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邓小平教育理论指导下,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二十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2:05:27
在邓小平教育理论指导下,高等教育的
改革和发展二十年
高等教育司
二十年前,我们党召开的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共和国历史的新时期。二十年来,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由恢复重建起步,逐步走上深化改革,稳步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的轨道,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我们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迎接新世纪到来之际,回顾二十年高等教育所走过的历程,有助于我们更加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邓小平理论特别是教育理论的精神实质,深刻认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把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一、拨乱反正,恢复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重大的思想解放,打破了“两个凡是”的束缚,为高教领域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打下了重要思想基础,高等教育事业从此实现了历史性的转变,进入了恢复发展阶段。
邓小平同志重新走上领导岗位后,亲自抓科技和教育工作。他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高度,确立了科技和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在邓小平同志的领导下,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政策,开始进行拨乱反正和调整改革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的。
1.批判“两个估计”。
1977年8月8日,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邓小平指出“对全国教育战线十七年的工作怎样估计?我看主导方面是红线。”“特别是教育工作者,他们的劳动更辛苦。现在差不多各条战线的骨干力量,大都是建国以后我们自己培养的,特别是前十几年培养出来的。如果对十七年不作这样估计,就无法解释我们所取得的一切成就了。”小平同志对十七年教育工作实事求是的评价,打开了教育工作者思想上的枷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1979年3月,中共中央作出撤销“四人帮”炮制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的决定,推翻了“两个估计”,为正确总结、评价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成就和问题,为进入教育发展的新时期奠定了思想基础和政策环境。
2.恢复高等学校新生入学考试制度。
针对“文革”期间高考被废除十年,国家出现了严重的人才断档情况。1977年,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今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不要再搞群众推荐。从高中直接招生,我看可能是早出人才、早出成果的一个好办法。”根据小平同志的有关指示,教育部讨论和起草了《关于一九七七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恢复了高等学校新生入学考试制度。这个办法,1977年共有570万青年报考高等学校,录取27.3万人。1978年又制定《关于一九七八年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当年有610万青年报考,录取40.2万人。恢复考试制度,重新确立了选拔人才的公平竞争原则,调动了亿万青年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广大教师精神振奋,不仅在教育界而且在全国人民中重新出现了学科学、学文化、积极向上的生机和活力。
3.召开全国科学大会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1978年,在小平同志的直接领导下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迎来了科学和教育的春天。在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同志提出并阐述了一些重大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为科学和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这就是:
(一)明确了科学与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社会主义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
(二)重申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基本观点。
(三)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必须建设宏大的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队伍。
(四)肯定绝大多数知识分子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者,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1978年4月,教育部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小平同志对新时期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中包括:(1)提高教育质量,提高科学文化的教学水平,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培养人才的质量标准,就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学生要自觉刻苦地学习科学文化。
(2)学校要大力加强革命秩序和革命纪律,造就有社会主义觉悟的一代新人,促进整个社会风气革命化。
(3)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必须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要使教育事业计划成为国民经济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4)尊重教师的劳动,提高教师的质量。要提高人民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等等。小平同志的指示,为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恢复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4、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加强和提高师资队伍。
邓小平同志恢复工作伊始,就十分重视为知识分子平反冤、假、错案,大力倡导尊师重教。1978年11月,中央组织部发出《关于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几点意见》,强调对知识分子要有正确估计,做好复查和平反冤案、假案和错案工作;要充分信任、放手使用知识分子;努力改善知识分子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根据这一精神,各高等学校首先开展了复查和平反冤假错案工作。
同时,针对“文革”期间教师职称提升停顿,补充的新教师多数缺乏严格的教学科研工作训练等情况,一方面,对“文革”前确定和提升的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恢复职务。根据“坚持标准,保证质量,全面考核,择优提升”的原则,分期分批地进行了提升教师职称工作。至1981年,全国高等学校有13万多名教师提升和确定了职称,其中提升教授2400多名,副教授20700多名,讲师116100多名。这一措施调动了教师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采取脱产进修、重点补课,在教学中实际锻炼等各种方式,提高新教师的学业水平,并对一部分无法任教的教师安排转岗。
5、恢复和整顿教学工作。
197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之后,教育部印发了《关于作好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改造工作的意见》,提出了新时期专业设置与改革的原则。教育部成立了高等学校专业调整办公室,向全国89位著名科学家、教授发函征求对专业调整的意见。各地、各校也进行了大量的国内外高校专业设置情况的调查。教育部于1978年至1979年间分别召开了文科、理科、工科等专业调整会议。为使高校的专业设置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一些学科比例进行了调整,其中财经政法学科比例有较大上升。针对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不规范且愈分愈细,愈分愈窄,1978年发展到810种,1980年突破1000种的状况。1982年开始,教育部首先从工程技术学科开始调整专业划分。1984年修订了《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1982年高等工业学校设置的664种专业减少到255种,适当放宽了一些专业的业务范围,统一了专业名称。
