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音乐之谜 《黑色星期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16 23:52:54

音乐与录象 //v.youku.com/v_show/id_XODg5Njc0NzI=.html

死亡音乐《黑色星期天》揭秘
当历史成为传说,传说又成为神话,这神话就脱离了现实,变成了超脱真实之外的怪物。《黑色星期天》这首被称为“死亡音乐”或“魔鬼的邀请书”的歌,正是这样一个神话。
    《黑色星期天》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事物,这是很多听其名而惊诧不已的人都极想知道的。可是到互联网上搜索一下,关于这首歌的资料几乎千篇一律,都是说到它的产生以及如何致人于死之类,纯粹在烘托它的神奇之处,使它更加脱离我们的世界而变得不可捉摸,却没有关于这首歌的真正有实际意义的研究文字,反而通过那不停转载的、千篇一律的文字把它传得越来越神奇,使人觉得它几乎就成了魔鬼手中的工具,把这首歌从原来的草地上给变到了云彩里,使人们对它陷入了迷茫之中,以致于无数的迷茫者都在苦苦寻求所谓的“原版”;而当原版真正出现的时候,却充耳不闻,视若未见。见面不如闻名。这使人想起了《倚天屠龙记》第四十章中,殷离原来苦恋着少年张无忌;可是当真正的青年张无忌站在眼前时,她却漠然无视,仍要去寻找她心中当年的那个小鬼张无忌,和现实中真实的张无忌竟毫无关系。
    我们必须正视的一点是,《黑色星期天》其实也是由人写出来的音乐,和我们平时唱的歌是一样的,并没有什么特异之处或是被魔鬼注入了一定的魔力。作为我个人来说,很不喜欢这首歌,也不喜欢其中哀伤的情绪,更不希望原来美好、光明的星期天让这首歌给宣扬得非常忧郁黑暗。
    人们都知道有《Gloomy Sunday》(《黑暗的星期天》),却不知道有《Sombre Dimanche》(《黑暗的星期天》),或是《Vége a világnak》(《世界的末日》)、《Szomorú vasárnap》(《忧郁的星期天》)等。其中《Gloomy Sunday》是《黑色星期天》的英文版,而英文版并非原版,词与曲都是改动过的(由Sam M. Lewis填词)。《Vége a világnak》是原曲作者匈牙利人Rezsô Seress(鲁兰斯·查理斯)所填词的版本;《Szomorú vasárnap》是László Jávor(拉西楼)填词版本,这是两个匈牙利文的版本。还有一个著名的法文版本,就是《Sombre Dimanche》(《黑暗的星期天》),由Damia演唱,现存录音是1936年由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发行的SP唱片。
    1933年(一说1932年),匈牙利人Rezsô Seress(1899—1968)在失恋两周后一个下雨的星期天,于巴黎写下这首曲子。他是个个头矮小、长相猥琐、有些诙谐的犹太人。据说他在布达佩斯一个叫Akácfa(意为Little Pipe小管道)的餐厅做钢琴师,但他只能用右手弹,左手弹并不便利。他因《黑色星期天》而成名。他想以此挽回与女友洛伊娜的关系,不料女友自杀了,只留下一纸写着“Szomorú vasárnap”(黑色星期天)的纸片(纸上写的应该是匈牙利文“Szomorú vasárnap”而非英文“Gloomy Sunday”)。当然他成名后有很多当时著名的音乐家去看他。后来一个美貌妇人海伦与富有的军官丈夫离婚并嫁给了他。他于1968年在布达佩斯跳楼自杀。
    星期天是美好的、光明的,中国古代称为“日曜日”(这种叫法现在还保留在日语里)。可是,Rezsô Seress当时活在痛苦黑暗中,所以在他的世界里那天就是黑暗的,这并不代表星期天这个日子实际上就是黑暗的;就像诗人见到落叶就要伤感落泪而农民看到落叶积肥就欢喜一样,落叶本身是没有是或非的。
    当年在匈牙利157人的自杀事件中,许多人在死前都直接或间接地和这首歌发生联系;传到国外之后,更是造成了许多人死亡的直接或间接诱因,因此被查禁长达13年,直到1945年为止;它因此也被称为“死亡音乐”或“魔鬼的邀请书”。
    这首歌在欧美的流行是通过Damia在1936年演唱的那个法文版(《Sombre Dimanche》)而走红的,所以这个版本非常有名。后来传到美国后,1941年黑人女歌手Billie Holiday翻唱了这首歌,从此更加流行更加走红,这就是一直流行到现在的英文版《Gloomy Sunday》(黑色星期天)。
