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太玄体系》郑军著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3:49:48
·第二章· 化学元素的周期变化及其 太极大玄时空结构 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和逐步完善,无疑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一个伟大里程碑。多少人曾反复研究它,并不断发现了一些新的性质。笔者以中国传统的太极太玄模型为指导来研究化学元素的周期变化,也获得了几点新发现。 一、关于化学元素周期的完整性 周期的结构和始点终点问题 太极太玄模型表明,任何周期都有始点和终点。完整的周期不仅包括始点,同时也应包括终点。这就是,当研究某一个周期时必须将周期封闭起来研究,这时一定包括终点。然而在考察连续运动时,周期的划分往往八包括始点就够了,终点则包含在下一个周期的始点之中,这就是连续运动中的终始点共用。它表明,在一个周期内部,基本上处于量变过程,而在终始点上将出现质变。 不同周期有不同的进位制。进位制表明一个周期的若干种特征状态,即到达进位制最后一种状态时,周期将重演,或升级进入另一周期(质变)。太玄三进制表征的就是一种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升级的周期。 (一)太玄三进制周期的升级原则 所谓三进制,就是“逢三进一”。十进制有0—9十个数,到十进一,记为10。三进制有0、l、2三个数,到三进一,也记为10。 太玄三进制周期可表述为下列六个等级: l·3的1次方:包含0、l、2,对应十进制数也是0、l、2; 2·3的1次方:包含 0.l、2、10、11、12,对应数是 0、l、2、3、4、5; l·3的2次方:包含0、l、2,10、11、12、20、ZI、22,对应数是0—8; 2·3的2次方:包含0、1、2……100、101、102、……120、121、122,对应数为 0一门; l·3的3次方:包含0、1、2……200、201、202、……220、22、222,对应数为0-26; 2·3的3次方:包含0、l、2……1000、1001、1002、……1220、1221、1222,对应数为0—53。 十进制的54,在三进制中记为2000;十进制的80记为2222。 l·3的3次方即为太玄二十七部,2·3的3次方即为太玄五十四面。对三维 结构来说,它是五十四进制,53是其最大数,这在上节已讲明。五十四是三维结构的最高进位制。因为3·3的3次方=l·3的4次方,表现出的是四维结构。下文将说明,在三维结构中,第四维无法展开,将出现时空收缩,从而使之被约束在三维结构之中。因此,在54以后,将构成新的高级三维结构。 (二)化学元素周期变化与太玄五十四进制三维结构的类比 1.关于始点问题一一0 位元素是什么? 直到现在,绝大多数人都把氢视为元素周期表的始点。笔者认为,这是一个不科学的概念。太极太玄模型表明,任何周期运动,其始点均为0,而终点则随周期的层次等级而不同。因此,元素周期的始点也应为0。 区别化学元素的根本依据是原子外层的电荷数。各种元素的化学性质都是由这些外层电子决定的。据此,0位元素的电荷数应为0。现今周期表上没有一种元素符合这一要求,而能够进入周期表零位的只能是中子。 2.中子作为0位元素的合理性 首先,中子是电中性的,外层又没有电子,也就是电荷数为0。中子外层电荷也可视为一个完整的球面结构。其次,中子是相对较稳定的。它在自由空间能存在932秒,* 寿命是相当长的。 *见Forth:《Physics》,[美]本杰米/卡明联合出版公司,1986。 第三,中子在自由空间出现β衰变,转化为1个质子、l个电子和1个反中微子。质子和电子结合即为氢原子。据此可以认为,氢元素是由中子衰变产生的。这是由0生1(“无”生“有’)的最好例证之一。 第四,中子为0,氢为1,构成了太极体系中的一对阴阳,对应于太极两交--、一。阴阳运动,产生了氦。