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女三作家姐妹双妙手 朱天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7:36:05
     最初,知道朱天文,是在侯孝贤的《悲情城市》中。像所有的好电影一样,出 色的台本和有才情的导演,便是一场不得了的沉醉。然后,是《小毕的故事》、 《恋恋风尘》。慢慢知道,这个叫朱天文的女子,不仅是台湾新电影的重要编剧, 而且是台湾文坛风光无限的女作家。父亲朱西宁,也是兢兢业业致力于文学创作的 台湾文坛老将。一脉书香,到女儿朱天文处,便是少年成名,展眼就青出于蓝而胜 于蓝。    然后,知道朱天文还有个同样了不得的妹妹,叫朱天心。还在高中时代,朱天 心的一部《击壤歌》便风靡了台湾中学校园,重版十多次,至今仍为一代代台湾中 学生所喜爱。同样的家庭背景和优良的秉赋,使朱天心也走上了和父亲、姐姐一样 的写作道路。    两姐妹是才情相当,又各有千秋,创作勤奋,成绩斐然。十多年来,两个人简 直是比着赛着在夺取台湾联合报小说奖和时报文学奖,渐渐便是名重文坛。美丽与 才情,在这对文坛姐妹身上居然同时绽放,真正是赏心悦目之事。    《炎夏之都》:华丽琴弦上的苍凉之舞    《炎夏之都》是朱天文的小说集,收入十四篇小说。    以《伊甸不再》、《这一天》、《安安的假期》、为代表的小说,创作于八十 年代初,标志着朱天文小说风格的确立。其中《安安的假期》着笔于少年人、青年 人的生活和情感世界,细腻探入他们的灵魂,朴素淡然的风格、醇厚宁静的氛围, 有着诗一样的美丽。《这一天》是一个短篇,寥寥数笔,人物鲜活,极好地体现着 朱天文小说技巧上的成熟,既可以写成如《安安的假期》一样的抒情诗,又可以简 练成如此干净的笔墨。而《伊甸不再》进一步让我们看到朱天文小说在纯净美丽之 外的另一面——凌厉泼辣,尤其是对女主人公的塑造,颓废烈性,冷漠的外表下是 一腔轰轰烈烈燃烧的情感,不动声色中是用生命对爱情作着最后一搏,死也是不在 乎。难怪有人评价“文字泼辣似男儿,小说的放胆利落,有时到令人咋舌的地步。”    正如作家自己在序言中所说:再怎么写,也写不过生活本身,那些广大在生活 着的人们,总是令我非常惭愧。因为人,才是最大的奇迹和主题。 《方舟上的日 子》:开满梦想的青春树    《方舟上的日子》从朱天心的早期创作中选了十一篇小说,这些小说均创作于 七十年代中后期,即作者的大学时代,题材多集中描写少年人、青年人的生活和情 感世界,但朱天心的小说视野开阔又不拘一格,同样的青春小说也写得多姿多彩。    《方舟上的日子》、《长干行》、《天凉好个秋》、《绿竹引》是纯粹的青春 小说,女作家似乎特别擅长于这类题材。反叛时期的心理特征,少年男女的朦胧情 愫,以及对人与人之间温情的深刻体验,皆写得很出色。那种少年情怀,是深铭在 灵魂最深最深处的,却又绝不狎昵,透明到风清月白。    从《采薇歌》开始,可以明显看到张爱玲的影子。《采薇歌》中的薇薇在失恋 的痛楚中出卖了肉体抛弃了灵魂,在放任自流中痛苦痉挛,有着《沉香屑第一炉香》 中薇龙的影子;而《天之夕颜》中的男孩子亭分明是聂传庆和潘汝良的综合;《爱 情》故事又应了那句“死生契阔”的苍凉誓言。    可以看到,朱天心这一时期一直在挣扎摸索,在写惯了青春小说之后,她企求 着一种变数,所以有了许多熟悉的身影,但朱天心毕竟是朱天心,她的创作是耐看 的,这种挣扎是蝴蝶破蛹而出前的努力。    --------
    文学视界
      亦凡公益图书馆(shuku.net)
回目录