    《黑色星期天》其实叫《忧郁的星期天》更好些;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它又会讹传出《黑色的星期五》这样一个怪名字。我把《黑色星期天》五十多个演唱版本划分为“原版”和“改编版”两大类,或者叫“Damia”版和“Billie Holiday”版两大类。Damia版虽然是用法语演唱的,但它使用的旋律却是原作者的原始曲谱;而且该录音用钢琴伴奏,又用重唱(或是合唱)组来伴唱(但钢琴的伴奏很弱,可以忽略;加上SP唱片那种真实感和现场感,它的情感的确是很哀伤的,这是现代任何一个版本都无可比拟的。可是Billie Holiday版却把它注入了一些爵士风味,同时打乱了原曲4/4拍三连音的音型结构,完全变了一种节奏型和味道,成了普通的流行歌曲了;虽然从旋律中还隐隐可听出一丝原曲的痕迹,但已和原曲相去太远了。同时它也加入了一个“副歌”般的主题。这首歌的旋律、歌词一直流传到现在,成为现在大多数翻唱版所采用的词曲,以致于许多现代人都以为这个版本就是原版;就连现在翻唱的匈牙利文版(如Hernadi Judit版)虽然用László Jávor填的词《Szomorú vasárnap》,但旋律除了和原版相似之外,却和Billie Holiday版一样加了一个“副歌”,所以现在的翻唱版都可以认为是Billie Holiday版的后代;除了电影《Gloomy Sunday》(台译《狂琴难了》/港译《布达佩斯之恋》)中钢琴、钢琴与小提琴及钢琴与声乐采用了原版旋律外,现代的版本几乎没有一个和原版完全一样的;而电影中的唱法或演奏在情感上并没有Damia版强烈。所以将这些版本划为“Billie Holiday版”类,作为这些版本的代表;原版或近似于原版的就以“Damia版”类为代表。
    原版歌曲的节奏型基本上是三连音,从开头一直持续到结尾。速度用Adagio(意大利文,柔板);调性为c小调(调号和bE大调相同),并非像有些网友所说的什么“整首歌都是以不和谐音阶为主”。
    第一小节(这里的小节从演唱部分开始计算,不含前奏)是c小调的第一级和弦(小调式主和弦)的分解并重复主音,从c1-e1-g1-c2(la-do-mi-la)(是降号,字母是音高,后边的数字是音组),每拍一个三连音的音型,三连音用同音反复,从低音主音(c1)一直到中音主音(c2)(这是简谱的说法),仿佛痛苦与悲伤蓦地升腾起来一样。
    第二小节的前三拍都一样,都是e2-d2-c2(do-si-la)的三连音,最后一拍是g1音的三连音同音反复。这一小节就像是痛苦与悲伤在心中激烈地翻腾,同时出现了全曲最高的e2(c小调高音do)音,情感非常强烈,极其的悲痛。
    第三小节与第四小节是第二小节的下行模进,两个主要的音型是c2-b1-a1(la-sol-fa)和g1-f1-e1(mi-re-do),这三小节的节奏型完全相同。它表现出来的情感好像是极大的悲伤和痛苦在心中翻腾,之后又无可奈何地一点点低落下来,终于沉在心中,变成无言的悲伤和忧郁。
    第五小节与第一小节完全一样,悲伤的情感在胸中难捺,又翻腾起来。第六小节与第二小节相似,只不过最后一拍停留在d2音(中音si)上形成三连音的同音反复,情绪悲伤哀愁达到了顶点却又无可奈何。
    第七小节第一拍是空拍,接着是三个相同的音g1(mi),一拍一个音,用保持音来唱。第八小节的节奏型是第七小节的逆向,三个保持音的c1(la),一拍一个音。这两小节仿佛把巨大的悲伤很无奈地沉入心底,之后颓然地倾倒,忧郁而哀伤。
    这就是《黑色星期天》的音乐结构。
    在据说是作者Rezsô Seress手稿的手写乐谱上,曲名(标题)用作者填词的《Vége a világnak》,线谱音符下边的歌词就是《Vége a világnak》的词。乐谱的最下方抄写的是László Jávor填词的“Szomorú vasárnap”文本,这都是《黑色星期天》的匈牙利文歌词。
    现代翻唱版的《黑色星期天》大都是英文版的Billie Holiday系统的《Gloomy Sunday》,它不过和现代的流行歌曲一样,没什么明显的特色,也没有什么所谓的“杀伤力”。
    有些网友说,现代版的《黑色星期天》都是改编版,不具备“杀伤力”云云,这种说法从某种程度上说并非空穴来风;现代版大都来源于Billie Holiday版,旋律也变得面目全非,早已不是原版的模样了。而这个对原版的“改编”可能要从1941年Billie Holiday版前后算起。
    但反过来说,并非意味着原版就是一首魔曲,是飘离于人世间之外的东西,是一听就会死、具有“杀伤力”的骇人怪物;正如上面我们所分析的,根据它的原始乐谱和SP老唱片,它只是一首歌而已。
