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事”与“理”的融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3 03:08:05
对于主题报道的制作来说,最大的难点恐怕就是如何使人信服。作为一种典型的说服性传播,主题报道有着非常明确的观念诉求,换言之,传达理念是其最终的传播目的。在主题报道的制作上,不能空谈理念而必须以事实为依据已成为共识,但在实践中,简单地罗列事实并不一定能实现主题的有效传播,有时候,强行拼凑的“事实”不仅没有增强说服力,反而更使人感觉虚假。这其实也是我作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在随中央新闻单位贯彻十七大精神采访团到内蒙古以来一直惴惴不安的难题。

  主题报道的有效传播不是简单的“以事明理”“以小见大”就可以一言蔽之的,它需要在“事实”的获取与呈现上下大工夫。

  事实的发现:沉下去,再沉下去

  大兵团集体采访的方式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流于形式:听听情况介绍、看看现场、蜻蜓点水式地从一个地方换到另一个地方,走马观花的采访最终只能形成浮光掠影的报道。要获得扎实的事实材料,就必须想办法让自己沉下去、再沉下去。而在跟随大部队行进、采访时间极为有限的情况下,要想做到这一点事先就必须有充分的准备。这种准备主要围绕两对关系展开:主题与现场的关系、现场中各要素的关系。

  在表现内蒙古治沙这个主题时,我们发现了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人物:坚持治沙19年的老人高林树。去现场的途中,越野车在深秋的沙漠里颠簸了很久,我们一行人才到达了在茫茫的库布齐沙漠边上的高林树的家—小小的院落,几间瓦房。这里离最近的村子已经很远了,而且只有汽车在沙漠上轧过的车辙形成的路。这位治沙老人就是在这里远离人群,默默地种了19年的树。从他的小院子望出去,到处都是杨树,远远地延伸到了山边。老人的儿媳妇告诉我们,直到现在他们吃的水还是从十几里路外的村子拉回来的,他们也在现在住的地方打过井,但打出来的水都是苦的,没法喝。所以十九年来他们都是到附近村子拉水,只不过原来是人拉着车子去拉水,现在有了停在院子里的农用车。

  一个人的一生中有多少个19年?他为什么要不顾众人的反对坚持在这个远离尘嚣的地方干一件愚公移山式的事业?他的思想和行为有逻辑上的合理性吗?正是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促使我深入高林树的内心,来理解高林树、理解他所生存的这片土地。

  事实的选择:

  先感动自己,再感动受众

  主题报道要实现说理的目的,其所依托的事实要可信,更要有打动人的力量。对于受众而言,只有被打动,才有可能被说服。而要想感动受众,首先必须感动自己。

  自从进入内蒙古采访以来,我经常被采访中遇到的那些默默无闻为这样那样的事情努力的人们感动。内蒙古是一片朴实的土地,她的人民像她的土地一样朴实。那些和沙漠化搏斗的治沙英雄、那些为了让当地更多的人富裕起来而在艰苦环境中投资建实业的企业家、那些为百姓的事情奔走努力的政府官员……这些真实的个体和他们真实的故事不断丰富我们的报道素材。记者采访首先是情感的交流,没有找到打动记者的故事,稿子也是没有力量的。

  在采访治沙英雄高林树时,一进老人的小院子,记者们立刻被眼前的景象吓了一跳,院子的地上星星点点地还可以辨认出殷红的血迹,房子前面停放的农用车上放着一只羊头。当地宣传部的同志解释说,高林树老人得知我们要来采访特意杀了一头羊,要留我们吃午饭。当地的生活水平并不高,更别说住在沙漠里的高林树一家了,杀一头羊应该是不小的支出。虽然由于采访日程很紧,我们并不能在高林树老人家吃午饭,但还是从心里感受到了内蒙人的热情和淳朴。

  正是因为这种感动,才可能有深入的交流。正是这种感动,使我们对采访对象始终怀有一份尊敬和亲切。采访过程中,有些人在知道面对的是中央采访团后往往会很紧张,甚至在话筒前面紧张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但在记者平和的姿态下,他们能渐渐恢复信心,开始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自己的故事、心情。在采访治沙老人高林树时,也许是很少有机会向这么多人讲述自己的事业,一向木讷的老人非常健谈,甚至有些滔滔不绝。尽管时间紧迫,记者还是听得非常耐心,没有出于采访的功利性目的仓促地打断或者引导他。这也使老人渐渐进入一个非常好的谈话场。在解释自己的行为时,老人说了这样一句话:“总要给子孙留下些活路。”正是这句朴素中饱含智慧的话成了相关报道中的点睛之笔。

  事实的运用:主题的陪衬还是基础?

  主题报道中,运用事实的目的是为了说明道理,这是不言而喻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事实是主题的陪衬。表面上看,主题先行是主题报道的特点。实际上,这里所说的“主题”有虚化和实体两层含义。所谓虚化主题,指主题报道的大方向,如反映各地如何贯彻十七大精神;而实体主题则指具体报道中所表现的立场、观点,如通过治沙老人高林树表现当地人改善生态环境的努力。

  所谓“主题先行”,指的是虚化主题而非实体主题,换言之,报道的大方针或者范畴可以事先确定,但具体报道中,不能把主题作为标尺对事实进行削足适履般的任意改造。而应尊重事实本身的规律,在对事实的铺陈中渗透立场、观点,从而实现主题的隐性传达。这样的传播才不致使受众产生心理上的逆反。在包头市的采访中,记者遇到一位政府官员,他向记者讲述了包头市治理小煤窑的过程:这些小煤窑对当地GDP的贡献只有几个百分点,对能源的消耗、对环境的破坏却很大。但由于涉及不少人的现实利益,一开始拆除小煤窑时要顶着很大的压力,小煤窑主往往纠集一些人对拆除小煤窑的行动进行抵抗。有时候他们会让人躺在马路上,阻挠工作组靠近小煤窑。那时候都是市长亲自带队,在执法部门的配合才能完成任务。压力确实很大,甚至有人还收到过威胁信。现在当地人已经渐渐了解那些小煤窑、小炼焦厂会给环境带来多大的伤害,人们开始支持政府的行动,所以现在只派一两个政府工作人员就能够完成拆除任务。采访中,记者遇到了两个种植葡萄的村民,他们说村子里原来有很多小煤窑、小炼焦厂,搞得乌烟瘴气,空气里全是煤灰粉,煤灰粉落在葡萄上,葡萄都变成了黑色的。落在葡萄叶子上,葡萄就很容易生病,因为没办法充分进行光合作用,葡萄长得很差,也卖不上价钱。现在小煤窑、小炼焦拆掉了,他们的葡萄增产很多。报道尽管也反映了环境保护这个大主题,但由事件引伸而来,特别是其中的那些曲折、群众曾经的不理解反而增加了报道的可信度。从这个意义上说,在主题报道中必须摆正位置:事实是承载主题的基础而不是迎合主题的陪衬!

  在主题报道中,以“事”明“理”是基本的表达手法。但这个手法成功与否的关键则在于“事”与“理”的融合度。因此,主题报道必须在挖掘事实上下大力气,必须尊重事实、发挥事实本身的传播力量。

(作者单位: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俄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