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的东方 —— 后宫本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13:55:59
浪漫主义的东方 —— 后宫本事之二- by 小白
斋月
最后一天傍晚
土耳其治下的希腊
摩里亚半岛
克洛纳角嶙峋的岩岸
暮色笼罩
鞭声,马蹄声......
远处隆隆跑来一匹黑马,鞭子和马蹄的回音中,夹杂着几下铁器碰撞的声音。骏马体侧浮泛着泡沫状的汗水,象在击打岩石的潮水中浸润过一般。年轻骑手苍白的脸颊上,带着一种被酷烈激情戕害后的病容。他虽然有一条穆斯林头巾,却佩着基督徒的盾饰,浑身充满了异教徒的傲慢。(1)在雾气弥漫的山谷里,骑手凶狠的目光象流星一样飞掠。
(托马斯菲利普1813年画作《作阿尔巴尼亚装束的拜伦爵士》)
他的身影在峭壁之间穿行,忽隐忽现。有时候前路就像是无底深渊,他稍作停顿,似乎只为了让马喘口气,然后立即驱马急行,身形转瞬隐于岩石的阴影之中。新月从山谷升起,远处清真寺灯火通明,似乎不曾被这疾驰的马蹄声惊动。阵阵喧闹传来,穆斯林们正在举行拜兰节(2)晚宴。象是被这喧闹声惊了一下,骑手奔驰中急停,脸上现出一丝恐惧之色,旋即恐惧又被仇恨驱散,地狱之火没有在他脸上激起晕红,却让他脸色象墓石一样苍白。他下意识的摸了摸腰刀。马有点不耐烦,忽然嘶叫了一下,骑手旋即策马前行......
......今夜,王城里突然有一种传言,至高无上的苏丹,黑哈桑,正四处派人寻找蕾依拉,后宫中最得宠的女奴。傍晚时候蕾依拉跟往常一样去了浴室。这以后她就不见了。总管太监报告说可能蕾依拉化装成一个格鲁吉亚仆人逃出了后宫。哈桑登时暴跳如雷。一番拷打之下,真相大白,蕾依拉跟一个异教徒私奔了。暴怒之下,黑哈桑派出人马追捕......
......据说有人看见黑哈桑这天夜里照常出现在清真寺,后宫的凉亭里如期开筵......
......又有人看见这位异教徒,独自一人一骑在岸边狂奔,身边没有女人相伴,也没有仆人打扮的随从......
蕾依拉的眼睛象瞪羚,脸颊如花朵,头发好似随风飘动的风信子,双脚比高山顶上的雪更洁白,这高加索的女儿,天生一颗骄傲的灵魂,后宫中一众女子,在君王眼中不过肉欲的玩具,哈桑无法驯服的,只有蕾依拉。宫中的努比亚阉奴在市集上闲聊说,伟大的君王,至高无上的哈桑,抓住蕾依拉以后,命人将她捆绑塞入口袋,从山崖上扔到了海里......
(蕾依拉)
...... 夕阳
帕赫内山中
秃鹰惊起
马蹄声,人声,铁器声。
帕赫内谷口,黑哈桑带着随从出巡。二十个彪悍的鞑靼武士。肩挎火绳枪(3),腰佩穆斯林短弯刀(4)。山道上没有行人,连风也没有。人都到什么地方去了,偷偷躲到山里偷懒睡觉的仆人呢?用山泉冰酒的农民呢?
哈桑行走的路上,不允许任何人出现,否则格杀勿论。
黑哈桑在队伍中间,腰上佩着一支黄雕金镶钻的手枪,手枪原属一位帕夏,哈桑把他砍于刀下,把他的枪和他的女人占为己有。
最后一道阳光照射在山顶上,泉水在夕阳下闪光,显得清冽无比。队伍散成一列长蛇,最前面的武士已进入谷口,后面的人已看不见他的黄头巾。山谷两边壁立千仞,微风缓缓的在隘谷中吹拂,偶尔有秃鹫在一线天际横掠,远山深处一阵电闪,撕裂傍晚的薄雾,照亮干涸的河床边两条小路。
他们快到松树林了,远处平原展现,前哨跑到哈桑面前报告:"真主啊(5)!危险的峡谷已过,前面可以快马加鞭了。"
话音未落,只听一声呼啸,一粒子弹打进他的头部。鞑靼壮士应声落地。一众武士拉缰不及,只由着惊马四散开来,说时迟那时快,已有三名鞑靼武士被击倒。连敌人的脸都没看到,垂死之际徒然叫喊喊"报仇啊!"。
哈桑傲慢而又强硬,无视呼啸而至的枪弹,驱赶坐骑向前行进。然而路已被伏击者封锁,哈桑气的胡须翘起怒目圆睁:"老子成日价大风大浪里打滚,怕了你这几杆枪?"
枪声忽然稍停,有人高声劝降。哈桑回以怒骂,部下无一放下武器。于是枪声又起。鞑靼武士继续前进,伏敌跃马现身,哈桑手下有人认出了这匹黑玉般的摩尔马(barb)。
"就是他,异教徒,他来报仇了!"
黑马如风卷一般,转眼到了哈桑面前。哈桑微一掠眼,鞑靼武士大半被打倒,余众早已被异教徒的手下制服。枪声刀击声全息,两匹坐骑相距停下,异教徒脸色苍白,目光凶狠刻毒,对视之下哈桑脸现一丝恐惧,他狂啸着跃马向前,两匹坐骑错身而过之际,哈桑举起弯刀砍向对手......
......哈桑的刀几乎已碰到对手腋下。哈桑几乎要笑出声来,哈桑每次杀人之后都会狂笑。只是这次他的笑凝固在了脸上,一丝痛楚袭来。他最后一眼看见夕阳,光线散成一团金星,然后,无底的黑,漆黑一片。
他只慢了这么一瞬,当异教徒的狼牙棒(6)砸在哈桑的头顶时,哈桑的刀已割入他的衣服。异教徒把全身力气尽都一砸,震的手一松,狼牙棒脱手落地。他顺手抽出腰刀,哈桑未及倒地又被迎头一砍,紧紧扎着的头巾被砍成两段......
......为了后宫中一个不忠的女奴,枭雄一世的黑哈桑,倒在这片荒凉的山谷里。
......多年以后,欧洲某地一个修道院里,一位修士在做临终忏悔,他说出了这个惊心动魄的故事......
