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课时不应该压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0:11:24
  又听到老师太抱怨“课时太少,要讲的内容太多,都不知道课该怎么讲了”。

   唉,老师总是嫌课少!

  其实,我们的情况是,平均每天有六到八个小时在上课,而很多老师都说,大学主要靠自学,什么课堂时间跟自学时间比例1:5,1:3等等,这本身就是一个悖论!照现在的情况,每天往死里学,也就能达到1:1,这还得把做作业的时间算在自学里面。1:5,1:3根本就不可能发生!

  所以很明显,现在的课时设置肯定有大问题,必须得压缩!

  而实际上,我们现在教育教学的问题已经不能仅仅在操作层面去思考,必须在教育理念、思想的层面去做更多的改进。

  难道老师讲得越多,学生的课程越多,就越能培养出人才吗?现在教育界很多的情况都是在走老旧的教育理念,用大量优质的资源,选拔出最听话的学生,然后海量的各式各样的课程,铺天盖地地向学生压过来,老师累得尚且不行,学生更是苦不堪言。原本高尚、智慧的教育,变成了填鸭,甚至灌水。浪费的不仅仅是大量的各种各样的资源,更浪费了学生们的青春,而在某种程度上是在残害我们的未来啊!

  不要再说这些是教学改革,哪有用这么落后的教育思想搞改革的?

  大学到底应该学什么,怎么学,怎么教?

  我认为,在信息社会已经到来的时候,大学,特别是重点大学,应该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科思维、思想、方法的层面上,而具体的知识作为传递过程的载体。

  一方面,信息社会,纯粹的只是已经不是人的核心优势。知识大爆炸、信息大爆炸,现在人和机器的理想分工是机器来干记忆、重复、硬性流程化的工作,人来干复杂的,不可模式化的工作。所以,那些学科思维方式、思想方法才是一个人才最核心价值。何必费那么多时间、精力去干那些费力不讨好的事呢?

  另一方面,中国教育的现状就是学生从小到大一路考试过来,没有像欧美那样从小开始,在高中就已经成型的职业生涯规划,注定了超过百分之五十的人是不会从事所学专业的工作,我们的教师很有必要知道这一点,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讲台下面几十、甚至上百几百名学生,他们是不同的,不是好坏之分,而是不同的类型,不同的发展轨迹,不同的追求。

  尽可能地满足大家共同的需求,将本学科最精华的部分展示给学生,通过一些简单的例子,将深刻的学科思维方式、思想方法传授给学生,其实这才是大学教师最大的价值。否则你每天辛辛苦苦讲的东西,很可能学生自学的效果更好。这就是因材施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此外,大学老师的职责在于“传道、授业、解惑”,而不是手把手教学生什么。即便是那些要在本专业深耕的同学,为什么不是自己学习那些重要的知识呢?

  让我们继续大力压缩课时吧!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根据自己的职业发展需要去高效率的学习知识、锻炼能力,去实践,去研究,去更顺畅,更有创造力地走向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