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调研报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8:06:40
受国家教委委托,吉林省教委在1997年3、4月间,组织有关单位和人员,就1992年以来我省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较为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这项工作以两种方式进行:一是转发了国家教委1997年3月下发的教高司(1997)10号《关于委托部分省市、部委教育部门进行调查研究的通知》,要求全省高校根据文件精神,就本校具体情况作调查统计、分析研究,并写出书面调研报告;二是成立了高教专家调研小组,赴部分高校召开座谈会,有重点地调查了解有关情况。此项调研工作,受到省委、省政府的关注,有关领导就调研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受到省内高校的普遍重视,积极支持和参与了调研工作。一些高校借调研之机,参照调研提纲对本校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评估,在总结经验、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有利于学校改革发展的对策和建议。截止4月底,共收到23所高校的书面调研报告、调查统计表及其他相关材料28份;由4人组成的专家调研小组赴长春、吉林、四平3个市,选择了在隶属、科类、层次等方面具有代表性的16所高校,召开了13个座谈会,与这些学校的领导和有关负责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座谈。通过调研,进一步摸清了我省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情况。下面从基本估计、问题和建议等两个方面进行汇报。
一、对我省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的基本估计
1992年以来,党和国家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加快改革、积极发展高等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措施。我省的实践证明,这些都是正确的。几年来,我省高等教育得到了健康稳步发展,改革的思路逐渐清晰,并取得了明显进展;一些制约高校发展与改革的深层次问题开始受到关注。这5年是我省建国以来高等教育发展形势最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力度最大的重要时期。表现在:
第一,高等教育发展方式出现了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趋势。建国以来,我省高等教育经历了一个波动式数量扩张型发展过程。到1992年,普通高校已增加至45所,高校数量进入全国前列。对于一个经济欠发达的中部省份来说,有限的教育资源远不能满足数量增长和规模扩张的需要,多数学校规模偏小,学校、专业重复设置,资源浪费严重,影响了高等教育系统整体功能和效益的发挥。1992年全国高教工作会议之后,我省坚持贯彻国家教委提出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统一协调发展的方针,开始改变注重外延扩展、波动起伏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向注重质量和效益的集约型转变。为此推行了三个层次的改革:一是在宏观层面上遏止了重复分散设校的势头,开始调整高校布局,提高学校规模效益。截止1996年底,我省高校数量降至40所,但由于坚持了内涵发展道路,学校规模效益有了提高。据接受本次调查的23所高校的统计,1992年这23所学校共招生15832名,校均688名。1996年,23所学校招生人数增至20614名,校均892名,比1992年增长了15%。师生比由1992年的1:6.3提高到1:8.5。长春光机学院、吉林工学院的发展明显地反映了规模效益。二是在中观层面加快科类和专业结构调整,拓宽专业面,提高专业点平均规模。如吉林农业大学在专业建设中坚持以农为主,向工、商、文、管、师等适当延伸,建立了覆盖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全面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新专业体系,专业数量由1992年的34个增加到41个。由于注重了专业规模效益,每个专业点在校生由1992年的69人上升到75人,师生比例也从1:4.80提高到了1:5.82。三是注重在微观层面上调整学生的培养目标规格,完善知识和能力结构,增强了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长春科技大学原先是地质单科院校(地质学院),目前已发展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管、经结合的多科性大学。该校在本科教育中实施了旨在增强学生适应能力的“分段式树型”教学模式,即一、二年级按理工、文管两大类打通课程设置,三年级按相近专业打通专业基础课,四年级通过专业课、专业设计或毕业论文进行专业或专业方向分流。新教学模式实现了知识型教育向能力型、素质型教育的转变,提高了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在近年来地质人才市场发生变化、大量按计划统招的地质专业毕业生分配困难的严峻形势下,由于该院实行了新的教学模式,地质系有3届学生的70%—80%转到其他专业并顺利完成学业,成为人才市场的“抢手货”。总之,注重质量、注重效益已成为我省高校办学者的共识,如何把一个规模适当、结构合理、质量和效益更高的高等教育带到21世纪,已经成为高教工作者共同思考的问题。
