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杂谈]烽火戏百姓:房地产调控进入民心涣散的时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8:51:21
经济论坛』 [经济杂谈]烽火戏百姓:房地产调控进入民心涣散的时代!
作者:喝普洱的城主 提交日期:2010-2-21 23:09:00 访问:31506 回复:210     从2003年4月121号文件拉响调控警报开始,到2008年年末房地产救市政策的出台,这期间的历次房地产调控,现在看来,更像是对民众的一种烽火戏诸侯式的戏谑。

   从结果来看,每次调控房价都是越调越涨,房地产利益集团也是越调越嚣张。从过程来看,每次调控之前必然会约谈房地产利益集团,并以房地产利益集团提供的数据资料作为调控的重要依据。好比警察每次开始严打之前都召集小偷强盗,让他们提供每个月的作案次数,然后再决定要不要严打,严打的程度是重还是轻?可以说,8年来的每次房地产调控,房地产利益集团从始至终都扮演着大小通吃的庄家角色。
  
   如果不是2008年年末的那场房地产救市,也许有相当部分的百姓,还会认为之前的一次次调控失败只是管理层相关经验的匮乏,以至于打蛇没有打到七寸,又或者以为调控政策的延后性以及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周期性,决定了调控效果不可能立杆见影。如果不是2008年的那场救市,有相当部分的百姓或多或少还希望管理层通过调控让房价降下来,让自己能买的起房子。如果不是2008年的那场救市,有相当部分的百姓还只是把房价居高不下的矛头仅仅指向炒房者、开发商、或者地方政府,而不是一度以为会在乎他们住房问题的,高高在上的管理层。
  
   但是历史没有如果,事实没有如果。
  
   2008年的那场救市让成千上万的百姓看到了之前一次次调控失败的本质。不解,失望,愤怒,充斥着舆论的空气。所有不满的情绪都化为沉郁的静默,以至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各种舆论媒介上都没有听到任何做空房地产的声音。代言草根的易宪容自言已经无话可说,义正言辞的时寒冰不知所踪,只剩下牛刀一个人,偶尔出来,在寂静的空谷中孤独地呐喊。
  
   除了房地产利益集团之外,所有的人都不理解为什么要拯救房地产。
  
   没错,当时的情况下,拯救经济确实需要依靠房地产。但是经济危机从爆发到消亡,也就1、2年时间,完全摆脱经济危机的影响也只需要三年至五年时间。经过30年的积淀,中国经济还不至于脆弱到经不起在1、2年的经济危机冲击,而遭受毁灭性的打击。
  
   从经济规律来说,中国经济经历30年的快速奔跑之后,已经到了有必要休整一下的时候。世界上没有能够永远狂奔不止的人和客观事物,包括中国经济。此次经济危机应该是中国经济停下来反思经济发展模式,调整经济发展模式的绝佳机会,而不是对经济危机给予迎头痛击。
  
   从理论来说,尽管马克思经济学认为社会主义有着抵御经济危机的天然免疫能力,管理层也不必因为身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却无力抵抗经济危机,而担心被人嘲笑有社会主义之名而无社会主义之实,更没必要借经济危机向全世界展示社会主义的在抵御经济危机方面的优越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性质决定了中国经济在精疲力尽的时候,可以坐下来休息,而不是喝一口兴奋剂继续奔跑。
  
   从民众的诉求来说,中国的普罗大众没有要求中国经济非要保持每年10%以上高速前进的强烈意愿。从改革开放30年来,这个国家财富的流向可以看出,GDP增长10%和GDP增长5%,对于民众的财富和日常经济活动的影响相差不大。何况这种经济危机带来的经济衰退仅仅维持短暂的几年时间。
  