    据说当时匈牙利的自杀率在欧洲非常的高,当时德国行将进攻匈牙利,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云也正阴谲地笼罩着欧洲,加之经济萧条和一战所遗留的恐惶,以及当时社会的种种不良状况,令人心情抑郁是很正常的,这一点久处和平之中的我们恐怕很难感同身受。在那种情况下,写出这样一首歌并非不可能(当然,作者当时因为失恋而痛不欲生的心情恐怕能体会到的不在少数吧)。加之歌词非常的消极、凄凉、悲伤,在当时的情况下,在那种整个世界社会大环境下所形成的心理的人们听了想要去死也没什么希奇的,正如困了有人送枕头一样,何乐而不枕呢?所以这首歌只是一个诱因,却不是造成那些人自杀的根本或直接原因。我们身处现代社会主义社会,有饭吃,有衣穿,饱可以思淫逸,暖可以想美女,恐怕很难想像出几十年前人们的心境。歌词中痛不欲生的失望和夹杂着焦灼而炽烈的爱,往往让失恋的人,生发一种情愿以死去换回所爱的强烈幻想。不过,据说当年听了它自杀的人可不都是失恋者,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
    有网友说,现代版的《黑色星期天》并非没有了“杀伤力”,而是因为不是原版了云云,这是一种以讹传讹不负责任的说法,说明说这话的始作俑者只是受了种种传闻的影响而把《黑色星期天》作为神话或传说来看待,并非把它当作历史来对待。什么叫“杀伤力”?音乐本身并没有这种能力。若说音乐的共振和某个建筑物达到一致时能将其摧垮,这并非不可能,但这是物理上的原因造成的,却不能归结于音乐自身的所谓“杀伤力”。“四面楚歌”只是利用了人的心理原因,却并非歌曲本身有这种能力;若是在项羽的兵都身处楚国,他们听自己家乡的音乐还至于溃不成军吗?至于莫扎特的音乐,的确有某种神奇的功能,但是那只是音乐的心理作用罢了。听古典时期的音乐,有一种详和优雅的美感,就像欣赏巴洛克的精美建筑一样,听摇滚却很难有这种感受。再者,也不一定人人听古典音乐都有这种感受,甚至一听到巴赫的管风琴响就大呼头痛而听了摇滚倒兴奋不已的的半乐盲也大有人在,那么即使这种巴洛克音乐真的有“杀伤力”,那么对这人又有什么作用呢?若是聋子听音乐,那音乐对他又存在什么所谓的“杀伤力”呢?
    所以这些以讹传讹的说法除了不负责任之外,还把《黑色星期天》更加妖魔化。前两年湖北长江大学一名大三的学生在网吧听这首歌时(应该是现代的翻唱版),昏倒在网吧。在听歌之前,他先看到了网页上的简介,网页的整个色调是黑色的,旁边的骷髅头好像在给大家发出一封封的邀请书,正上方几个若隐若现的标题更是增加了网页的神秘性。单从画面上看就给人传递了一种恐怖的资讯。而网页里面的很多关于人们听完这首乐曲而自杀的故事更是骇人听闻(就是人们争相转载的这首歌在当年“杀”人的历史事件)。不良的心理暗示是造成这个学生听了这首音乐之后所产生的反应的根源;这些网站里大量关于这首歌曲的报道都形成了一种不良的暗示。而这些不探其源愈传愈广的以讹传讹的说法都在散布着一种不良暗示,道听途说地为这首很普通的歌曲增加了一个意外的“杀伤力”,而当年那些自杀的人是在一定的历史或社会以及心理条件下听了它自杀的,它只是诱因而非根本原因,所以,这个所谓的“杀伤力”并非是歌曲本身所包含的,乃是在一定的历史事件的基础上,多年后当历史变成了传说、传说再变成神话的过程中人为地附加上去的;正如今年辣椒难卖都给倒河里了,而有人用线穿起来卖就卖得很火;农村狗不理的驴粪蛋好好侍弄一番包装一下到城里就成了很好的花肥,不就是这样吗?
    当年《黑色星期天》不单发行了唱片,还在电台经常播出,听这首音乐的人大有人在,但绝大部分的人都没有什么异常,也不是听了之后人人都去自杀。有些人的暗示性非常高,就很容易接受相关的刺激;当他接受相关的刺激之后,这时就会调动他肌体所有的防御系统作出一种高明的状态,再产生相关的反应,就会出现那位大学生昏倒的现象。他若事先没有看到这些渲染介绍,单刀直入地听这首歌是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
    一些人还听信一种传说,说是该曲原曲是47分钟多长度的钢琴曲,并在相信之余苦苦地寻觅着它的录音;还有的说最后的原版乐谱被锁在美国某音乐学院保险柜中云云。根据相关资料,这首歌当年发行的唱片是Standard Play(SP)每分钟78转的胶木唱片,也就是上世纪30年代常用的唱片,一般用在机械手摇留声机上,它的两面录音共10分钟左右。电唱机虽然出现得很早,但那时并没有流行。虽然每分钟33-1/3转的Long Play(LP)唱片30年代已出现,但直到1948年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发行LP唱片时,电唱机才流行起来。(LP唱片两面共可录音半小时左右)。如果《黑色星期天》真的是一首47分钟多的乐曲,SP唱片要5-6张,LP唱片1或2张才行。但从有关资料来看,当时《黑色星期天》就一张SP唱片,何来的47分钟长度之说?还有一点,它究竟是钢琴曲,还是钢琴协奏曲,还是钢琴套曲,或是大型清唱剧还是仅是一首歌?它究竟用多少张唱片录制发行?是SP唱片还是LP唱片?