第二,体制改革特别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迈出较大步伐,出现了较好的势头。在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我省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条块分割十分严重,我省原有的45所普通高校分别隶属于中央部委和省两级管理。在这种条块分割管理体制下,高等学校缺乏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能力,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单科性、行业性强的学校过多,学校、专业重复设置,结构不合理,效益不高。1992年以后,我省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在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招生分配制度、校内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了多种改革与探索,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表现在:一是以调整高校布局和推动联合办学为主,多种形式办学的格局已初具端倪。1996年6月,延边地区5所高校合并建立了新的延边大学,创造了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单科性高校合并办学的模式;以“211工程”建设为契机,我省5所高校实现了中央部、委和省、市共建,使吉林大学等4所高校顺利通过了部门预审,3所高校首批进入重点建设院校;吉林化工学院划归吉化集团管理,1996年顺利地通过了国家教委组织的新建校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学校获得了新的生机和活力。高校间的联合办学有了进展,1996年,白求恩医科大学和吉林大学联合培养·49·7年制医科学生,实现了理医结合、优势互补,开创了培养复合型医学人才的新模式。一些高校通过成立董事会等形式,加强了与企业、科研单位和地方政府的联系。1996年,吉林大学与河南省焦作市政府联合在校内成立了焦作学院,创立了高校跨省区与地方政府协作办学的范例。国家教委倡导的几种办学体制改革模式在我省均全面进行了实践探索。二是招生分配制度从试点到双轨制、直到1997年实现了全面并轨,进展较为顺利。这一改革不仅实现了从包培养包就业到缴费上学、自主择业的转变,而且引发了一些好势头。首先,师范类、农林类院校生源质量明显提高,高分率、第一志愿率有所增加,提高了这类院校的地位。其次,推动了学校的教学改革,多数学校以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为目标,拓宽了专业面,调整了专业结构。吉林工业大学迫于工科院校生源质量下降的压力,重新确立了以培养大类通才为目标的培养模式,1994年试行按院系招生,按大类培养,1995年实行了由学年制到学分制的根本性改革。这一改革措施增强了学生的适应能力,在就业市场上供需比达到1:10,初步导入了从毕业生质量到生源质量的良性循环。再次,促进了学校进一步坚定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观念。东北师范大学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和为地方服务的办学方向,先后确定白山市、辽源市、长春市为基础教育服务区和试验区,为地方输送了大量的合格中学教师,毕业生中学到位率连年超过80%以上。三是校内管理体制改革从部分高校试点开始,逐渐向全省推开,并有计划地转入学校综合改革,省教委先后批准了11个省属院校的综合改革方案。各高校在人事、分配、住房、医疗、养老保险制度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吉林师范学院在后勤工作社会化方面率先进行了改革尝试,预示了后勤改革的方向。几年来我省体制改革的成果增强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能力,加强了地方政府对省内高校的统筹与支持,不同程度地提高了高校的办学效益。
第三,教学工作在高等学校的中心地位初步确立,教学改革全面展开,投入不足的状况有所改善,滑坡现象受到各级领导的关注,部分院校得到遏制。80年代末的政治风波、90年代初的“下海”经商潮,一度给我省高校教学工作造成冲击,领导精力、师生精力、教学经费一度投入不足,教学工作一度出现滑坡趋势。1992年以来,我省一方面强化教学管理,加快教学改革,另一方面加强教学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
在教学管理方面,一是省教委加强了宏观调控力度。近些年来,省教委每年都召开了主管教学校长和教务处长参加的教学工作会议,通过行使专业、学位点设置审批权,增强了统筹能力;通过重点学科建设和示范专业建设的立项,起到了导向作用;通过优秀教学成果、优秀课程评奖选优活动,起到了激励作用;以省为主的高教评估工作,发挥了以评促改、以评促建的作用。二是强化了常规教学管理,加强了学风建设。各高校充分发挥教务处的管理职能,在强化管理的同时,努力提高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在促进教师、学生精力投入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我省高校普遍自发地实行了督导制度。学校聘请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管理经验且对工作认真负责的离退休教师建立督导小组,既督学,又督教、督管,起到了管理部门所不能起的作用。
在教学改革方面也出现了一些良好的势头。一是以树立素质教育观念为核心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变革正在酝酿。近年来,我省在专业教学中普遍确立了质量意识,注重加强基础,拓宽专业,提高能力。但在如何理顺专业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人文科学教育、外语教育、计算机教育、实践教育、体育、心理教育等方面的关系上,一直存在着偏差。素质教育的概念一经提出,就引起了我省高校的普遍关注。不少院校(如吉林工业大学等)开展了以从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为主题的教育大讨论,为深化教学改革铺平道路。二是以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为重点的教学改革全面展开,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国家教委组织实施的“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由于立意新、起点高,得到我省高校的高度重视。多数高校申报了项目,有些高校已争取到国家立项。吉林大学获得国家立项13个,其中主持项目5个。据接受本次调查的23所学校统计,截止目前,已承担省部级以上教学改革项目209个,参加人数达868人。这些项目逐步启动,有的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省教委组织师范院校利用国家教委世界银行师范教育发展项目贷款,开展了高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吉林师范学院的立项课题“三师”教育系统工程建设与研究把“铸造师魂、陶冶师德、培训师能”的教育工作组成一个教育系统工程来实现高师培养目标,在省内外独树一帜,产生了较大影响。三是在人才培养中注重能力的提高,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为适应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择业的需要,各高校普遍重视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定位,加强基础、淡化专业、提高能力是各高校采取的较为普遍的模式。为培养复合型人才,各高校广为推行选课制、主辅修制、双学位制等,一些学校试行部分学分制、限定学分制,吉林工业大学在1995年实现了完全学分制改革。这些措施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特别是外语和计算机能力较之以往有了很大提高,外语四、六级考试通过率连年上升并保持高通过率,构成了当前教学工作“升温”的一个显著标志。
