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遇与抉择:追寻可持续的发展方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3:21:02
机遇与抉择——松花江事件的深度思考 周生贤著 新华出版社
人类改造其环境的能力,如果明智地加以使用的话,就可以给各国人民带来
开发的利益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机会。如果使用不当,或轻率地使用,这种能力就
会给人类和人类环境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害。
——《人类环境宣言》
以反映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的科学理论来指导实践,并根据实践经验不断推
进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要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时期、新阶段党在实践基础上的重大思想和理论创新。建设
环境友好型社会则是我党在先进理论指导下,在总结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基础
上,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国际先进发展经验,吸收传统文化精华,作出的重大
战略决策。它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范例,
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丰富和发展。
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是一项宏伟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
大举措,更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环境友好在初级阶段更多地体现为一种理念,中级阶段则是必须要完成的一个任
务,而高级阶段将转化为一种良好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基本经济制度。它体
现的是一种全新的环境伦理观,是一种崭新的社会形态。
思想回归文化本源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相互促进的社会形态。
它不仅是指人对环境、自然的友好,而且也是对良好的环境促进人类发展、人与
自然和谐相处提出的要求。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想状态是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
境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进而实现
发展生产、改善生活,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是随着人类社会对环境问
题的认识水平不断深化而逐步形成的,是对人类宝贵文化财富的继承与发扬,也
是国际社会环境保护战略思想演化的结果。
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一个运动着的矛盾统一体,反映着人类文明与
自然、与环境演化的相互作用及其结果。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和环境,
同时,文明的进步也影响着自然和环境的结构、功能和演化进程,经历了由和谐
到失衡、再到新和谐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18世纪常被称做“理性的时代”,这一时期科学在欧美得到极大的发展与普
及。同时,一个重要的思想流派“浪漫主义”开始在西方世界的发展过程中发挥
举足轻重的作用。“浪漫主义”深刻反思由工业化带来的问题,出现了以塞尔波
恩的牧师、自然博物学者吉尔伯特。怀特为代表的、主张对待自然采用“阿卡狄
亚式的态度”的生态学。它倡导人们过一种简单和谐的生活,使之与其他有机体
能和平共存。欧洲的这种传统传到美国后,与美国本土的荒野现实结合,形成了
超现实主义,为美国的现代环境保护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一种全新的环境伦理观,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友好相处,
也融入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
道家强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推崇人在实践活动中应
顺其自然,在人、天、道、自然关系的演绎中,提升至“无为”境界。这里的
“无为”并不是指消极的排斥,而是指反对那些违反自然强加妄为的行为。诸如
“物无贵贱”、“泛爱万物,天地一体”、“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等,都强调:万物生而有道,世界上的一切生灵均享有平等的生存权利。美国物
理学家J.卡普拉在《非凡的智慧》一书中写道:“在伟大的精神传统中,在我看
来,道家提出了关于生态智慧的最深刻、最完美的说明。这种说明强调了一切现
象的基本同一和在自然循环的过程中个人和社会的嵌入。”道家的“道通为一”
证明人的本质与自然本质的同一性,“道法自然”则强调人的行为与社会自然结
合一体。当今世界人类面临许多严峻的生态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人口问
题。这些问题已经不是单纯的自然科学认识和技术方法可以解决的,它必须在自
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合流的基础上才能展开研究,寻求解决的途径。道家的
“与天为徒”、“道法自然”的整体自然观,回归自然,以自然为人类精神家园
的价值观,表现了人类文化的深刻智慧,为构建现代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化提供
了智慧的源泉。
而儒家主张以“仁”待人、以“仁”待物,在对待自然方面,强调人与自然
的统一和依存关系,“斧斤以时入山林”、“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树
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对林木水产的捕伐要依时令而行,要充分尊重自
然规律。《礼记。祭义》记载,曾子曰∶“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夫
子曰∶“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亦记
载,孔子说:“开蛰不杀当天道也,方长不折则恕也,恕当仁也。”可以注意这
些话对时令的强调,以及将对待动植物的惜生,不随意杀生的“时禁”与儒家主
要道德理念孝、恕、仁、天道紧密联系起来的趋向,这意味着对自然的态度与对
人的态度不可分离,广泛地惜生与爱人悯人一样同为儒家思想中应有之义。
这些传统文化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的原始雏芽,
它们所表达的追求自然之道和人为之道和谐统一的思想,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出
同源,异曲同工。
“环境友好”这一理念的最终提出也是国际社会环境保护实践和理论不断演
化成熟的结果。20世纪70年代初,国际社会充分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峻性,开始
了保护环境的新征程。经过30多年的实践和探索,世界各国普遍认识到环境问题
的实质是由于发展不足和发展不当造成的,解决环境问题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
略。
1992年联合国里约环发大会通过的关于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 21 世纪议
程》中,200 多处提及包含环境友好含义的“无害环境”的概念,并正式提出了
“环境友好”的理念。随后,环境友好技术、环境友好产品得到大力提倡和开发,
欧盟、美国、加拿大等开始积极研发环境友好技术,数十个国家建立了产品的环
境标志制度,如德国的“蓝色天使”、日本的“生态标志”等。到20世纪90年代
中后期,“环境友好”覆盖的范围不断扩大,国际社会又提出实行环境友好土地
利用和环境友好流域管理,建设环境友好城市,发展环境友好农业、环境友好建
筑业等。2002年在南非举行的世界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上通过的“约翰内斯堡实
施计划”,对“环境友好”的认同程度进一步提高,多次提及环境友好材料、环
境友好产品与服务等概念。同时,世界各国开始以全方位的视角来认识环境友好
的理念,涉及的范围也从技术、产品、产业、地区等领域上升到整个社会层面,
涵盖了生产、消费、技术,甚至新的伦理道德等众多领域。
总之,环境友好型社会概念是随着人们对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而
逐步演变升华的理念。它的提出是基于人们对未来发展的考虑、对美好生活的向
往。深刻挖掘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本质内涵,追溯归纳国内外在建设环境友好型社
会方面的有益实践和失败教训,积极探索我国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论,是环
保人一直努力研究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