    再有一点,这47分钟是如何得出的?若是根据乐谱,这种说法就很牵强。因为乐谱上面大多只标上乐曲的大致速度,如Andante、Allegro、Adagio等,一种速度每分钟多少拍,每个演绎者都不尽相同。就拿中国的名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来说,1961年沈榕唱片版和上世纪80年代末西绮崇子版或是薛伟版、盛中国版,速度都不尽相同,那么,演奏出来的总时间长度自然就不等了。若是根据某个版本的录音得出的时间,那么这个录音是什么版本,又是以什么形式录制的呢?唱片?还是钢丝录音机?所以,在缺乏相关的资料和证据时,这种说法也只能看作一种传说。
    互联网上曾流传过一个视频,是日本“USO!JAPAN”节目制作的《黑色星期天》的探秘。片中播放了上世纪30年代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发行的《黑色星期天》的法文版——《Sombre Dimanche》的直径30cm的大SP唱片(Damia版),同时剪辑了表现这首歌当年创作经过及“致人于死”的历史画面(后来拍摄的电影),以及对这首歌引人死亡之谜的分析。有网友看了后,回帖用脏话骂那两个主持人,并说这是骗局而非原版云云。还有一个论坛里有人发了电影《Gloomy Sunday》(《布达佩斯之恋》)的片段,是安德拉许(即电影中《Gloomy Sunday》的作者)在自杀前最后一次演奏这首乐曲,为洛伊娜演唱伴奏的情景。有网友就骂说把电影都剪辑了来欺骗大众云云(其实电影中所用的正是原版的《黑色星期天》的旋律)。这几位网友的观点只说明了他只相信有关这首歌曲的神话却没有或不敢正视它的真正历史;这有点像听说自己娶了个花枝招展的老婆,待掀起盖头才发现是个黄脸婆,之后大骂媒人一样,是因为现实和所听闻的神话差距太远了罢,也因为是有前面所说的“殷离情结”。
    在表现作者完成这首乐曲之后在乐谱上方写上标题时,镜头中他写的却是“Sombre Dimanche”。不知道是因为他是在法国写这乐曲而写上法文标题,还是电影拍摄者搞混了,还是他事实上写的应该是匈牙利文的“Vége a világnak”或“Szomorú vasárnap”;他女友洛伊娜自杀后写着《黑色星期天》标题的纸片上却是匈牙利文“Szomorú vasárnap”;而表现其他人自杀手里拿着的乐谱,标题却是法文“Sombre Dimanche”。不知道是电影拍摄者造成的,还是怎么回事,总之由于资料缺乏,很难考证这一细节。但即使如此,我们仍然可以发现,当时流行的是法文版的《Sombre Dimanche》和匈牙利文的《Szomorú vasárnap》,当然也可能会有匈牙利文的《Vége a világnak》等这几个不同语文的版本,而不是互联网上以讹传讹的说是死者们手里拿着的是《Gloomy Sunday》,因为这个英文版本出现得较晚。当然,“USO!JAPAN”节目中也提到了Damia,只是中文字幕可能是按日语,翻译成了“丹尼尔”。还有一个细节:节目中除了主持人是用电唱机播放SP唱片外,引用的视频或电影中都是用机械手摇上发条的留声机播放唱片。
    当我们剥去神话和传说之后可以知晓,《黑色星期天》不过是一首稍有伤感、年纪都相当于七、八十岁老太爷级别的歌曲罢了。它是一首小调歌曲,它的情绪算不上是极度的悲伤,只能算中等或中等偏高一点,比它更加哀伤凄惨的歌曲或乐曲不胜枚举。只是因为在当时那种社会和历史环境下,它的哀伤成了许多人的自杀诱因,由此越传越神,最后就成了超脱于现实的一个恶魔,也因此更加闻名。可是现代人若事先不听任何介绍,也不知道本文视频中的音乐就是大名鼎鼎的《黑色星期天》1936年的原版录音,我想恐怕他听了会感到厌烦,还不如听听时下流行的歌曲带劲。我经常给学生播放周璇的歌都差点逼疯了他们,更何况这老掉牙的无伴奏又难听的古老歌曲呢?