在教学基本设施方面,各院校均有不同程度的加强。一是教学经费投入有了增长。在事业费拨款普遍不足,人头费、水电费猛涨,多数学校自筹资金能力较差的情况下,用于教学的经费略有增加。据对23所高校的统计,国家对高校的教育事业费拨款,1996年比1992年增长了1.92倍,而高校的教学经费投入则增长了2.05倍;1992年高校教学经费占事业费拨款13%,1996年则增加到14%。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等1996年教学经费投入均在1千万元以上,其中很大部分是由自筹经费解决的。二是学科、专业、课程、图书馆、实验室等的建设得到了加强,特别是被确定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国家级人才培养和科研基地、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受到高度重视,起到龙头、示范的作用。国家教委开展的专科学校专业改革试点和示范性专科学校建设的遴选工作,给专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以极大的推动力(如长春水电专科学校和建筑专科学校)。三是师资队伍在建设中得到巩固。我省是经济欠发达省,高校师资流失较为严重,引进优秀教师十分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从1993年开始,省里对在吉林省工作的“两院”院士实行补贴政策,月补贴1000元,今年拟增加到月补贴2000元,对稳定教师队伍起了积极的影响。各高校都十分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如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选拔与培养、学科梯队建设、岗前培训等工作,对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改善教师队伍结构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据统计,1996年我省教授、副教授和其他专任教师的比例为1:2.7:6.1,职称结构渐趋合理。40岁以下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59%,断层现象有所改善,学历结构方面与1992年相比,到1996年,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分别增长了1.4倍和2.8倍,占现有教师总数的28.7%。教师流失情况有所好转,与1992年相比,1996年调出教师人数下降了29.4%。
在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坚持德育为首,充分发挥“两课”教学在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主渠道作用。在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和国家教委社科司与思政司的关心、支持、指导下,吉林省教委于1993年组织专家成立了“两课”改革领导小组,对两课教学内容已进行了两轮改革,教学效果比改革前有明显提高。吉林工学院是我省确定的“两课”改革试点单位。他们在坚持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学生头脑的工作中,抓了制度建设,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进行教育:第一层是核心层,组成理论学习提高班重点培养;第二层是骨干层,建立100多个课余学马列小组,集中指导,分散学习;第三层是全员层,每周半天集中学习。这一经验曾在省内交流推广。二是坚持育人为本,全方位、全过程营造育人环境。东北师范大学是国家教委确定的“两课”改革试点学校,他们根据师范教育的特点将思想政治教育序列化,构建了具有师范特点的德育工程体系。具体包括四个序列,即马列主义理论和政治方向序列,职业理想和师德教育序列,勤奋创新意志品质教育序列,为人师表行为养成序列等,形成了多渠道、全过程的德育工作格局。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以后,各高校党委和行政部门,都按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认真贯彻六中全会精神,从多方面加强了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并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总之,由于党和国家加强了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和全国形势一样,我省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出现了良好势头,为进一步加快发展和深化改革奠定了基础。但是,在本次调查中,也看到了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
第一,在高等教育发展上,数量扩张型发展倾向虽已得到遏止,但质量、效益型发展模式尚未形成。表现在:一是旧体制下业已形成的布局结构依然存在,多数学校规模偏小,行业性、单科性高校仍然偏多,学校、专业重复设置的现状仍未根本改变,影响了整体效益的提高。布局结构调整力度不大,“抓两头、带中间”的具体政策,使各类学校维持在较低水平上运行。二是普通高等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脱节。许多高校领导同志反映,目前我省成人高校数量过多,从而造成,一方面普通高校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另一方面成人高校生源不足,设备闲置,规模小、效益低等问题无法解决,造成了新的布局结构失调和教育资源极大浪费。三是许多高校向综合性大学发展的趋势,导致了新一轮专业布局的失调。有些学校迫于毕业生就业压力,争上热门、短线专业。由于这些专业基础差、办学条件不足,质量难以保证。这种“小而全”的综合化发展,使得高校、专业重复设置方面出现了新的问题。
