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条式的说教德育是行不通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3:06:16
教条式的说教德育是行不通的   文 / liuyinhang
什么是好的道德?道德教育是什么?又怎么进行道德教育……面对这些类似的问题,恐怕每一个家长、老师,甚至很普通的社会人都能够大侃特侃,大谈其道,甚至能够说的井井有条,头头是道,而且还能自圆其说,自成一家,俨然就是一个德育方面的大师。
是的,在道德认识面前,我们每个人似乎都是大师级别的,似乎没有一个人是这方面的白痴。我们都有自己的道德认识,而且是很深刻的道德认识,在很多道德问题上,我们的道德认识是相当清楚的。譬如说,路上看到了小偷在偷另外一个人的东西,按照正常的道德逻辑,我们是应该上前去制止的,在我们的道德理念里,制止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是合情合理的,没有任何疑惑的成分。如果考试出了这样的道德测试题目,我相信99 %的人都会选择制止,而剩下的1 %的人也是因为笔误而没有选对。按照正常逻辑,100 %的人都会选择制止的。然而,这里就有一个问题,当把这个问题现实化的时候,你真的在现实中遇见了这样的情况的时候,又有几个人去这样做呢?为什么不这么做呢?
答曰:利害冲突。简单地说是因为利害冲突是对的。我先假设你有这样的想法,就是有上前制止的意识。但是,这里面还有一个更为复杂的问题,就是你不知道当你上前制止的时候,那个小偷可能会狗急跳墙,而这个时候,你不知道周围的人会不会帮你,你不知道周围的人会不会也像你这样有道德行为意识,或者他们是否勇于和这些不道德的行为作斗争。所以,面对这种未知,你的选择是冷漠,是装作没有看见,是视而不见。
好,我们不说这样一个又严重利害冲突的话题,换一个更为简单的问题。譬如说,随手到处丢垃圾,或者吐痰什么的,可以说也是不道德的行为,按照正常的逻辑,这么一个简单明了的问题大家必定是一清二楚的,而且去做了也没有任何利害冲突,就是说我们不随地吐痰,不随手到处乱丢垃圾也对我们没有任何实质上的利益损害。然而,现实又是怎么样的呢?现实的答案如我们在试卷上写的一样吗?也不见得吧。我们时常见到有人随地吐痰,到处随手乱丢垃圾,而且有时候我们上前劝说的时候,还会遭受这样或那样的白眼,甚至有的还吹胡子瞪眼睛呢。试问他们真的不知道这样做是不道德的吗?也不见得;试问他们真的生下来就这么没有道德吗?也不是吧。恐怕他们的道德认识还是很深刻的,只是总不能转化为道德行为。当连一点利益冲突的道德认识都不能转化为道德行为的时候,我们又怎么指望那些又利害冲突的道德认识能够转化道德行为呢?
那么,这种情况到底是怎么造成的呢?或者说,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畸形的结果呢?我认为,教条式的说教德育对此又不可推卸的责任。
什么是教条式的说教德育呢?我认为,在德育的过程中,我们从小就对孩子进行各种道德认识的教育,给他讲故事,说传说,告诉他什么是好的道德,什么是诚实勇敢,是什么是正义伟大,什么是见义勇为,什么是助人为乐……关于各种美好的道德认识和良好的品质,我们都一一告诉了他们,而且不厌其烦。当然,孩子们是天真的,也是容易接受新事物的。于是,他们顺理成章地认为我们说的都是正确的,而且也确实准备以后去这么做。问题是,孩子们逐渐这么做的时候,有的家长就不高兴了。譬如,有的孩子看到别的小朋友有问题了,他便想去帮忙,而家长可能因为某些原因,或者是出于自己赶时间,或者是嫌麻烦,或者是出去安全等方面的考虑,他们会阻止孩子这么做。于是,孩子们开始困惑了,既然是正确的,既然是良好的道德行为,为什么又做不得呢?这和大人们所宣扬的不是矛盾了吗?