    所以,中国人从前爱看戏,那是他们的娱乐方式;西洋人是看歌剧,而现代人是听某红歌星的专辑。若是交叉了时代,就不会有什么好效果,恐怕只能有一小部分人能感同身受。
    有一个QQ群,里面有一些巴洛克时期音乐的狂热分子,满口不是意大利文就是法文或德文,要么就是俄文,能大段大段地用那些文字打歌词或剧情,别人听的一楞一楞,他们自顾自地聊得热火朝天。现在的年轻人爱好戏的人怕是不多了吧,甚至一听锣鼓家伙响就闹心,而当年老一代的人看戏都能看得泪水涟涟或是伤心欲绝;爱好歌剧的除了天生就和歌剧有缘或是在音乐学院关上几年的人之外更是凤毛麟角,遑论理解或有见地。所以,什么时代流行什么音乐,本来就是随大众化的,只有少数人能各个时代的音乐都能欣赏得动。
    那么,那个时代那种环境下让人听了有自杀冲动的歌,放到现代去听,就像拿歌剧给“80后”的人听一样,什么结果应该能想像得出来。若有人以为歌剧很经典,很想发扬光大,就不得不把乐队配器改成现代电声乐队,用现代通俗唱法来演绎,所以就会有把莫扎特第四十交响曲第一乐章的主题给填上现代的词并用现代乐队现代唱法演绎成《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那样令人作呕的猴戏一样;或者是把周璇的歌(那是没人能超越的)原版录音给配上现代流行歌曲的架子鼓(我不称之为爵士鼓)节奏和电声乐队合成到一起一样,最后出来的效果一边是原版的老上海爵士乐队的原版伴奏和周璇几十年之前的原版录音,一边夹杂着不伦不类的现代鼓点和配器,简直就是一台猴戏,听着这样的录音版本你呕都呕不出来,有点像周伯通当着丘处机们的面大骂“牛鼻子”或“臭道士”一样,只能让人啼笑皆非;用很多年前赵丽蓉的一句话说,就是“我们这些好玩意都被你们给糟蹋了”。既是这样,为什么在现代仍然要把《黑色星期天》冠以“死亡音乐”或是“魔鬼的邀请书”这样一种不切实际的名称呢?所以我们不用把脑袋放在别人的肩膀上受别人意志的控制而听网络上那些道听途说不求甚解的说法以致给自己一个消极的心理暗示,如果那样的话莫说是《黑色星期天》,听什么都是心惊胆战的。记得很久之前我在网络上搜索《黑色星期天》时,因为它那如雷贯耳的大名,心里总是发毛,甚至天晚了同事们走后关了灯再到网上去搜索就恐惧万分,手都发抖;这就如同我们听到某地闹鬼而夜里走到那里就怕得要命一样,其实哪有呢?不过是消极的心理暗示罢了。
    现代是该给《黑色星期天》这样一首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忧伤歌曲正名且剔除其不切实际的神话色彩的时候了。
    《黑色星期天》只是一首几十年前的很普通的老歌,没有任何神秘或是诡谲之处,现代人听了就跟听周璇们那个时代的音乐一样;你若不喜欢周璇时代的歌,那么听了《黑色星期天》的原版对自己或是对音乐都是一种浪费,因为这好比歌剧时代的人听了歌剧能哭得死去活来而拿它给我们现代人欣赏一样,除了乐感好的人之外很难有人喜欢或是引起共鸣,所以在现代听《黑色星期天》这个当年引发多人死亡的歌曲不必担心会死人(心理脆弱且大量看相关简介而形成不良心理暗示或是失恋者除外)。好在现代翻唱版都是Billie Holiday改编版的后代,既和原版大不相同,而且通俗又符合现代人的欣赏风格,谁让咱们不都是古典音乐爱好者或是喜欢周璇时代的音乐呢?不过我看这些改编版真不该再叫《黑色星期天》,因为它在歌词和音乐上和真正的原版出入太大,所以不如干脆另起一个新名,或是叫做《副黑色星期天》更好,何必混淆视听呢?就像留声机一样,明明它是机械上发条手摇式的,有些厂商偏要把电唱机也做成那种东施效颦的样子,竖上一个大喇叭,再装上收音机、CD机、磁带录音机等三、四宠爱在一体,看起来就像是个怪样子的留声机,也让年轻一代就以为留声机就是这样的(有多少人分不清电唱机和留声机以致于将其混为一谈呢?),买的人不过是附庸风雅,叶公好龙罢了;就像见到别人家有夜明珠,自己也买个白色台球还以为是真货一样。但假的就是假的,《黑色星期天》的原版就是真版,现代翻唱版只能换个名字或是叫《副黑色星期天》才合乎道理。
    有人爱好天生丽质的美女,有人却爱好人工手术生成的娇艳女子,这只是个人品味不同罢了;只要不是害人的事,也就没有什么错对之分。听流行歌曲还是听周璇们,各随己意,谁也强求不来。
网络上还有一个所谓的的钢琴原版录音,有40多分钟长度。可是仔细听听,里面尽是一些爵士或蓝调之类的音乐,还有一些古典音乐,难怪有网友说里面竟然出现了圣-桑的《动物狂欢节•天鹅》以及其它熟悉的古典音乐。要这样说,我待会也造个40多分钟长度的钢琴原版录音如何?
   互联网上流行的《黑色星期天》的歌词是英文版的《Gloomy Sunday》,有多种不同的中文译本,但全是按意译或直译的文本,不能入歌来歌唱。(将外文歌曲译为中文,需要经过译词和配歌两个步骤。译词是将外文按直译或意译译为中文,这是歌词的文本。但歌词要和旋律的起伏走向以及音符的多少相吻合,歌词就需要进行编配,按词意重新安排字句,使词的字数和音符的多少能配合上,文字的抑扬也要和旋律走向相吻合,最终完成的歌词为了达到这几个目的可能会和原文歌词有点出入——这就是配歌,相当于根据原文的词意重新进行中文创作。网络上《黑色星期天》的词只是译词,却没有配歌,所以不可入歌来歌唱,因为最起码的字数就和旋律对不上)。我将法文版、匈牙利文版和英文版的《黑色星期天》重新译配为中文歌词(较多直译,较少意译),可直接入歌歌唱。◆由Damia演唱的法文版歌词译配:《Sombre dimanche》
《黑暗的星期天(或作:黑色星期天)》译词/配歌:万壑松风听琴韵
(依原版乐谱译配)Sombre dimanche...Les bras tout charges de fleurs
忧伤的星期日 鲜花也显凝重Je suis entre dans notre chambre le coeur las
我徘徊在 你我心灵的空间中Car je savais deja que tu ne viendrais pas
因为我已晓得 你不会来相会Et j'ai chante des mots d'amour et de douleur
我低吟轻轻唱 充满着爱与痛Je suis reste tout seul et j'ai pleure tout bas
我依然独自地 黯然伤泪潮涌En ecoutant hurler la plainte des frimas ...