                             父亲朱西宁简介                                 朱西宁    朱西宁(1926—1998),原名朱青海,祖籍山东省临朐县,从他父辈起,即落 户宿迁,定居宿城镇。抗日战争爆发时,朱西宁在苏北和皖东一带读书。抗日战争 胜利后,进入杭州国立艺专深造。后投笔从戎,参加国民党军队,1949年随军去台 湾,先后任陆军上尉、上校参谋等职。由于他自幼爱好文学,虽身在军旅,却能坚 持写作,因而成为台湾军旅中出名的作家。当时,他和段彩华、司马中原被誉为台 湾陆军中有名的“凤山三剑客”,是台湾文坛上蜚声海内外的著名作家。    朱西宁在台湾军队中干了20多年,1972年从台湾“国防部”上校参谋位置上退 役,专门从事写作,先后任《新文艺》杂志主编,黎明文化公司总编辑。他的创作 生涯达50多年,出版小说30多部。    朱西宁眷恋家乡故土。他在所著《旱魃》一书中,这样描写共和国成立前家乡 黄河故道一带人民遭受旱魔危害的悲惨情景:    “每逢大旱,整天就像有一百个太阳,烁烁生烟,一个紧跟一个打这里滚过, 直烧干了这条旱龙身上每一片鳞甲……”    “沙土滚烫,风一吹满天沙雾,庄稼干得点火就能烧得精光。穷人至临死前, 还嘶哑地呼唤着水、水、水……”    世事沧桑,人间巨变。这块旱魃肆虐的地方怎么样了?1988年春天,朱西宁偕 太太、女儿一起回到故乡宿城镇城西村,与嫂嫂、侄儿等亲人团聚,共叙离别思念 之情,参观家乡建设新貌。百里黄河故道,沙荒变成了果园,绿树掩映,苹果飘香 ;千顷肥田沃土,旱谷地变成水稻田,河渠成网,蟹肥鱼鲜;项王故里获新生,小 巷变大街,低屋变楼房;到处笑脸代替了愁容,欢歌笑语代替了哀鸣……这一切, 使他留连忘返。    他的夫人刘慕沙,长女朱天文、次女朱天心、三女朱天衣,均系小说家。30多 年来,朱西宁夫妇和三个女儿,共出版了70多本书。为此,台北希代出版有限公司 为他家出版一本书,名为《小说家族》。 1998 年,朱西宁在台湾逝世。(王 新才)    --------
    文学视界
      亦凡公益图书馆(shuku.net)
回目录
                    分離與相遇:閱讀朱天心的〈古都〉                                 李鴻瓊    現代都市的發展對傳統生活空間的破壞一直是朱天心小說中一個重要的主題.  這方面的描寫當然是以眷村空間遭到遺棄、破壞最後成為荒蕪而消失的經驗最常出 現在她的小說中。然而,迷戀於已在現實中消失而只殘留在記憶中的空間當然不是 一句簡單的「中年懷舊」(朱天心 1997 : 190)就能釐清這種現代性所帶來的反 應。懷舊從某個角度來說當然是一種抗拒的表現,抗拒現代性或朱天心在〈古都〉 中所謂的「進步」(182 )對舊事物或舊秩序所造成的摧毀或破壞。更簡化的說, 懷舊是時間的分裂所造成的結果;然而時間的變動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在空間或環境 的變化之上。就〈古都〉一篇而言,主角「你」對京都的迷戀並不是因為京都只如 古蹟一般被完整的保存下來,而是因為京都本身也是實際的生活空間,是在持續使 用之中所產生的時間、文化或歷史的延續. 換句話說,真正導致「你」產生失根感 的並不是時間的流動,因為京都本身也是在歷史之中前進的;而是因為時間的進行 同時摧毀了一個連貫性的文化傳統. 這就不是懷舊所能涵蓋的了。    所以朱天心所抗拒的當然不是進步或時間的流動;而是新舊之間所產生的極端 對立與衝突,使得時間的前進變成只是持續的摧毀。因此,我在〈古都〉中所特別 注意的並不是一個持續變動中的現在空間與一個完全不會變化的過去之間的差別, 反而是持續變動與不變之間的結合,是絕對的新與不變的舊之間的重疊,甚至是無 限重複之中所可能出現的新。同樣的,如果朱天心所特別擔心的是歷史與記憶傳遞 的問題,那她顯然不可能如王仲偉所言,只以共同空間的生活記憶或經驗(而非族 群)來決定群體之間是否可以「共享延續的歷史、拉近個體之間距離的共同記憶」 (王仲偉 1998 : 270)。相反的,她更關心的應該是在絕對差異之中存在的普同 性,而不須共享延續的歷史或文化族群內容也可以開出的整體面向。希望這樣的閱 讀可以提供一個新的族群與文化想像的可能。    --------
