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智慧》:印象马克思哲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2:39:38
《西方的智慧》:印象马克思哲学 

对马克思及其理论的缺乏正确而有深入的领悟,大约是学人无法进阶的制约因素。我便属于此类。总是羡慕能对伟大人物有所解读的学者,看他们滔滔不绝,如数家珍地言说马克思及其主义,以马克思主义剖析任何在我看来困难的理论,并为同仁所推崇,真是羡慕死了,于是乎,心里常常感慨,为何自己总是游离于显学呢?尤其是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学问呢?同是做学问,这差距怎么这么大呢?

在书架上翻出一本15年前的书——《西方的智慧》,随手一翻,便翻到了关于马克思的论述,闲极无聊,便读了起来,真是读书有滋味,因时而不同。记得当年读到这节时,对罗素对马克思的微词颇为气愤,但也原谅了罗素,原因是,他是一个唯心主义者,岂能领悟人类历史上最为伟大的学问。如今则似有心底波澜。

说来惭愧,本是学思想政治的,祖宗便是马克思了,理应学得比别人好。谁知至今也说不出此学问的所以然。从小喊马克思主义的口号,但不知实质上是什么。上了大学,所有课程几乎都冠以马克思理论为指导,我对于能接近并理解马克思主义大为兴奋。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国际共运史等等,都是怀着崇敬之心读的,后来在工作和学习中又读了马列经典选读等,可谓还算此中人。但不得要领,常常感慨,学问怕是做不好了。还真是这样!

好像是有许多问题得不到解答而慢慢疏于兴趣了。记得当时对剩余价值的理解上,很奇怪工人为何明知(至少在马克思学说诞生之时)而愿意遭受剥削呢?他可以不给资本家打工,讨论的结果是,工人别无出路!这使我始终疑惑。记得学《共产党宣言》时,幽灵二字在脑子里久久挥之不去,让我痛苦了好一阵,好好的东西,说得那么可怕,还到处游荡,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派和德国的警察,都联合起来,也很可怕。还有马克思的名言: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始终让人费解,我总觉得改变世界应该是观念在先,而此观念取决于对世界的解释,可见,解释这个世界才是问题之所在,海德格尔也有此说。种种疑惑请教时贤,归结于对马克思主义思想领会不透。于是也就渐行渐远,自己愚钝,于学问只能如斯了!

对马克思及其学问的评析,国外自然不少,但大多看不到。罗素《西方的智慧》一书的钩要,至为简洁,宏观而精当,也许是从另一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正如出版说明所谓相信读者自会分析鉴别。撮要如下:

在罗素看来,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经济学的基础,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其哲学讨论的工具。

马克思从黑格尔那里萌生了他的社会发展史观。这种演化的观点联系到辩证法,后者是马克思不加变动地采自黑格尔的。黑格尔把历史的过程看作是为争取绝对精神的一种渐进式自我实现,马克思则似乎把精神换为生产方式,并把绝对换为无阶级的社会。一个特定的生产制度随时间的推移,将在与之联系的各种社会阶级之间产生一些内部紧张状态,这就是矛盾。其形式是阶级斗争。斗争到在社会主义下出现一个无阶级的社会,就没有什么可斗了。

罗素认为,马克思主义学说是一种高级集锦。辩证唯物主义理论是一种其拥护者称之为包罗万象的哲学体系。但往往给传统的哲学贴上追求资产阶级理想的标签。

在社会学领域,诱发了一些颇为奇怪的后果。因为如果你不同意马克思学说,你就被认为不是站在进步的一边。留给哪些没有想到新启示的人们的头衔是反动派。照字面推知,你们的行动是拖了进步的后退。

马克思的政治哲学有一种强烈的救世主气息,非友即敌,显然不是一种民主学说的原则。(想到了革命的首要问题是分清敌友话句和入党积极分子的表述)

马克思不仅是一位政治理论家,而且还是一位鼓动家和革命小册子作者。他的写作基调常常带有愤世嫉俗和道德上的严正感。罗素认为不合逻辑,因为按照辩证法,大惊小怪,就毫无意义。

马克思虽然正确地预见了垄断的形成,但错误在于假设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直至这种矛盾引发革命。实际上工业国家通过限制在经济领域里的行动自由以及引进社会福利方案缓和了这种矛盾。

马克思的伟大号召力和广泛影响即由于他行动纲领中的革命因素,主要更由于他的乌托邦或预言的宗教性质。

……

还是自己翻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