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杂谈]央行发行的货币是如何进入流通领域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9:08:43
『经济论坛』 [经济杂谈]央行发行的货币是如何进入流通领域的?
作者:frank_lyb 提交日期:2007-11-8 1:06:00 访问:9069 回复:70
一直在思考并且没有想通这样的问题:
中央银行印制纸币或硬币后,这些纸币和硬币是如何进入流通领域的?
在商品交换中,人们以货币换取商品(以商品换取货币),或者是通过向贷款者借款得到货币,那央行印制货币后,货币还是归央行所有,央行是如何让渡货币的所有权从而使货币进入流通领域,充当商品交换中的一般等价物呢?
央行又是凭什么印制纸币和硬币呢?
或者把问题这样描述:
假设某国目前所有人都是进行物物交换,没有货币(即一般等价物,包括黄金,白银等)为了为商品交换提供方便,国王设立一个机构(即常说的央行)专门从事货币(一般等价物)的发行工作,印制了一些纸币或硬币,称为M,并通过立法规定M为本国内商品交换的一般等价物,即法定货币.那么这个机构是如何把M的所有权让渡给老百姓呢?
如果是通过"以货币换取商品"的方式的话,那么央行岂不是换走了很多商品,而央行的所有工作就仅仅是印制或铸造货币?
应该不是这样的吧.那应该是怎么样呢?
我一直想不通,还请高人指点迷津!谢谢
“王者之香”全球限量销售
“王者之香”邀你共享6月国际斗茶会
更多推荐>>
',1)">
作者:ghai34 回复日期:2007-11-8 7:10:31
我觉得是这样的,主要是通过国家财政预算来实现,如果有赤字就说明新增了货币,赤字有多少就新增了多少。
作者:fivelements 回复日期:2007-11-8 7:41:27
是通过银行的
你可以找本《货币银行学》看看 一般第一章都有写
从理论上有讲,是先有贷款后有存款的。就是在开天辟地之初,先是有个人从银行贷了一笔钱。于是央行的钱就到了市场上了。然后他把这笔钱花出去,于是人人都有了钱了。有了钱的人把钱又存入了银行,于是存款诞生了。
作者:frank_lyb 回复日期:2007-11-8 9:39:18
作者:fivelements 回复日期:2007-11-8 7:41:27
是通过银行的
你可以找本《货币银行学》看看 一般第一章都有写
从理论上有讲,是先有贷款后有存款的。就是在开天辟地之初,先是有个人从银行贷了一笔钱。于是央行的钱就到了市场上了。然后他把这笔钱花出去,于是人人都有了钱了。有了钱的人把钱又存入了银行,于是存款诞生了。
我找了大学时〈货币银行学〉的教材(〈货币银行学〉主编:左柏云,李建浔,中国金融出版社),上面没有写,只写了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若如你所说先贷款后有存款的话,那谁有权向央行贷款呢?是商业银行?是政府?那又以什么作抵押?
商业银行应该不对,商业银行还要在央行存款作为准备金呢!商业银行在央行的存款是其自有资金或储户存款,哪自有资金和储户存款又是从哪里来呢?
如果是政府的话,那就如楼上 ghai34 所说国家财政预算赤字时新增货币。但是如果国家财政盈余,且经济发展货币需求增加,(克林顿当政时,美国就是这样的情况)那情况会怎么样呢?货币供应不足。再说,国家财政预算是以货币为衡量尺度的,在其他条件不变时,预算多少取决于价格指数,而价格指数又取决于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又取习于国家财政预算,这是一个矛盾的地方。
如果是金本位或银本位时代,那么央行发行多少货币就要储备对应的黄金或白银,那样比较容易理解,但如果央行发行比其黄金,白银储备更多的货币时,是不是等于央行掠夺了全国人民的财富呢?
作者:Phreanix 回复日期:2007-11-8 10:37:42
理论上讲,央行需要购入资产才能发行货币。比如金本位下,央行通过购买黄金来发行货币。再如香港是美元本位,通过购入美元来发行港币。人民银行早期是通过购入黄金和国债来发行人民币的,所以以前对黄金是管制的。
如果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较差(完全受政府控制,没有任何私人利益在其中),以发行国债的方式发行货币是非常危险的。所以中国也立法规定财政部不能直接向央行发行国债。不过中国现在可以说已经是美元本位了。可以跟着美国一起死了(但不能跟着美国一起活)。
作者:无知者有畏 回复日期:2007-11-8 11:53:01
这个问题,我以前在这个坛子里有过做答,对解答你的疑问,会提供一些帮助,希望你找一找。
考查一地、一国,乃至世界的货币史,你会发现,货币的出现与演化,是一个自然、延续、漫长的过程。它不是突然出现,也不会讯速消失(一种替代另一种,但还是货币)。这些话看似老调,但真的重要——它是从哪着手、如何发现的基础——老盯着现在的人民币与央行,多数人会一头雾水。
所以,要搞清货币如何进入流通领域,从广义上,要从货币的起源上找;狭义上,要从一种新货币的发行上找。另外一层,还要探求货币的首次进入与后续流通。
对于后续流通,我在以前别的帖子中,已有回复,可能会解答你大部分的疑问。
对于首次进入,限于题目的庞大,在这里我只提供两把“钥匙”(自认为啊):第一,搞清货币是如何出现的(课本上大家都学过)。第二,后续货币的发行(流通)都是“替代”。
就是说,当区域内的一般等价物(哪怕是贝壳)出现后,本区域其它货币的出现与流通,都是“替代”——按一定比便兑换。兑换的过程,就是发行或进入流通领域的主过程。
也有例外,个别统治者贪心大,以掠夺手段,宣布另外一种货币作废,且不予竞换,。这样,新货币的发行,就是通过当权者用自己铸造的货币无偿购买商品这一通道,进入流通领域的。但当权者的物质需求毕竟有限,这会造成流通中的新货币不足,所以,旧货币或其它货币仍会在民间大行其道。
历史不能假设,楼主的假设并不存在。把假设当前提,会对你搞清问题造成障碍。
多说一些。
其实,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课本上的东西学了就学了,全盘接受,并没有深思;现实中的现象,见了就见了,少有谁去探求背后的真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楼主的问题,透露出楼主难得的品质。
另外,你疑问的对象与询问的方式,其实也牵涉一个哲学命题,就是方法论——不要认为哲学是无关、无用的东西。我们多数时候都遵循它的轨迹,也犯着它反复论证的错误。以你的疑问为例,前人的研究(教材),是基于对过去与现实的考查、分析与总结,进而得出了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当我们学习、接受这些结论后,大多数人都会习惯于用相对简单的结论,去推导绝对复杂的现象。这样以来,自然会不搭调。
说到这,让我想起一位会计学硕士的提问:“固定资产折旧”到底是干嘛的?