第二,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问题上,深层次的矛盾逐渐显露,制约了高等教育深入改革和加快发展。表现在:一是体制改革仍处于探索和试验阶段,旧体制的格局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变革。特别是管理体制改革仍然是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改革中形成的几种模式仍处于磨合期和完善期,除了延边几所院校合并得较好以外,多数情况都不足以作为成熟的榜样广为推行和示范。体制改革必然导致教育资源的重组,利益的重新分配,及由此而产生的一些社会问题。利益问题是不容回避、绕不过去的,必须通过深化改革,通过立法的形式加以解决。二是党和国家的体制改革方针政策贯彻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在管理部门和高校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具体政策措施不配套、不完善的情况时有发生,给基层的执行和操作带来一定困难。例如招生分配并轨后师范院校、农林院校的收费标准问题,直接导致了这类院校的收入减少和开支增加;关于专科学校与职业高专的发展方向的政策性分歧,使得一些专科学校陷入困惑和无所适从;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分散、信息不畅、不完善状况使得学校和用人单位均感到顾此失彼,疲于奔命;特别是一些地区的毕业生交流洽谈活动一再提前,给高校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冲击;一些划归企业管理的高校,虽然近期摆脱了困境,但企业现代化的要求和教育发展的矛盾制约了这些学校的进一步发展,等等。尽管这些问题是个别的、暂时的,但确实是不容忽视、亟待解决的。三是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起点较低,进展缓慢。例如一些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在职务、职称评聘方面并没有真正实现评聘分离,人员流动困难;学校办社会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包袱越背越沉重;后勤社会化只是代表了一种方向,但操作起来困难重重。
第三,在教学工作和教学改革问题上,“四个投入”不足情况有所改善,滑坡现象得到关注和初步遏制,但还不是根本性的改变,还有待于继续“加温”。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在认识上和实践上有所确立,但由于主客观因素,许多学校的工作重心并没有完全转移过来。表现在:一是由于国拨经费不足,自筹经费来源不稳定及渠道狭窄等原因,许多高校领导不得不为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投入大部分的精力;加之过多的社会活动,又使一部分领导的精力有所分散;个别领导过多地考虑任期的“政绩”,过多地关注各种学校名次的排序、奖项的等级,注意力和兴奋点不能完全集中在教学工作。二是学校可支配的经费不足,直接导致教学经费投入不足。据对23所高校的统计,国家对高校的教育事业费拨款,1996年比1992年增长了1.92倍,但用于工资的支出却增长了2.36倍,增长速度高于国拨经费增长;人头费由1992年的41%增加到51%,许多学校达到70%~80%,个别学校超过了100%。而用于教学的经费支出从1992年到1996年只增加了1%,远远低于物价上涨幅度和正常的投入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教学实验仪器设备除教学用计算机增加了近4倍以外,其他设备更新十分困难。一些工科院校的负责人反映,他们用于教学的实验设备远远落后于企业现在用于生产的设备。用于购置图书的经费1996年虽然比1992年增长了47%,但由于书价增长几倍,生均图书拥有量却下降了15%。三是在师生精力对教学的投入方面,由于1992年以来“下海”经商热逐渐降温,教师开始回流;学生在严峻的就业市场面前感到了压力,加上各学校都强化教学管理,加强了教风、学风建设,师生开始将精力投入到教和学上来。但是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比如一些教师重科研、轻教学,重研究生教育、轻本科教育,重校外兼课、轻校内教学,出现了教师精力的潜在流失;教学质量方面,外语、计算机能力明显提高,但实践教学滑坡,基础课、专业课质量提高不明显;有些学生热衷于考级、考证,影响了主课的学习。加之毕业生就业市场反馈的信息中关于学校、专业、性别、层次等方面的差异,也不利于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特别是专科生、女生分配难问题,挫伤了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四,在师资队伍建设问题上,尽管由于住房条件普遍得到改善,采取一些鼓励的政策,队伍有所巩固,结构渐趋合理,但是还远远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表现在:一是教师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但“脑体倒挂”的现象没有根本扭转;二是除几所学术氛围较浓、科研条件较好的学校外,派遣出国留学的教师回归率较低;三是由于经费困难,师·53·资培训、培养工作不顺利,有些学校每年用于师资培训的经费仅万元左右,很难大面积提高师资水平;四是学术梯队断层现象在多数学校仍很严重,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比例过高;五是学历结构仍不合理,除几所实力较强的学校外,多数学校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偏低,特别是边远地区、竞争力较差的学校优秀教师引进工作更是困难重重。
二、对加快发展和深化改革高等教育的建议
