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读泰戈尔《人生的亲证》(一)-文化散论-凯迪社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9:46:03
[原创]读泰戈尔《人生的亲证》(一)
文章提交者:中华亲爱家 加帖在文化散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2006年,粗粗读了一遍《人生的亲证》,一知半解。2009年夏天,再次阅读《人生的亲证》,作了近三万字的阅读笔记。印象是:这本书是一个深爱美德,深追求真理,有深刻智慧,有深刻爱心的人所写的书。其价值远在于《道德情操论》之上,后者既缺乏深刻思想,也缺乏深刻的道德情怀,不能益人,反而误人。近期,结合阅读笔记,再次阅读了《人生的亲证》一书。对《人生的亲证》一书的反复阅读,既使笔者深化了对泰戈尔思想的了解,对印度传统文化的了解,又使我对真理有许多新的认识。阅读这本书,是十分艰苦的。但内心却是幸福而快乐的。因为许多困惑,在阅读过程中得到排除,因为这种阅读给人的,不仅是知识,而且能给人带来心灵的感动,产生对美德的热爱,产生对真理的敬仰之情。回忆以往的岁月,感到自己读过这样的书,实在太少太少。应该说,《圣经》,《老子》、《论语》、《孟子》,《复活》、《汤姆伯伯的小屋》,《圣雄智箴言录》,是我读过的几部与《人生的亲证》有同等意义的书。多读一些这样的书,反复地阅读这样的书,是自己以后的岁月中,应该努力去做的事。
每一种文化的背后,都站立着一种上帝。对上帝理解的不同,领悟的不同,使一个社会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因之不同,使整个社会面貌及人的生活也因之不同。中国古代社会,人们信奉“头上三尺有神明”,使大多数人对自己的道德、行为有所敬畏。西方许多人,信仰基督教,使人们对弱者有同情心,使人们在苦难中也得到精神的慰藉,使人们产生人与人的关系是平等的观念。同样,在泰戈尔的人生观世界观后面,也站立着一个上帝。这位上帝,就是梵。泰戈尔在阐述梵时,严格地依据《奥义书》,说明了他深厚的古代印度文化功底,说明了他对古代印度文化的尊敬。
在《人生的亲证》一书中,泰戈尔对于梵的内涵,作了较多的介绍。下面三段,是对泰戈尔的介绍,进行简要的归纳。
在传统文化看来,梵就是最高真理,整个世界和人一起,都包括在伟大的梵之中。任何东西,地,水,光,花,果,它们都沐浴在梵的光辉之下,它们有它们的崇高意义。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不在于向外界索取,而在于亲证梵,领略最高真理的奥秘。而亲证梵的唯一途径,是使我们的生命融汇于一切对象之中,使自己的心灵与周围的事物契事。这种对梵的亲证,不是简单的哲学思辨,而是要在感情节和行动中亲证的真理及生活方式,靠的是冥想和礼拜,靠的是对生活方式的调整。最低一级的洞察力,是科学那样纯粹的知识,它对于人类是有用的,使人类的物质力量得到增加。而最高一级的洞察力,则是冥想和礼物,则是热爱和信仰,则是灵魂对灵魂的感知;它对于 人类更为有用,带给人们的,不是物质力量的增加,而是内心的无限幸福与欢乐。西方近代文明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培养出身体、智力、意志更加出色的人,以向外界索取更多的事物。而印度人要实现的理想,则是使最优秀的人,过上与世隔绝的生活。他们在世俗上的成功远不如西方,但他们所从事的事业同样是崇高的事业,他们取得的成果同样是人类的珍宝。
这个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对于人类而言,都具有生死攸关的意义。我们得充分考虑它们,和它们建立起一种自觉的关系,平等的关系,和谐的关系。在万物万物的背后,我们看到永恒意志在活动。人们与水、大地的接触,不但是一种物质的接触,而且是一种精神的接触,他从中认识到永恒的精神,内心得到了解脱,并且与万物建立了和谐的关系。“水不仅洗涤了四肢,而且触及了人的灵魂而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地不仅支撑了人的身体,而且还使人的精神感到愉快”(《人生的亲证》第一章)。具有梵的意识的人,对于宇宙,对于大地上的一切,总是含有深深的感情崇拜,他们向朝阳崇拜,向流水崇拜,向果实累累的大地崇拜,将它们看成同一种生活真理——梵——的显现。梵不仅是认识的真理,而且更是信仰的真理。梵是在仁人志士突然迸发的感情中,被认识的,在认识梵的好个时刻,人们的内心产生阵阵欣喜,人们体验到压倒一切的欢乐。