    文学视界
      亦凡公益图书馆(shuku.net)
回目录
                               女儿的忧郁                 ──朱天心《漫游者》中的创伤与断离空间                              作者:张小虹    朱天心的《漫游者》,与其说是一本「悼祭之书」,不如说是一本「忧郁之书」。    「悼祭」(mourning)发生在死亡之后,而「忧郁」(melancholia )则是在 死亡发生之前,便已然开始悼祭。时序错乱,先於死亡的悼祭,便是忧郁最初亦最 终的徵候。    爱别离苦,女儿的忧郁就在不甘心「人死了就是死了,不会再有什么」,女儿 的忧郁是执意要大哉问,究死生、寻意义,不惜上山下海、碧落黄泉,「我且走到 了天涯海角……丝毫感觉不出父亲可能的去踪」。    於是忧郁的女儿将死亡在真正发生之前先孤立出来,成为哲学的命题以沉思, 变做文学的想像供端倪。    於是忧郁的女儿在真正的死亡发生之前,先一步踏入语言文字的死亡幽谷,「 象徵即对存有物的谋杀」    (「The symbol is the murder of the thing.」),进入语言文字的象徵秩 序,就是进入另一种死亡。温厚虔诚的「真实父亲」(the real father )在病床 上垂危,而语言文字的「象徵父亲」(the symbolic father )则早已撒手人寰。    於是忧郁的女儿在父亲过世之前,写下了〈五月的蓝色月亮〉,将死亡比拟做 一只巨大冷酷的猫,咬噬着蜥蜴,「不吞掉,也不松口」。文中辗转反覆的是死亡 之后游魂的去向,「假想自己是只擅飞的海冬青,展翼於万呎高空的上升气流中, 任凭海洋、沙漠、落日缓缓静静从你爪缝下飘移而去……」。    若死亡之后灵魂出窍、离开肉体,那天南地北究竟何去何从,於是揣想出核战 爆发的末日,没有了飞机轮船,「你得全凭自己的肉身只腿、执念的往日出处走去。    那时候,不再有东方、西方,你得学习以日出日落或那朔风吹起处辨认方向」。    写在父亲过世之前的〈五月的蓝色月亮〉,是在死亡发生之前温柔预演死亡发 生之后的景况,担心害怕如果逝者有灵魂,灵魂如何在画乱了地图、不再有东方西 方的时空短路中,辨认摸索回家的方向。    朱天心曾温柔地自我解怀道:「父亲是替我探路去了,他知道我怕黑、怕鬼、 怕病痛、怕死,他常笑我「恶人没胆」」。而同样温柔的是女儿在父亲临终之前, 就先用文字替他探路去了,担心害怕山遥路远、魂兮归来。    而写在父亲过世之后的〈出航〉,则依旧念兹在兹游魂的何去何从,「你无可 避免的以你所处的时空想像,想像他正以某种候鸟翱翔的速度,展翼於黑水洋之上」。    死亡临终之时,便是游魂出航之日,有如「搭乘木栅捷运穿越福州公墓山腹的 隧道」,赶黎明前去投胎转世,弃落一地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情感,像哗鎯鎯 响着好重好重,重得足以拴住一艘大邮轮不使出航的铁锁炼,此时,那锁炼被魔法 点过似的,已然不见了」。    但〈出航〉比〈五月的蓝色月亮〉更忧郁,更倚重语言文字的象徵,更全然揣 想着「自己」而非亲人的死亡。