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问题解答(一)》第五六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9:56:14
《信仰问题解答(一)》第五第六课提纲

第五课 信
一、                先懂再信,还是先信再懂
a)       理性和信仰正确的态度是同时反对「理性至上主义」和「理性无用论」两个极端;正视和充分利用理性,但也要十分清楚理性的应用范围和局限性,同时防止排斥理性和高举理性所带来的谬误。

b)       先懂再信(不是理性至上主义)                     
i.   理性所处的层次:以有限洞悉无限的不可能一个真实的、诚实的头脑总是知道理性的限度,总是知道理性在某个地方结束了,任何一个真诚的理性的人都不得不来到一个能感觉到非理性的点。如果你用理性向着终极前进,那个界限就会被感觉到。"印度的神秘家奥修的这番话是在说明理性并非万能,理性的界限是人在严格的追问下最终会被发现的。                  
ii.   理性本身的限制:
1.       理性并非人的全部,人还有感性和灵性。
2.       从人与人的交往认识过程做类比:单单用理性是不可能了解一个人的。
3.       而神更不只是一个道理,他是有意识,可以和人建立关系的神。基督教的根本要义就是透过耶稣基督和神建立这种关系。

c)       先信再懂(也不是理性无用论)                     
i.   理性是有其价值和功用的人的理性能力是神造的、「像神」的一部分。基督徒不可随意贬低理性的作用,因为神看按照他的形像样式所造的人「甚好」。「理性」是神赐给人的一份丰厚的礼物,人应该善用这个礼物,分辨是非,选择正当的行为,追求真理。要充分运用思考和逻辑推理的能力,辨伪求真;使徒保罗在歌罗西书曾经教导「……,以致丰丰足足在悟性中有充足的信心,使他们真知神的奥秘,就是基督;」(西2 :2 )可见我们应当尽力去思想、领悟神的话语,好叫我们得著从神而来的真实的信心                  
ii.   信仰是超理性而非反理性
1.       凭着信心
2.       可以凭着宇宙现象的间接证据(一般启示、科学证道的价值所在)
3.       凭着主观的经历人犯罪堕落以后,各个方面都已经被罪玷污,失去了对许多事务进行正确判断的能力。其实通过归纳相信神的存在是相对容易的,但领受启示、接受上帝的救赎和耶稣基督为主则实实在在是上帝的恩典,不是在思想层面达成的。非理性价值性前提的转变是一个不可明言的过程,根本就不是在理性范畴内能够讨论清楚的。对基督徒来说,信仰是人的理性对神真理的回归。而这个回归之所以可能,是上帝的恩典。

d)       以结婚为比喻你不会不了解一个人而和他/她结婚,也不会完全了解了他/她而和他/他结婚。

总结:不能全懂再信,也不能完全不懂就信。奥古斯丁说:“你们要了解,才能相信我的话;你们要相信,才能了解神的话。”

当效法庇哩亚人:使徒行传 17:10-12 弟兄们随即在夜间打发保罗和西拉往庇哩亚去。二人到了,就进入犹太人的会堂。这地方的人贤于帖撒罗尼迦的人,甘心领受这道,天天考查圣经,要晓得这道是与不是。所以他们中间多有相信的,又有希利尼尊贵的妇女,男子也不少。

二、                什么是信
a)       信心是有其时空内涵的
b)       的真义  
圣经所说的真实的信就是得救的信saving faith”(提后三15)。圣经旧约强调此的基本意义为确定、实在、可供立足的确据。新约关于的教导,乃是承接旧约发展成一特定的用法:强调信者与所信对象之间切身亲密的真实信靠关系。因此,含有两方面的意义:1)客观事实层面,指信仰即所信的具体对象或内容;(2)主观经历层面,指“信心”即信者本身的委身投入。这两者密不可分,是同一体之两面,缺一不可。总的来说,“信”就是:以真实可靠的主为中心,确实向神委身投靠。