中子、氢、氦对应于太玄三爻—一-、-一、一。中子和质子是所有化学元素原子核的结构单位。中子一氢一氦,这一过程就是老子所说的“一、二、三”,也就是辩证法运动三段式“正、反、合”。 第五,中子作为一种化学元素,因其电荷为0,因此外层电荷可视为球面结构,与惰性气体同属一族。又因在自由空间要衰变,故与放射性元素相似。 根据以上理由,应视中子为0位元素。 从终点始点共用性可知,中子是低于化学元素层次的一种粒子周期运动的终点,又是化学元素周期运动的始点,中子是这两个层次之间的质变点。因此,中子应具有这两个层次的属性,据此,应定名中子为零元素或隐元素。 3.0—53位元素构成一个太玄五十四位(54进制)三维立体结构将周期表稍作调整,其三进制周期的性质就十分明显地表现出来:将0族元素放在各族之前而居于首列,在氢前面加上中子,这样每一横行即构成一个子周期,它们即表现为三进制周期;0-53位元素与太玄54面……对应排列,就是一个完理的三维立体结构。 能说明这是一种三维立体结构的最突出的一点莫过于六个中宫位置与六种轴线元素原子序数对应的确定性。这就是:中子和氢为两极,构成这一结构的转动轴,即处于0和 1位;25-26位(Fe—Co)元素和 44—45位(Ru一Rh)元素构成赤道上的两条垂直轴线。这六种元素有其特殊性质,是一对阴阳八卦子周期的联系纽带,故也可称为中宫元素。除这六种元素外,顺序分别构成六组八卦。这样,上下的一对阴阳面(一阴一阳)即为周期表上的第1、2、3短周期,而前后、左右两对阴阳面(二阴二阳和三阴三阳)则分别为周期表上的第4、5长周期。三对结构面构成一个完整的三维立体结构大周期。为节省篇幅,本文不再绘图,读者可参考图l·4,其数码即代表对应原子序数的化学元素。 (三)化学元素周期变化三维结构的平面表示-一元素周期八卦图和元素周期太极太玄结构表 1.元素周期八卦图的构成(图2·1) 根据中国传统的科学思想和元素周期变化三维结构的分析,可将元素顺序以九宫八卦形式由低级向高级排列出来。 在最低层,0-l构成基本周期,周期封闭出现2。由(右侧)图可以看出,只有出现2以后周期才是完整的——物质运动一周又回到了原点,但这时已不是原来的0,而是现在的2。对高一级周期来说,2又处于0位(始点),到 10 出现后,新周期又得到完整表现。 这里的0、l、2 就是中子、氢、氦。用老子的思想来解释:道生一,中子(第一位)出现;一生二,中子演化为氢(第二位);二生三,氢演化为氦(第三位);下一步就是三生万物——氦作为新的高级周期的始点和新周期各元素原子的原子实,将演化出新的高级元素。如此,周期不断发展,新元素陆续出现。这些元素构成了我们现实世界的万物。 He作为第2周期的始点,经Li-F,直至Ne,第二周期完成。He-F构成一组典型的先天八卦。周期封闭出现Ne,它又是第3周期的始点。 在第3周期,Ne-Cl 构成又一典型的先天八卦。终点为Ar,Ar又是第4周期的始点。 第1、2、3周期结合,构成与长周期相等的18位元素。每一组18位元素即构成互相联系着的阴阳两层八卦。 不难看出,0—17位元素构成一阴一阳,18—35位元素构成二阴二阳,36—53位元素构成三阴三阳。一阴一阳与其他两对阴阳不同,它的联系纽带是由0 和1 即中子和氢这一基本周期担任的。如果将0(中子)不记入元素内,显然一阴一阳与二阴二阳、三阴三阳在数量上不相等。 2.三维空间中的四维收缩 由图可知,从Xe到At丶 将构成一对新的阴阳双层八卦,对应着周期表中的第6周期。但这一周期已不是18种元素,而是32种元素,多出的就是镧系14种元素。 这14种元素,依其化学性质全部居于La元素的位置,由此而得La系之名。如果将La系元素单独列出,如周期表所列的那样,第6周期仍将是18位的两层九宫八卦。 在太极太玄体系中,四象是一稳定的结构单元,八卦是四象的编码*。La系元素出现的位置正符合这一原则,它们居于内层八卦的两组四象之间。这样,以此内层八卦的第一组四象(Xe-La)与 La系元素一起,同样形成 18位的一个周期,表现为自成一支的阴阳两层八卦。 *见朱灿生:《太极(阴阳)一科学灯塔初揭》,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3)。