逝者已往,无感无知,生者唯有把逝者化入体内, 以自己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去感知,让生者即逝者,女儿即父亲。於是死亡有如往 复冲动(repetition compulsion ),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複搬演,死亡成为「正午 太阳一样,无法直视」的创伤,「无法答话,无法听见,无法视物」,死亡开启了 象徵秩序与想像秩序之外的「断离空间」(traumatic space )。    一切只因为忧郁的女儿望着父亲的骨灰盒,「并不觉得父亲在那里」;一切只 因为忧郁的女儿气急败坏「你简直不知道要去哪里寻他,天国?涅槃?某星座?某 次元?某大神脚前?某大气大化?某「伟大的神秘」中?……」。所以她穷究古今 中外,以知识、哲学、秘教、旅行地图上下求索,那里去了?    那里去了?用语言文字层层缠绕空无一物的死亡。然而「道」阻且长,语言文 字终究缘木求鱼,死亡的「断离空间」非常道、非常名、不可言、无可说。「真实 (the real)无法被再现,只可被重複」。    《漫游者》之所以震动人心,正在於无法知晓「断离空间」为何(what)的当 下,让我们窥探「断离空间」如何(how )以往复冲动的方式,化象徵为徵候,驱 使创作者一而再再而三地以想像演练死亡,以书写创造死亡。    逝去的父亲,「他的头,像被斩断似的重重垂在胸前」,忧郁的女儿,「觉得 自己像断线风筝,可以无罣碍的四下乱跑」,而更大更初的斩断与裂变,则发生在 识得人言人语之后,彻底失落、无法回返「六岁前不被任何知识、神话所干扰吸引 的不识字状态」。於是忧郁的女儿以人言人语在〈银河铁道〉里逐游牧之骋,叠合 台湾地理与欧亚大陆,穿梭历史与通俗文化,揣想一条「又孤单又歪七扭八又歧路 横生」的朝圣路,以空间转换的异国之境「听不懂周遭人们说什么,看不懂他们的 文字」,来创造另一个时间之流上永不得复返的「不识字状态」。    但死亡会不会就是另一个回返「不识字状态」的异国之旅呢?还是〈远方的雷 声〉里元宵夜灯笼节那晚突如其来的停电呢?    因为那时远远的天际传来雷声,庭院内两年后才会种活的玫瑰和应该是小牛家 的葡萄藤气息一股涌入屋里,你们赶忙放手顾自家的灯笼罐头,屋顶地上四壁剧烈 的摇晃着人影火光,是父亲拉熄了电开关吗?因为客厅正中悬吊的灯泡突然熄了, 屋子黑了,记忆,视网膜上的光点,戛然而止。    「停电了。」有人说。远方的雷声,似远若近,在记忆的时序跳接里,玫瑰与 葡萄藤的气息瀰漫一切地,人影幢幢中记忆的光点瞬时熄灭。没有了光、没有了影 像、亦复没有了语言文字,黝黑如夜的断离空间,让死亡成为伤口,永世无法癒合。    《漫游者》便是这样以生者化为逝者的异国他乡之旅,《漫游者》便是这样在 语言文字的死亡幽谷里焦急顾盼,穿不透「断离空间」的阻隔,回不去「不识字状 态」的混沌。但《漫游者》的慧黠敏感处仍是朱天心,博学多闻处仍是朱天心,就 连忿忿难平处亦是朱天心,虽有《古都》的影子,却更在真实/想像、梦/醒、远 /近、小说叙事/散文抒情的边界里摩搓,在视觉、嗅觉、触觉的交缠官能里失魂, 却有更多因死亡引爆的失落与偏执,锲而不舍一篇接着一篇地论死亡,但所有堆砌 铺展的意象与文字,在「说尽」一切能说的之后,就益发让死亡的「断离空间」显 得如此道阻且长。死亡是什么?    花梨木的气味还是雀榕的涩烈?「彷彿酒醉后坐在微风天的风帆下,醺醺然, 那荷花,好香」。
      亦凡公益图书馆(shuku.net)
回目录