静静听伤恸的 哭诉声如冰封……Sombre dimanche...
星期日 黯伤情……//Je mourrai un dimanche ou j'aurai trop souffert
身疲倦心伤恸 在今日要远行Alors tu reviendras, mais je serai parti
你归来我离开 生死别难相逢Des cierges bruleront comme un ardent espoir
不灭的那期望 熔化在烛光中Et pour toi, sans effort, mes yeux seront ouverts
未能够挽留你 难瞑目心伤痛N'aie pas peur, mon amour, s'ils ne peuvent te voir
莫惊惶莫犹疑 近前来静静听Ils te diront que je t'aimais plus que ma vie
人们说我爱你 远超过我生命Sombre dimanche.
星期日 泪长涌……    这个版本的歌词有些消极,也蕴含着巨大的伤痛。Damia稍显混厚的声音加上法文的发音,把这首歌演绎得很到位。只是那种深深的悲伤,对人的影响不是太好,容易给心情不好者造成不良的心理暗示。
    星期天是主日,在圣经中是主复活的日子,是喜乐的日子,美好的日子。可是作者在这一天遇到了非常之事,继而陷入痛苦中不能自拔。这说明他活在死荫幽谷中,见不到光明,见不到希望,没有盼望没有指望,心伤不得抚,心痛无人慰,由是觉得周日甚忧郁。这种哀伤的情绪感染了多少人,又成了多少人自杀的诱因!它间接地歌颂了死亡,全曲见不到一丝光明。
    作者的思想是狭隘的,为了一个女子而要死要活,以致将这种情感再传染给别人。世人也是瞎眼的,耳聋的,将这一首黑暗的歌曲奉为经典,以至于戕害同类,遗祸人间。
    追求光明的人,或是上帝的子民,是没有人会喜欢这样的歌曲的。所以,在这里看完满足了好奇心之后,心里就释然吧,不要再将这首歌奉为经典了。
    (这个中文版的译配有些生硬,我不太满意;不过因为制作视频在即,只好先用了。)◆由曲作者Rezsô Seress填词的匈牙利文版译配:《Vége a világnak》
《世界的末日(即<黑色星期天>的匈牙利文Rezsô Seress版标题)》译词/配歌:万壑松风听琴韵
(依原版乐谱译配)Ôsz van és peregnek a sárgult levelek
风萧萧叶飘零 秋风疾难成行
 
Meghalt a földön az emberi szeretet
所有爱随风落 我期望都成空Bánatos könnyekkel zokog az öszi szél
风流泪心破碎 人世间冷如冰Szívem már új tavaszt nem vár és nem remél
寂沉沉如黑荫 我不再盼春风
 
Hiába sírok és hiába szenvedek
徒伤悲空流泪 秋风紧秋霜浓Szívtelen rosszak és kapzsik az emberek...
人世间皆自私 趋沉沦变无情……Meghalt a szeretet!
一切爱 皆消熔!//Vége a világnak, vége a reménynek
审判日已来临 期望灭幻想终Városok pusztulnak, srapnelek zenélnek
烈火烧天地崩 毁灭尽罪恶城Emberek vérétôl piros a tarka rét
纷纷倒人毙命 青草地血染红Halottak fekszenek az úton szerteszét
看全地尸如山 街道上无人踪Még egyszer elmondom csendben az imámat:
我心哀如寒冰 轻轻发祈祷声:Uram, az emberek gyarlók és hibáznak...
上主啊 人作恶全列在罪孽中……Vége a világnak!