作者:walilixi 回复日期:2007-11-8 13:00:43
感觉大家把简单问题搞复杂了.或者说过于用书上的东西去理解问题.一个缺少监管的政府,就是不以货币为衡量尺度来搞预算?你能咋地?央行就赤裸裸地掠夺全国人民的财富,你又能咋地?
作者:frank_lyb 回复日期:2007-11-8 13:45:46
作者:无知者有畏 回复日期:2007-11-8 11:53:01
这个问题,我以前在这个坛子里有过做答,对解答你的疑问,会提供一些帮助,希望你找一找。
谢谢您的指点!我会继续深入探讨这个问题.其实我前面说的"假设"的本意不是要在"假设"的前提下探讨问题,而是为了描述问题----都怪我没有把意思表达清楚!
作者:walilixi 回复日期:2007-11-8 13:00:43
感觉大家把简单问题搞复杂了.或者说过于用书上的东西去理解问题.一个缺少监管的政府,就是不以货币为衡量尺度来搞预算?你能咋地?央行就赤裸裸地掠夺全国人民的财富,你又能咋地?
我不是把简单问题复杂化,而是在探讨表象下的本质.或许对这种问题的研究对你来说没有多大意义,但是,一方面这是进一步探讨经济现象的基础,没有这一基础就直接去探讨经济现象就如空中楼阁一样,而探讨经济现象有助于"创收"----例如通过外汇,黄金,股票市场赚钱;另一方面是在探讨问题的过程也是思考的过程,在这个思考过程中可能会在许多领域有所有获。
作者:frank_lyb 回复日期:2007-11-8 13:47:09
作者:无知者有畏 回复日期:2007-11-8 11:53:01
这个问题,我以前在这个坛子里有过做答,对解答你的疑问,会提供一些帮助,希望你找一找。
谢谢您的指点!我会继续深入探讨这个问题.其实我前面说的"假设"的本意不是要在"假设"的前提下探讨问题,而是为了描述问题----都怪我没有把意思表达清楚!
作者:frank_lyb 回复日期:2007-11-8 13:48:55
作者:walilixi 回复日期:2007-11-8 13:00:43
感觉大家把简单问题搞复杂了.或者说过于用书上的东西去理解问题.一个缺少监管的政府,就是不以货币为衡量尺度来搞预算?你能咋地?央行就赤裸裸地掠夺全国人民的财富,你又能咋地?
我不是把简单问题复杂化,而是在探讨表象下的本质.或许对这种问题的研究对你来说没有多大意义,但是,一方面这是进一步探讨经济现象的基础,没有这一基础就直接去探讨经济现象就如空中楼阁一样,而探讨经济现象有助于"创收"----例如通过外汇,黄金,股票市场赚钱;另一方面是在探讨问题的过程也是思考的过程,在这个思考过程中可能会在许多领域有所有获。
作者:ghai34 回复日期:2007-11-8 20:40:46
楼主所提的问题确实是一个很大问题,要想解释清楚可能得写一本书了,~~
国家通过财政赤字来发行货币就是新增货币进入流通领域的渠道,我觉得也是唯一的渠道。还有没有其它的渠道呢?也希望大家探讨探讨!~~
作者:ghai34 回复日期:2007-11-8 20:44:40
作者:walilixi 回复日期:2007-11-8 13:00:43
感觉大家把简单问题搞复杂了.或者说过于用书上的东西去理解问题.一个缺少监管的政府,就是不以货币为衡量尺度来搞预算?你能咋地?央行就赤裸裸地掠夺全国人民的财富,你又能咋地?