圣经希伯来书十一章一节说:“‘信’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未见之事的确据”。这清楚表明“信”是确定实在的(“实底、确据”),正如以上所述。因所信的主耶稣是真实可靠,所以神就是信心的实底与确据。至于“信”与“所望之事、未见之事”的关联。

基督乃是你我“信仰与信心”的中心,神更是你我“信”的本源,神为你我的“信”创始成终。换句话说,是主耶稣创作你我的“信”,信心是从神而来的(弗六23),因此“信”绝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真正的“信”是不看自己(不依赖人的理性、经验、传统为最高权威)。所以“信”不是知识学术上的自我判断,也不是一厢情愿的自我投射;“信”绝非勉强自己去接受明知与事实相反的事,更非在不明真假时作赌注式的选择。简言之,“信”就是“放下自己,进入基督”。

三、作业

请在做作业的时候思想为什么这些经文会用来作为“懂”与“信”的阐述经文。


第六课 心理寄托
教材从两个部分来回应此问题:
一、                提出通常人在提及心理寄托时候,所真正包含,所要指的意思为何: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a)       心理现象
驳斥的要点,需要明白神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而非主观经验的心理存在

b)       心理需要
对于人的真实心理需要的剖析,指出神是真谦卑、饥渴慕义之人的真需要人在神面前的谦卑,是人彻底了悟自己生命、道德和智慧的有限性,是真正知道自己可悲、可怜、可恶的本相。严格说,这是人的真实!

c)       心理创造
创造:从无变有
神的存在是客观的事实
个体局部没有经验过的事情,不一定整体上不存在
真神造人,假神人造。真神找人,假神人找。

d)       心理效果指出现今世人重物质、重今生的效果,而非重心灵的虚妄谬误。“当今世人不相信有一位放置永恒在人心里的永恒者,并不是因为永恒者真的不存在,乃是因为世人沉溺于世界而荒废了心灵,丢了这个盛有永恒的宝贝。”

二、                从正面自身的经验经历回应
a)       内心的改变
经文:箴 4:23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或作“你要切切保守你心”),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
“上帝若在你心中微笑,世界就化作了尘埃;当圣灵抚摸你的心,肉体便不复存在——没有生的焦灼,也没有死的冷酷。若说这是一种“心理效果”,世上还有什么比这种“心理效果”更真实可贵呢?

三、作业:一份优秀的作业分享:
一、试从新约使徒行传列举数个因着信仰,不是心理有所寄托,而是内心真正改变的人物及经文。

1. 使徒行传第九章,保罗从逼迫信徒变为热心传道。保罗因为主向他显现从一个逼迫基督教徒的人变成了最后新约中很重要的一个人物,开始的时候并没有所谓的心理需要,到后来遇到反对逼迫他的人,也没有心理寄托,而单纯是出自于对天父的爱,和对真理的渴求。他的信心并不软弱,而是因信称义。

2. 使徒行传第四章,第五章,彼得、约翰从惧怕官府变为勇敢传道。同样,彼得、约翰传的是主的道,在传道过程中遇到官府逼迫,如果仅仅是心理有所寄托,那么在遇到困难又得不到主的回应时就会软弱,会表现出来一种不稳定的“信心”,而我们在经上看到后期的彼得、约翰是坚定的。因此可以断定,他们的改变并不是所谓的心理寄托,而是对主的执著的追求。

3. 使徒行传第七章,司提反为信仰殉道一个人在面临死亡的时候会本能的寻求生路,这是我们人的软弱之处。司提反在殉道前如果不坚持他的信仰,放弃了主的道,也许能换回一时的生命,却丢掉了永生。在最后一刻,人紧紧凭借心理寄托是不能胜过死亡的威胁的,只有凭借主耶稣的力量,我们才能够得胜。

4. 使徒行传第四章,巴拿巴变卖家产资助传道和生命相似,这个世界是崇尚金钱和权利的世界。我们找不到这样一个人:他愿意放弃一切所有去追求一个精神寄托。因此巴拿巴的行为也不是心里寄托,而是对主真正的大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