(德拉克洛瓦1835年画作《异教徒和哈桑之战》)
鲁迅在他的《摩罗诗力说》中有这么一段:"裴伦......作《不信者》......取材于突厥。......记不信者(对回教而言)通哈山之妻,哈山投其妻于水,不信者逸去,后终归而杀哈山,诣庙自忏;绝望之悲,溢于毫素,读者哀之。"
说的正是拜伦的叙事诗《异教徒》(Giaour)。其故事的梗概即为本篇开头的这么一大段。撇开浪漫风的华美云诡辞藻,这首又名为《土耳其故事断片》的叙事诗看起来正象一部武侠小说,把叙事诗当成通俗小说来看是有先例的,陈寅恪在他的《元白诗笺证稿》的《长恨歌》分析中,就认为当把白居易的《长恨歌》和陈鸿所作的《长恨歌传》视为互补之一体,本质上是一篇小说。唐代贞元元和之间出现的这种小说新文体,本为文人赴科举之练笔(7)及" 温卷"之作,所谓温卷乃当时应试举人的一种风气,各地举人到京以后,先请社会名人书一封介绍信,然后带着平素诗文给科举主管官员"求教",隔几天后又送习作上门,屡次投稿以后,主司熟悉了他的笔调,日后考试交卷的时候就有了先入之见。这叫做温卷。温卷之作多半是幽怪录传奇(即小说)之类,以期对方有兴趣阅读,否则"温"了半天卷子却还凉着。可见中国的小说这个文体,一开始就很明确的为了"受众"而结构故事的,其有大成者如白居易陈鸿之《长恨歌·传》竟为市井传诵。白居易的《与元九书》中说:"及再来长安,又有军使高霞寓者,欲聘娼妓。妓大夸曰我诵得白学士长恨歌,岂同他妓哉?由是增价。"妓女都能读了,可见其娱乐性之强。
有趣的是作为浪漫派主要代表的拜伦,他的创作动机一点也不浪漫,同唐小说一样,拜伦的心里"始终放着人民群众"。1812年拜伦做《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Childe Harold‘s Pilgrimage)一举成名。1813年八月末,他在给友人托马斯·莫尔(8)的信中说道:"盯住东方吧,公众已习于东方风味。"九月份拜伦就开工创作这首《异教徒》。到下一年的三月份,《异教徒》第一版印出,一共有700余行。以后的几年里,《异教徒》不断再版,每次拜伦都在前版基础上增添内容,到1815年,拜伦诗集第一次结集出版,《异教徒》印行了14个版本,诗行也增至1334行。这种创作和出版方法似乎出于某种设计。由于采用一种碎片结构,以及三位故事讲述者不同的视角,拜伦可以任意为情节添加内容,读者为主人公的命运感动,不断购买新的版本以期了解更多相关内容。这是一种相当现代化的商业写作策略,比连载小说更高明,比如今的作家们喜欢出的修订版更具有商业诱惑力。比较恰当的类比是如今DVD发行中的加长导演剪辑版。拜伦默许他的朋友们在《异教徒》出版的几年里散布各种流言,给叙事诗增加了好多背景资料。有一种说法来自他的朋友,声称这首叙事诗与拜伦的一段真实经历有关。说1811年拜伦游历于希腊雅典的时候,一天早上他在海边游泳回来,碰见一队人扛着一只麻袋,麻袋中塞着一个女人。据说因为这个女人的不贞,他们要把她扔到海里。拜伦上前干预,拔出手枪之后逼着这队人来到地方官面前,随后拜伦一半恐吓一半贿赂之下,解救了这个女人。有人更说这个女人的情人就是拜伦本人。也有他的朋友(约翰 坎 霍普豪斯)说,其实这个女人不是"爵爷"的情人,而是"爵爷"的土耳其仆人的情人。今天看来这种秘辛轶闻多半子虚乌有,浪漫诗人习惯编造英勇经历,假如某天早上浪漫诗人制止了一个打老婆的男人举起拳头,多半日后这则故事就会敷演成英雄救美情节。因为这种种传奇故事,拜伦不仅成为人们心目中最后的浪漫骑士,而且他的书也卖的很好,不管有意无意,自传元素也给《异教徒》的热卖加了一把火。据说到1815年《异教徒》定本之前,14版一共卖出了两万多本,这在当时已然可以算作畅销榜首。
拜伦要莫尔(Thomas Moore)"盯住东方",莫尔果然就弄了一个东方传奇故事《拉拉 露哈》(Lalla Rookh: An Oriental Romance)。文体很象前面所说的《长恨歌·传》。《拉拉 露哈》包括四部独立的叙事诗,由散文串成整体结构。讲述印度公主拉拉露哈远嫁布克哈里亚(9)国王阿里瑞斯,在她由德里到在克什米尔谷地的漫长旅途中,有一位年青的诗人菲拉木齐(Feramorz)陪同。诗人向公主讲述了一组古代英雄传奇和神话故事(叙事诗韵文部分)。公主感动之余爱上了诗人,面临贞洁与否的重要关头,忽然发现这个诗人竟为未婚夫婿的国王假扮,终于皆大欢喜。
(印度公主拉拉露哈)
这是一个比拜伦的《异教徒》更有自觉性的商业通俗故事。糅合了多种容易煽动大众情绪的元素。四首诗中既有讲述古代反抗暴政的起义和恋人悲欢离合的《呼罗珊的蒙面先知》(The Veiled Prophet of Khorassan),又有描绘女妖设计进入天堂大门的《天堂和女妖》(The Paradise and the Peri),第三首《拜火教徒》(The Fire-Worshippers)情节类似于罗密欧朱丽叶,第四首《后宫的灯光》(The Light of the Harem)里,诺玛拉回到了她丈夫萨里木身边。或激情、或有趣,或悲伤、或欢喜,最后归结为整部故事的两位主人公大团圆。
呼罗珊的蒙面先知在历史上实有其人,相传为公元八世纪的莫夫城人(10),早年为洗衣工人。公元750年左右伊斯兰世界的版图扩展到最大范围。阿拉伯帝国的版图西临大西洋,东至中亚河外地区,成为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庞大封建军事帝国(11)。帝国境内建立了完整的行政体制。695年实行的货币改革为商业繁荣奠定了基础。货币贸易却动摇了原本由农民和地主构成的社会基础。富人愈富穷人愈穷,灌溉技术发展要求大量使用奴隶,军事征服下的繁荣孕育了一种革命气氛,各地爆发了多起骚动和起义(12)。起义多以一种带有原始共产主义性质的教派运动来动员和组织(13)。阿布·穆斯林(13)被刺杀后,其信徒宣称他已肉身成神,教派运动在其余领导者推动下继续发展。其中就有这位被信徒称为木盖纳(14)的蒙面先知。他善于偶尔制造魔法奇迹吸引信徒,比如利用镜子反射使他身体笼罩在某种光辉之下,在那黑沙不湖(15)上空制造出两个月亮的影子等等。他蒙面示人(有说黄金面具也有说绿丝罩巾),信徒说他蒙面是因为面部闪光普通人不能注视,反对者则说他蒙面是因为秃顶独眼奇丑无比。据宣称他为安拉的化身,是继阿布穆斯林后的先知,他的信徒身穿白袍以与阿巴斯帝国贵族的黑袍相对。公元776年,木盖纳在莫夫城宣称人人平等,号召起义。赢得被征服地区的非穆斯林教徒民众的响应,突厥乌古思族人(16)也参加了起义。他成功的同阿巴斯王朝的哈里发马赫迪caliph Mahdi抗衡了数年。最后被围困在萨内姆要塞(17),木盖纳要他的信徒同他一起服毒之后点火自焚。
(蒙面先知与信徒们)
托马斯莫尔虚构了一个名叫阿齐姆(Am)的青年,他离开家乡布哈拉(见9),参加了波斯军队攻打希腊,被俘虏。此时家乡的情人塞利卡听到误传的消息称阿齐姆已死。塞利卡悲伤之余,转而信从了蒙面先知的教义,作为"天堂的选女"进入了木盖纳的后宫,做了他的女祭司。被俘的阿齐姆接受了古希腊的自由精神熏陶(18)。阿齐姆回到家乡,觉得蒙面先知的教义同古希腊精神有所一致,同样充满自由平等精神,于是加入这个教派。木盖纳却觉得阿齐姆身上的理想精神是教门的大敌,便指派塞利卡诱惑阿齐姆,在身体和心灵两方面使他堕落。情人相见以后,阿齐姆劝说塞利卡跟他一起逃离后宫,而塞利卡却说她已是蒙面先知的"新娘"。在信仰和恋爱两方面受到打击的阿齐姆转而投身巴格达哈里发的军队。
(塞利卡)
围城以后木盖纳的信徒们要求坚决抵抗,木盖纳用幻术使月亮升起,信徒们群情激昂。木盖纳便邀请他们参加盛宴,却偷偷将酒杯都沾了毒药。纵火以后木盖纳毒发倒地,塞利卡看到木盖纳的面罩落了下来,便试着戴了一下,抢身进门的阿齐姆看到蒙面人以为是木盖纳,挥剑刺入,塞利卡倒在即将团圆的情人怀里。莫尔设计的跌宕情节果然获得很大成功。整个作品尚未完成,出版商朗曼公司就为单首诗篇预付了3000英镑的稿酬,头版发行三天以后即告售罄,莫尔生前《拉拉露哈》印行了20版。结尾部分是否给金庸笔下的乔峰阿朱故事某种灵感不得而知了,不管怎么说,《天龙八部》中的这段几乎雷同的桥段也成为金庸最吸引读者的情节之一。
(塞利卡诱惑阿齐姆)
(阿齐姆误杀塞利卡以后在她的墓前)
浪漫主义的东方题材故事实际上是欧洲文学历史上最成功的一次商业写作的"共谋"和"策划",以拜伦和莫尔为代表的一批作家,仅从古代和东方吸取少量素材,依靠想象建构了一个弥漫异国风味的东方世界,英雄和美人、冒险同爱情、阴谋与激情,其中的母题形象观念既迎合了中世纪十字军东兴以来欧洲人对东方的浪漫想象,又迎合了帝国主义殖民时期欧洲白人对东方冒险的渴望,从而获得很大成功,东方题材的作品几乎本本畅销,一方面这批作品所建构的"东方"世界成为日后用之不竭的题材之源,另一方面也培养了普罗大众阅读上的"东方"口味。日后萨义德将之定义为"东方主义"。这类东方故事有许多共同的环境设置,"后宫"(19)就是其中之一。