确实政府可以通过滥发货币来掠夺人民的财富,但这样就会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至于后果国民党政府的结局就是很好的解答。所以我也认为,政府应为通货膨胀负主要责任。
作者:ghai34 回复日期:2007-11-8 20:57:58
关于央行的独立性问题,我觉得央行本来就应该听命于政府的,它本来就不能有私利不能以盈利为目的,而应该为整个国家的经济良好运行服务。但它不能听命于政府的某一个部门,而是听命于国家的最高决策机关。
作者:黑手不见五指 回复日期:2007-11-9 0:44:11
以前我也有过这两个疑问,问了几个人发现他们都说的云山雾罩的,搞的好像很复杂似的,于是我自己想了几点答案,供楼主参考(未必正确)。
下面是金银货币的情况下
(一)1假设中央银行印制了钞票,市面上流通的是金银货币,那么国家会强制要求你在一定时间内把你手中的金银到指定银行换成一定比率的钞票,(30年代国民党执政时期发行法币就是这样的情况。电影《乌鸦与麻雀》轧金子的人在这个过程中利用黄金与法币兑换比率的浮动来赚钱)
2假如你是国家财政部发工资的人,如老师,公务员等,你发薪水的时候就直接发钞票给你。
3假如你是商人,需要贷款,银行将贷给你钞票。你存钱存的是黄金,给你的是钞票。
4国家投资将用钞票进行投资,比如国家买你生产的东西,直接给你钞票。
这样一段时间以后,钞票就逐渐的取代了原来的黄金白银。
(二)发行多少的问题:经济学里有个著名的公式,理想情况下发行的货币代表的总价值要稍微高于社会上的商品的总价值,(因为印钞票本身有个成本要加在里面的即“铸币税”),发行的太多了将出现通货膨胀,太少了,通货紧缩。国家掌握着这个工具,不排除发行过程中国家掠夺大众的财富。
物易物的情况下道理一样,强制你自己去换成货币,多少物换多少货币呢?国家来规定,国家会设计出这个比率,比如一头牛值5个黄金,你给他一头牛他给你五个黄金,他的发行量也应该遵循经济学上的那个公式,但是我怀疑在很久以前经济学不发达,很可能国家从中掠夺了大量的财富。
作者:黑手不见五指 回复日期:2007-11-9 1:09:05
关于物换物的情况下做个修正,这里“一般等价物”的出现时间和具有强制性的国家的出现时间我不大确定谁先谁后,如果是国家先,那么我还是上面那个观点,强制性的让你去换。如果一般等价物先,那么一般等价物的进入流通市场(比如金银),有可能是交易双方博弈的结果,也有可能是受第三方强制执行的结果,当然了这个第三方是国家之外的具有强制性的组织或者个人。
作者:changkong2 回复日期:2007-11-9 12:27:29
我谈谈我的看法,请大家讨论。
关于中央银行发行货币兑换黄金和外汇以及商业票据,这是一种有保证的发行,这条发行途径我想应该容易理解。另一条途径就是放贷。假设中央银行发行货币100万,然后贷给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再贷给某一个资本家,该资本家以这笔资金购买生产要素。于是这笔货款就成为要素所有者的收入。资本家以生产要素进行生产制造出产品。当要素出卖者以得到的货币收入购买该资本家的商品时,这笔货款又回到资本家手中,资本家还贷,于是100万以相反的方向流回中央银行。在这一过程中,货币发挥了流通和生产媒介的作用,资本家得到了利润(以产品表示),消费者以出卖生产要素的代价得到了产品。社会完成了一个再生产过程。所以说中央银行发行100万纸币,名义上得到了100万价值的实物资产,但并没有实际拥有,而是这笔资产在社会上与纸币不停的交换流转。
当然这只是一个非常简单和理想化的模型。现实的经济社会是一个互相交错的复杂系统,但我们可以在这个模型的基础上继续深化。比如说商业银行回收到100万后并不马上还回中央银行,而是20万作为存款准备金,剩下的80万继续贷放到社会,于是就会媒介又一轮的生产与消费,同时这也是存款创造的过程。同样,消费者得到这笔资金后也不一定全部购买商品,比如说60万消费,40万存入银行。这40万可以继续贷出媒介社会的生产流通和投资。货币在不同的流通环节又可能会不还回银行而在社会上流通,于是就形成通货。
总之,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是中央银行的负债,以此而派生的存款货币是商业银行的负债。中央银行没必要也不能全部收回发行的货币。这部分发行的货币和商业银行的存款就构成M1意义上的整个社会的货币供应量。
当然还有一种货币发行途径,就是财政透支,这是一种非经济发行。由于没有任何实物或信用的保证,最易引起通货膨胀。
作者:红叶舞江山 回复日期:2007-11-9 12:38:43
看看政府是怎么花钱的不就清楚了吗?
行政拨款,银行放贷,政府采购(吃穿住行)
作者:changkong2 回复日期:2007-11-9 12:45:37
看看政府是怎么花钱的不就清楚了吗?
行政拨款,银行放贷,政府采购(吃穿住行)
===========================================
这是一个非正式的渠道,在西方发达国家有严格限制。
作者:changkong2 回复日期:2007-11-9 12:48:45
对不起,没看到你说了银行放贷。应该说银行放贷是货币发行的主要渠道
作者:用心潜水 回复日期:2007-11-9 13:37:32
请问1949年在新政府成立的时候应该是废除原有的货币,新发行新的货币吧,这是怎么演化到现在的呢?学金融的人有知道的这段历史吗?
作者:都吃了么 回复日期:2007-11-9 14:24:04
学习了,总结为下面的观点,看对不对.
货币进入流通首先要从无价值符号变成有价值的实物,等价同实物交换,完成流通后再变回符号.
