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红:飞扬在八十年代上空的梦想与忧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8:12:42
曾在网上看过一篇写文革以来改变命运十大机遇的文章,其中提到的第三大机遇便是知青返城,文中说到,与其把“知青返城”作为改变知青命运的一次机遇,倒莫如说在更大程度上改变了知青子女的人生。如果影片仅仅想表达这层含义,似乎过于浅薄了,那些尽人皆知的故事应由报告文学家来完成。作为即得利益者的知青子女,其命运是如何被改变的,或许都已经为大家所有目共睹了,但那个年代的仍有许多隐含的忧伤与苦衷不为我们所知。第六代毕竟是第六代,他们想走的就是边缘路线,他们想告诉我们的,是被父辈们的梦想所掩盖的子女们的忧伤。影片《青红》所要传达的,我想可能是,六十年代人自己的声音,自己的爱情,尽管那些声音在那个知青返城的浪潮之中是多么地微不足道,尽管那些爱情想对于父辈们悲壮的梦想和风起云涌的政治事件是多么地不堪一击,但他们毕竟都是真诚的,不做作的。
作为在文革开始那年出生的新锐导演,影片一开始,王小帅就带领六十年代人进行一次集体回忆。高音喇叭,烫发,喇叭裤,男生们拼命地扮酷,女生们没命地害羞……这些关键词在那个年代曾被反复地提及,对于我们或许是感到无比遥远而陌生。八十年代初正是我成长的年代,记忆的触角鞭长莫及,但通过媒体的叙述,它曾以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呈现着。光荣与梦想,激情与忧伤。这些元素曾在我读大学时疯狂地填塞着我的大脑,令我一度表现出极其复杂而又矛盾的心情,有羡慕向往,也有怀疑悲悯。但一个主基调是基本不变的,就是像梁晓声、邓贤的小说里描写的那样,那一个悲壮无比催人泪下年代。而对《青红》的阅读,我的记忆或者是想象又开始出现了分支。
青红作为六十年代出生的一种类型的代言人,在影片中表现的沉闷而压抑。青红的无赖,青红枯燥的生活,在那些冗长的细节中得以展示:在长长的山路上行走,慢腾腾地端茶倒水(很惊诧于王小帅将青红泼水的整个过程完全展现出来),洗菜叶,淘米等。她的反抗也是被动的:沉默,绝食,割腕。我们有理由相信青红在被父亲移植“要回上海”的梦想之后的痛苦心情,对她来说上海只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符号,甚至高考对她来说也没有什么动力。她想要的东西已经淹没在父亲的声音和梦想之中了,这种父女关系在开始父亲出场时的第一句话“你要上哪儿去”已经定格,在接下经过一问一答的几句对话后,父亲才开始慢慢浮出镜头。王小帅有心营造一个“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氛围,是让观众体会到父亲的话语对于青红生活的强殖性,这令人想到了那个刚出场的大喇叭,其声音是无孔不入同时又令人无法抗拒。
其中有一个细节:
吴母:青红,小珍来了,她来看你了。
青红:是吗,她不是上考上大学了吗?
吴母:那她是放假回家了。
沉默,然后是大段的沉默。
甫一听到青红的回答,顿时疑惑了一下,继而感到一种振颤从深处传来。青红失去了记忆?青红对父母过分强调“考大学”的讽刺?我更倾向于前者,不管是开始的“病假事件”还是后来“强奸事件”对她是否有重大精神创伤,当她只能用“割腕自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或者声音时,她都已经濒临一种对生活的彻底绝望的境地了。另外,在影片结尾,镜头基本上始终对着面无表情的青红,即使在听到房洪根的名字时,她也没有做任何表情。这更加说明了,青红对将来的上海生活并无憧憬向往之意。
王小帅有意将青红的英文译为SHANGHAI DREAMS,后面又在谢幕词中写道 “谨以此片献给我的父母与那些三线职工……”,这或许是小帅的一个小伎俩,明明是六十年代人立场的电影怎么戴了一个父辈们立场的帽子?不管怎样,仍向小帅表示敬意,至少,他传递了一种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