1:异教徒的英语字为Giaour, 源于土耳其语的gavur,意为"不信者"和"异乡人"为伊斯兰教徒用语, 指不信伊斯兰教的人, 尤指基督教徒。这段语出拜伦的原诗句"His Christian crest and haughty mien",拜伦喜欢做东方打扮,见附图,然而可能因为某种童年自卑心理,他对由他叔父手里继承的贵族头衔很骄傲,这种turban+Christian crest的混合装束一直为他所喜欢,不仅他本人常常以此装束示人,也多次作为他叙事诗中的人物形象出现。
(拜伦像)
(拜伦家族纹章)
2:Bairam,穆斯林一年中的两个节日,其一为小拜兰节Eid ul-Fitr,斋月后的第一天,穆斯林们在祈祷以外要捐纳食品给穷人,分享海枣和葡萄干以及各种奶制甜点心。另一为大拜兰节Eid ul-Adha,穆斯林在这一天要分享肉食。
3: harquebus arquebus
4: yataghan ataghan
5:Bismillah
6: mace 拜伦诗中未指出异教徒所用武器为狼牙棒,德拉克罗瓦画中之异教徒手中的武器为狼牙棒。
7:"唐人竟以太真遗事为一通常练习诗文之题目。"(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1978年古籍版p.12)
8:Thomas Moore。爱尔兰作家。《夏日里最后的玫瑰》作者。
9:Bucharia 即今布哈拉Bukhara, 乌兹别克斯坦境内。
10:Merv 古城 古波斯行省呼罗珊Khorassan的一个城市,在今土库曼斯坦境内。
11:751年阿拉伯帝国军队在中亚怛罗斯战役中,击败中国唐朝安西节度使高仙芝的军队,控制了中亚的大部分地区。
12:Fernand Braudel:Grammaire des civllesations。布罗代尔《文明史纲》广西师范版pp.95。
13:这种原始共产主义可以追溯到公元5世纪末6世纪初期波斯萨珊王朝Sassanid dynasty时期的玛兹达克运动(Mazdakite movements)。早期阿拉伯半岛的居民大多数为游牧民,以父家长制为单位组成极小的社会集团分散各地。这种社会集团实际上就是以亲缘为纽带的大家庭,社会聚落中最大的单位为部落,最多可达3000人左右,部落实际上是一种战争单位,包括了兄弟,堂表兄弟的各个家庭。正如布罗代尔所说的,阿拉伯文明本质上是一种"缺少人力的文明"。即便到了伊斯兰统一以后,在其最繁荣的时期,伊斯兰世界的人口至多只有3000万——5000万左右。因而不断大量征服招募奴隶是阿拉伯文明不可或缺的基础。同时阿拉伯人为了征服同化被占土地上的居民,增加阿拉伯人口数量,殖民军事贵族们大量蓄养女奴以繁衍子孙,这大概是后来伊斯兰一夫多妻制和使用女奴的源起吧。同样,这种制度可能也是二十世纪头尾两次巴尔干半岛上发生的种族强奸的历史渊源。正所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居瓦多一世Kavad I时期,一位社会改革家玛兹达克Mazdak领导推动了一场带有原始共产主义性质的教门运动,玛兹达克提倡人人平等,财产公有,据说甚至连妻子也在信徒之间共享。居瓦多一世企图利用玛兹达克运动抑制大军事贵族日益强横的势力,使得玛兹达克运动很快蔓延开来。嗣后居瓦多的儿子库斯鲁一世即位,屠杀镇压了玛兹达克教派,玛兹达克被绞死。由于伊斯兰兴起以后,阿拉伯帝国继续实行军事贵族制度,这种教派运动从未真正熄灭。日后出现了各种各样将玛兹达克原则同伊斯兰教义和索罗亚斯德教仪式(Zoroastrianism拜火教 明教)相融合的神秘主义教派。公元750年,阿巴斯利用前奴隶阿布穆斯林Abu Muslim在呼罗珊的新玛兹达克教派neo-Mazdakite movements力量,联合什叶派,于750年大扎布河战役Greater Zab一举击败伍麦耶王朝的军队,旋即攻陷都城大马士革,阿巴斯王朝(黑衣大食)建立。阿布·穆斯林后被刺杀,据说指使者多半为继任的阿巴斯帝国哈里发曼苏尔Mansur。
14:al-Muqannaالمقنع的音译 其意为蒙面者。历史考证大都认为他的真名叫做哈希姆·伊本·哈基姆Hashim ibn Hakimهاشم بن حكيم。莫尔诗中音译为Mokanna
15:lake Nakhsab 译名乃从元史 今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卡尔希。
16:Oghuz 中国史书上的回纥 乌护 乌鹘 屋骨思。
17:今伊朗克什kish岛附近。
18:想象中的古代希腊一向是浪漫诸子的精神故乡。
19:harem haram hareem seraglio serail
loading...
 
2006-3-8
丝苔 —— 后宫本事之一 by 小白
查阅相关的词源资料,据称后宫harem这个词汇最早出现在13世纪中叶的英语文献中。1611年编定的英王钦定翻译本(King James Version)圣经中却没有出现这个词汇。《以斯帖记》中后来被译为harem的地方,钦定本直译为"女人的屋子"(1)。就《旧约》最初的古希伯来语(Hebrews,闪含语)和阿拉木语(Aramaic,Chaldee)文本来说,希伯来语原字的"tyb"(2)实际意思就是"房子"。"hdd#"(3)实际意思当为"妻妾","hXXa"(4)当为"女人,雌性动物",总之没有与后宫相对应的词汇,用harem来翻译实际上是有一点误用的。然而因为浪漫主义东方故事的盛行,到了十九世纪中叶,harem这个词汇已被普遍接受,钦定版第五版修订后,《以斯帖记》(Esther)和《传道书》(Ecclesiastes)中出现了harem这个来源于伊斯兰世界的词汇。神职人员翻译《圣经》采纳俗用语汇也是一种"与时俱进"。圣经是西方世界最广泛的"畅销读物",既无以名之,由此也可见得一直到十九世纪以前,西方人头脑中的"后宫"观念尚未成型。
图一:意大利十五世纪画家作品《丝苔》(esther)
《以斯帖记》说的是一个犹太女子却当了波斯王后的故事。
却说耶诞前486年,亚哈随鲁做了波斯的王(5)。治下幅员之阔前所未有,东至印度西达古实(6),计有一百二十七省(7)。亚哈随鲁大王在百合花宫(8)登基。为了完成乃父遗志(9)征服希腊,于登基第三年,举行盛大宴会,一来召集各地诸侯将领商议军事大计,二来也可显显帝国的气派和威风,鼓鼓士气吓唬吓唬敌人。六个月内,波斯和米底亚的藩镇(10)俱来朝觐,朝廷日日大摆酒宴招待远方贵胄。王城之威严富庶令各地诸侯心折。各地诸侯齐集京城之后,大王再次下令,邀城内所有大小居民、内外臣工、亲贵外藩一起会宴,御宴设席就在王宫花园,以白蓝两色棉帐做围,帷幔用白紫两色麻绳穿系在大理石柱的银环之上。花园地面以五色大理石铺就,上面摆放着金银镶嵌的软榻。金杯金盏交相辉映,窖中多的是美酒,王命不许桌上酒盅空。酒未三巡王命又下:伺应太监不许劝饮,一切由客自便。
男宾在这里饮酒,女客却在宫中另一处设宴,王后美娃(11)坐在主人席位。大王酒酣耳热,便命身边七大太监来请王后娘娘,说要让各等臣民看看她的美貌,七太监对王后宣旨,说大王要王后裸体现身在众宾客面前,只戴着王后的冠冕,凡请再三,美娃娘娘坚决不肯(12)。亚哈随鲁酒兴正浓,王后兜头一盆冷水,令王大怒。当即叫来七大臣,连问"王后不遵太监所传王命,可有先例?你们说该怎么办?"七位大臣都是深沉明理之人,知道大王的脾气,又知道大王这会酒劲上来,什么决定都做不得准,万一出了主意,罚了王后,将来酒醒了后悔,王后又得了宠,岂能不报复出主意的臣子了?可不说话也不是办法,大王脾气暴躁,天威难测,万一移怒到臣子身上也不是个好吃果子。这时班次中站出一位,大王定睛一看,却是米木干(Memucan),这位大臣排位七大臣之末,分管刑罚。因为资历较浅,平素不大说话,脑子是灵的。"打帘子军机"(13)做久了,知道这个正是他说几句的时候。米木干出班奏道:"娘娘惹大王生气的确错了,而且错在不小,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一件事儿真真有害世道人心,王后抗命不听的事儿传到朝野上下,这么多的贵妇名媛齐集京城,日后要是有样学样,也不听起她们丈夫的话来,岂不坏了王朝的教化。"
米木干看见亚哈随鲁王微微点头似有赞同,越发说了下去:"......而况王师西征在即,今日京城之内,藩将云集,大王若不严明朝纲,于西征大计亦有损乎?"