教育部先后恢复理科、工科各学科的教材编审委员会的组织和工作,并逐步改为各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这些委员会,是在60年代初期贯彻“高教六十条”时期,由教育部部长聘任的几百名全国知名教授、科学家组成的教学咨询组织。这些委员会恢复工作,对于高校教学工作的恢复和整顿具有重大影响。它们从1979年开始,在审定高校的专业目录、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建设计划以及教材的编审、出版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与此同时,与文、理、工、农、医、财经、政法、外语等有关的各业务部委以及高等学校先后召开了各科类、各种形式的教学工作、教材工作会议,逐步审定并经教育部批准印发了各科类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编审出版了大量教材。到1984年底,编审出版教材达6000余种。学校图书馆和实验室也得到了恢复和加强。高校的教学工作逐步走向正轨。
6、建立学位制度。
1980年经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草案)颁布实施。这是我国第一个经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批准的国家教育法律、法规。
根据《条例》成立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1981年和1983年两次召开学科评议组会议,审定了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专业点。1982年至1984年,全国共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2939人,授予博士学位121个;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11268人,授予硕士学位25685个。我国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逐步走上基本上立足于国内的道路。
二、加速发展,探索改革
1982年,党的十二大确定了我国至本世纪末经济建设“翻两番”的总目标,并明确要把教育和科学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为贯彻十二大精神,1983年,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国家计委《关于加速发展高等教育的报告》。1983年5月,教育部召开了建国以来第二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会议认为,高等教育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从我国实际出发,走自己的道路,努力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会议讨论了今后三五年高等教育工作方针,确定继续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加快调整改革的步伐,继续进行整顿,加速发展数量,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会议用较多的时间讨论了加速发展的措施问题。
1984年至1985年,全国在加速发展高等教育事业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由1983年的120.7万人增至1985年的170.3万人;成人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也由1983年的92.6万人增至1985年的170.3万人。但也存在急于求成问题,仅1985年普通高等学校的数量猛增114所,其中不少学校办学条件比较差,质量难以保证。
1985年中央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从而拉开了探索高等教育改革的序幕。根据邓小平同志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决定》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任务,要求我们必须极大地提高全党对教育工作的认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90年代以至下世纪初叶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规模地准备新的、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合格人才。《决定》确定了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战略,提出“到本世纪末,建成科类齐全,层次合理的体系,总规模达到与我国经济实力相当水平;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基本上立足于国内;能为自主地进行科学技术开展和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作出较大贡献。”在体制改革方面,提出改变政府对高等学校统得过多的管理体制,扩大高等学校的自主权。《决定》还提出要改革高等学校招生的计划制度和毕业生分配制度。在高等教育的结构调整方面,提出改变科类比例及专科、本科比例不合理状况。
《决定》是整个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与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相配套,对于促进高等教育的体制改革,使我国教育事业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产生了积极影响。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草案,我看是个好文件。现在纲领有了,蓝图有了,关键是要真正重视,扎扎实实抓,组织好实施。”
党的十三大以后,国家教委于1988年初召开了建国以来第三次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会议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高等教育所取得的成绩进行了总结。会议认为,九年来高等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规模逐步扩大;高等教育结构有所调整,科类层次比例失调状况有所改善;科学研究工作取得可喜成绩;办学条件有了一定改善;教师队伍建设有所加强,师资队伍老化问题有所缓解。会议提出今后一段时期内的改革任务和目标:(一)要把培养符合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人才作为高等学校的主要任务,高等学校要努力向社会输送大批素质优良的人才;(二)要把竞争机制引入高等学校;(三)高等学校要根据社会的需要,在不同层次上办出特色和水平;(四)要进一步发挥高等学校的潜力,提高办学效益;(五)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服务。等等。
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第三次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为标志,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积极探索改革的阶段,在许多方面迈出了一定步子。
1、政府对高等学校的宏观管理职能有所加强,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有所扩大。国务院发布的《高等教育管理职责暂行规定》,进一步明确了中央部门和地方政府对学校的管理职能;国家教委发布的《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规定了各类高等学校的基本标准和条件。高等学校在国家的方针、政策和计划指导下,开始自主开展联合办学、接受委托培养、自主分配部分毕业生;自行调整专业服务方向,制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编写和选用教材等。