另外,随着孩子年龄的不断增长,随着他们的理性思维不断成熟,他们也不再那么迷信大人和老师们的话,而开始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想法。然而,这个时候他们又会看到些什么呢?譬如,家长和老师们要求孩子不准抽烟,抽烟是不好的行为,可是家长和老师们又怎么能够抽烟呢?譬如,家长和老师们告诉孩子要诚实,不诚实是不好的行为,可是家长和老师们又为什么有时候一而再再而三地说话不算话呢?譬如,随地吐痰和随手乱丢垃圾是不好的习惯,可是家长和老师们为什么有时也这么做呢?譬如,家长和老师们说过要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可是出门遇见了不好的事情,为什么家长和老师们又拉着他们唯恐避之不及呢……关于现实中的种种不道德现象和孩子们概念中的种种道德标准不断冲突的时候,他们会怎么想呢?或许他们的唯一的答案就是困惑和不解。
然而,我们依然道貌岸然地对他们实施所谓的德育,依然对他们大讲特讲关于道德认识的种种,我们依然拿考试等等手段作为要挟来逼迫他们接受所谓的道德教育。不错,我们都得逞了,我们都胜利了,在逼迫孩子们这一方面胜利了。由于他们没有独立自主的能力,由于他们生活在大人们胁迫的世界里,所以他们被迫接受了,接受我们所谓的道德教育。这有点像一个流氓式的强盗胁迫了我们一样,虽然我们不愿意被胁迫,可是我们又无能为力,反抗不但无益,而且还有可能带了更多不必要的麻烦,于是我们别无选择,于是我们只能听从强盗的话,按他们所说的去做。现在的孩子在道德教育中的地位也是这样的,他们质疑道德教育,而又无能为力,所以也只能选择听从我们的话,按我们说的去做了。可是,现实又是怎么样的呢?他们的心里又是怎么样的呢?很显然,他们是不服气的,是不情愿的。
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不断长大,当他们用“成熟的观点”,或者说用我们的观点,看待这个时间的时候,他们开始发现,以前所接受的道德原则原来都是虚的,都是伪的。在现实中,谁要是真的按照那种道德观去生活,恐怕他要处处栽跟头,要处处吃亏,甚至过不了几天就活不下去了。为什么呢?因为现实世界的游戏规则和标榜的道德原则根本就是风牛马不相及的东西,有时候甚至是大相径庭的,是完全相反的东西。那么,按照那种标榜的道德原则又怎么能够在现实中存在下去呢?
于是,当他们到了现实中受了教训,得了书经的指引,他们便会学乖了。既然说的和做的不是一回事,他们也便了有了双重的道德标准。一方面,为了应付我们所谓的道德教育,为了应付我们所谓的考试,他们便乖乖地学习道德知识,增加道德认识,不断充实自己的道德理论,甚至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另一方面,他们为了应付现实世界的需要,为了生存的过程中不吃亏,他们又会在生活中学习另外一种游戏规则,应用另外一种游戏规则,而不是所谓的道德原则。这样,他们便就此形成了双重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
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问题是值得注意的,那就是他们会由道德主动转化为道德被动,由道德情感转化为道德冷漠。这里说到“道德冷漠”一词,也即是在面对道德两难境地的时候,他们开始变得漠不关心,他们开始不再选择道德教育中宣扬的道德行为,而是采取现实世界中趋利避害的利益原则,而对此毫无愧疚感,也没有任何不妥的想法,而是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形成这种认识的主要原因是基于现实世界中人们对于这种道德两难境地的处理和看法。当大部分人都道德冷漠的时候,他们这么做又有什么不可呢?当大部分人都认为这么做是理所当然的时候,他们也会趋同于这种想法,认为这么做是很正常的事,形成一种固定性的道德习惯。
至此,教条式的道德教育彻底失败,彻底成为一种形式,一种伪装的表现和虚伪的做作,一种自我安慰和自我慰藉的骄傲。它唯一起到的作用就是让人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双重化,让人一边标榜着伟大而高尚的道德,一边做的卑微的勾当而洋洋得意。只是它还恬不知耻地继续宣扬它的那一套自以为是的理论,继续进行着自以为是的伟大事业,而不知反思这一切,或者根本就不愿意承认这一切事实,因为它害怕自己的失败,害怕人们的唾弃,害怕人们的抛弃,所以继续着虚伪的欺骗和罪恶的伪装。
