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辩证文艺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6:43:39

老子的辩证文艺观

  老子论“道”,常以辨证的思维来进行,比如“有”与“无”,便是作为一对根本的论述范畴来思考“道”的双重属性的。而“虚”与“实”,则是在“有”与“无”这对范畴上演变出来的“道”的双重特征。并且,“虚实相生”,“虚实结合”终于成就了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特点及原则。

  叶朗先生在《中国美学史》一书中曾说从作为“天地之始”的角度看,“道”是“无”,即无规定性,无限性。从作为“万物之母”的角度看,“道”是“有”,即包含有规定性、差别和界限。这是从宇宙本体论的层次来立论。

  叶朗先生还认为,如果就现象界,宇宙万物也是“无”和“有”的统一,或者说是“虚”和“实”的统一。所以从现象界而言“无”与“有”,是可以用“虚”与“实”来表述的。

  作为“道”的基本属性的两面,“无”与“有”,或者“虚”与“实”,老子常有以下的一些表述,有的涉及本质属性,有的涉及特征描述:

  对“道”这一本体的属性的描述:有,名天地之始;无,名天地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第一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四十章)

  对“道”的对立转化的运行规律的描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恒也。(《老子》第二章)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若渝,太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  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四十一章)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四十二章)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老子》第四十三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四十五章)

  对“道”之以“虚”纳“实”,以“无”生“有”的例举:天地之间,其犹橐瀹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老子》第五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植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十一章)

  通过上述引证可以看出,老子是以一种朴素的辩证思维来思考无为之道。天地万物都是“无”和“有”、“虚”和“实”的统一,与这种辩证思维相关,美与丑之间,动与静之间,坚与柔之间,明暗之间,高下之下,诸如此种种对立范畴,都是相克且相生,可以互相发生互为转化的。

  老子的辩证思想为庄子所吸收。比如庄子《知北游》中有黄帝答知的提问的一段话是这样说的:“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化腐朽为神奇”,这也正是宋代黄庭坚诗学观点“脱胎换骨”、“点铁成金”的理论源头之一。只不过,黄氏诗学的“脱胎换骨”“点铁成金”流于形式的一面,对于“化腐朽为神奇”的辩证精神的认识则是欠缺的。

  作为世界的一般规律,万物负阳而抱阳,有无相生的辩证思想通常会体现在各个具体的领域。在文艺领域,它更多的演变为“虚实结合”的艺术原则在发挥作用。比如中国画的空白艺术,中国书法的飞白或布白艺术,戏曲舞台上的以虚当实,这都是当无作“有”在思考的。而在文学领域,最突出的体现就是所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就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就是“含不尽之意于言外”,就是“境生象外”。老子的自然辩证法在文艺领域里就演变为艺术辩证法了。也正是这种艺术的辩证法,成就了中国古典文论的鲜明特色,那就是尚意兴,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意象论、意境论以至于境界论。在这个意义上,老子开创之功莫大焉。(扯淡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