第一,要加快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以改革为动力,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推动我省高校布局结构的调整。首先要加快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进程,并以此带动办学体制和投资体制改革。与两三年前相比,高校的负责同志对体制改革的认识有了新的提高,普遍认为加强高校的横向联合,合并一部分高校是摆脱困境、优化布局结构的有效途径,并且主动地提出了一些联合或合并的设想与方案。这些院校具有地缘相接或相近及层次、学校和专业互补交叉等特点。而要使这些设想与方案付诸实施,最关键的问题是理顺隶属关系和投资渠道。这方面问题的解决有赖于政府和主管部门的领导、组织和协调。吉林省政府已成立高校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加强这方面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其次是要加强院校间的联合、协作和合作。要联合培养人才,联合搞科研和科技开发,互相开展教师交流和互相承认学分,互相利用教学设备和图书馆,联合进行后勤服务工作等。这些联合和协作,一方面可以增加校际间充分了解,另一方面也是目前形势下挖潜增效的有效途径。
第二,要加快高等教育的立法工作,通过立法规范政府与学校的关系,加强政府部门宏观调控力度,切实落实高校依法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权利。在调研中听到高校领导强烈呼吁落实办学自主权问题,要求通过立法明确政府与高校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政府依法治教,学校依法办学,共同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今年是高等教育法送审年,人大常委会通过之后要尽快出台实施条例和细则,高等学校要做好学习贯彻落实工作,尽快结束无法可依的局面。
第三,高等学校要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针,特别要树立为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观念。高校要把自身的发展和地区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主动自觉地为地方培养合格的建设人才,自觉地把科研工作纳入到促进地区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自觉当好当地政府智囊团和参谋部,为当地政府的决策服务,为科教兴省服务。同时通过科技开发、人才培养的服务工作,取得地方支持,拓宽多方筹集办学经费的渠道。
第四,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要认真研究面向21世纪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高起点推动教学改革工作。当前要认真落实江泽民总书记在同交通大学等校负责人谈话时提出的“两个转变”的要求,切实树立素质教育观念,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质量求生存,以效益求发展。
第五,要加强党和政府对高等教育工作的领导。实践证明,党和国家的重视,是教育包括高等教育健康稳步发展的保证。各级领导要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政策,切实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切实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教育法》等关于保证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的要求,使他们有能力成为“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此外,建议国务院有关部委对在经济欠发达省份内的所属院校,在经费和各种补贴方面给予必要的倾斜,以保证这些院校健康发展。
专家调研小组成员:程世瑛宋嗣廉靳国庆袁海军(执笔:袁海军)
吉林省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临江市艺体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调研报告 - 临江市教师进修学校 - 吉林省教育社区 吉林省... 案例科教兴国战略与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现代教育技术与高等院校的发展——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五”规划课题研究报告 国务院关于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的报告(全文) 国务院关于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的报告 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与趋势调研报告 调研的全程报道 2005年12月 与科学发展观相结合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省矿业权市场化配置改革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嘉兴市推进结构调整创新发展模式的调研报告 从国际视角看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创新 从国际视角看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创新 国务院关于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的报告(全文)_资讯 失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调查与思考调研报告-调研报告-中国教育文摘 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调研报告-调研报告-中国教育文摘 在邓小平教育理论指导下,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二十年 建管局的调研报告 宽带接入市场发展调研报告(二) 纪检监察工作如何与科学发展观相结合的调研报告 普惠性政策与计划生育优惠政策的衔接调研报告 关于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管理改革的调研报告 关于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管理改革的调研报告 反腐败明鉴网---关于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管理改革的调研报告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