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声民意求“同频共振”(人民论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1:32:07

政声民意求“同频共振”(人民论坛)

卿立新《 人民日报 》( 2010年02月11日   04 版)

  “让我们在良性互动中同频共振,携手共创精彩未来。”这是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日前发表的致网民新年贺词中的一句。“同频共振”四字,令人眼前一亮。

  同频共振,本是声学规律。声波相遇,频率一致,则波峰叠加波峰,产生更强振荡,金声玉振。人也如此。“两人一般心,有钱堪买金;一人一般心,无钱堪买针。”人和人之间,如果能主动寻找共鸣点,使自己的“固有频率”与别人的“固有频率”一致,就能同频共振,互相促进、共同成长。

  共振,前提是同频。人和人之间的“同频点”很多,一致的观点、相同的爱好等,都可以成为友谊的支撑。政府与网络的同频共振,同样有一个共鸣点。张春贤的新年贺词中还说:“网友‘南柯一梦’在网上告诉我一个‘梦’——他想修通家乡的公路。人民的‘梦’,就是省委省政府的‘梦’。今天,‘南柯一梦’的梦已变为现实。”这个共同的“梦”——希望家乡更美、希望社会更好,就是共鸣点。

  不仅是网上网下,现实之中,也需要同频共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不就是同频共振吗?“群众利益无小事”,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不就是同频共振吗?正是这种党心民心、政声民意的同频共振,才使党和群众步调一致、同声以求,渡过了革命、建设、改革年代的无数激流险滩。

  然而,偶尔也能听到不同的频率。“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这样的频率,透露自以为是的扭曲……如果以这样的腔调说话,恐怕不仅难以共振,还会破坏和谐,变成一道道刺耳的杂音。

  两道声波要同频,还算简单;多道声波相协调,殊为不易。频率一致,融汇成天籁般的和声;各喊各调,则可能是刺耳的噪音。当前,我们处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时代,多元利益、多样诉求中,要找到共鸣点,确非易事。

  网络,是寻找同频共振的新渠道。互联网上,汇聚着3.8亿网民的力量。无论是总书记和总理与网民的互动,还是书记省长请网民“灌水”、“拍砖”,无论是“发挥网络民意在决策中的作用”写进一些省市的政府工作报告,还是网民被推选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都是力求火热工作和滚烫民意的同步、同频,从而共鸣、共振。

  更大范围的同频共振,还要体现在更多的工作中。运用各种方法、拓宽多种渠道,听民声、察民情、汇民智、顺民心、谋民利,让政策和群众的呼声一致,让政绩和民生的需求一致,才能形成合力,产生共振,寻找到“最大公约数”。

  同频共振,让声音更响亮,迸发更强劲的力量。党心民心、政声民意“同频共振”了,才能不断赋予党群关系以新的内涵、新的品质,党在人民群众中就始终拥有无可取代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从根本上来讲,同频共振是执政能力的重要表现,是巩固执政基础的重要保障,也是党永葆先进性的重要内涵。

  同频,则步调一致。共振,则协力齐心。同频共振,则必能在前进途中,迈步更好,走得更快,赢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