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媒体将目光集中于中国的"黑领"(图)--国际--人民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10:56:09
海外媒體將目光集中於中國的"黑領"(圖)
2008年10月28日5  來源:中國新聞網
9月12日,中國社科院發佈的《中國社會和諧穩定研究報告》調查結果顯示,2005年農民工的月平均工資為921元,遠低於城市工人的1346元,27%的農民工月工資在500元以下;農民工每週平均工作時間為56.6個小時,遠多於城市工人的47.9個小時,有1/4以上的農民工每週工作時間在61--80個小時;農民工的社會保障覆蓋率也遠遠低於城市工人,有養老保險的占16.3%,有失業保險的占6.2%,有醫療報銷待遇的占28.4%。中新社發劉懷君攝
美國《僑報》10月19日文章,原題:是時候談談中國的「黑領」了
或許是因臨近改革開放三十週年紀念日,或許是中共十七屆三中全會甫定調未來十二年中國農民、農村、農業發展規劃,這兩天關於中國的新聞,仍舊突出的是一「農」字。筆者看得是滿眼的問題、滿手的汗漬、滿腦的焦慮,當然也有滿心的期待。是時候談談中國的「黑領」了!
同行好友送我一本《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托馬斯-弗裡德曼(Thomas Friedman)的新書Hot,Flat,andCrowded(目前所見中文直譯為《又熱又扁又擁擠》)。這本推崇「綠色能源革命」的新書剛剛上市不到一個月,即蟬聯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之首,繼《世界是平的》後再成他的經典之作——儘管全書主旨大意早已瞭然,但看得筆者也是憂困多多。
其實,弗裡德曼這次沒有超前。他在書中談到美國人的未來——高於藍領、白領、金領的綠領階層,將是解決危機、重建美國的方向。其實早在兩年前(甚至可能更早),中國媒體就曾討論過這個話題,他們把以環保為己任的人群或者現象稱為「綠領」。每次從電視節目上看到筆者的朋友汪永晨帶著她的「綠家園志願者」從內蒙古的沙漠、黃河邊,到怒江的環保、長城腳下的荒山,都會想到這樣的大陸新一代知識分子才是超前的一群。因為即便是在中國的城市裡,普通大眾距離中產階級的生活水平還差得遠呢。
問題當然也在筆者這裡演變成了一個新的詞彙——黑領——既不是黑社會老大、也不是風餐露宿的公司推銷員。我定義「黑領」是代表中國為數兩億的農民工,有兩層涵意:一是他們活躍在城市裡,從事著最髒最累的工作,工裝的領子多是油油的黑色;另一原因是他們既非農民、也非工人,學問家們尚未以正式的社會身份定位這個群體。他們在當今高速發展的社會現實中,處於主流話語體系之外,猶如置身陽光下的暗影裡。
農民工這個階層是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後特有的現象,指持有農業戶口進入城市的工人,他們不再依賴土地、而是依靠替僱主工作為謀生手段。由於中國大陸現行的戶籍制度的影響,這一群體長期缺乏工會組織等權益保障,更不能享受因為城市經濟發展帶來的社會福利,是城市受雇者中勞動條件最差、工作環境最苦、收入最低的群體,以至於溫家寶總理公開代言這個群體並追討「欠薪」;作為中國產業工人中人數最大的群體,目前普遍認為已接近兩億之眾,每年除了春運,幾乎輿論視野中就少有關注。以至於中國名學者葛劍雄所說「沒有移民,就沒有中國的現代化」之語,常被用來直接討論這個龐大的群體。
全球現代化的歷史路徑觀察,從英國、法國到美國,農民轉向產業工人的過程都曾出現,但決無中國政治制度和文化條件下的這種現象。筆者曾在巴黎向中科院-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鋼博士討教過城市化問題,他認為「中國的城市化進程超過了歐洲和日本,人類歷史上,沒有一個國家的城市人口能夠在不到30年的時間裡淨增4億人。中國的城市化不僅對中國產生影響,而且也對世界產生重大影響」。
那番對話事實上讓我記憶猶新:中共十七大提出「五化」——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從根本上離不開這兩億農民工。早在兩年前,中國第二產業就業人員中,農民工已佔57.6%,其中加工製造業占68%,建築業占80%;在第三產業從業人員中,農民工占52%;城市建築、環保、家政、餐飲服務人員90%都是農民工。因此筆者以為,中國之現代化既要看中產階層的構建形態如何,更要看這人數更為龐大的農民工階層的歷史定位和社會角色分配、他們將如何進入主流話語體系以及擁有政治權利。
黑領,或許是帶有一些灰暗的感情色彩、並不準確的詞彙,但筆者造出這個詞來定義,本是希望能引起一種具有社會學思維的歷史觀。當更多的記者關注它、更多的學者研究它、更多的官員關心它,更多的作家反映它,更多的老闆正視它,黑領的命運將會如何改變?
海外媒体将目光集中于中国的"黑领"(图)--国际--人民网 中国媒体联合评出2010年十大国际新闻--国际--人民网 美媒:中国新增长轨迹将体现“中国人的中国”--国际--人民网 国务院新闻办:中国将构建国际一流媒体 俄罗斯媒体:中国歼14将横扫国际军机市场! 危险!洋妞将目光瞄准中国男人 危险!洋妞将目光瞄准中国男人 韩资深媒体人:别戴有色眼镜看中国媒体--国际--人民网 北半球今冬将迎“千年极寒”?中国恐难幸免(图)--国际--人民网 媒体预测中国首批苏-35战机将于五年内交付(图) 英国媒体称中国首艘航母将于明年正式下水(图) 联合早报:中国将成“内向型超级大国”--国际--人民网 海外媒体热议新闻联播变脸(国际先驱导报) 危险!洋妞将目光瞄准中国男人 -男人频道 德国媒体患“辱华亢奋症”的根源是什么?--国际--人民网 海外“毛泽东热”雷动了哪些国家?--国际--人民网 高速铁路,世界的目光投向中国 国际评论:中国不能未富先奢--国际--人民网 闵大洪:2009年的中国新媒体研究--传媒--人民网 美刊列奥巴马中国行的三大教训--国际--人民网 组图:历史上的世博会中国馆--国际--人民网 中国是如何“丧失”日本海的--国际--人民网 外国人无法理解的56句中国俗话--国际--人民网 组图:外国摄影师眼中最美丽的中国--国际--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