   从社会发展来说,中国经济1、2年的缓慢发展,对这个中国社会的各方面发展,不会造成实质性的恶劣影响。世界上有那么发达国家在4%的经济发展速度下,苦苦挣扎了几十年,也没有落后成为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经历了30年的大发展之后,当今中国,发展经济不应再是唯一的主题,民生和社会公平问题的解决,比经济发展更加迫在眉睫。
  
   拯救房地产的确能够解决部分就业问题尤其是人口流动性巨大的农民工就业问题。但相对于就业问题,住房问题有着更高的民生性质和政治属性。就业问题是立命之本,但住房问题是安身之本。古语有云,安居乐业!无处安居,何来就业?可见住房问题的急迫性自古就优先于就业问题。
  
   另外,住房问题的背后是土地问题,纵观古今中外,土地问题往往是造成历史转折的大问题。比如东汉和英国的圈地运动。在历史上,就业问题从来都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欧洲国家的就业率最高也才77%,美国是90%,日本才73%,而中国则是95%。但欧美国家并没因此产生巨大的社会问题。再则,随着经济危机的逝去,就业问题自然会得到缓和,就业形势自然会好转,没必要对其举国恐慌。
  
   房地产确实也带动了一大批其他产业的发展,但相对于中国经济的1000多个行业,这只是众多产业中的九牛一毛。这几十个行业的发展,不应以其他900多个产业的牺牲为代价。最起码过高的房价必然遏制民众消费。那么零售,服装、食品等大型消费行业的发展,必将受到限制和牺牲。少数产业的兴旺换来百业荒废,这是否得不偿失?
  
   由此看来,2008年的那场救市多多少少有些名不正和言不顺。要不要救经济危机阴霾下的中国经济,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如果说救与不救只是相当部分民众与管理层之间的意见分歧,那么救市之后的房价暴涨,则是房地产利益集团对民众的当头一棒。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贪婪无度的食利阶层,房地产利益集团在救市政策出台伊始就开始了狰狞的面孔,疯狂地报复性涨价。这决定了中国的房地产一旦被拯救,房价必然会像火山迸发一样猛涨。越来越过的人买不起房,越爱越多的人在房价面前无力哀叹。当然,从房价高涨的那一刻起,民众对管理层救市的不满也像火山迸发一样猛涨。
  
   站在2010年的开端,有人说中国房地产的空头已死。这并非完全正确。确切地说应该是民众对管理层调控房地产而使房价下降的希望之心已死。所以当2009年年末,管理层再次出台调控政策的时候,尽管和此前如出一辙地雷厉风行,和此前一如既往地密集出台政策,却再也没有民众为之欢呼雀跃。尽管目前看来,此次调控很可能是管理层痛定思痛之后的痛下决心,但民众再也没有体会到严惩房地产利益集团之后的快感,更没有人去在意这次调控的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
  
   相反,民众给予这次调控更多的是质疑、挖苦、讽刺,甚至还有愤怒。这是历年房地产调控所罕见的现象,这标志着房地产调控正在进入民心涣散,无人拥护的时代!这是房地产调控的转折点,只是发生转折的不是房价,而是民心。
  
   经历了2008年的那场救市之后,有一部分的民众感到多年来的房地产调控,对自己来说是一种被扒掉裤子当猴耍的戏弄和侮辱。有一部分民众对管理层的急功近利和扭曲的政绩观,感到痛心疾首。剩下的一部分民众则对管理层失望透顶而无奈地默不做声。这种心境,大概只有2700年前,那群被周幽王的烽火召唤过来的诸侯们才能体会了。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房地产调控终于成功了,房价终于降下来了,可是谁又能挽回,近8年来那些失去的民心?一场旷日持久的房地产调控,没有看到成果,却让执政者丢失了大量的公信力、威信力,和数不胜数的民心。
  
   有人说,经济危机当前,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但我想问,对于统治集团来说,民心和信心,又是谁比谁重要?对于这个问题,但愿不是只有站在烽火台上呜嚎的周幽王才能回答出来。
  
   赢了经济,输了民心,又有什么意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