央行拿出一张纸宣布说这纸值100元,理论上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花出去,最后再把这张纸按100元价值赎回来销掉.
好比一个水箱的进水管与出水管,发行货币就是把进水管与出水管换粗.
在央行没有回收货币之前外流的货币价值增加,所以只要市面上有货币流通就会有通胀发生,越大的流通量就意味着越大的通胀
作者:且闻花香 回复日期:2007-11-9 14:33:36
天涯股民群,42364284,大家共同讨论.
作者:elume 回复日期:2007-11-9 14:34:12
有一个渠道是外汇。
比如,某公司投资100亿美元到中国,在中国它当然不能花美元,要换成人民币,于是它把100亿美元存到中国的银行(构成中国的外汇储备),它的中国帐户被打上750亿人民(这笔钱是被创造出来的,并进入了流通领域),用这些钱买地、建厂房、雇员工、买原料……。
如果这家公司要撤资,它把750亿人民币(假设没亏没赚)退给银行,换回100亿美元,这样,创造出来的750亿又消失了。
作者:changkong2 回复日期:2007-11-9 15:15:27
好比一个水箱的进水管与出水管,发行货币就是把进水管与出水管换粗.
在央行没有回收货币之前外流的货币价值增加,所以只要市面上有货币流通就会有通胀发生,越大的流通量就意味着越大的通胀
============================================
发行货币只是把出水管加粗,进水管加粗是回笼货币,收缩货币供应量。 越大的流通量并不一定导致通货膨胀,如果社会的商品与劳务的产出量增加,就需要增发货币,否则就会物价下跌,导致通货紧缩。
作者:漂亮毛毛虫 回复日期:2007-11-9 16:39:36
3
作者:bombhen 回复日期:2007-11-9 16:40:57
好,继续讨论。。
作者:frank_lyb 回复日期:2007-11-9 21:45:52
作者:ghai34 回复日期:2007-11-8 20:40:46
楼主所提的问题确实是一个很大问题,要想解释清楚可能得写一本书了,~~
国家通过财政赤字来发行货币就是新增货币进入流通领域的渠道,我觉得也是唯一的渠道。还有没有其它的渠道呢?也希望大家探讨探讨!~~
深入考究下去,我提的确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我没有找到“无知者有畏”提到的他以前的贴子,但经过他的指点,我理顺了整个思路,解析清楚这个问题就要比较完整地研究整个货币银行系统的发展史,大概要从盘古开天劈地,物物交换开始说起。如“无知者无畏”所说,这里还牵涉到哲学的方法论问题----主要是循环论证(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里也有部分论点的论证过程犯了循环论证的错误)。
由于下周有一个考试,要复习,所以比较忙,等考完试我再把我的思路写出来,跟大家一起讨论。
今天先就楼上几位朋友的观点讨论一下!
作者:海岸浪潮 回复日期:2007-11-9 22:03:17
我认为,中国央行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增加货币流通:
一是发行国债,先卖出(白纸)国债,到期印人民币还债。
二是购外汇,印人民币买外汇,我国外汇盈余1万多亿美元,是用新印的人民币买来的,就是说,外汇管理局的外汇是没有成本的。
作者:frank_lyb 回复日期:2007-11-9 22:28:42
作者:ghai34 回复日期:2007-11-8 7:10:31
我觉得是这样的,主要是通过国家财政预算来实现,如果有赤字就说明新增了货币,赤字有多少就新增了多少。
作者:ghai34 回复日期:2007-11-8 20:40:46
楼主所提的问题确实是一个很大问题,要想解释清楚可能得写一本书了,~~  国家通过财政赤字来发行货币就是新增货币进入流通领域的渠道,我觉得也是唯一的渠道。还有没有其它的渠道呢?也希望大家探讨探讨!~~
作者:ghai34 回复日期:2007-11-8 20:57:58
关于央行的独立性问题,我觉得央行本来就应该听命于政府的,它本来就不能有私利不能以盈利为目的,而应该为整个国家的经济良好运行服务。但它不能听命于政府的某一个部门,而是听命于国家的最高决策机关。
你的意思应该是说央行通过放贷给政府,再由政府通过政府购买(如兴建基础设施,发放官员、公务员工资等)把货币(即我们常说的硬币、纸币等,下同)让渡给生产要素供给者,从而流向市场。最后政府再通过财政税收收回货币还给央行。
你说的这种情况可能符合现在的情况,但是远在几百年前中国就已经有了纸币了----银票。虽然当时还没有现代的中央银行,但已经有了钱庄,并且这些钱庄还发行纸币,这些纸币可以在市面上流通,从发行纸币这一层面上这些钱庄已经具备了现代中央银行的意义。而当时
应该还没有国家财政赤字。如果财政预算赤字是货币从央行发行到进入流通领域的唯一渠道的话,那么如果国家都没有财政赤字的话,那岂不是没有货币?或者说如果一个国家从来都没有财政赤字那么这人国家就没有通货,又或者说如果一个国家某一财政年度没有出现财政
赤字那么这一财政年度就没有新的货币进入流通领域----这显然是不正确的。没有财政赤字的国家或独立经济主体是存在的。我举个实际例子来说,香港(虽然在政治上,香港属于中国,但由于香港有发行自己的货币--港币,并且财政上与中国大陆独立,因此我们可以把香
港当作一个独立的经济主体来研究)除了董建华担任行政掌官期间有几年有财政赤字之外,其他财政年度一直有财政盈余,目前库房有几百亿美元。
因此说央行通过国家财政赤字来发行货币进入流通领域不能解释货币如何产生,并进入流通领域的,至少这不是唯一的渠道。
你说的第二个问题----央行的独立性,这是另一个问题,属于管理范畴。我们先弄清楚货币如何进入流通领域再来讨论这个问题----央行的管理体制。
作者:frank_lyb 回复日期:2007-11-9 23:17:52
作者:黑手不见五指 回复日期:2007-11-9 0:44:11
以前我也有过这两个疑问,问了几个人发现他们都说的云山雾罩的,搞的好像很复杂似的,于是我自己想了几点答案,供楼主参考(未必正确)。
下面是金银货币的情况下
…………
作者:changkong2 回复日期:2007-11-9 12:27:29
我谈谈我的看法,请大家讨论。
…………
这两位朋友的观点很道理,基本上解答了我的疑问!