                              萤火虫洞话语                         ──读朱天心《漫游者》                               作者:张惠菁    首先是,世上存在着那样的地方。也许是一黑深的洞穴,乘船进入,远到遗忘 日光的地点,从暗黑中浮出点点繁星般的冷光,不会飞的萤火虫布满在洞壁上。或 者,是在另一处冰洞里,冰柱凝结了有百万年之久,连游人的影子,也惊扰不起那 里活性极低的空气。总之是一个遥远宁静,不像人间的所在。朱天心的漫游者游荡 至此,并且感叹:「原来是这里。」    原来是这里。这五字真言简直让我触目心惊。《古都》里在城市中游荡的「你」, 如晋元中武陵人,忘路之远近,最后来到淡水河畔,「这是哪里... 你放声大哭」。 这疑惑的,失落的旅途,至此断裂,要到《漫游者》把故事接下去说。在那里,漫 游者抛弃了要将现实中的城市与记忆相印证的企图,游荡得更远,到现实与幽冥的 边界。从生者之城到亡者之国。终于她说,「原来是这里」。    如果亚历山大大帝真曾在印度河畔感叹,此去再也没有世界可以征服。漫游者 的「原来是这里」,彷佛是在无路之处看见一条路,忽然一提脚就在江上行走,如 履平地,并且挥手向茫然若失的亚历山大、向《古都》里那嚎啕大哭无法释怀的自 己道再见。    为漫游者打开这江上道路的,是「死亡」。无论漫游者在其间的语言是悼亡, 或者,甚至是待亡。古都里的都市旅行者还在介意衰老,漫游者却直接眼望向「死 亡」。    朱天心的前一个世代是她所亲爱敬重的父亲,后一个世代是她无法理解难以同 情的「新新人类」。在两代之间,朱天心自然一无犹豫地接近前者,因此书写更似 前一轮太平盛世的遗民。前代的时间就到她的记忆为止。往后的一代,说的是不同 国的语言,而朱天心居住的岛屿,显然正被这说着异国语的人殖民着。    因此我们看到,漫游者一贯以来的游荡,并不和这些后来的异族共时,而在从 前代延长下来的记忆里。「后现代」的「后」字本来暗示着那不过是一个时代狗尾 续貂的延长,还没资格另起一个头,另立一块招牌以招人来归。漫游者处在这样妾 身未明的时间里,耽溺在来自前代盛世的美好事物中。这耽溺,也许对后一世代那 些「新新人类」而言,最接近的感情型态是在捷运里不停爱抚一支手机。    如果不是有那终结的一天,如果不是有那即将上路启程,到往某个超越世界, 一个萤火虫洞、或一个万年冰穴的感觉。漫游者的时间要如何延续呢。    其实我们读到漫游者口中的死亡,与肉身的衰朽关系不大。不过像在替自己的 灵魂找一个栖息之所,甚至是可与闻天机,解决历史公案,理解宇宙终极奥秘的途 径。我们不大联想到死前的血压骤降瞳孔缩小恶痰上涌。对漫游者而言,更重要的 或许是死亡无形的意义。生的时间充满粗暴的偶然性,死亡只是那偶然性的终结。    我们当然不会忽略在文中不停出现的,预言性的用典。「你将身披尸布活在世 上,就像麦加那些回教徒」、「你的幸福时刻已经过去了,而欢乐不会在一生里出 现两次」....有预言的话语,方显出命运不可违逆的宏大,与承受这一切所需要的 动心忍性,宁定和修为。面对命运如斯多葛哲人般不以为意。但对盛世遗民而言, 那还比面对没有道理、没有必然性、没有终结的现世时间容易。    前一轮太平盛世已经终结。从现在起盛世遗民在萤火虫洞、在冰穴里,延续她 的叙说。    但是。但是我忍不住要想,倘若我们正站在一个时代的开端呢?    倘若我们正站在一个时代的开端。恐怕那并不是「新新人类」的时代。「新新 人类」早已陈旧,陈旧到没有人会再这样称呼他们,这名号跟网路一起泡沫化了。 一个冷缩的时代即将到来,漫游者所不与认同的,无记忆的新新人类,终于也要加 入遗民行伍。浩浩荡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