全世界 消无踪!    不知道这个词是Rezsô Seress什么时候填上去的,也不知是不是他当时写曲子时的心情的表现。这首词如同史诗一样宏大,充满了悲壮而激烈的画面。词突现了个人的消极悲愤之情。单从歌词很难看出是愤世疾俗还是因失恋造成的的愤懑。
    歌词来源于圣经《新约New Testamente》,有福音书中的论点,也有《启示录》中的场景。
    上阙写了秋天叶落,爱都死在大地上(Meghalt a földön az emberi szeretet),秋风阵阵,叶飘悲风挥泪,作者对世界已灰心,不再盼望心灵的春天。可是他这样的悲伤是徒然的,因为人间的爱已死了(Meghalt a szeretet),人们变得自私、无情、趋于沉沦。不过圣经中只是指出了末世会出现的事:无亲情,诡诈,不义,卖师卖友,父子反目,人人沉沦于罪中……这只是为人们敲响警钟,使人能转离罪恶洁净自己再归向创造天、地、海和其中万物的主,并没有这般消极与厌世般的颓废。
    下阙引用了《启示录》中末世的情节,写到末日(审判日)来临,罪恶的城(象征性的意义)被毁,鲜血横流,尸体倒毙在大城的街道上。
    这首词和别的版本都不太一样,它引用了经典,继而断章取义,将其中描写的情景曲解并引申到自己身上成为自己的视点和观点。若是审判日来临,作者还能再说“Még egyszer elmondom csendben az imámat:Uram, az emberek gyarlók és hibáznak...”(我心发出另一个祈祷:世人都是罪人,主啊,他们作了恶……)吗?作者这种灰心与厌世,岂能比别人更圣洁吗?若是审判大日来临,作者还能在上主面前站立得住再如此祈祷吗?所以这首词不但使人恐惶,也容易让人误解圣经的教训,实在不是什么值得称道的事。
    在前面我并非为《黑色星期天》正名,使它能站立得住,而是要说明它不过是一首普通的歌,不必将之看为神怪之物。可是,同时也必须正视这一点,这首歌的确不是什么积极向上的歌曲,在人心积郁甚重时,听了它也会形成自杀的诱因。所以,这里所探讨的只是歌曲本身的一些问题,将它从神秘与神奇之中还原到它应该在的平凡位置上,并非提倡人人都来听它为乐。◆由László Jávor填词的匈牙利文版译配:《Szomorú vasárnap》
《忧郁的星期天》译词/配歌:万壑松风听琴韵
(依原版乐谱译配)Szomorú vasárnap száz fehér virággal
忧郁的星期天 小白花成百千Vártalak kedvesem templomi imával
静静的祈祷中 期待你再出现Álmokat kergetô vasárnap délelôtt
梦醒后晨曦中 追逐你到天边
 
Bánatom hintaja nélküled visszajött
你离开不回来 我忧伤苦难言Azóta szomorú mindig a vasárnap
从今后星期天 长流泪愁无边Könny csak az italom,kenyerem a bánat...
身孤独心忧伤 飘零在天地间……Szomorú vasárnap
忧郁的 星期天!//Utolsó vasárnap kedvesem gyere el
最后的星期天 请回到我面前Pap is lesz, koporsó, ravatal, gyászlepel
灵柩旁花满地 祈祷者泪涟涟Akkor is virág vár, virág és - koporsó
你躺在花丛里 再不能把手牵Virágos fák alatt utam az utolsó
在远方那树下 花盛开我长眠Nyitva lesz szemem hogy még egyszer lássalak
睁开眼 我最后想要再见你面 Ne félj a szememtôl holtan is áldalak...
勿惊惶 死亡中 我还会常牵念……Utolsó vasárnap
最后的 星期天!    这个版本的歌词也是忧伤的,带着死亡的阴影,英文版的歌词倒是和它有几分相似。对于死亡,人们的见解各有不同;有用假死复生的人作催眠去探究死亡的,有用仪器探测的,有用种种巫术去了解的,或是用某种方法将人催入死亡状态而作研究的。但是,我们必须明白一个事实:没有人能真正死了之后再从地狱中归来世间,因为灵界的事就是灵界的事,世间的事就是世间的事;世间的人也无法通过世间的手段去自行了解灵界的事。死亡之后,或上天堂,或入革赫纳(希伯来语,地府),原是没有第三条路可走的;人类用人间的方法探测灵界的事,很显然得到的结论是荒谬的。现代科学已经证实,反物质是存在的,超出世间的永恒存在是自然存在的——也就是灵界;但人类却无法窥见它的真相。通过圣经我们知道,人死后一旦归入地府,那是永远受苦的地方,哪里还能“Ne félj a szememtôl holtan is áldalak...”(在死亡中我祝福你)?
    人间是黑暗的,是因为人没有寻见光明;人间是光明的,因为人可以寻见永生。这首词显明了人性的脆弱和无助无奈无望,在困境面前不得解脱,最后只好以死来解脱。世人正是因为不知道死后的情景,所以在愁不得解、困不得脱时,往往就选择了死;而自杀的,就是杀人的;杀人的就是有罪的,有罪的应该去的地方,自顾且无暇无能,还能祝福谁呢?
    自杀的,对不起造他的主,更对不起生养他的父母以及所有为他付出并关爱他的人。当一个人忧伤已极想要自杀,而临自杀悔悟并放下屠刀时,别人就会说:这人没种,连自杀都没勇气。其实,这正是黑暗使者的作为和引诱,这话也正是出于那恶者,因为那恶者已预定在永刑里受苦了。我们是要救人,而那恶者的专业就是使人沦丧并归于牠。◆由Sam M. Lewis填词的英文版本译配:译词/配歌:万壑松风听琴韵
(根据Billie Holiday版乐谱配歌)
 
Sunday is gloomy
我心何忧郁
 
My hours are slumberless
时光都寂沉沉Dearest the shadows I live with are numberless
星期天 我四周 围绕无数翳阴Little white flowers Will never awaken you
花堆簇 色洁白 再无法唤醒你Not where the black coach Of sorrow has taken you
你躺在 漆黑的灵车上 无声息Angels have no thoughts Of ever returning you
诸天使 也不愿转回头 回顾你Would they be angry If I thought of joining you?