米木干到底是个聪明人,看见大王神色赞同,索性赌这一把。他心知亚哈随鲁实在是一个既冲动又多变的人,灵机一动的说:"大王不如明发上谕,定下律例。第一将王后贬黜,从此不准美娃来王面前。王后虚位以待凤仪。第二,将上谕和律例传知朝野,令国中妇人都要知道,无论丈夫贵贱,都必须尊敬他。"米木干知道王口如金,波斯大王正式向士民颁布的法令,向来不会收回或更改。这么以来也就不用担心王后的报复了。国王称善,众大臣也纷纷曰好,于是照此实行,诏令宇内,重申丈夫为一家之主,于各地都用当地方言发布。
图三:亚哈随鲁王即薛西斯一世浮雕。)
越明年,亚哈随鲁大王亲率举国之军力出征希腊,温泉关战役遇斯巴达王李奥尼达3百壮士顽强抵抗(14),亚哈随鲁旋在希腊叛徒指引下绕道出奇兵,攻击温泉关背面,温泉关守军两面受敌,全军覆没。不久以后希腊海军却在萨拉米斯海战中一举歼灭了波斯海军。希腊多山而贫瘠,没有海军运送补给,亚哈随鲁只好撤军。公元前479年普拉提亚之战,亚哈随鲁手下大将马多尼乌斯先胜后败,本人被杀,王军溃散。战事既告一段落,亚哈随鲁也得到了难得的清闲。
事隔数年,美娃抗命的怒气烟散,亚哈随鲁又想起她的好处来。与身边亲贵大臣议政之余,常常言语中提及"对美娃王后该当有个处置"。众大臣听后心内一惊,心知大王已有悔意,一旦王后复起,后果不堪。于是近臣中有人就议论说:"大王连年战事,如今稍息。以国祚计,该当大选天下秀女,以备后宫。"
王曰善,却又询问"礼制上当如何办理?"
有熟知礼法的前朝老臣越次上奏:"大王可派选秀专使奔赴各地,召集各地美貌福相处女,收入后宫交于总管太监(15)黑赅(16)管教。且须供给塔木露香油,常日按摩,庶几可待大王之选(17)。大王选中的女子,即可立为王后。"
谕旨下来之后,选秀专使即往各地
却说王城之内有一位名叫毛德海(18)的犹太人。是便雅悯人基士的曾孙,示每的孙子,睚珥的儿子(19)。从前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将犹大王耶哥尼雅(又名约雅斤)和百姓从耶路撒冷掳去,毛德海也在其内(20)。毛德海有个养女,名叫媚桃(21),原是他叔叔的女儿,叔叔婶婶都死了,剩下这么一个孤女,小小年纪就看得美人胚子,毛德海心计深沉,见这女儿将来未必是个凡物,便收成闺女养活(22)。
选秀诏令一发布,毛德海就把媚桃也送入宫中,与各地送来的秀女一起交给后宫总管太监黑赅管教。未曾进宫之前,毛德海就教好了媚桃,第一谨言慎行,第二切记不可透露宗族来历。媚桃从小做了孤女,最会见的眉眼,识得大体,文章肚子里做,面上却是做低伏小。进宫一众女子,或自恃美貌,以为一朝得着君王雨露便可母仪天下,满不把人放在眼里,也有甫离父母,手足无措,言语应对失礼的,不知道这一步正是一生荣辱关键。惟有媚桃,天性本就不喜多说话,又会做人,又不怕生,没几天就得了黑赅总管的欢喜,一应用须物品香油从不短了她的,又专给她小灶饮食(见《次经》),又配给她最好的寝居,且加派了七名宫女服侍。众秀女照例天天洗澡按摩,前六个月日日用没药膏脂抹身,后六个月又天天用塔木露(23)等各色香油。一年教养期满,众秀女依着次序由太监领着见王,秀女初步甄选出400名(见约瑟夫《犹太古代史》)准备见王,王命一天召入一名秀女承欢。
宫内定制,秀女初选以后,送入上宫等候召幸。等候召幸的秀女可以要求提供任何衣食用物,管事太监不得违背。至召幸夜入王寝宫,次日出来不再回到上宫,而是回到下宫,交由总管沙甲太监负责。此后除非大王指名要她,不再召幸寝宫。媚桃等候召入的时候,除了本份应得的物品,从不开口多要一件,众人都说她脾气性格儿最好。
公元前479年10月,媚桃入见王上,是夜喜乐无度。亚哈随鲁王宠幸无那,宣旨立为王后。并赐名丝苔Esther(24)。王宫以丝苔之名大摆筵席,宴请亲贵重臣。谕旨一道接着一道,各种赏赐颁发各地藩镇官员。上谕明发豁免各省钱粮租赋。
自从丝苔进宫以后,毛德海天天在后宫门前走,一来二回的跟门禁上的太监就混熟了。等丝苔做了王后,就叫身边亲信宫女太监跟毛德海搭了线。虽然遵照毛德海的嘱咐,丝苔既没跟人说出犹太宗籍,又没告诉大家毛德海跟她的关系。可亲信的宫女太监来回捎信,丝苔也就时常能够跟养父通点消息,有点疑难也可以请教养父。毛德海真乃深谋远虑之人,对于丝苔之"一朝选在君王侧",早就料到必会"六宫粉黛无颜色"。他心中想的乃是族人的命运,并未就此喜形于色。
王上又下第二次选秀旨意,毛德海这一阵天天坐在宫门口观看动静,谁家有女或有潜力,总管太监中意某某,他都记在心里。知道宫里这阵管事的太监兴风作浪,颇有几个有实力的总管勾心斗角,都想抬举各自看中的秀女。他便日日跟宫门太监一起喝酒聊天,混的烂熟。这天正跟宫禁一个要好的小太监喝酒说话,忽听口没遮拦的小太监说起,管带禁止军的太监统领辟探和提列,因为中意的秀女未被大王看上,成日价骂骂咧咧,语中多有不敬,还舞刀弄剑的,要被大王知道,准治他俩一个忤逆谋反之罪。毛德海知道机会来了。遂捎信给丝苔,丝苔趁着夜里侍寝告诉大王,说据身边宫女太监所说,宫门口一有心人听知有人存心谋反行刺大王,急忙找人报告大王,消息到了她这里,此人名为毛德海云云。
大王大怒,下令彻查,果然不假。两名忤逆行刺的禁军统领判令绞杀。又令史官在殿前记入起居注(25)。
又过数年,毛德海已做了宫门禁卫管带。此时国中当政的是阿格基王族后代,乜德大的儿子哈满(26),亚哈随鲁王因为希腊一败,对料理国事略觉无趣,成日喝酒作乐。一般政务都交了给哈满,让他做了宰相,且尊称他为亚父。(冯象《创世纪传说与注译》中引七十士本来源提及亚父称号。以下故事情节杂揉《旧约·依斯帖记》,《次经·依斯帖补篇》,《塔古姆》注释,约瑟夫《犹太古代史》等,因故事进入高潮,如无必要不再一一注释说明,以免影响阅读之连贯。)
哈满先祖为犹太人所杀,族内人民牛羊几无幸免,深仇大恨无日不记在心。虽然位高权重,心内不免泱泱。大王见其政务繁忙,便又给了他一项极大的恩典。下旨命朝内大小臣工,凡在宫门前与哈满遇,必须跪拜致敬,既为亚父,则拜亚父如拜君。得此殊荣哈满心内大喜。命人给他缝了一件袍子,袍上绣了一幅本族的崇拜偶像。国王命令众臣向他跪拜,哈满感谢神明护佑,叫众臣先拜了神像。
王命有谁能违?书珊城宫内的所有臣工、人民、奴仆,不分宗族,无论贵贱,自这以后远远看见哈满便跪下请安。却说毛德海原本是个深沉之人,也能忍得。这次却想了一夜。原来眼见王城内犹太族人,为了忍得一片人家的屋檐,早已破了许多上帝的规矩,先知的律法,认真究竟起来,丝苔入宫做了异教异族的王后,到底也不能都说的过去。虽然为了族人将来的大事,不得不从权,可想想丝苔在宫里隐瞒了身份,吃了多少不洁净的食物。可这一回他眼见犹太族人跪拜哈满,等于拜了迷信偶像,这可是上主最愤怒的事儿了。毛德海心内思忖,信仰事大,关乎犹太一族的凝聚一致,族人生活异乡日久,少数年轻犹太人已有轻视祖训的迹象,一旦拜了偶像,说不得什么事儿都会发生了。
权衡一夜,毛德海定了一条宗旨:不拜。由他这里起不拜哈满宰相,他愿意担承这一趟的冒险,给族人做一个榜样。
第二天上朝候班,宫门口遇了哈满,毛德海佯做未见,顿时惹恼了哈满。哈满也是角色,当下却没有发作。让手下找人打听这人的来历。一连几天毛德海不跪哈满,有人便来劝说,毛德海见人恳切,便告知来人自己的宗族身份,来人见其主意已定,却也不劝。早有人背后说与哈满知晓。哈满早想对犹太族人下手,这回旧恨加上了新仇,打定主意却也不忙。晚上哈满对老婆赛金子(27)说:"这一趟看把国中的犹太人一网打尽。"
