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粒体——世界的幕后统治者(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3:16:30
Skip to content
Skip to main navigation
Skip to 1st column
Skip to 2nd column
Skip to 2nd column
三思科学网站 京ICP备05073142号
首页OurSci Reloaded!
新闻News
百科Encyclopedia
译述Translation
观点Opinion
辨伪Hoax
历史History
读书Books
彼方非科学




线粒体——世界的幕后统治者(4)
Thursday, 11 June 2009 12:25 Nick Lane 著,逍遥、碧声 译


弗朗西斯·克里克
弗朗西斯·克里克发现DNA的分子结构时,马上就明白了基因遗传的原理,当天晚上他在酒吧里宣布,他懂得了生命的秘密。DNA是个模板,既是它自己的模板,也是蛋白质的模板。双螺旋中两条相互缠绕的链条,它们彼此之间互为对方的模板,因此当它们在细胞分裂彼此分离之时,每条链都能提供足够的信息去重建完整的双螺旋,从而得到两个完全相同的拷贝。编码在DNA分子中的信息拼写出了蛋白质分子的结构。按克里克所说的,这就是存在于所有生物中的“中心法则”:基因编码蛋白质。如长纸带一样的DNA,它看起来无尽的序列由仅仅四种分子字母构成。正如我们所有的单词、所有的书,也只不过是由仅仅26个字母组合而成的顺序。在DNA中,字母的顺序规定了蛋白质的结构。而基因组则是构成一个有机体的所有基因的完整图书馆,也许包含数以亿计的字母。对编码一个简单的蛋白质而言,相关基因通常需要数千个字母构成。所有蛋白质都是由更基本的结构单元——氨基酸——所组成的长链,而氨基酸精确的排列顺序决定了蛋白质的功能。基因中字母的排列顺序决定了蛋白质中氨基酸的顺序。如果基因中字母的顺序发生改变——即基因突变——也许会就此改变蛋白质的结构。不过情况并非总是如此,因为代码里有一些冗余,或者更专业的说法是具有简并性,可以用字母的几种不同组合表示同样的氨基酸。(译注:因为遗传密码有64种,而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只有20种,所以存在多种遗传密码对应一种氨基酸的情况。)
蛋白质是生命的至高荣耀。它们的结构和功能几乎无穷无尽,生命的丰富多彩几乎完全建立在蛋白质的丰富多彩之上。蛋白质使所有的生命功能成为可能,从代谢到运动,从飞行到视觉,从免疫到信号传递。所有的蛋白质按照功能可以分为几个大的类群。酶或许是其中最重要的类群,它们是生物催化剂,能够把生化反应速度提高许多数量级,并对原料具有惊人的选择性。一些酶甚至能分辨同位素之间的差异。其它一些重要的类群包括激素和它们的受体,免疫蛋白质如抗体,与DNA结合的蛋白质如组蛋白,结构蛋白质如细胞骨架纤维。

DNA编码是懒散的,它们是一大堆信息,安全地呆在细胞核中,就像珍贵的百科全书安全地收藏在图书馆里,而不是放在工厂里任人查阅。对于日常应用,细胞依赖即用即弃的影印本。影印本由RNA组成,这是一种组成与DNA相似的分子,但它们是单链缠绕而不是双链双螺旋。有几种不同类型的RNA,各自执行截然不同的任务。第一种是信使RNA,它的长度与单个基因大致相同。如同DNA,信使RNA也是由字母组成的链条,它们的顺序是DNA链上基因的精确复制品。基因序列被转录成写法稍有不同的信使RNA,从一种字体转录成另一种字体,但没有丢失任何含义。这种RNA是有翅膀的信使,从细胞核中的DNA上,穿过那些使细胞核表面看上去像月球表面的孔洞(译注:即细胞核核膜上的通道),到达细胞质。在那儿,它停靠在蛋白质生产工厂——核糖体上,细胞质里有成千上万座这样的工厂。作为分子结构,它们非常巨大,但和肉眼可见的东西相比,它们微不足道。有的核糖体嵌在细胞内膜上,使这些膜在电镜下显得很粗糙(译注:粗面内质网),有的散布在细胞质中。核糖体由几种不同类型的RNA和蛋白质混合组成,它们的工作是翻译编码在信使RNA上的信息,将其转变为蛋白质的语言——氨基酸的排列顺序。转录和翻译的全程受到众多特异蛋白质的控制和调节,其中最重要的是被称为转录因子的那些蛋白质,它们调节着基因的表达。当基因开始表达,沉眠中的编码转变为活跃的蛋白质,在细胞中或别的地方处理事务。
了解了这些基本的细胞生物学知识之后,现在让我们回到线粒体上。它们是细胞中的细胞器——细胞器是微小的器官,承担特定职责,线粒体的职责就是生产能量。我在前面说过线粒体曾经是细菌,就外观而言,它们看起来仍然有点像细菌。按典型的描述,它们像香肠或者蠕虫,可以扭曲和翻转成多种形状,包括红酒开瓶器的样子。它们通常与细菌差不多大,长度约为千分之几毫米(1到4微米),直径也许只有半个微米。构建我们身体的细胞通常含有众多的线粒体,确切的数量取决于特定细胞对物质代谢的需求。新陈代谢旺盛的细胞,例如肝、肾、肌肉和脑细胞,拥有成百上千个线粒体,组成了它们40%的细胞质。卵细胞或卵母细胞是例外:大约十万个线粒体参与世系传递。与此相反,血细胞和皮肤细胞只有很少的线粒体,甚至压根没有;精子通常只有不到100个线粒体。总之,据说一个成年人身体中拥有1亿亿个线粒体,占我们体重的10%。