2、教学改革逐步展开。为加强对高等学校的质量控制,国家教委开始研究教育质量评估,并组织了课程、专业和学校水平的评估试点。1988年,国家教委出台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的意见》,提出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十条措施。1990年7月,高等理科教育工作座谈会在兰州召开。会议提出要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制定理科各专业的人才培养基本规格和教学基本要求,并提出经过试点,制定政策,逐步建设一批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这次会议形成了《关于深化改革高等理科教育的意见》等文件,对后来的高等理科教育的调整和深化改革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1990年11月,国家教委召开建国以来第一次全国普通高等专科教育工作座谈会。会议制定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专科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了普通高等专科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今后一段时期内的政策措施,有力地推动了普通高等专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3、修订本科专业目录。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深化教学改革,1987年国家教委对本科专业目录进行全面修订。这次修订涉及文、理、工、农、医、财经、政法、外语等各科类的专业,目录修订后的专业数由原来的1400余种减少至800余种。这次专业目录修订,使本科专业初步得到规范,一部分专业设置过窄的状况有所改善。
4、招生、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根据《决定》精神将招生计划改为国家指令性计划、用人单位委托培养和自费生三种方式。1987年,这三种分别占招生总数的89.8%、8.48%、1.72%;毕业生分配制度逐步改为国家计划指导下,上下结合、供需见面的办法。
三、解放思想,深化改革
1992年春天,邓小平同志发表了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1992年10月,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党的十四大召开,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992年11月,第四次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特殊的历史背景赋予了这次高等教育工作会议特殊的使命和意义。1993年初,党中央、国务院颁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战略、方针和思路。如何使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成为人们普遍关注和共同思考的问题。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高等教育体制,是由国家集中计划、中央部门和地方政府分别办学并管理的体制,存在着与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的方面,主要是:政府对高等学校包的过多,统、管的过死,中央部门和地方政府分别办学造成“条块分割”的局面,单科性、行业性学校过多,结构布局不尽合理,办学效益不高,等等;在教学方面,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专业口径过窄、人文教育薄弱、培养模式单一、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过死等弊端;存在着教学工作投入不足和教学质量局部“滑坡”的现象。针对上述问题,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思路:在高等教育的发展上,必须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统一协调发展的方针,坚持走以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在高等教育的改革中,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改革是先导,体制改革是关键,教学改革是核心,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是根本目的。这一基本思路鲜明地概括了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主题,深刻地揭示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体制改革与教学改革之间的关系。这一基本思路在92年以来的一段时期内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得到印证和检验。高教战线的广大干部和教师普遍反映,92年以后的几年,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思路更加明确、系统,比较符合我国的国情和高等学校的实际,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进入了历史最好的时期。
四、体制改革是关键
1992年以后,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包括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投资体制、招生毕业生就业制度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等五方面的改革都迈出了重要步伐。
管理体制改革是重点和难点。1994年底在李岚清同志的领导下,召开了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座谈会,确定了以共建共管、合并学校、合作办学、协作办学、转由地方管理等五种形式为主的改革探索。到今年年初,有100所高校实行中央部门和地方政府共建共管;有190所高校合并为74所;有5000多个大中企业和科研单位与217所高校实行协作办学;有8所中央部委所属高校划转地方政府管理。1997年,岚清同志在总结这几年管理体制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共建、联合、调整、合并”的管理体制改革八字方针。目前,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根据五种途径和八字方针,不断深入,正在向形成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分工负责,以省级政府统筹为主,条块有机结合的体制框架迈进。管理体制改革促进了结构布局的调整,资源配置的优化,也促进了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的提高。
在体制改革方面,另一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和普遍关注的是招生“并轨”改革。从1994年在40多所高等学校进行招生“并轨”改革试点取得成功经验之后,连续三年加大改革力度,到97年,已经顺利完成了所有普通高等学校的招生“并轨”工作,实现了普通高等学校缴费上学,并逐步建立和完善各种奖、贷、助学金及特殊困难补助制度。
五、教学改革是核心
第四次全国高教会提出:“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国家教委一手抓改革,一手抓管理,教学改革在全面深入展开。
1、面向21世纪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为推动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国家教委于1994年起制定《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有专家认为这是一个“起点高、立意新”的改革计划。高校广大教师积极参与这项教学改革计划。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全国高等学校的2万多名教师申请项目3000多项。国家教委组织有关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论证后正式批准立项221个大项目,近千个子项目,参加教师上万人。为进一步推动这一改革,国家教委制定了《国家教委关于积极推进“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实施工作的若干意见》,并成立了由国内各学科著名专家组成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顾问组,以指导这一改革计划的顺利实施。国家教委连续几年对这一计划增加经费投入,到目前已投入经费共2000多万元。1997年6月,国家教委召开了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经验交流会,标志着这一改革已进入实质阶段。
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几乎覆盖文、理、工、农、医所有学科和专业。其内容包括:研究21世纪对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要求,转变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和改革各专业或专业群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研究和改革主要专业的教学计划和课程结构;研究改革基础课程、主干课程的教学内容和体系。最终成果是:制订新的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主要专业或专业群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编写出版一批高水平、高质量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对于推动整个教学改革具有“牵牛鼻子”的作用,带动了各方面的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2、修订专业目录,调整专业结构。
