天坑”现象多发的国家,具备“天坑”成因的石灰岩地区较多,目前世界上发现并且承认的天坑只有80个,中国南方由于多卡斯特地貌因此真正的天坑达到50个之多。但“天坑”是有很严格的限定,并且“天坑”的出现和地震没有关联。只要仔细看一下最近大量关于各地“天坑”的新闻报道,就可以发现绝大部分都是些几米或几十米的小坑,与《卡斯特天坑略论》中的定义明显不符,并且国际上对天坑的定义还有一条,那就是必须达到一定的尺寸(平均深度和直径都要超过100米),对此类“天坑”的英文称谓是giant sinkhole。
地陷现象与以往相比并没有增多
近几年,美国、冰岛、葡萄牙都出现过可怕的地陷大坑,让人觉得地陷在全球范围内变得频繁。对于这个问题,美国密苏里大学地质学教授格泽乌(Doug Gouzie)表示,“根据我们的研究,近几年地陷发生的情况没有增多或者减少。如果大家觉得地陷变多了,那么很可能是媒体的原因。”
与2001年以来多年同期相比,今年5月份中国地质灾害发生数量最多,仅地面塌陷就发生了66起,平均每天超过两起。之所以出现这种密集性,原因就在于地质灾害的出现与强降雨和持续暴雨的季节分布具有密切关系,每年的5~9月份通常为多种地质灾害的多发季节。特别是今年5月份南方地区的持续强降雨天气,导致地质灾害频繁发生。但多年统计数据显示,地面塌陷的发展趋势并没有太大波动。据《全国地质灾害通报》的数据:2006年我国全年共发生地面塌陷398起,2007年发生578起,2008年发生451起,2009年发生316起,2010年1~5月份共发生142起,平均每天发生一起灾害报告。总体而言,灾害趋势相对稳定,并无较大异常。
 
“地陷”又是怎么回事儿
按照地质条件的不同,地面塌陷可分为岩溶塌陷、采空塌陷及黄土湿陷三种。简单一点,我们不妨将其分成自然塌陷和人为塌陷两大类,前者是地表岩、土体由于自然因素作用向下陷落而成,是为“天灾”;后者是由于地下水超采、不合理开矿及工程建设等人为作用导致的,即是“人祸”。

许多中国的地陷为人为塌陷,比如公路建在松散地层或地下有溶洞坍塌。

危地马拉在发生地陷出现大坑之前,遭到热带风暴阿加莎的袭击,损失惨重降雨量巨大。
 
 
危地马拉地面大坑属自然塌陷
自然塌陷是碳酸盐岩层或者岩层上覆盖的土体,由于自然因素作用,如暴雨、地震、自重等引发其向下的沉落导致,这是天灾;例如在前不久,危地马拉发生的巨大地陷,就是由于危地马拉的地层结构和热带风暴带来的降雨导致的。危地马拉地层主要是相对松散的火山喷发物,这些火山喷发物并不会被水溶蚀,但它们相互之间的粘合性非常差,因此非常容易被水冲刷流失。而就在危地马拉发生地陷出现大坑之前一天,热带风暴“阿加莎”刚刚登陆此地,它带来的巨量暴雨很有可能是导致这次地陷的主要诱因。而研究者也发现,早在2007年的时候,危地马拉已经发生过一次地陷,并且事故地点距此不远。
中国多处地陷属于“人祸”
而人为塌陷则是由于地下水超采、不合理开矿以及公路、地下铁等工程建设的作用导致的地面塌落,即“人祸”。 城市里之所以出现地面塌陷,通常都与地下水位的变化和人类工程活动有关,如过度抽取地下水、久旱降雨等造成地下水水位的暴落暴涨、下水管道渗漏淘蚀地下的土层、建设施工震动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类工程活动的范围和强度越来越大,提高了城市地质灾害发生的的概率。因此,说其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更为确切。
例如四川成都大邑新场镇、崇州怀远镇连续出现两处塌陷引起村民的恐慌,6月4日成都市地质环境监测站的工作人员实地调查之后向媒体透露,大邑塌陷是由于常年抽采地下水,使砂卵石层中的细粒砂逐渐被地下水带走,致使砂卵石层在一定深度范围内形成了架空结构,在事发前地下水位的变化以及自重等因素的作用下导致了地陷发生;而崇州的塌陷,则是因为之前曾经在附近进行过地震物探勘探,在冲击钻探和爆破震动的影响下,卵砾石层变疏松形成架空,随着灌溉水的不断深入以及自重因素,最终导致了地陷。
另外,南昌赣江的马路塌陷,是由于公路修建在河漫滩等松散层上导致;浙江衢州高速公路上出现的坍塌地陷,可能是跟高速公路下面原来就存在的溶洞的坍塌有关;而7月25日湖南娄底双峰县杏子铺镇虎塘村突然发生的地裂,也被初步认定是由开采石膏矿引发的。
 
无必要对地陷频发感到恐慌
地陷频发虽然是由于媒体的过度关注而引发了普遍性焦虑,但对于未来的地陷是否还会发生这样的问题我们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地陷跟地震等灾害有着怎样的联系,它是否又是地震的前兆?一度被科学家认为最容易发生地陷下沉遭海平面淹没的城市上海,是否真的更容易发生地陷灾难?

美国地质学家认为上海并不是容易发生地陷事故的城市。
 

 
恐慌一:上海有可能发生地陷
地陷频发虽然是由于媒体的过度关注而引发了普遍性焦虑,但对于未来的地陷是否还会发生这样的问题我们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比如说一直处于地陷舆论中的中国都市上海,是否会在不远的将来发生地陷?对此,美国地质专家格乌泽人为,地陷容易发生在既有湿润气候,当地地层岩石又容易被水侵蚀、溶解的地方,因此,沿海城市并非更容易受到地陷危害。他同时举例说,在美国只有佛罗里达州的坦帕市是容易发生地陷危险的沿海城市。由于对上海的地底岩石类型还没有深入了解,所以他认为上海应该没有什么危险,因为如果上海是地陷高发区的话,“我肯定早已听说了”。 恐慌二:地陷是地震的前兆
当前关于地陷之后发生地震的传言,地址专家表示不能认同,因为如果塌陷与地震等构造运动有关,那么它的分布应当具有较强的方向性,而且应与地震同时发生或在地震之后发生才对,特别是地震后如遇到暴雨,就更容易造成大量塌陷。根据目前现有资料来看,塌陷作为地震的前兆这样的案例也非常少见。
 
从今天起,我们可以对“天坑末世论”一笑置之。然而真正值得担心的,是隐藏在“天灾”幌子背后的“人祸”。就像今年持续暴雨导致城市内涝,城市管理者总喜欢强调“百年不遇”一类的客观原因一样,在频繁发生的因为人为过度开采,或是豆腐渣工程引起的地质塌陷面前,一些地方政府总是不愿意勇敢地直面现实。而正是在这样的“天灾”和“人祸”夹击之下,关于2012世界末日的恐慌才得以长期留存在人们的意识之中。
往期专题

第12期:独家曝光维他命水实为“糖水”
第11期:污染频发拷问中国环评
第10期:正确认识三峡防洪
第9期:改善地球环境的六个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