其中"changkong2"说的“ 总之,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是中央银行的负债,以此而派生的存款货币是商业银行的负债。中央银行没必要也不能全部收回发行的货币。这部分发行的货币和商业银行的存款就构成M1意义上的整个社会的货币供应量。”指出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有时间把整个货币银行历史的发展过程大概回顾一次,这样问题的回答就比较清晰了。
作者:ghai34 回复日期:2007-11-10 0:03:30
你说的这种情况可能符合现在的情况,但是远在几百年前中国就已经有了纸币了----银票。虽然当时还没有现代的中央银行,但已经有了钱庄,并且这些钱庄还发行纸币,这些纸币可以在市面上流通,从发行纸币这一层面上这些钱庄已经具备了现代中央银行的意义。
没错,我说的是现在的情况。在钱庄时代,银票也可以看做是新增的货币,其实当时已经是有两种货币在流通了,但在现在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
作者:frank_lyb 回复日期:2007-11-10 0:18:18
作者:changkong2 回复日期:2007-11-9 12:27:29
我谈谈我的看法,请大家讨论。
…………
我又想到了一个问题,
央行发行货币实质上是向市场提供了交易媒介,手段是以货币兑换黄金,白银,外汇等硬通货以及向市场发放贷款使货币进入流通领域,兑换黄金白银比较容易理解,但向市场发放贷款就如我上面一个跟贴中所说存在两个问题:
1。向谁发放贷款?商业银行?政府?
2。贷款的利息从哪里来?
带着这两个问题进一步思考,有了一点收获。
在金本位时期:
最初(即央行首次发行某种货币时)商业银行的原始自有资金应该是用黄金以一定比例(如1000元换一个金币)向央行兑换货币的(用10万个金币兑换了1亿元),然后如changkong2所说把货币向市场放贷,货币在市场上流通,有一部分回到商业银行(存款)商业银行把存款的一部分(1000万,假定存款准备金率为10%)作为存款准备金存入央行,余下的(8000万)再放贷,如此不断循环无数次。理论上存款总额可以达10亿(1亿/10%)
不管多少次循环,如果商业银行的贷款是稳健的,有足额抵押,此时币值应该是稳定的,因为这时虽然有10亿存款,但只有1亿纸币,如果存款向银行提出要求取款,那么银行可以向借款人要求还款以供存款者取款,必要时还可以从央行取出存款准备金。如果有人要求把货币换回黄金,因为市场上只有1亿的纸币(除非有不法分子印了假币^_^),而它当初用1亿元换了10万个金币,此时10万个金币还在金库(如果金库没有被盗的话,呵呵^_^)因此央行是完全有能力按原来的比例(1个金币换1000元)兑换的。
在非金本位时期:
随着经济发展,市场上的货币不够用了,此时央行再印货币,但市场已经没有黄金供兑换了,这时央行怎么把印好的货币推向市场呢?正如以上所说通过“贷款”,贷款对象是谁呢?一般认为可供贷款的对象有商业银行和政府(我上面的第4个跟贴中说不是商业银行的说法是应该是不对的,当时理解错了存款准备金)这个问题争议比较大。
休息一下再写,累死了。。。。
作者:ghai34 回复日期:2007-11-10 0:20:22
‘如果财政预算赤字是货币从央行发行到进入流通领域的唯一渠道的话,那么如果国家都没有财政赤字的话,那岂不是没有货币?或者说如果一个国家从来都没有财政赤字那么这人国家就没有通货。’
注意,我说的是新增货币,国家没有赤字,在社会中流通的货币仍然存在,只是没有增加而已。
‘因此说央行通过国家财政赤字来发行货币进入流通领域不能解释货币如何产生,并进入流通领域的,至少这不是唯一的渠道。’
认同这不是唯一渠道,前面有网友提到的银行放贷和外汇也是另外的渠道。但我觉得它们还是和财政赤字有区别的,因为银行放贷到期会收回贷款,而外汇在外资撤出时又会回去,所以它们只会在某个时期内会造成货币的增加,是相对的增加,而财政赤字是绝对的增加,因为它不会收回。
作者:frank_lyb 回复日期:2007-11-10 0:20:45
作者:ghai34 回复日期:2007-11-10 0:03:30
你说的这种情况可能符合现在的情况,但是远在几百年前中国就已经有了纸币了----银票。虽然当时还没有现代的中央银行,但已经有了钱庄,并且这些钱庄还发行纸币,这些纸币可以在市面上流通,从发行纸币这一层面上这些钱庄已经具备了现代中央银行的意义。
没错,我说的是现在的情况。在钱庄时代,银票也可以看做是新增的货币,其实当时已经是有两种货币在流通了,但在现在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
请注意我后面说的没有财政赤字的情况,如现在的香港
作者:frank_lyb 回复日期:2007-11-10 0:21:58
呵呵~~
发了才看到ghai34的跟贴,不好意思^_^
作者:frank_lyb 回复日期:2007-11-10 1:10:25
更正一下:
上面我的一个跟贴中:
“在非金本位时期:
随着经济发展,市场上的货币不够用了,此时央行再印货币,但市场已经没有黄金供兑换了,这时央行怎么把印好的货币推向市场呢?正如以上所说通过“贷款”,贷款对象是谁呢?一般认为可供贷款的对象有商业银行和政府(我上面的第4个跟贴中说不是商业银行的说法是应该是不对的,当时理解错了存款准备金)这个问题争议比较大。”
除了贷款外,应该还有一种手段是购买外汇----这里外汇的作用相当时金本位时期的黄金的作用。
睡觉了。。。。改天继续!