image006.gif (20.9 KB)
下载次数:50
2008-3-28 21:18

由化学可知,第l-5周期元素的原子电子层结构是由不同能级的s 、p、d 电子组成的三组变量(S、Sp、Spd)决定的。如上所述,S、p、d 变量所决定的元素构成了三维立体结构。f 变量是继s、P、d之后出现的第四变量。如果将S、P、d视为三维变量,则f 为第四维变量。f 变量的产物就是La 系14 种元素。从化学性质看,这14种元素全被压缩在La元素位置,与此对应,这些元素原子半径的变化也不同于S、p、d元素,形成所谓镧系收缩。化学以电荷的屏蔽作用来解释这一现象。太极太玄模型从物质运动的时空结构出发,可以作出全然不同的解释。
La系元素全部居干La元素一点,这一现象表明,在空间分布上La系元素处于与三维结构某一维完全垂直的方向上,因为只有垂直,才能投影子一点。即在三维结构中,第四维将被压缩而居千三维结构中的某一点上。由此可以推出一个重要论点:在三维时空只能展开三维,第四维是不可能展开的,它将被压缩在局部范围甚至一点上;在太极太玄体系中,第四维的变化只能出现在八卦的两组四象之间的“缝隙”之中,在方向上则与这一八卦垂直。
笔者称这一现象为三维时空中的四维收缩。这种收缩现象,仅仅是从三维时空角度观察得到的结果。实际情况是,在第四维时空中, 将可观察到四维变量充分展开的全部结果。笔者猜想,这一现象也许与人体特异功能有关。当我们有能力从三维世界中的某一点进入第四维时,将会观察到一些全新的现象,这些现象在三维世界中只能从某一点才可能观察到。
由元素周期八卦图可知,元素在每一维上的变化(包括第四维的变化)周期结构基本上都是相同的,只是在第一维上稍有不同。这一重要规律可能就是宇宙全息重演律的基础。
3.化学元素周期太极太玄结构表
与元素周期八卦图对应,对现有的周期表稍加改造,即可构成一幅太极太玄结构表。中子和氢居于第一行中间的两个中宫位置;0 族元素(Ne 除外)仍被置于第1列;La系、Ac系及可能存在18·的121系、145系元素被统一于表内。
笔者对化学元素的性质了解不多,希望化学家能证明表中的若干位置是否合理,如 Sm 与 Eu、Pn与Cm、108 与 109 同 Fe与CO、Ru 与 Rh、Os 与Ir 是否具有类似的性质等。
4.氢元素在周期中位置的不确定性
根据太极太玄结构,中子可以有两种位置:0族(阴、坤卦)和联系元素(中宫I)。氢可以有三种位置:I族(阳)、VII族(乾卦)和联系元素(中宫 II)。因为 n、H、He构成一个始、中、。终三位基本周期,所以H才具有这种特殊性质。当闩作为始点n的后续点,则居于工族;当H作为终点 He 的前置点,则居于Vll族;当H作为54位立体结构的轴心一极,则居于中宫II联系元素的位置。这就为氢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不确定性指明了根据。
(四)关于化学元素周期终点的推测
“不可避免的问题是周期表如何了终。……这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精确地阐明这一问题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地球和宇宙中物质的稳定性*。”这是108号元素主要发现者P.Armbruster的意见。解答这一问题的途径不外两条:理论推测和实践探索。在实验中探索到的终点只是当时的终点,并不一定是真正的终点。人类至今对第7周期也未探索完,直到1982年才得到109号元素的一个原子,1984年才得到 108号元素的三个原子**。第 110号元素也只是“有希望”而已。因此,对元素周期终点的探索,主要仍将靠理论分析。
*见P.Armbruster:《118号元素的发现》,La Reehereher,1984,9(转引自《世界科  学》1985,7,王绍平译);
** Endeavour,New Series,1985,VOL.No.2(转引自《世界科学》1986.5,张小千译)
image007.png (49.76 KB)