1987、1993年两次对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修订、调整,目录内专业由原来的800余种调整至504种,调整后的目录较原目录虽然有很大变化,但仍存在着专业划分过细过窄,专业宏观结构不尽合理,部分专业设置不够科学规范等弊端。鉴于此,国家教委于1997年开始了新一轮的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
国家教委提出的修订工作思路是:遵循科学性、适应性、规范性原则,从社会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需要出发,遵循教育规律,结合我国国情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大胆吸收和借鉴国外有益的经验,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增强专业的适应性,并在不影响增设一些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专业的同时,大幅度调减专业种数。专业修订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改变过去过分强调专业“对口”的教育观念,确立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共同提高的人才观,使高等教育更加重视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培养,更加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需要。经过一年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和反复论证,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于1998年上半年顺利完成,修订后的专业种数由原来的504种调减至249种。在这之后,国家教委出台了《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修订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作为配套措施,规范和指导新专业目录下教学计划的调整和修订工作。
这次专业目录修订,对于推动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也为我国普通高等教育迎接时代挑战、适应发展需要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3、建设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基础课程教学基地。
基础学科的发展,是新技术、新发明、新产业的先导和源泉,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后盾。高等学校从本科开始加强对基础人才的培养,对国家基础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保护和加强基础人才的培养,是科学界、教育界、理论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教委提出了建立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基础课程教学基地。经过几年的努力,到1996年,先后建立了84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51个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以及45个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基地的建立,吸引了一大批优秀的中学毕业生报考,生源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同时也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对教学改革起到了带头作用;增加了经费投入,改善了办学条件,国家每年拿出7千多万元用于“基地”的建设和改革。“基地”建设和改革得到高等教育界的普遍认同和赞许,许多著名专家、学者认为,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基础课程“基地”的建设,是具有战略眼光的、跨世纪的重大举措,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对于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都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4、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
在人才培养中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辩证统一和共同发展,并注重加强素质教育,特别是文化素质教育,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和特征,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知识面宽、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高的适应21世纪需要人才的重要方向。1995年国家教委提出了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设想,力求通过课内外各种形式的活动,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有关理论和知识的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并在全国52所高等学校进行试点,成立了试点院校主要领导参加的试点工作协作组。各有关高校采取确定大学生必读书目,加强课堂教学,举办文化讲座,以及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有益的文化活动等形式,积极开展工作;有的学校还明确了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基本要求和评价方法;有的高等学校已经从新的要求出发着手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在三年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教育部起草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成立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并着手建立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以推动全国高等学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工作。这项工作的开展,对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5、开展本科教学工作评价。
教学评价是高等教育质量监控的重要形式。本科教学评价工作是国家教委于1994年正式开始启动的。共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对新办学校进行教学工作合格评价;二是对办学时间较长和基础较好的学校进行教学工作优秀学校评价;三是对介于二者之间的学校进行随机评价。到目前,已有110所“文革”以后新建的学校参加了教学工作合格评价,有4所重点高等学校参加了教学工作优秀学校的评价。几年来的实践证明,这项工作对高校教学改革的促进效果是显著的。经过合格评价的院校办学思想得到进一步明确,教学改革的步子进一步加大,教学基本建设得到加强,办学条件有所改善。特别是参加评价的110所新建院校,通过评价从不同渠道争取到10亿元教学基本建设经费,每校平均1000万。随后开展的教学工作优秀学校评价工作,更是促进那些具有一定教学经验和传统的老校,在更高的层次上不断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育质量。
回顾这些年来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一)邓小平教育理论深刻地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精辟地阐述了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二)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唯此,高等教育才能真正确立自身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地位,才能真正发挥积极作用;(三)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实践证明,如果违背了教育规律,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就会走弯路,就会出现大的失误;(四)高等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和健康平稳的发展,必须要有符合我国国情和高等教育实际的明确思路。所有这些可以说是二十年来我们在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所取得的最大收获。
撰稿:陈祖福 林蕙青 阎志坚
朱洪涛 宋 毅 吴爱华
审稿:钟秉林
上一篇长足的发展历史性的贡献。
下一篇蓬勃发展的中国少数民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