线粒体内膜折叠而成的众多褶皱称为嵴,是细胞内呼吸的场所
线粒体由两层膜与细胞的其余部分隔开,外膜光滑并连续,内膜皱褶成繁复的片层或管道,称为嵴。线粒体并非呆着不动,而是频繁地移动到细胞中需要它们的地方,表现十分活跃。它们可以像细菌一样分裂成明显独立的两个,甚至可以融合在一起形成巨大的拥有分支的网络系统。线粒体刚被光学显微镜发现时,呈现为细胞中的颗粒、棒状体以及纤维,它们的起源从一开始就颇有议论。对线粒体重要性的最初认识之一,来自德国人Richard Altmann,他认为这种微小的颗粒是生命的基本粒子,在1886年,他据此将其命名为生物芽(bioblast)。对Altmann而言,生物芽是唯一活的细胞组件,细胞就是一个由生物芽组成的强化群体,生物芽为了互相保护而生活在一起,就像铁器时代的人们聚居在要塞里。其他的结构,如细胞膜和细胞核,是生物芽群体为了它们自己而构建的,至于细胞液(细胞质中的水性部分)仅仅是这座微型要塞里的营养储备。
Altmann的观点从来不曾流行过。有人嘲笑他,也有人说生物芽是他臆想出来的东西——仅仅是他那复杂的显微制备过程产生的人工杂质。在细胞学家们为细胞分裂过程中庄严的染色体舞蹈而着迷时,这种争论进一步加剧了。为了看到染色体的舞蹈,人们必须利用染色剂给细胞的透明结构染上颜色。碰巧,给染色体进行染色的最佳材料是酸性的,不幸的是这些染色剂会溶解线粒体。细胞学家们对细胞核的痴迷,直接导致他们毁灭了证据。其他染色剂的效果自相矛盾,它们只能短暂地给线粒体染色,因为线粒体本身会使染色剂褪色。这种幽灵般出现而又消失的特性,无益于帮助人们确信线粒体的存在。最终,Carl Benda在1897年证实,线粒体确实存在于细胞中。他将它们描述为“几乎所有细胞的细胞质里的颗粒状、杆状或丝状物……酸或脂肪溶剂会使其分解”。他所提出的命名“线粒体”(mitochondria,念作“my-toe-con-dree-uh”)源自希腊语的mitos(意为“线”)和chondrin(意为“小颗粒”)。这在当时只是诸多命名中的一个,不过只有他这一个流传至今。线粒体有过超过30个十分生僻的名字,包括chondriosomes, chromidia, chondriokonts, eclectosomes, histomeres, microsomes, plastosomes, polioplasma和vibrioden。
Last Updated ( Wednesday, 25 November 2009 05:24 )
Related Items
线粒体——世界的幕后统治者(2)
线粒体——世界的幕后统治者(1)
线粒体——世界的幕后统治者(3)
Hot Stories
俄罗斯方块25年
有性生殖的起源
线粒体——世界的幕后统治者(1)
我们为什么会发烧
线粒体——世界的幕后统治者(4)
OurSci.Org
三思科学论坛
三思科学旧版
版权声明
关于三思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 三思科学网站 京ICP备05073142号.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JoomlAr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