下载次数:49
2008-3-28 21:22

根据太极太玄模型,这里也对元素周期终点试作一推测
1.关于第8、9、10周期的推测一对终点的第一级推测    根据已知元素发展的规律,第8、9周期应包括50种元素,第10、11周期应包括  72种元素。第  6、7周期出现了  f变量,第8、9周期将出现 g变量,第 10、11周期将出现 h变量。以易学眼光审视这一规律,则为每增加一级变量,就会较L一周期再增加一组四象。这也表明四象结构确是稳定结构,这种稳定性是有物质基础的。
按四象结构是稳定结构的原理分析,在三维结构的基础上, 第四维只能出现在内层八卦的两组四象之间。事实正是这样,La系元素就出现在   Xe—La和   Hf-Re这两组四象之间。像这样的四象缝隙还有一个,存在于外层八卦中。据此而论,g元素有可能出现。而h元素因再没有位置插进来,就不可能存在(即使存在,在三维时空中也是不可观测的)。
由此可以得出第一级结论:第10周期及其后的周期是不可能出现的,在三维世界里最多只能发展到第9周期,第9周期有存在的可能性。
2.以三阴三阳大周期为结构单位的推测——对终点的第二级推测
根据太玄三进制升级原则,三维结构可作为一个整体结构单位进入高一级周期,即0—53位元素构成的三维结构作为整体视为“l”,在它之前有一“0”位,在它之后有一个“2”位:0、l、2构成更高级的三位周期(如果不计入0位,l和2则为一对阴阳;如果不计入2位,0和1则为一对阴阳)。
这表明,自然界有可能存在(或曾经存在过)大周期2,它也是一个53位的三维立体结构。构成这一大周期的除周期表上的第6、7周期外,还应有第8长周期。在第8周期内,将包括121系的 14种元素和 145系 (g 元素)的 18种元素,周期总长度为 50种元素(不包括终点),即(主周期)18+(121 系的)14+(145系的)18=50。至此,化学元素周期完成,第 9周期是“多余的”,将不会出现。
这样,第 8周期的终点就是整个元素周期的终点,它应是  168号元素。 这是对元素周期终点的第二级推测。
0-53位元素构成的三维结构,是以长周期的一半作为结构单位的。如果将一个长周期作为一个结构单位,那么上述一对阴阳大周期实质上仍是一个以高一级长周期为结构单位的三阴三阳周期,整体上仍是一个三维结构的周期。
以上分析表明,第10周期是不可能存在的,第9周期是多余的,第8周期有存在的可能性,但由干周期结构(对应着元素的原子结构)不稳定,所以难以探测。重离子物理学已发现,高原子序数Z的原子核间的碰撞会暂时产生反常高电荷(Z>150) 的原子核。这种电荷的聚集有望干产生奇异效应,不仅有真空极化,而且会在原子核周围出现负电子云,从而使有效电荷减少*。
*见Vitor F.Wiesskopf:《当代物理学的新领域》,Seience,Vol.203,No.4377,1979(转引自《科学动态》,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试刊第1期,
1980,5。)
(此外,还有一种可能性:第 7周期的终点  118号元素即为整个化学元素周期的终点。在第7周期以前,包含着五个长周期,它们可构成三维四面体结构,即五行结构。自然界五位周期也是存在的。如果真是如此,那么化学家们预测的稳定超重元素就只能有114号一种,164号元素就不存在了。)
3.对终点元素性质的预测
不管是用门氏周期表,还是用周期八卦图或周期太极大玄结构表,终点元素的化学性质都是极易说明的。例如,化学上的惰性等。但是,更重要的性质还在于:它不仅是化学元素周期的终点,而且还是高一级周期的始点。它是这两层周期的转变点,也就是质变点。因此,它的性质更类似干中子,而不会太像惰性气体。因为在周期结构中它已越出了化学元素的范围。
比化学元素高一级的层次是什么?人类对此一无所知。化学元素周期终点若能找到,也许会开启了解这一层次的大门。如果我们把化学元素的原子核俞为“带电的液滴”,那么,在“重力”的作用下“液滴”就要变形和破裂。因此,只有在对对元素原子“失重”的空间,才有可能找到终点。可是,对原子“失重’的含义是什么呢?