哈满心知这是大事,祖辈相传犹太人报复之烈,他既定下大计,就得找个好日子好时辰。亚哈随鲁王十二年尼散月(犹教历正月),哈满照例净身洗手,叫人拿来骰子(28),看看神给犹太人安排的末日。哈满先从一周内的七天掷起,然而发现每天都是犹太喜日,接着,哈满又看这个月有什么日子是对犹太人不利的,也没有。因为这个月的逾越节是犹太人的喜日。接下来的以雅月也没有,因为这个月里有小逾越节。哈满一个月一个月的往下看,骰子掷到亚达月,黄道十二宫正在双鱼座,哈满突然明白正是这个日子。他对身边的师爷(29)说:"双鱼互吞,我也要在这天吞噬了犹太人。"
有了日子,哈满就着手布置,他让手下365个亲信奔赴各地,暗中查清国中所有犹太人的身份财产,准备一网打尽。
到了将近年底,亚达月将至中旬,哈满进宫对亚哈随鲁王说:"国库虽尚宽裕,然朝廷踵事增华,在在都要用钱。岁入自有定数,大王若不预为之计,臣恐来日入不敷出。如今国内有一种人,本不是波斯人,他们四散杂居于各地,风俗习惯又与一般民众不同,又不守大王的礼法,容留他们对大王也没什么好处,不如交给臣下处置,将其灭族。大王若以为可,则臣下立交一万泰伦特银子给管库大臣,纳入王库。"
大王曰善,遂脱下手中的戒指交给哈满:"银子你留着。人也交给你处置。"
立刻就叫秉笔太监(30)拟旨来看。谕旨说:
"奉天承运波斯帝国大王亚哈随鲁诏曰:朕自登基以来,只知一体良民。然近有大臣哈满者上疏,谓国内散居各处刁民,不习朝廷之礼法,日与邻人为敌。致帝国以德建国之统一政令受滞。其劣迹虽多有奏报,朕数次予以优容。该刁民等既不思王恩浩荡,屡屡冒犯王法,若再曲予,何以伸公论而顺人心?
今朕命宰相哈满专司其责,于本年十二月,即亚达月十四日将其族人,无论男女老幼,尽行杀戮,勿使一人漏网。亦令揭其刁顽情节,以晓谕天下臣民,俾使天下一心,建设王道乐土。"
哈满用大王给的戒指加盖封印,命八百里快骑急送各地督镇太守,又另行吩咐早已派至各地的亲信,捕杀犹太人后,务必封存财物,运送入朝。
快骑出发之后,哈满陪着亚哈随鲁王饮酒作乐。
这时候书珊城内却已乱成一片。原来驿卒急驰,早已惊动了毛德海。毛德海知道大事不好,心里顿时乱了。眼下唯有先把消息告诉所有犹太族人,他撕裂衣服,披上麻衣,把土灰撒满一头,大声痛苦哀号,在书珊城中到处行走。(31)消息很快就从书珊城向城外四方传开,犹太族人中勇敢的,也像毛德海一样,穿上麻衣躺在灰土中痛哭。
毛德海哭号着来到宫门面前,禁军虽然跟他熟识,这时候却也形同陌生人,伸手拦住了他,因为麻衣无礼,不得擅入宫闱禁地。毛德海大哭。这一闹腾,丝苔身边太监宫女早已告诉了王后。丝苔心下犯疑,先让人送衣服给毛德海,要他换了麻衣,毛德海却不穿。丝苔忙派身边亲信太监何大(Hathak,波斯语hataka意谓"良善")来问究竟。何大就在宫门口前院子里叫住了毛德海。
毛德海心里其实冷静,便一五一十把哈满意图灭绝犹太族人一事,并应许捐入王库的银数都告诉了他。又将从宫门钞上录下的诏书一起给了何大。毛德海将手一合,长揖道:"老何,犹太通族危难关头,你一定要跟王后说明,请她面见王上,为族人恳求。"
何大赶忙扶起:"毛大人,你也不要忒着急了。哈中堂所为,欺逼太甚,人神不忍。犹太族人信神守礼,天下人都看在眼里,小的就不信他哈满真能一手遮天。犹太族定会栁暗花明,大难回生,小的回去向王后说明情况则个。"
何大回到宫里,把哈满欲杀尽犹太人的事儿统统告诉了丝苔。又对丝苔说了毛德海的主意,丝苔却犯了疑难。
"朝廷规矩,若不蒙召擅入内殿见王的,无论是谁立刻治死。现在我没有蒙召入殿见王已经一个多月,不知道怎么能见大王。"
何大见王后垂询,略一思忖,说道:"宫内倒是也有律例,擅入为死罪,然若得大王金杖相指,便可免死。"
丝苔沉吟半晌,却让何大出宫见毛德海。
听罢何大回话,毛德海皱眉不语。何大等了半天,开口道:"毛大人,如今怎么办,你赶紧设想,我好启禀娘娘尽快着手。"
毛德海长吁一声:"老何呀老何,看来我们这位娘娘,深宫之内承平养尊日久,有点怕事儿了。"
何大却回说:"毛大人,娘娘外柔内刚,小的们都看在眼里。若说王后怕事儿不想援手,小人以为断断不会。小人想,能否见到大王,确是一个难题,娘娘所虑也不是没有道理。"
毛德海把嘴撮起,凝神良久,下了决心:"老何,如今只能这样,你进宫对王后就这么说,此事她务必担待,不要以为她身为王后,居处深宫,就能免祸。即便此刻她闭口不言,任由哈贼加害犹太族人,上主也必会用其他办法拯救犹太子民。然而她得想想,她今日得了王后的名分,岂不正是上主的安排?上主给她做了异族的王后,岂不正是给她拯救族胞的机会?不要以为她能置身事外,他哈满未必能把犹太族人戕灭,可犹太人若蒙拯救,上主必会降罪于她,她的父家也必至灭亡。"
何大心内知道此事关系甚大,不敢隐瞒,回来便将毛德海的话一五一十都报告了王后。丝苔靠在榻上听了,拈起一粒蜜制海枣放入口中,起身道:"好吧,就这么样了。你去对他说,我要他招集书珊城所有的犹太人,为我禁食三天三夜,求神佑助。我和我的宫女也要三天这样不吃不喝。三天以后,我违例上殿见王,死就死吧。"
城内城外的犹太人真个照着丝苔的话做了,三日三夜禁食祈祷。
丝苔则在宫内,脱下华服,不施膏脂,穿上麻袍,头发上撒满灰土。她向来看重修饰,这一回她却披散着头发,三天三夜不吃不喝跪在地上,向以色列之主祷告:
"我主我君啊!惟有你是上帝。我全然孤立,除你之外,无人可求。救救我吧!我就要去冒生命的危险了,啊!主啊!从我最早记事时起,家里人便告诉我,你如何从万民中选择了以色列人,你如何在古代选出我们的列祖,永远做你的人民,你一直信守著你对他们的一切諾言,然而我们犯了罪,触犯了你,你把我们交給敌人,因為我们崇拜他们的神衹。我们理应受到你的惩罚,啊!主啊!可是我们的敌人不再仅仅满足于看見我们做奴隶,他们向自己的偶像发誓,不仅要消灭這些赞美你的人民,而且还要废弃你的律法,永远抹掉你的殿堂与祭坛的荣耀,他们要全世界永远赞美那毫无意识的偶像,敬畏那人间的君王,主啊!这些神衹什么也不是﹐切莫把你的权能交給它们﹐或者给敌人嘲笑我们覆灭的机会,请将他们的计划转而对付他们自身,就以那个最先阴谋陷害我们的人為例吧!顾念我们吧!啊!主啊!当此危难之际,请你到我们这里来吧!请你给我勇气吧,万神之君与一切世俗权力之主宰,当我面对这头凶残的狮子、亚哈随鲁王的时候,请赐給我恰当言辞,请改变他的心肠,以使他掉转头去反对我们的敌人哈满,消灭他和他的同党。 啊!主啊!请你來营救我们吧!帮助我吧!我全然孤立,除你之外,我无人可求。主啊!你洞悉一切,你知道,我不愿从外邦人手里获得荣誉,我憎恨与任何未受割礼的异教徒同床。然而你知道,我别无选择,我不愿戴此后冠,除非万不得已我从不戴它,我拒绝在哈曼的桌子上就餐,不愿出席国王的宴会,我从来沒有喝奉給异教神衹的任何供酒,自从我来到這里,惟一使我高兴的便是礼拜你,亚伯拉罕的主上帝,全能的上帝呀!听听你的人民的祷告吧!请你把我们从坏人手里营救出来吧!驱散我的恐惧。"(《伪经》Apocryphal)
到了第三日上,丝苔用了半天时间沐浴,要宫女用没药油帮她按摩全身。然后换上华丽的宫装。最后一次向上帝求祷以后,她离开了卧室。
丝苔带着两个宫女,一个扶着她的手臂,另一个提着她的裙裾。王后步履轻快优雅,脸颊粉嫩,眼睛充满热情的光彩,浑看不出她三天没睡觉没进食。然而有谁知道丝苔的心里,此刻充满了恐惧。
宫门一道又一道,丝苔终于来到正殿,亚哈随鲁王高高坐在王座之上,朝服华贵灿烂,缀满金丝和宝石。然而丝苔看着心里却直起战栗。亚哈随鲁好像喝了一点酒,脸上又红又亮。他听到脚步声音,回转头来,怒视着丝苔,丝苔身上陡觉无力,脸色一下苍白起来,几乎就要晕倒,丝苔把头靠在宫女的肩上。亚哈随鲁王看见丝苔娇怯无那,似乎又看见她御榻承欢柔媚婉转情景,心里顿时软了。
亚哈随鲁大王用他一贯的大嗓门说道:"怎么了,丝苔,我是你的丈夫,过来,在这儿不必害怕。"他举起金杖点向丝苔的脖颈,丝苔上前一步,跌入大王怀里。亚哈随鲁抱住丝苔,一边亲吻一边说:"你怎么了?"