作者:frank_lyb 回复日期:2007-11-10 1:14:16
作者:Phreanix 回复日期:2007-11-8 10:37:42
理论上讲,央行需要购入资产才能发行货币。
…………
不过中国现在可以说已经是美元本位了。可以跟着美国一起死了(但不能跟着美国一起活)。
说到外汇,想起这位网友说的“不过中国现在可以说已经是美元本位了。可以跟着美国一起死了(但不能跟着美国一起活)。”很有道理,改天再详细讨论美元本位。
作者:随从小弟444 回复日期:2007-11-10 3:44:44
跟踪下人民银行印钞车间,人民币跑哪里去了,呵呵
作者:都吃了么 回复日期:2007-11-10 8:44:14
发行与回笼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分开讨论,发行与回笼只有瞬间完成才不会对市场造成干扰,好象一个人劝架,只有同时制止住双方才不算拉偏架,但事实上不可能,发行与回笼总是分开的,经济越热分开的时间越长,这时货币的角色是有价值的实体,必然造成通胀,而当它完成使命退出流通后,它的价值被央行回收,通胀才消失,所以在货币存活期,通胀不可必免,也正是这个原因最终将触动货币发行机制本身,使之消亡.
作者:ghai34 回复日期:2007-11-11 22:17:14
同意楼上,发行与回笼总是与经济周期相适应,当经济面向好的时候,投资活跃,信贷增长,外资也来凑热闹,发行量远远高于回笼量;当经济下滑,就会投资下降,并且从前所作的投资都在收回,包括信贷外资等,回笼量又远远高于发行量。那是不是意味着通胀过后紧接着就是紧缩?
作者:CAPK 回复日期:2007-11-11 23:20:59
央行对存款准备金支付利息,算不算一种让渡方式?
作者:大可天下行 回复日期:2008-5-7 0:20:26
货币就是一种欠账发票,是货币发行单位欠我们所有持有货币的人的一种借票。
如果我们所有人都要求央行给我们兑现,央行立马就挂了,这就是挤兑。
作者:CMNa 回复日期:2008-5-7 10:02:37
公开市场交易业务进入流通领域
作者:bluewater1982 回复日期:2008-5-8 19:13:45
调解市场基础货币供应好像就调整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操作(买卖国债)良种方法吧?别的还不知道
作者:bluewater1982 回复日期:2008-5-8 19:14:41
晕,是“调节”
作者:zgj198610 回复日期:2008-5-8 21:48:21
xdsd
作者:小-板 回复日期:2008-5-8 22:21:25
这问题能理解到,但解释倒是蛮长蛮复杂,推荐“国富论”基本能解释这问题。
手机登录掌中天涯每天送积分:wap.tianya.cn
作者:CMNa 回复日期:2008-5-9 11:11:53
调整准备金率是央行调整各大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方式,不是新货币产生途径,是调节广义货币.
外汇是中国货币增量的主要来源,中国事实上实行的紧盯美元的政策,也就是说中国出口创汇1美元就要发行7元的人民币,但这7元的人民币不见得完全进入流通领域.
公开市场操作也就是国债买卖是新增货币进入流通领域的主要方式,一般买卖国债的是机构,通过国债买卖将新增货币放入资本市场,再通过资本市场进入二级资本市场或通过银行和投资公司进入产业领域,进而进入流通.
作者:沉吟至今的零 回复日期:2009-01-22 02:12:57
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贷就是所谓的银根吗?
作者:昏暗的季节 回复日期:2009-01-22 13:48:53
mark~
作者:红娃娃 回复日期:2009-02-03 17:41:04
还是我来回答吧
有四种渠道发行:
1、 形成对财政的债权:在财政赤字的情况下,发行货币弥补,有时候财政先发行国债,然后央行发行货币购回国债。
2、 形成对银行的债权:发行货币给银行,然后银行将款贷出去,流入社会,社会经济发展,银行规模也在扩大。
3、 形成外汇占款:中国的强制结汇制度,导致出口顺差大时,发行货币就多。
4、 形成黄金占款,类似外汇。
作者:lombard 回复日期:2009-02-03 17:55:13
作者:RajaNeo 回复日期:2009-12-12 19:17:00
这个问题,我也一直想了好久了,想不到有这么多网友关心这个问题,看了网友的回帖,我基本上明白了。谢谢!