如果这些内容都清楚了,技术条件也达到了相应水平,从而找到了化学元素的终点,人类就会发现全新的物质系列。但历程时能是漫长的。
二、化学元素周期太极太玄结构表现出来的几种性质 (一)八卦对位互补均衡性 对化学元素原子质量在八卦中对位互补的性质,前人已有论述*,但本文的结论与之稍有差别。 *见邹学熹:《易学十讲》,四川科技出版社,1986年1月第1版。 按元素周期八卦图排出各元素的原子量,对位相加,则在同一层八卦内基本相等(均衡)。 现按自然界丰度最大的同位素原子量以先天八卦形式排布,可以见到这种均衡性质由“严格”向“基本”的逐步退化现象。
image009.gif (6.37 KB)
下载次数:52
2008-3-28 21:26
这里的两组等式是偶然的巧合吗?不是。它是八卦反映出来的普遍规律。先天八卦是一种对待排布,对位应该互补。这不论是从象(卦爻符号)还是从数看,都是明白无误的。这种对待关系反映 了周期运动在同一层次是按自然数渐进的,没有跳跃.是一量变过程,并且是首尾互补的。跳跃(质变)出现在不同层次之间。原子量对位互补均衡性,不仅反映了电子、质子的渐进性质,更重要的是反映了中子的对位互补性质(中子数=原子量一质子数),这种性质只有在八卦中才能被认识。Li核比He核增加2个中子,则对位 F核比 O核中子也增加 2个;Na、Mg中子数相等,对位 P、S中子数也相等。 这是自然界的一种自我调整法则,先天八卦表达了这种性质。它表明元素周期的卦象结构(注意:不是原子本身的结构)是相当稳定的。 2.随着元素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全方位均衡性退化,下降两中宫的原子量之和约为8组对位原子量之和的平均数。
image010.gif (8.46 KB)
下载次数:51
2008-3-28 21:27

Fe+Co=56十59=115
(466+466)+8=116.5
应该看到,这种不均衡性主要是由中子数的不同而产生的,因为电子、质子的八卦排布总是均衡的。
这里可以得出一个推论;假如元素原子量的不均衡性对应着原子的不稳定性,那么这种不稳定性应主要是由中子数不同造成的,即原子的稳定性主要是由中子数决定的。由此假设再推进一步:决定原子稳定性的主要不是电磁力,而是另一种与中子相联系的力。这一假设是否正确?这种力是不是强作用力呢?
(二)每一八卦的始位都是惰性元素
在元素周期八卦图中,每一层八卦代表一个子庇期。八卦的始位为子周期的始点。这些始点除惰性气体外,还有Ni、Pd、Pt及尚未发现的110 号元素。这些元素与惰性气体的不同点在于它们都是金属。它们与惰性气体也有相同点,即隋性,这些金属也都是不活泼的。这一点正对着八卦中的坤卦。乾动坤静,是八卦的固有属性。
(三)VIII 族元素不是一族,而分属三类
首先,Ni、Pd、Pt和110号元素已从VIII 族中被分离出来,惰性是它们的特点。其次,Fe、Co、Ru、Rh、Os、lr和108、109号元素都是居于中宫的元素,它们是第一和第二子周期的联系元素。同为中宫,两者又有不同。Fe、Ru、Os和 108号元素属于第一子周期,居于子周期之后;Co、Rh、Ir和109号元素属于第二子周期,居于子周期之前。因此,VIII 族元素不是一族,而分属干三类。
(四)周期的始点终点是确定的,不是随意的,更不是人为的
从化学元素的周期变化可以看到,一个完整周期的始点为0,终点也为0。不过,终点0已不是始点的0,而是高一级的0,它又是高一级周期的始点。
这里的0是指物质运动状态而言的,不同层次有着不同的物质内容。化学元素的0,只是对元素原子表现出的电性质而言的,除此而外,不代表其他任何内容。