王后娇怯怯的回答:"我的主人,刚刚看见你的时候,觉得面对天神一般,你是这么威严,真叫丝苔心里害怕。可你又这么慈祥。"
丝苔说着又晕倒了。国王叫身边的太监取来提神的饮料,一边喂丝苔喝下,一边轻轻抚摸丝苔的脸颊。此时亚哈随鲁心里软如蜜胶,大声说道:"丝苔,告诉我吧,你来是想要求什么?你说,哪怕江山一半,给你也罢。"
丝苔早已预想妥帖,此时只说:"一月没能服侍大王,日思夜想,如果大王乐意,今晚能否请你和哈满一起做我的客人,臣妾做了一桌筵席。"
国王当即吩咐身边太监,叫哈曼晚间赴宴。
图六:十九世纪女摄影家卡梅隆(Julia Margaret Cameron)作品:《丝苔来见亚哈随鲁王》)
是夜露冷,后宫华宴正酣。丝苔殷勤劝酒。三巡已毕,亚哈随鲁又问丝苔何求,丝苔命人舞乐,却对大王说:"丝苔只有一个要求,明天大王和亚父再来做客,臣妾当办一桌比今日更好的酒席。"
亚哈随鲁哈哈大笑。
酒足肉饱之际,哈满看见国王一味与王后调笑,便道:"大王,微臣不胜酒力,这就告辞吧。"
大王笑说道:"你不能喝,退下吧,明日请丞相再赴王后之宴。"
虽然夜冷露浓,哈满心里乐滋滋的。不料宫门口却遇见毛德海披麻坐着,也不向他行礼。哈满顿时又恼恨起来。回家仍然酒热。命人叫来老婆赛金子,和几位亲信师爷,说要喝一顿回魂酒。他对老婆和一众师爷说:"大王器重,如今位极人臣。今日王后设宴,单只请了国王和我,又说明日又要设宴。真真旷世恩荣。可回家路上看见毛德海,想到先祖世仇未报,种种恩荣又有何济?"
赛金子说道:"明日相爷何不立起五丈(fifty cubits)木架,早早的求大王把毛德海吊在架上,相爷晚上就可以高高兴兴的陪着大王和王后喝酒了。"
......当夜天庭五色光华笼罩,宝座之中坐着上帝。上帝凝神一想,预知今日地上有魔王的信徒将被绞死,便垂询地上众树,有谁志愿做这刑具。众树都声称自己更愿意做圣洁的工具,而不愿做此等污秽不洁肉身的绞架。只有棘刺树(thorntree)却找不出什么理由躲避,只能向上回说:"贱树愿意为此工作。"......
哈满凌晨就在王宫花园里挑选树木,预备绞架,他一眼就看上了棘刺树,命人扛回家中,树起在自家门口。哈满又命一名随从爬上绞架,试试合不合用,随从正攀爬间,天上隆隆一阵雷声,只听云端隐隐有声音似乎在说:"天造地设,天造地设,自太初起,即为尔造。"
哈满未曾听清,只看绞架坚固合用。便点起一支人马,来到犹太讲经堂(32),看见一群犹太族人团团围起,毛德海正坐中间。众人都麻布披身,灰土满头,哈满命人用铁链将所有人员统统锁拿。命卫兵看住,且说:"先把这群犹太人都杀了,最后慢慢处置了毛德海。"便往王宫去求大王下令。众犹太人听罢大哭,哭声直震天庭。
却说当夜亚哈随鲁大王酒毕,又跟丝苔后宫盘桓良久,沉沉睡去。半夜却醒来,再也不能入睡。忽然想起喝酒时候丝苔多次打听宫廷旧事,他倒也不大记得了,一时回答不出。便命人取来起居注,却要太监念给他听。
正念到这段:"......侍宦中有门禁,辟探和提列,忤逆为党,欲刺大王,毛德海将此事报告王后。"
大王便说:"当时赏了什么给这个毛德海了?"
太监是早已安排好了的,回说:"大王没有恩赐颁下。"
天色微明,亚哈随鲁命人打点洗漱,听见宫门外喧哗,说道:"谁在宫院?"
太监上禀:"是哈满丞相,正等候大王召见。"
"叫他进来吧。"
哈满进殿后,亚哈随鲁劈头就问:"本王要大大的恩赐某人,该当如何行赏?"
哈满以为大王又有恩典施予,心里喜悦。便说:"大王可以御用袍服相赐,并赏御马骑行禁城,令一等侍卫前导。行于市内,则令侍卫宣示‘尔等听者,大王恩赏如此‘。"
亚哈随鲁王便说:"好吧,就是这样。你就照你刚才说的,把本王的恩典赏赐给宫门禁军管带犹太人毛德海吧。"
哈满一听大惊失色,嗫喏间又听亚哈随鲁王说道:"怎么了?丞相赶紧吧,就照刚才说的,一样也不可缺。"
哈满上前奏道:"大王,朝廷刚刚颁布旨意,要处置犹太人,大王真的要赏赐这个犹太人的话,不如多赏一点金银宝石吧。"
大王说:"金银宝石算不得什么,丞相未免太也看重黄白之物。"
哈满只得命令兵丁释放犹太众人,照着大王的吩咐,让毛德海身穿御用袍服,骑着御马,行于市内。
哈满闷闷不乐的回到家中。他把老婆和师爷们叫来,众人一听情形,俱都垂头丧气。此时众人都已明白犹太一族虽看似瓮中,然潜能巨大,不容轻觑。便劝哈满罢手。赛金子说道:"老爷,罢手吧, 犹太人在这里经营多年,势力不小。当心打狮不着,反遭狮噬。犹太人的报复手段,想想就让人害怕。"
哈满劈手就打了赛金子一个大耳刮子。正待破口大骂,听见门外有太监传谕旨,令哈满进宫赴宴。
哈满只得入宫。酒未三巡,亚哈随鲁大王又问王后:"现在可以说了吧,王后,你要什么。告诉我吧!哪怕你要本王的一半江山,本王舍得给你。"
丝苔顿时哭了,亚哈随鲁大惊,忙说:"王后,是谁欺负你了,说与本王知晓,本王与你做主。"
丝苔抽噎着说道:"臣妾什么都不想跟大王要,大王给臣妾的恩典,臣妾早已无法消受。臣妾今日想要大王恩赐的,是臣妾的性命,是臣妾的族人的性命。"
一边哈满惊得目瞪口呆。只听丝苔说:"大王,臣妾本是犹太族人,自得大王宠幸以后,一直隐瞒宗族身份,还望大王饶恕。"
亚哈随鲁王这时刚刚明白,回头看了一眼丞相哈满。用手摸摸丝苔的脸颊,示意王后接着说。
"臣妾知道哈满丞相建议大王杀戮灭绝我们犹太族人。假如犹太人被卖为奴婢,臣妾一定不来请求大王恩典。可这一次哈满为了他个人的一己私利,为了抢夺犹太人的钱财,就欺骗大王,要以大王的名义杀灭犹太人。犹太人也都是王的子民,为大王纳税交粮,大王假如听了哈满的谎言,真的杀了犹太一族,王的损失,岂是哈满用一万泰伦特银子可以弥补的?"
