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论著:农村综合高中专业与课程的综合开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2:38:33
上世纪末,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从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提升型转变;二是从单一专业人才培养向立体综合方向转变,在这个背景下,农村综合高中应运而生,它是农村中等职业学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对人才结构性需求和有利于受教育者扬长避短发展的正确抉择。研究和开发与之相适应的专业体系和课程体系已势在必行 。
一、专业与课程综合开发的紧迫性
综合高中的创设是中等职业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改革,构建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桥梁 。
1、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
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多元化和产业结构性转型,对劳动力的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首先,经济发展促进了教育的发展,为人们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提供了机会。其次,人们期望教育能更好地配合经济的发展,为各行各业的发展培养最适合的人才。同时,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社会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发生了变化,我们不仅需要培养数以万计的高层次的创新人才,同样需要培养数以亿计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肩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这一艰巨的历史重任,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因此,农村综合高中要完成这一历史重任,就必须进行专业和课程的综合开发。
2、是综合高中自我完善的需要
专业与课程是综合高中的本质属性。综合高中不同于传统的职业技术学校,也不同于一般的普通高中,它既肩负着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一大批中初级建设人才,同时也必须根据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结构性的需求来培养多层次多规格的复合型人材,并为多样性的受教育者提供多途径自主发展的空间。这必须克服传统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四大弊端:一是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性与专业相对稳定性之间的矛盾;二是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之间的矛盾;三是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知识能力要求之间的矛盾;四是无限的知识与有限的学校教育之间的矛盾。显然,把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直接融入一校的二部式模式不是综合高中,把专业课程与普通文化课程简单的剪接组合同样也不是综合高中,这样不仅使综合高中徒有虚名,走向死胡同,更为严重的是将会葬送蓬勃发展的中等职业教育 。
3、是受教育者扬长避短得到发展的需要
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是现代教育的育人宗旨,让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扬长避短地发展自已,是综合高中的办学真谛。文化程度参差不齐、个性差异显著是综合高中的生源特征,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已的特点,有长处也有短处,社会经济也需要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人才和劳动者。只有让受教育者能扬长避短地发展自已,才能使其真正获得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人才和劳动者。因材施教是落实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而科学的专业体系和课程体系则是因材施教的载体,并为受教育者提供多种成才的通道。而传统的职业教育注重学科本位而忽略学生个体差异;注重专业知识体系而忽略学生创业意识培养;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课程目标而忽略了人的可持续全面发展。
二、专业与课程综合开发的基本原则
1、农科专业与非农专业相结合,以非农专业为主
农村综合高中只有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与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相适应, 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完善和知识经济端倪的渐露,加快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使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农民人均耕地少、农业比较效益不高的问题已越来越突出,大批农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不得不离开农业岗位而从事各类非农产业,由此引发的传统农村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脱离农民及其子女就业和创业需要的问题已严重显现出来。因此,摒弃那些教学内容陈旧过时、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成效不显著、学生对口就业率低、已难招生的传统农业类专业,立足当地自然资源,瞄准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及途径,努力开发具有显著时代特色和发展潜力的新型农业专业。同时,以市场为导向,努力开发适应就业市场需要和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的非农专业,逐步建立农科专业与非农专业结合,以非农专业为主的专业体系。
2、宽口径专业与窄口径专业相结合,以宽口径专业为主
