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已堪怜,更能消几番风雨;树犹如此,最可惜一片江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3 01:59:52

春已堪怜,更能消几番风雨;树犹如此,最可惜一片江山

2009-10-03 12:27:26 来自: mb

梁启超集联

尹文胜

张中行先生去世后, 钟叔河先生写了一篇怀念的文字。其中谈到一副对联,引起我一点点考证的兴趣。

对联是 钟先生请 张先生书写的。这是老派人的作风,有所仰慕,往往索一幅字以为留念。上联为“更能消几番风雨”,下联为“最可惜一片江山”。

这副对联值得一说。原联是 梁启超先生集宋词而成,不知何故, 钟叔河先生只是截取了其中一部分,又大约为了节省字数, 张先生在书写时隐去了原始出处。于是,呈现出来的这副对联,实则是一副残联,字数不整,且出处不明。

这里可以抄出 梁启超先生的足本:

春已堪怜,更能消几番风雨;
树犹如此,最可惜一片江山。

这副对联非常有名,流传甚广。上联分别出自张炎《高阳台》和辛稼轩调寄《摸鱼儿》,下联则分别出自刘过《水龙吟》(典本出《世说新语》)和姜夔《八归》。

真是一副好对联,集得天衣无缝。梁启超是何等才华,看似信手拈来,而多少忧伤忧患在其中,意境苍茫,读来令人感慨唏嘘。所谓伤心人别有怀抱,才可能单单摘出这几句词一浇心中块垒吧。按,此联集于1924年,斯时斯境,不难理解梁启超集联的心情和用意。

今天重读,即便忽略集联的大背景,单就对联本身而言,也还是能让人引起某种情感上的共鸣。钟叔河和张中行俩先生应该是对这副对联大有会意,才重新抄录的吧。就我个人来说,自然没有梁启超那样的远大抱负,所以对“一片江山”少了很多“可惜”的感慨,但“春已堪怜,更能消几番风雨”一句,实在感同身受。

凡事有好的一面,就有不被人看好的一面。春雨正是如此,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有时喜欢,有时不喜欢;生活中喜欢,诗词中不喜欢——在古典诗词中,赞美春雨的不计其数,谴责春雨的诗词也就同样的多。春雨淅沥,既催花开,也摧花落,是很容易让人爱过即恨的。春天之去,不怪罪春风春雨,还能怪谁?这是不讲理的理。所以通达如辛稼轩,也不免数落春雨无情。看看稼轩原词:“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稼轩是豪放一派,但这几句,很是婉约。这几句词可堪玩味,表面上似乎在埋怨风雨,但内里似乎在埋怨别的什么。这正是古诗词的妙处,只消一两句,就关联了诸多复杂的感情。想来梁启超集它,肯定也不只是为了埋怨春雨一番的。

我早已过了“为赋新词强说愁”或者说“为赋新愁强读词”的年龄,但由这一副残联,而想起前人的这些诗词,也还是不免心有戚戚。“春已堪怜,更能消几番风雨”,由这句词,心里既容易回想起过往春天里的风雨,其实也还容易联想到自己某时某地的境遇。是什么境遇?风雨早已经消磨了年少的情怀,但内心深处,似乎还保有一点类似春天的温暖的领地,实在也还怕再遭到风雨的侵蚀。

最后,可以顺带再抄另一副梁启超集宋词的对联:

满身花影倩人扶,我欲醉眠芳草;
几日行云何处去,除非问取黄鹂。

分别集自晏几道《虞美人》、苏东坡《西江月》、欧阳修《蝶恋花》和黄山谷《清平乐》。敢调遣如此豪华的阵容,梁启超“拉郎配”的创意和“捏造”的手段,实在太让人佩服了。

这副对联,我也很喜欢。比起上一副,少了感伤和愤懑,多了闲适和散淡。几番风雨过后,醉眠芳草实在是很写意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