只有按始点终点划分的周期,才能表现出周期的固有性质。例如,八卦的对位互补均衡性,错一个位置即表现不完整或表现不出来。由此可见,周期运动绝不是在一个圆周上打圈子的简单重复,而是以终点为过渡点的从一个层次进入高一级层次的螺旋式上升过程,不同层次之间的性质不会杂位而居。
(五)周期变化的稳定结构单位是四象,和由四象组成的八卦
除最初始的第1周期和中宫元素外,从He开始,所有元素都分别从属于某一组四象,两组(阴阳)四象构成一组八卦。由此可见,“八卦是四象的编码”这一论断是符合实际的。
(六)周期演化层次与基本粒子
在化学元素的周期变化中,结构单元有以下几个层次:单个元素:一层八卦(含阴阳两组四象):阴阳两层八卦:三维(三阴三阳)54位立体;此外,在周期开始后存在一组两仪结构,在周期开始时有一层0结构。这样,包括0在内共为六个层次;若不包括几 则为五个层次。在这些层次中,除0而外的各个层次都包含着阴阳两部分。由此可以推测,“0”层次也应包含阴阳两部分,
即中子不是单一粒子,它至少含有阴阳两部分。中子应是更低层次粒子周期运动的终点,这个低层次周期的结构也应符合太极太玄原理。根据这一模型推测,夸克应处于这个低层次大周期内的某一层,它不是单个粒子,而是复合粒子,是3种或9种粒子的结合体。夸克是三进制结构。在构成中子的54个粒子层次中,只有到始点0粒子,才是构成中子的基本粒子。这个0粒子可能又是由2—3种更基本的粒子构成的。这就是太极太玄模型对粒子世界的推测。
三、易学空间与现实空间
以上所述的是化学元素周期变化的结构,并未涉及各元素原子本身的结构或电子层结构。在现实世界中,从未见过这些元素结合在一起形成某种结构体。它是不可能见到的。同样,我们也不可能见到这些元素以周期表格式排列在我们面前。周期表表现的是化学元素的演化规律,元素的太极太玄结构表现的也是这种规律,不过它比周期表更进了一步。周期表展现的是演化规律的二维图象,而太极太玄结构展现的是演化规律的三维图象。
三维图象只有在三维空间中才能展开。这里所讲的三维空间,我们称之为易学空间。易学空间就是太极太玄结构能够展开的理论空间。
事实表明,易学三维空间与现实世界的三维空间是对应的:易学空间中的元素在太极太玄结构中的位置,正对应着现实空间中该元素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状况。因此,太极太玄结构又是各种元素原子结构的数学表达。
例如,太极大玄结构始于0位,对应于现实世界中外层电子为0的元素原子,它反映的是中子结构上的这种性质。太极太玄结构的第二位为1,对应于氧元素原子外层有1个电子。太极太玄结构的第3位为2,与之对应的是氦元素原子外层为2个电子;第3位为内层八卦的始点(坤卦),氦元素对应着处于0族位置。Ne元素在太极太玄结构中处于第11位,它封闭内层八卦,居于外层八卦的首位,与之对应的是  Ne原子外层有  10个电子,处干  0族位置,是第2周期的终点,又是第3周期的始点。
由此可见,太极太玄结构,一是表达了元素演化的程序,二是表达了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的变化。电子层形状就是由该种元素和在它之前的元素共Z司构成的在易学三维空间中的形状。
由三维空间来看La系收缩问题,只能得出在二维空间中出现四维收缩的结论。它对应着现实世界中的电荷屏蔽现象。把这两点结合起来观察,可以得到一个非常重要的推论:对化学过程来说;电磁屏蔽可以在现实三维空间中创造出一个全新的空间,这个新空间与现实世界在某一点上实现联系。
总之,易学空间是最一般的理论空间,在这一空间得出的结论应具有普遍意义。它与现实空间是对应的,或者说是等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