西方人认为自然仅仅是供人利用的,认为自然是无生命的东西,认为兽类是缺乏理性和道德的,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这些观点都是失之肤浅的。在万物中,人类更为优越。但人类的优越,不在于人类自身的力量,可以征服其它事物,而在于人类自身具有联系其它事物的力量。不便对于其他人,其他民族,要联合,要爱,而且对于其它一切事物,也要联合,也要爱。正如佛陀所说:“对于上下、远近、可见与不可见的一切事物,你们都应该保持无限热爱的关系,没有任何怨恨,没有杀生的欲念”。一个人的生命是否过得真实,说到底,就由他的心灵世界的范围来衡量的。人之为人的伟大之处,正在于他的灵魂能容纳一切,他有大海一样博大而深沉的爱,通过爱,使人类灵魂的气息,与弥漫于万物的宇宙精神结合起来。相反,当人把自己与他人对立起来,当人只关心自己欲望、利益和意志,而不关心芸芸众生的苦难时,当人断绝了与生机勃勃、纯洁的宇宙之间的联系时,人的精神就会陷入困境,人的生活就会失去他内在的前景。人类真正唯一的进步,就是使我们的感情,与遍布一切的梵的感情相结合。全部的诗歌、哲学、艺术和宗教,都是用来使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延伸到更高更广的范围。
《人生的亲证》阐述的上述真理,深刻而丰富,展示了印度古代文化的无穷魅力,同时也启迪了读者的思考,给人们心灵以深刻的启示。即使在今天,这些真理,也有其闪光的价值。
比如,由于有了对最高神的敬畏,世界不再虚幻,人生不再虚茫,而有了真实性,而有了永恒的意义。最高神是永恒的,真实的,伟大的,美好的,在与最高神建立联系中,人们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和价值,感受到人与最高神相互和谐的乐趣,感受到人生的美好与欢迎。
比如,最高神——梵——包容一切,不但包容人,而且包括自然界。人的灵魂与宇宙、大自然,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根本统一的关系。这就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人类中心论,是一种更加博大、更伟深沉、更有生命力的道德观,有利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有利于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高尚,更有意义,有利于其它动物、植物处境的改善,是当代生态伦理学研究不可忽视的一笔精神资源。
比如,泰戈尔反复强调,人的真实性,不在于占据更大的空间而获得权力,不在于通过外在的行为活动而获得权力,人的真实性是由他的内在世界来评定的,“是由他的心灵范围来衡量的”。这就为衡量什么是伟人与罪人,什么是成功与失败,什么是光荣与耻辱,提供了更为深刻、更为磅礴的标准。确立这样的标准,既是对人和世界深刻认识的必然产物,同时反过来对于个人的生活、社会的进步,有着极其重大的促进作用。激励更多的人们去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去关注自己的心灵世界;激励人们更多地关注一个社会的道德和信仰,而不是更多去关注物质文明;告诉人们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靠不义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来换取自己的成功。
比如,泰戈尔一再对西方现代文明、印度传统文明进行对比。指出印度传统文明诞生于森林,与大自然联系密切,指出印度人更多的是通过冥想、礼拜、热爱,来亲证最高真理,指出印度人强调个人和宇宙之间的和谐,指出印度人的人格理想,不是使自己有更加发达的力量,来征服自然、征服社会,而是亲证无限,“与神的结合而进入万物”。这就有力地捍节了印度传统文明的地位,克服了对西方传统现代文明的过份崇拜,体现了更广阔的视野、更觉察的智慧,有利于印度文化的健康发展。
下面谈谈泰戈尔笔下的自然界。