亚哈随鲁大王最恨人家以为他贪图钱财,这时听此一说怒气攻心,他倒没生丝苔的气,他气的是哈满把他置于如此局面。
亚哈随鲁王起身向宫内花园而去,怒气未消之际,忽然看见树上隐隐有人作势欲扑,大惊之下,厉声叫道:"谁?"
此人忽然跳下树来,跪下说道:"大王饶罪,是丞相哈满命令小人在此候命。"
亚哈随鲁王神色大变。一转头,却见此人已杳无影踪。
此人却是绿翼红发之天使长米迦勒,米迦勒转身隐入后宫中。此时哈满害怕脾气乖戾多变的亚哈随鲁王迁怒,正在恳求王后饶恕他的冒犯。丝苔只是不理,哈满越说越激动,不知不觉靠近王后的软榻。忽然哈满只觉得脚下一拌,背后似乎有人一推,身子向前一个趔趄,撞向丝苔,丝苔躲避不及,两人摔作一堆。哈满惶恐中想要起身,却好像被人按住一样,浑身只是不得劲,站不起来。
此时亚哈随鲁王正好进门,看见哈满合身扑在丝苔的身上,怒声叫道:"王宫之中,你竟然敢对王后无礼?"
话音未落,身边卫士已将哈满锁住,哈满嘴脸被蒙,呜呜直叫却无法说话。这时旁边上来一位侍卫太监哈本那(Charbowna),此人在七大侍卫总管中位居第三,一向对哈满的骄横跋扈不满。乘机向亚哈随鲁大王进言道:"哈满简直无法无天了,竟在他家门口搭了一座绞架,想吊挂曾向大王揭露忤逆阴谋的毛德海毛大人,那刑架竟有二十二米高。"
亚哈随鲁大王冷笑一声,说道:"好啊,就把哈满吊在这个架子上吧。"
王怒稍平,便命人把哈满家中财产统统查抄,全数赐给王后丝苔。此时大王已然知晓毛德海乃王后的养父。便命人把他叫来,把原本给了哈满的权戒交给毛德海。
丝苔又哭着恳求亚哈随鲁王饶恕通族犹太人,停止杀戮阴谋。亚哈随鲁大王无所不应,毛德海以国王的名义下达诏书,诏曰:
"朕当政以来,励精图治。每每告诫朕之大臣,即朕之恩典,本为令其大臣等勤劳国事民谟。然则有人身受浩荡王恩,非但不思报国,反而扰民伤生,非但不谨慎言行,反而日渐狂妄。丞相哈满,本是一个外邦之人,朕破格提拔,令其担任宰辅之任,且朕表授他以亚父名号。然而他竟企图加害于朕,颠覆王国。他甚至欺骗本王,要求处死我们的无辜王后丝苔﹐和朕的功臣毛德海,以及他们的族人,忠心朕及国家的犹太族人。有鉴于此上述原因﹒我要求各地官员,停止哈满发布的伪诏,停止杀戮犹太族人的罪行。允许犹太人照他们的习惯风俗生活。哈满对此负有罪责,他以及他的家人要被悬挂在书珊城门。此诏令发布之后,各省官员务必将诏书公布于各城门口。
若有听从哈满伪诏,于亚达月十四日攻击杀戮犹太人者,犹太通族人民可反击之。各地官员要给予必要支持,此诏令宣达各地藩镇太守,如有违令者,本王必将此城此地此不听朕之诏令者毁于一旦。"
驿卒奔赴各地传达旨意。毛德海身穿蓝白色朝服,头戴黄金冠冕,肩披紫色亚麻布大氅,由宫门出来,书珊城内的犹太人对着毛德海欢呼起来。
哈满的十个儿子被同样绞杀。
书珊城内被杀的哈满亲信有500余人。
紧接着,哈满派驻各地准备屠杀犹太人的亲信军队被剿灭。大约有75000余人。
犹太族人遂把亚达月的14日和15日定为普珥节,因为哈满正是用这个骰子确定了他想屠杀犹太人的日子,然而这日子却见证了上帝对犹太子民的恩宠。
注1:the house of the women (KJV Esther 2:3)
注2:古希伯来语和阿拉木语的字母为z w h d g b  n m l k y + x t # r q c p ( s,tyb的音译对应词Bayith,由右往左读作"白耶特"。下图为希伯来语字母印刷体与电脑标注字母的对照。
注3:音译对应字为Shiddah,读作"息达赫"。
注4:音译对应字为‘ishshah,读作"伊夏赫"。
注5:古希伯来语:XwrwXxa 音译:‘Achashverowsh 英语:Ahasuerus。德国语言考古家乔治·弗利德里克·格罗特芬(George Friedrich Grotefend 1775-1853)在古波斯首都波塞波里斯(Persepolis)(今伊朗南端),组织挖掘且解读了石碑上的古波斯楔形字母,发现希腊文献中的薛西斯一世(Xerxes)就是音译为khshayarsha的国王。其人正是是希伯来文音译的Akhashverosh——亚哈随鲁。新版圣经已采用薛西斯为名,汉译和合本则从钦定本亚哈随鲁。
注6:古希伯来音译:Kuwsh 英语:Cush。cush乃诺亚的孙子,含的儿子,以色列传说中尼罗河南边居住人民的祖先,引申用为地名,即今埃塞俄比亚内。钦定本径直翻译作埃塞俄比亚Ethiopia。
注7:《圣经》造语一向夸大,省若为一县之领地大小尤为允当。
注8:钦定本音译为Shushan the palace,和合本汉译"书珊",shushan意指百合花,在波斯西南部的卡赫河(Karkheh River)上,今伊朗西部苏萨susa。为冬季行宫。
(苏萨考古挖掘鸟瞰图)
(王宫大厅apadana的遗迹)
注9:他父王即为大流士一世,本为波斯王族旁系后裔,先王刚比西斯二世暗杀兄弟登基以后,一直于心不安。远征埃及得胜,埃及做了波斯的一个省,班师回朝途中,忽然听说有人冒充被他暗杀的兄弟,夺取了王位,刚比西斯莫名其妙自杀了。大流士挥军回剿,平息叛乱,并攫夺王位。大流士是波斯最能干的统治者之一。重组帝国时,显出非凡的技巧。他重新划分行政区域。在各区指派巡查官员,设立邮政制度,提供通讯服务,指挥军队,屡战屡胜。公元四九○年,在著名的马拉松(Marathon)战役中,败于希腊联军手中。他计划报仇雪恨,但埃及的叛乱分散他的注意力,在雪耻之前,却死于主前四八六年。
注10:古希伯来语及阿拉木语:lyx 音译:chayil 解释"权力,军队,财富"钦定版翻译为"power",想必指各地分封的军事贵族。
注11:王后名"ytXw",音译为Vashtiy,读做"瓦西蒂",钦定本翻译为vashti汉译版本为"瓦实提",因其名意谓"美丽的,漂亮的",这里翻译为"美娃"。希腊历史家希罗多德(Herodotus)提到薛西斯的王后名为阿美翠Amestris,很多研究者认为阿美翠就是《以斯帖记》中的瓦实提,阿美翠在希罗多德的记载中报复心极重,据说薛西斯(亚哈随鲁)先是跟他哥哥马西斯忒斯(Masistes)的老婆私通,然后又跟马西斯忒斯的女儿勾搭(也是薛西斯的儿媳妇),情热之际薛西斯答应送给儿媳妇一件礼物,儿媳妇挑了薛西斯的一件五色袍子,袍子是王后亲手织给薛西斯的情物,这下惹恼了阿美翠。她很快就找到了报复机会。国王生日这天,阿美翠前来祝寿,照风俗这一天她提的任何要求薛西斯不可拒绝,她要的是国王前任情人,也是后任情人(儿媳妇)的妈妈的头颅。薛西斯满足了她的要求(可能因为这个时候薛西斯已发现他哥哥的反叛意图)。也有研究者认为阿美翠不一定就是瓦实提,因为Vashti这个发音或许来源于古伊朗东部阿维斯陀语(Avestan)的Vashishta,意谓"最好的爱人",或许"瓦实提"实际就是一种后宫诸妻妾的最高级别称号,或者大王对爱妾的昵称。
注12:裸体一说《圣经》中未见,《以斯帖记》中只说要太监请王后戴着冠冕见王(钦定本:To bring Vashti the queen before the king with the crown royal),因为王后于众人面前拒绝国王的要求相当罕见,注经家找了很多理由,有说王后拒绝因为怀孕,也有说王后本有同国王分庭抗礼的实力,国王要她出来同客人相见,也有羞辱她打击她的政治意味。犹太历史家约瑟夫(Flavius Josephus)在他的《古代犹太史》14卷的注解第16条中说到早期的阿拉木语注经家认为所谓戴着冠冕见王,实际说的就是身上"只"戴着冠冕见王。(Antiquities of the Jews book 14:If the Chaldee paraphrast be in the right, that Artaxerxes intended to show Vashti to his guests naked)