作者:小鱼215 回复日期:2010-01-03 11:38:42
顶一下这个帖子!
这个问题,我也一直想了好久了,想不到有这么多网友关心这个问题,但是真正能讲清楚的人还是没有。看了网友的回帖,我基本上还是不明白了。请高人不吝赐教,谢谢!
作者:小鱼215 回复日期:2010-01-03 11:41:33
我觉得谈“外汇”什么的人根本就是一窍不通,还在那里夸夸其谈,什么玩意儿!有没有看清楚问题,跟外汇有半点关系?
作者:天天泡ty05 回复日期:2010-01-03 11:51:12
寻简洁正解。
作者:litongfu 回复日期:2010-01-03 12:04:59
央行是如何让渡货币的所有权从而使货币进入流通领域,充当商品交换中的一般等价物呢?
-------
有息贷款。
====
央行又是凭什么印制纸币和硬币呢?
------
凭社会上新增的商品价值量。
========
那么这个机构是如何把M的所有权让渡给老百姓呢?
-------
不让渡给老百姓。而是先贷给有抵押的资产者,老百姓打工挣钱。
=======
如果是通过"以货币换取商品"的方式的话,那么央行岂不是换走了很多商品,而央行的所有工作就仅仅是印制或铸造货币?
---------
先有以商品换货币,后有以货币换商品。如果没有商品,钱多了,通胀。
作者:小鱼215 回复日期:2010-01-04 11:56:31
央行是如何让渡货币的所有权从而使货币进入流通领域,充当商品交换中的一般等价物呢?
-------
有息贷款。
======================================================================
那样的话我有了下面2个的问题:
1、贷款的利息从哪里来?
比如某年央行总共贷出了10亿,年底还了贷款,利息1亿。那么央行实际收回了11亿。那么这1亿的货币是怎么来的呢?
你可以说贷款的人不止一个,你还了,他又贷了。似乎是这样,又好象不是这样。不管谁贷,总要利息,作一个极端的假设,当所有人都还了贷款,央行不是收回了比他当初发行的还要多的货币?
2、按你所说,流通的货币量就变成了由贷款者决定,而不是央行了?
如果没人贷款,不管央行发行多少货币,都不会进入流通。
作者:ghostbread 回复日期:2010-01-04 12:18:07
初期應該是從糧食上著手!不擇手段用貨幣換取農民手中的糧食,控制糧食供應,糧食與貨幣掛勾,打下貨幣供應的堅實基礎!
然后用手中的貨幣發展工業,進一步完善貨幣流通!
最后放開私營經濟,繁榮貨幣金融市場!
大概就是這樣吧,初期是很不光彩的!經濟論壇上曾經有人說中國是糧本位的國家,我認為至少很久以前是這樣的!
作者:litongfu 回复日期:2010-01-04 12:21:43
作者:小鱼215 回复日期:2010-01-04 11:56:31
那样的话我有了下面2个的问题:
1、贷款的利息从哪里来?
比如某年央行总共贷出了10亿,年底还了贷款,利息1亿。那么央行实际收回了11亿。那么这1亿的货币是怎么来的呢?
你可以说贷款的人不止一个,你还了,他又贷了。似乎是这样,又好象不是这样。不管谁贷,总要利息,作一个极端的假设,当所有人都还了贷款,央行不是收回了比他当初发行的还要多的货币?
2、按你所说,流通的货币量就变成了由贷款者决定,而不是央行了?
如果没人贷款,不管央行发行多少货币,都不会进入流通。
==============
1、银行发出的钱和回收的钱是可以预先多发的。打个比方,原来社会有1亿的价值,发行了1亿1千万面值货币,货币是微贬的,然而,通过生产后,工人的劳动使社会新增价值1千万,总价值1亿1千万,多发的钱由贬变实。这样,原先发的有些虚的1千万,现在有了实的购买力。银行回收的钱和它发出的钱,在面值上是一样的,不可能多,但它所代表的价值却多了。银行与其它资本家分那多出来的1千万实价值,也就是利润。分利是它存在的动机,也是金融危机的引线。
2、没人贷款,银行也可自己或委托他人投资。有些私有商业银行,通过存贷分利,如果没人贷款,自己也不投资,付不出存款利息,要倒闭。
作者:骉马锐步 回复日期:2010-01-04 12:28:35
看了这么多,好像没几个人理解楼主问的是什么。楼主是说手上的现金怎么来的。钱肯定是银行领的了,就是通过银行发放,就这么简单。
好像有许多企业的存款是不能领到现金的,是通过票据。其实一般在市面上流通的也就是我们这些普通人的日常购买。反正就是从银行来的。
作者:litongfu 回复日期:2010-01-04 12:36:23
贷款多发钱的,就总体看,他们要还的钱似乎应当多,这部分多出钱怎么来?其实,并不是所有贷款人都能还得起利息,有些人在竞争中要破产的,失的价值归了胜者,胜者还得起,贷款者内部分配有变化,总的货币面值不变,得以充实。
银行总可以稍多些发放钱,产业资本家也总有要破产的,工人却不能不尽可能多地劳动。
作者:风光一色 回复日期:2010-01-04 12:41:21
迷迷迷。。。。。。。。
作者:litongfu 回复日期:2010-01-04 12:47:33
就现象上来说,在银行获利方式存在条件下,社会经济发展,人们总会发现,通胀了,稳定了段时间后,又通胀了,如此反复。伴随着的,是企业竞争的成败和劳工的加班加点。
作者:mirrorboy 回复日期:2010-01-10 13:52:24
金本位时期,拿金子去跟国家换钞票;信用货币时期,拿房子抵押贷款去跟国家换钞票,米面容易变质,不收。通货少了,手上只有多余的商品了,例如房子,总不能直接进行物物交换,所以就向银行抵押贷点钞票;通货多的时候就还给银行,把房子换回来。房子抵押之后就失去了流动性,和金本位时期的金子起到一样的作用,作为一定的劳动被国家封存起来,然后派钞票作代表进入流通领域。金子和房子都不容易坏,米面不行,容易变质,等于遭受自然灾害,有损失的风险。
钞票代表了劳动。
作者:穷光蛋一桶 回复日期:2010-01-21 22:59:58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义!!!!!!!!
