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时报》:中国基金业好景能延续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3:30:43
2006年12月12日 10:18投票数:0顶一下
继中国艺术品之后,中国国内共同基金成为又一种人人必备的投资。本季度迄今为止,成长迅速的国内基金管理行业筹集了180亿美元的资金。嘉实基金管理公司(HarvestFundManagement)最近发行一只新基金,上周一天的开户数就接近100万户。这对中国内地基金管理公司来说都是利好消息,到今年底,它们的零售资产规模有望达到750亿美元。
人民币计价的上海A股市场的复苏,是促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动因。2000年以来,A股市场多年落后于其它股市,但今年已累计上涨88%。派发股息的做法也受到投资者欢迎,它对国内基金业普遍存在的高比重现金进行了再分配,消除或降低了“现金拖累”(cashdrag)效应。
基金管理行业自2003年以来的国际化进程,推动了行业标准的提高:在58家获得经营许可的基金管理公司中,有24家是外资公司持有少数股权的合资基金。例如,德意志资产管理公司(DeutscheAssetManagement)是嘉实基金的合作伙伴,而法国兴业银行(SocieteGenerale)和富通集团(Fortis)也是中国基金行业的重要参与者。据悉,一直持观望态度的富达基金(Fidelity)目前也在考虑进军中国市场。
国际化并未消除中国基金业的一个关键问题:波动性。本地散户客户反复无常:本季度流入股市的资金大幅上升,其中部分资金就是从货币市场基金中流出的。基金管理行业和股票市场的结构,或许也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最大的5家基金管理公司都是国内公司,它们控制着约40%的行业资产。尽管中国A股市场的市值达7000亿美元,但许多股票的市值小、流动性差、流通股数量有限。缺乏做空机制和衍生工具,意味着难以进行对冲。
改革仍在继续——例如,外来组合投资的额度已适当提高,推出类似美国401-k养老金计划的方案也正在讨论之中。然而,在中国进一步提高国内上市公司质量并完善股市规则之前,中国基金管理行业的结构缺陷不会消失。但就目前来看,由于一些国内基金今年有望实现逾100%的回报率,国内基金行业的好运可能仍将继续。
英国《金融时报》Lex专栏
Lex专栏是由FT评论家联合撰写的短评,对全球经济与商业进行精辟分析。
译者/朱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