我们的受教育者正处在身心的发展时期,世界观、人生观还不成熟,职业理想和职业趋向不十分明确,可塑性较强;随着科学的进步和技术的更新,产业的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行业的科技内涵越来越厚实,新生、蜕换的周期将大大缩短,这就要求从业者具备很强的就业适应能力和转岗创业能力。因此,专业开发应以实际、实用、实效为原则,着眼于培养学生具有较宽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拓宽专业口径,扩大专业的知识覆盖面,力求符合“大专业,小专门化”的教学要求,着力开发包容性大、基础性强的专业,给学生提供更宽更大的自主发展的空间和大口径、多管道的就业通道和较强的转业换岗能力。窄口径专业要适度超前,反映新知识、新方法、新工艺、新技术。宽口径专业与窄口径专业相结合,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适应学生个性差异,充分发展学生潜能,提高人才培养规格的可塑性和通用性。
3、文化课与专业课并重,加强文化课
中等职业教育不再是“终结”教育。终身教育和人的可持续发展更应是综合高中的基本办学理念。文化基础课是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和思想品德的基础,是学生学好专业课、掌握现代技术技能的前提,是学生开发个人潜能、创造性工作的工具,是学生适应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产业结构不断调整、职业流动日趋频繁新经济社会的法宝。从狭义上看,我们不断要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直通式”人才,同时也要为高等职业院校和普通高等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因此,必须加强文化基础课的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基础文化素质,使学生毕业时的文化基础知识基本达到普通高中水平。三年制专业的文化课在课时分配上,一、二、三年级应分别不低于总课时的80%、70%、50% ,在科目和内容的选取上,要体现基础性、实用性、时代性。切实打牢语文、数学、外语、计算机等文化课基础,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就业、升学积蓄能量,使其“以不变应万变”。专业课要体现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实践环节、内容,又要体现交叉复合岗位和职业的实践内容、形式,并体现各种实践的可操作性。
4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并举,突出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是综合高中的重要特征。其开发程度的高低和实施的好坏是综合高中办学效益的显著标志。校本课程是本校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与国家课程〔含地方课程〕相对应并相辅相成。校本课程很好地解决了国家课程与地方教育需求之间、与学校办学条件之间、与学校教师之间和与学科发展之间的脱节问题,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自主发展,形成学校特色。在课程开发时,要把“知识、学生、社会”三中心论有机的结合起来,体现以社会为基础、以知识为主线、以学生为本位的综合高中办学理念,同时,要加强隐性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拓宽课程范围,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个别需要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三、专业与课程综合开发的途径
1、搞好专业的归类和分流,构建“课程套餐”体系
专业的归类和分流,就是对现有的专业进行聚合重组,设置若干专业群〔即大专业〕,每一专业群内设立若干子专业〔即小专业〕,实行宽〔大专业〕进窄〔小专业〕出,即按专业群招生,进行1 —2年的大专业教学,再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和职业趋向 进行小专业教学,形成一级课程〔文化基础课〕、二级课程〔大专业〕和三级课程〔小专业〕共同组成的课程体系 ,即“课程套餐”,供学生在教师和学生家长的指导下自主选择。在构建大专业时,要对小专业所要开设的一些共同性的基础课程,进行科学合理有机地综合,删繁就简,削枝强干,实行板块组合,使之形成一门全新的大专业基础性课程。在专业综合与分流时,要注意以下原则:一是适应岗位需要原则。要从职业岗位群的工作分析入手,根据岗位群对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二是学生的主体性原则。注意课程的适应性和针对性的统一,按需设课,因材施教,给学生的自我发展创造条件,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以利于培养既掌握各种技能又有转岗基础的复合型人才。三是以能力为本位的原则。要围绕培养目标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要求,突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注重知识和技能的应用,着眼于学生就业后能力的拓展。四是整体优化的原则。加强学生全面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处理好素质、能力、知识的关系;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人文素养的教育,重视体育、美育、创业和就业教育,科学选择配置教学内容,并做到有效组合和合理排序,实现课程的整体优化。
2、实施弹性选课和学分制,构建学生成才的“立交桥”
弹性选课是完善综合高中课程开发与设置的重要手段;学分制是保证综合高中课程实施的管理制度。弹性选课、学分制管理的核心是对课程的综合管理,二者的综合实施,为综合高中专业与课程的综合开发和设置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弹性选课制度是综合高中主动 融入市场经济之中的一种必然选择,既能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又能符合市场经济对劳动力供求周期变化的需求,还能满足市场经济要求劳动者具备转岗能力的需要;是满足受教育者多样性发展、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必然选择;有利于普教和职教的渗透,有利于中职和高职、中职和普通高校的衔接,并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由“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习内容符合受教育者的个性条件和发展的需要。
学分制是指以“课程套餐”为基础、弹性选课为手段、以学分及绩点计算学生学习的量和质,并以此作为学生课程学习和毕业标准的并可辅之以导师制的一种综合性的教学管理制度。既是对“课程套餐”与弹性选课的支持和保障,又能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是学生对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学习方式等自主选择的教学管理制度。
总之,农村综合高中专业与课程的综合开发,是中等职业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改革,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应积极研究、大胆实践,努力探索适应21世纪社会需要的现代中等职业教育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