教条式的说教德育行不通的根本原因在于整个社会环境的问题。从家庭到社会,从社会到学校,从学校再回到家庭,孩子生活的整个环境系统之中无不进行着虚伪的道德表演和真实的不道德规避,无不奉行着双重化的道德标准,无不说一套做一套。试想一个在这样的环境中熏陶的人怎能够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呢?怎么能够做到洁身自好呢?毕竟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毕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从这一点上讲,就算一个人受了很好的道德教育,有着高尚的道德情操,有着良好的道德修养,如果把他一直放在一个不道德的环境中,那么有一天他也真的就变得厌倦了,习惯了眼前的一切,并且随之沉沦,与之沆瀣一气。我们不能简单地说这个人的意识怎么不坚定,也不能简单批评这个人怎么容易动摇。我们更应该从大的环境来分析这个人变化的原因,变化的过程,以及最终变成什么样子了。如果我们真的分析了,那么就不难看出,他们在“社会化”,他们在“适应”社会生存的需要。在这里有一个环境同化人的过程,特别是社会环境,整个大环境对于个体有着非常惊人的同化力量。在这一点上,我国春秋时代的墨子打过很形象的比喻,他说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影响好比染丝一样,原本无色的丝放在黑色的染缸里就能染出黑色来,放在红色的染缸里则染出红色来,也就是说,最终丝的颜色和原来的丝没有多少关联,反而取决于染缸里面的染料。其实,社会就是这么一个大的染缸,而个体就是丝,个体的颜色基本上取决于社会这一块染料。马克思也认为,人是社会的人,人的本质属性就是社会性。可见,人的根本属性是受了社会的影响形成的,而不是单纯的自然生长。在这一点上,很多著名的环境决定论者都给出了很好论述,虽然有时有些绝对,但是也都不无道理,值得深思。当整个社会环境道德冷漠的时候,它就会同化新的进入者,也让他们变得道德冷漠。这就是为什么天真纯洁的学生走向社会就会变成道德冷漠的对象的根本性的原因,不是他主观上想这样,而是社会这个大染缸把他们染色了,他们只是被动的适应,被动地社会化了。
教条式的说教德育行不通的另一重要原因是经济主义的蔓延。现代社会一个中心性的主体就是经济利益至上,特别是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膨胀,经济的触角伸展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人被金钱奴役之后又拼命地追逐金钱,成为金钱的附庸和工具。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衡量一切的唯一标尺不是别的,是金钱,是价值,是经济利益。而道德行为是什么呢?是无私的行为,是一种觉醒,是一种没有附带金钱利益的自觉行动。这和人们的普遍追求没有共同点,也就引不起人们的兴趣,人们关心的只是经济利益的多寡,何关它高尚与否呢?所谓的金钱是没有姓名的,到了谁手里是谁的,就是这么一个意思。可见,这样的土壤和道德行为所要求的环境是背道而驰的,从根本上来讲,它是不适合道德生长的。然而道德行为又不具有强制性,对于道德主体也缺乏应有的保护措施。这体现在,个体纯粹的道德行为是出于自发性的行为,当他们得不到应有的回报,不但个体的利益没有保证,有时自身安全有很大的危险,有时还面临歹毒势力的威胁和迫害,甚至被冷漠而麻木的人们嘲笑,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柄和谈资的时候,他们完全有理由选择道德冷漠的态度,对于不道德行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甚至对于自身也不做特别的要求。因此,当人们站在经济的角度,拿投资回报率之类的经济学原理来衡量道德收益的时候,他们发现其实道德行为大多数时候是一个赔本的买卖,而且一旦实施,还将面临不可预知的风险。当收益不大,风险很高的时候,理性的经济人是不会出手的。经济主义的浪潮正在把我们统统都变成理性的经济人。在这一点上,教育经济主义思潮也是它的帮凶,以及一切疯狂追逐经济利益的人都是这一过程的帮凶,以及甘心被同化的我们也是自甘堕落。所以,从这一点上讲,我们陷入了一个不能自拔的泥沼。更可笑的是,我们陷入了这样的泥沼而不自知,反而有一种得了莫大便宜的得意,就像被人卖了还在开心地帮着人家数钱一样可笑至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现在的道德处境一场贫瘠,犹如一场熊熊的野火之后荒凉的原野一样。野火烧过的原野在下一个春天依然能够长出茂盛的绿草,而我们的道德处境是否也能够如此呢?
我不能下什么确定性的结论,但是有一点却是显而易见的,现在的我们都是表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的道德虚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