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矶时报 从《面纱》揭开中国过去的面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1:23:55
新片《面纱》有着仇外的中国人以及排外暴动的画面,异常现实地描绘了20世纪初的中国,特别是这部电影是中国制造的,而且经过了政府检查员的修改。但经过与这位亚洲巨人的多次交涉,电影制造商的经验表明,好莱坞在中国每前进一步就要后退两步。
音像的主要问题是,北京每年只允许20部外国电影在中国影院上映。政府还侵占了这些电影的发行,决定何时何地发行这些电影,已经怎样推广。政府拿走它的份额后,电影生产商只剩下票房收入的五分之一。如果电影进展得好,例如《达芬奇密码》,可能突然没有任何明显的理由就被从影院撤出。当政府想展示它所喜欢的本地电影,它就禁止所有外国电影把竞争屏蔽掉。
为了避开配额、管制和票房收入低分成,美国电影生产商可以与中国公司合作。这就是《面纱》制造商的做法。这样做的好处是他们可以分享中国电影生产商的好处,包括确保进入快速增长的中国电影市场。但这也意味着他们的剧本必须得到中国电影局的批准。换言之,因为电影生产商想进入中国市场,他们就允许共产党检查人员控制将向世界各地观众呈献的电影内容。这是一种引人注目的投降。
在某些方面,剧本批准的过程可能实际上是改进电影。电影局渴望避免单纯化、负面化的描写,迫使电影生产商充实了中国人物以及历史事件,例如上海的反英暴动。在电影完成后,该局要求更多的删节以满足在中国放映的许可需要。电影生产商可能拒绝,但如果这样他们就被迫放弃中国伙伴和中国的影院。
删节的本质令电影生产商愤怒。表面上,中国检查员必须确保该国发行的任何电影适合各年龄阶层的观众。但《面纱》的修整不是为了适应儿童,而是为了让对中国人的描述与政府的世界观一致。
曾与中国打交道多年的音像执行官们表示那里的环境比过去要好,而且挫折也不像过去数十年那么严酷。这部分是由于中国电影生产商施加的压力,他们厌倦了历史史诗和白日梦。虽然如此,仍难以接受在中国发行电影意味着给予执政党更多控制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