注13:清朝俗谓新进军机大臣资历较浅者,因排最后一个进出门口,得先打开帘子让前面领班大臣进门出门,所以叫做打帘子军机。谓之只管打打帘子不做别的也。
注14:其实这300人只是李奥尼达的装甲步兵主力部队,加上轻步兵和辅助部队,希腊军一共大概7千到8千人。
注15:  syrs  音译 Cariyc 读音"骚力士",词根意谓阉割,意译为"太监,官员"(太监实为高级官吏,稍后详述之),钦定本翻译为王室侍从(chamberlain),稍嫌冬烘。和合本汉译为"太监"。
注16:)gh ,音译 Hege‘,钦定本译为 Hege,和合本汉译为"希该",意指太监。
注17:qwrmt 音译 Tamruwq ,读作"塔木露克" 意谓"擦揉敷药",钦定本翻译为"给予净身洁体之物"(things for purification),各本也有译油膏ointments的,和合本汉译为"香油"。
注18:ykdrm  音译Mord@kay 读作"莫日底克哈伊" 钦定本翻译为Mordecai  和合本汉译为"末底改"。
注19:见《旧约·历代志》(Chronicles)上。
注20:事见《旧约·耶利米书》(Jeremiah)《列王記》(Kings)下。犹大王被虏的时间是在公元前597年。亚哈随鲁王选王后是在公元前479年,两者相差将近120年,当时被俘者均为有才艺的人再加上當時被俘者均为成年军人工匠以及其他有才能的人《列王记24:14》,国中"极贫穷的人"却没有带跑。如此,毛德海(末底改)当年被俘虏時,至少也有将近二十岁,再加上一百十五年,不太可能了。想必他是这趟被俘人员的后代。
注21:hssdh  音译 Hadaccah  读作"哈德阿沙阿" 钦定本作 Hadassah 和合本汉译"哈大沙"其犹太语意谓"桃金娘"myrtle,因译为媚桃。
注22:《旧约》颇有几分春秋笔法,钦定本中这一段微妙如此:for she had neither father nor mother, and the maid was fair and beautiful,......Mordecai...... took for his own daughter.
注23:tamruwq 钦定本作"things for purification",一种天然树脂,美容用品。
注24:犹太字 rts) 意谓"恒星" 音译 ‘Ecter 欽定本译为Esther  和合本汉译为"以斯帖",此犹太字源出波斯语,料为入宫以后之名。赐名纯属臆测。此处照音译为"丝苔"。10月份这个日子想必出于总管太监的精心安排,气候相当的适意。
注25:这一段为《依斯帖记》的疑难处,希腊"七十士"本(Septuagint)甚至包括了两次告密,七十士本的《依斯帖记》以及《伪经·依斯帖补篇》(Apocryphal)中,一开头就让毛德海揭露了Gabatha和Tharra两位太监的忤逆阴谋。然后到了第二次选秀女,毛德海又一次坐在宫门口听到一样的阴谋,这一次是太监Bigtha和Teresh,照七十士本的说法,毛德海头一次揭发后就做上了王宫的官员。《次经》中又说两名太监因为毛德海又升官职,妒忌生气因而谋反。
起居注:犹太字音译为:dabar yowm cepher 意谓按岁时记录的言行 钦定本译作:book of the chronicles(编年史)。
注26:汉译一般翻译为"亚甲族哈米大他的儿子哈曼",此处均照希伯来音译。
阿格基王族:汉译《圣经》中将其译为"亚甲族",按:钦定本及其他各西语本Hammedatha the Agagite之格实指"某某家族",《犹太百科全书》也将Haman The Agagite列为一个条目,视agagite为一家族名。Agagite之希伯来音译为‘Agagiy,源出‘Agag,阿格(Agag)为亚玛力(Amalekite)的王,亚玛力是迦南南部一带的一个游牧部落,《申命记》(Deuteronomy 25:17-19)中记载,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时候,亚玛力部落趁以色列人困乏之机,袭击抢劫了他们的后队。《撒母耳記》(Samuel上十五:1—9)中,先知撒母耳以上帝的名义要求扫罗王报仇消灭亚玛力人,扫罗驱大军远征追歼亚玛力人,后设伏大胜,杀尽亚玛力人,却饶了亚玛力人的王阿格的性命。撒母耳认为饶了阿格的性命违背了耶和华的意旨,遂令人把阿格带来,亲手凌迟了(wa-yeshassef)献祭耶和华(事见《撒母耳记上十五:33》,献祭行为类似早期阿拉伯部落战争中,战胜对手后所为)。《民数记》(Numbers)的24:7句子中有"Their king will be greater than Agag"的说法,由这里agag的用法看起来,也有可能"阿格"本身是亚玛力人的王的称号。
根据阿拉木语的《塔古姆》圣经注释(Targum Sheni),编纂于公元7到8世纪的一本米德拉西(Midrashim)布道书合集,哈满是阿格的第十六世孙。
注27:通行本音译作 Zeresh 汉译作"细利斯",其希伯来字Xrz意为"黄金"。
注28:钦定本译作"they cast Pur, that is, the lot",汉语多有译作"掣普珥,就是掣签"的,钦定本译之"lot",其原字"lrwg"音译"Gowral"者,意为"粗糙,石头"。钦定本译之"Pur"及复数"Purim",其原字"rwp"音译"Puwr"者,一般都认为来源于亚述"Assyrian"的"puru",意为"小石头",十九世纪后期马塞尔·狄拉法(Marcel Dieulafoy)组织的susa王宫考古挖掘中,找到一个四边形棱柱体小石头,四面刻着一、二、五、六等数字,狄拉法认为这就是《依斯帖记》中所谓的Pur,也即古巴比伦亚述之"puru",历史考古家一般认为这是古代亚述人占卜之物,用于确定纪年等。比较恰当的翻译应为"掷骰子"而不是掣签。(亚述puru见下图)。
《依斯帖记》被收入《旧约》一般认为其目的是为了交代犹太普珥节(purim)的来历,根据《依斯帖记》记载普珥节为纪念犹太人得到拯救而确立。有历史和考古家认为,puru这个字的亚述语源,犹太教历法之沿用古巴比伦阿卡德语月份名称,以及《依斯帖记》故事中两位犹太主人公名字Mordecai和Esther同亚述神祗Marduk和Ishtar之间的语音语源之间的联系,在在都说明了普珥节的亚述起源。
注29:chakam 钦定本译作his wise men 汉译称之为"智慧人",可能兼具幕僚和占卜师之职。
注30:caphar 英译本有译为秘书secretary的,有译为书记scribe的。
注31:《圣经》多处记载,犹太人每遇极度危险痛苦悲伤之境地,就会撕衣披麻撒土在头,表达伤心痛苦祈求忏悔等情绪。如《创世纪37:34》"雅各便撕裂衣服,腰间围上麻布,为他儿子悲哀了多日。" 《撒母耳記下1:2》"第三天,有一人从扫罗的营里出来,衣服撕裂,头蒙灰尘,到大卫面前伏地叩拜。"《撒母耳記下1:11》"大卫就撕裂衣服,跟随他的人也是如此。"《约拿书3:5》"尼尼微人信服神,便宣告禁食,从最大的到至小的,都披上麻布。 《但以理书9:3》"我便禁食,披麻蒙灰,定意向主神祈祷恳求。"
注32: 此段故事情节源于Midrash Abba Gorion以及Targum Sheni。犹太讲经堂云云,原词bet ha-midrash犹太法典的高级学者研习讲解布道书之所。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