古今中外,许许多多文人墨客,用诗一样的语言,来赞美自然,使自然具有梦幻一般的美。华滋渥斯写道:“还记得当年,大地的千形百态,绿野,丛林,滔滔的流水,在我看来,仿佛都呈现天国的明辉,赫赫的荣光,梦境的新姿异彩”。揭示自然界清水出芙蓉般的美丽,给人无限遐想。华滋渥斯诗歌所展示的自然美,与他有一颗纯洁无瑕的童心,有直接关系。王维写道:“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王维的这些诗歌,意境悠远,令人神往。王维诗歌所展示的自然美,来自王维本人深刻的宗教情怀,即对禅的领悟和感受。
读泰戈尔的文学作品,常常感到这个伟大文学家,对自然界万事万物,带有很深的感情。他赞美普通的小草,说:“小草啊,你的足步虽小,但是你拥有足下的土地。”他赞美树叶,说:“这树的颤动之叶,触动着我的心,象一个婴儿的手指。”他赞美山峰:“花瓣似的山峰,在饮着日光,这山岂不象一朵花吗?”他赞美黑夜和白天:“静悄悄的黑夜具有母亲的美丽,而吵闹的白天具有孩子的美”。他赞美万物:“阴雨的黄昏,风无休止地吹着,我看着摇曳的树枝,想念着万物的伟大。”在他笔下,自然界万事万物,无不美好,无不可爱,无不充满魅力,无不令人惊叹。为什么泰戈尔笔下的自然,会有这种神奇的力量?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至关重要的一点,是古代印度文化中梵的观念,在泰戈尔心中留下深刻的影响。古代印度文化告诉泰戈尔,梵是无所不在的。《伊莎奥义书》指出:“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东西,都似乎被神所包围”。《白骡奥义书》也指出,神存在于水与火之中,神遍布于全世界之中,神存在于每年的收获物之中,神存在于森林的各种树木之中,人们必须向存在于以上各种地方的神朝朝拜。在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面前,人不是作为征服者出现的,也不是作为旁观者出现的,而是作为朝拜者出现的。作为朝拜者,他尊敬、热爱、赞美最高神,为最高神的无尽魅力所惊叹。同时他认识到万事万物也是最高神的体现,即使最平凡的小树、最卑下的小草,也分享着最高神的荣乐,因此他也以尊敬、热爱、赞美的态度去对待这一切,赞叹它们身上展示出来的神的荣光。
泰戈尔,正是这样一个朝拜者。他以朝拜者的心灵对待最高神,他以朝拜者的心灵对待人生,他也以朝拜者的心灵对待自然界的万事万物。
带着爱去朝拜,带着信仰去朝拜,带着谦卑去朝拜,带着惊叹去朝拜,向遍布于全世界的神朝拜。这样,我们将充分感受到宇宙的壮丽与神奇,我们将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我们将充分感受到人生的价值与意义。这,就是泰戈尔《人生的亲证》第一章,给我的最大感受。
[原创]读泰戈尔《人生的亲证》(一)-文化散论-凯迪社区 [原创]中国文化的“真相”-文化散论-凯迪社区 [原创]为什么党的建设步履维艰-文化散论-凯迪社区 [原创]桂花树-文化散论-凯迪社区 [原创]练字 [逝者如斯]-9 【文化散论】-凯迪社区 [原创]大清朝的“西方阴谋论” 【文化散论】-凯迪社区#6581416#6581416 凯迪社区-文化散论-[原创]圆明园是谁烧的,与爱国无关! 凯迪社区-文化散论-[原创]余秋雨的阿Q灵魂 [原创]《潜伏》的政治意义-文化散论-凯迪社区 [原创]谈毛泽东的知识结构-文化散论-凯迪社区 [原创]杨国利 : 毛泽东刻舟求剑的“愚蠢”信念-文化散论-凯迪社区 [原创]致中国社会的既得利益群体-文化散论-凯迪社区 [原创]被蚕食的高考制度:应试也比应权好-文化散论-凯迪社区 [原创]以色列,世界的时钟 【文化散论】-凯迪社区 [原创]历史的侧影——生为亡秦楚义帝-文化散论-凯迪社区 [原创]马克思不知道身后中国知识分子的 【文化散论】-凯迪社区 [原创]得不到制衡的强势发展之路通向毁灭 【文化散论】-凯迪社区 [原创]旧食杂忆之吃喝的尴尬-文化散论-凯迪社区 [原创]读《中国退休保障之怪现状》有感 【文化散论】-凯迪社区#6594355 [原创]千古谁识鸿门宴(更新超长版)-文化散论-凯迪社区 [原创]为什么你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文化散论-凯迪社区 [原创]从孙猴子的官瘾看中国的官场文化-原创文学-凯迪社区 [原创]上世纪50年代10张内部照片(不可不看)-文化散论-凯迪社区 凯迪社区-文化散论-[原创]2006年十大恶心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