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iki教学的理论依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8:56:1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强调意义不是独立于人而存在的,知识是由人建构起来的,对事物的理解不仅取决于事物本身,事物的感觉刺激(信息)本身并没有意义,意义是由人建构起来的,它取决于我们原来的知识经验背景。因此,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的差异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学生由于自身经验背景的差异,使其可以在一个学习社群之中,相互协作,充分沟通,形成对问题的丰富的、多角度的理解。
这一理论为我们研究WIKI的价值提供了依据。在WIKI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共同针对某一特定的问题或任务进行探索,并在此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从而作出某些调整。同时,教师在此过程中已经不仅仅是知识的呈现者,更是学习过程的引导者,通过对学生的观察,教师不断地引导学生完成知识的建构过程。这一依据建构主义理论的学习过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传统教学中存在的诸多弊端。学生通过WIKI平台的交流和知识积累(这体现出WIKI共建知识大百科的传统应用理念),不断地完善自己的认知系统,并在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知识的迁移和灵活的应用。
认知同化论
奥苏贝尔认为,学生能否习得新知识,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观念,有意义学习是通过新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观念的相互作用才得以发生的,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了新旧知识的意义的同化。在新知识的学习中,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起决定性作用。在奥苏贝尔看来,学生对教材进行机械学习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在他们还没有具备起固定作用的观念之前,教师就要求他们学习新内容。由于学生认知结构中还没有可以与新教材建立联系的有关观念,因而使得教材也失去了潜在意义。
而WIKI网络教学强调的是知识的联系性和延续性,它的编辑功能和知识条目链接功能使学习内容构成一个紧密联系的知识网络,这在某种意义上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这一理论对于实验教材内容的选择和实验设计的过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主导——主体教学理论
“主导——主体”教学理论的内涵就是在教学的开展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思考,教师则在教学过程中起学习内容的选择、学习过程的组织、帮助和指导等主导性作用。
而基于WIKI平台的网络教学所关注的正是学习者的知识背景和能力结构差异性。由于学习者与环境交互的深度、广度、模式和方法各不相同,必然造成不同学习者对同一客观事物在不同层次和不同层面的理解,从而形成个性化的知识。通过WIKI平台组织的学习方式是一种基于“主导——主体”教学理论而设计的学习过程。它强调协作学习的重要性,相互间的协作学习有助于不同学习者对同一客观事物更丰富的理解。而教师可以通过这一教学方式,使学生针对具体的学习内容进行独立思考,使其思维的广度扩大、深度加深,深层次的认知从教师脑海向学生脑海中迁移,在教师的诱导和帮助下,释放学习者主动性、学习的投入性、学习的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