是否因我切愿随你去追寻你?Gloomy Sunday
忧郁的日子!//Gloomy is Sunday
忧伤充我心With shadows I spend it all
我相信 它会殆尽My heart and I Have decided to end it all
那悲伤和翳阴 我要将它除尽Soon there'll be candles And prayers that are said I know
旋即祈祷声 伴着鲜花泪淋淋But let them not weep
朋友们 别哭Let them know that I'm glad to go
我已经安然地 含笑去Death is no dream
逝去非梦境For in death I'm caressing you
死亡中 我爱抚你With the last breath of my soul I'll be blessing you
最后再祝福你 表明我的心意Gloomy Sunday
忧伤的日子!//Dreaming, I was only dreaming
梦境 一切恍若梦境I wake and I find you asleep In the deep of my heart 
梦醒来 找寻你 你已经沉睡我心Darling I hope That my dream never haunted you
只愿这梦 未曾让你烦心My heart is telling you
敞开心扉表白How much I wanted you
我多么思念你Gloomy Sunday
忧伤的日子!    Billie Holiday版(1941)是英文版中非常有个性的一个版本,有着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柔媚婉约之风,后来的英文翻唱版都是它的后代。这个版本和原版在词曲上出入都很大,尤其是在节奏型上。那么,在译配时,就需要按着这个版本的乐谱来配歌。
    词作者似乎做了一个可怕的梦,梦中遇到死亡的恐怖绝望的场景。网络上讲到这故事时所说的“歌中描述了一位不幸的男子无法将其所爱的人重新到召回身边,他在一个忧郁的星期天频频冒出殉情自杀的绝望念头,而这个念头伴随着对其爱人极度的思念难以排遣”应该就是指这个。
    虽然这个版本中没有明显的歌颂死亡,但它依然是黑暗和消极的,给人以一定的不良的心理暗示。作者死也死得喜乐无涯,就非常的能刺激那些忧郁的人拿起自杀的凶器在困苦中寻求解脱。它和《Szomorú vasárnap》版一样,同样有在死后对别人祝福这种荒谬的论点。所以,它的黑暗和消极同样也是出于那恶者。
    歌中提到了天使。天使是谁?人们的印象里大约就是那个长着肉翅膀的小顽童,或在画里,或刻在墙上。但是,天使是灵界的一种生物,是一种超现实的真实存在,正如有一首歌中唱道的“上主之天使,光明之灵”;既是灵界的生物,那就不会是人了。据圣经记载,天使有多种灵体的形状,绝不同于血肉的人类,有时会“像人”,那只不过是一种显现的方式罢了,形状如同身穿耀眼白衣的青年。有的有许多翅膀,但其中璂璐伯有两个翅膀。而带两个肉翅的顽童形象,则是罗马神话里丘比特那个带着箭乱射的东西,天使从来没有顽童形状的。
    “Angels have no thoughts of ever returning you”,一个人如果死在黑暗里,死在他自己的罪中,是了无光明的,天使既是上主光明之灵,当然也就不会回顾了。只是这种黑暗的歌曲里提到天使,实在是一件极不应该的事。
    这歌是可厌的,可憎的,是那恶者之灵手中的工作。
    (这个英文版歌词我还译过一个意译本的文本,只是将其翻译成中文,没有配歌。)◆有一个林夕填词的中文版本,歌词是:明日无了期
沉睡也是福气
烛光与诗歌感想我早预备
钟声里鲜花似灰烬落一地
这双脚这么重 终于不必着地 同伴别看好奇
能令你们的伤悲
我突然欢喜
就这样长睡不起
gloomy sunday 来日无了期
存在有甚么惊喜
你在何处
在浮生的我多妒忌
蒲公英要死至飞得到目的地
升起了的 亲爱的
总有一天堕地 无恨无爱
神父别要为此泄气
挂念谁 永别离
到最后亦一起
gloomy sunday 别怕 眼睛继续红
醒于噩梦中
心再灰 泪还暖 让我放松 从未忘记
从前在病房吻你
你亦能笑著问我
为何事伤悲
gloomy sunday     还有其它语文版本的歌词,就不在这里一一译述评价了,反正它都是令人憎恶的黑暗之作,大同小异,是光明之子应当憎恶的。    《黑色星期天》也不过如此,见面不如闻名。当我们了解到它是如此的普通得不能再普通时,更应该明白这首当时的歌在当时产生的一些事件让它蒙上了神秘的外衣,但剥去后,放之于现代,它的面目不过这样普通;甚至我们还会觉得它还很难听。同时我们也不能迷信一些传闻和资料,道听途说不求甚解地在心中把它妖魔化,最后搞得自己也惊恐万分。它的忧伤和黑暗,是活在黑暗之中人的明证,所以,热爱光明的人们,我们在这里探讨它,揭露它,只是为了满足我们人类天生的好奇心,除此之外,它对我们来说,是毫无意义的。我们要驾驭并最终唾弃它,却不能被它驾驭。我们要追求光明,寻求永生之道,却不能踏入黑暗的一丝一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