大伙说得都挺好的,但有过太复杂了。
能不能只用两三句话来说明它啊?
让我们农民都能明白
作者:Emmyking 回复日期:2010-04-06 20:42:44
纸币还没有出现的时候 使用金属货币 金属作为货币有很多好处 价值稳定什么的 但有个最大不好就是携带不方便而且放在家里容易被盗。于是钱庄(可以说是早期银行家)应运而生 专门帮富人管理储存的金银 并且收取一定的管理费。久而久之 钱庄发现 存着的货币可以借出去 还可以收取借用费 借用期一过那些钱又流回管理库里 钱依旧在 还赚了(可以看做是早期的贷款)逐渐地 人们知道了仓库里需要留多少钱以便富人来提取(也就是现在的准备金,防止流动危机用的) 其他的钱可以贷出去。由于信用的不断累积 逐渐信誉高的大钱庄开始发行商业票据来替代金银的使用(金银流通太麻烦 商业票据比较简便) 逐渐地 商业票据取代了金银的流通 然后银行生产了 又有货币替代了商业票据。所以 初期的货币是跟黄金挂钩的 有多少黄金储备 就有多少货币发行。但是由于美国的幕后操控 成功地将黄金与货币的关系撇清 开了印刷机不断地印钱~悲剧就这么产生了
作者:一顶峰 回复日期:2010-04-08 21:04:08
理论上任何的产品或服务都是人的劳动中产生价值的,央行通过发行货币来代表这些价值.央行的这些货币是理论上是无中生有的,央行印出这些货币后,这些货币代表了通过劳动产生的价值,央行拥有最初的所有权,不管通过什么方式发行出去,也不能改变央行拥有全体劳动者创造的价值最初所有权的事实.
举例说明:你是一个用自己劳动挖煤的,假设不需要其他费用,假设挖出的煤价值量是150个,你自己消费掉了50个,剩余的假设你也卖100元,而这100元货币从何而来呢?就是央行发行的100元的货币,央行发行的这100元货币通过贷款给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再贷给购煤人,你就得到了100元的货币,购煤人就欠央行价值量100个,当购煤人归还这100元时,央行就用印出来的100元货币换到了你通过劳动产生的100个价值量.这就是说央行通过没有价值的货币无偿拥了每个劳动者创造出来的价值量.当然央行不会消费这些价值量,央行是代表国家的,说明整个国家可用于消费的价值总量不断增加,实力的不断增强.假设每个人把手中的货币花掉的话,等于是国家或央行把这些价值量还给每个人用于消费,央行把这些印出来的货币消毁即可.
作者:小刀老师 回复日期:2010-04-23 18:42:37
作者:一顶峰 回复日期:2010-04-08 21:04:08
理论上任何的产品或服务都是人的劳动中产生价值的,央行通过发行货币来代表这些价值.央行的这些货币是理论上是无中生有的,央行印出这些货币后,这些货币代表了通过劳动产生的价值,央行拥有最初的所有权,不管通过什么方式发行出去,也不能改变央行拥有全体劳动者创造的价值最初所有权的事实.
举例说明:你是一个用自己劳动挖煤的,假设不需要其他费用,假设挖出的煤价值量是150个,你自己消费掉了50个,剩余的假设你也卖100元,而这100元货币从何而来呢?就是央行发行的100元的货币,央行发行的这100元货币通过贷款给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再贷给购煤人,你就得到了100元的货币,购煤人就欠央行价值量100个,当购煤人归还这100元时,央行就用印出来的100元货币换到了你通过劳动产生的100个价值量.这就是说央行通过没有价值的货币无偿拥了每个劳动者创造出来的价值量.当然央行不会消费这些价值量,央行是代表国家的,说明整个国家可用于消费的价值总量不断增加,实力的不断增强.假设每个人把手中的货币花掉的话,等于是国家或央行把这些价值量还给每个人用于消费,央行把这些印出来的货币消毁即可.
========================
假如银行印出100块,贷款给A
A向B购买100块的C产品,付100块钱给B
B又向A购买100块的D产品,付100块钱给A
A还银行100块
最后结果是:100块钱都回银行了,A和B的产品交换了
结论:货币就是交换工具
作者:蓝色芷 回复日期:2010-05-07 13:34:38
央行首先印刷了人民币,各银行印刷了债券,然后央行买入银行债券,则货币流转进入银行,然后政府、企业、经济组织、个人寻求银行贷款,货币便流转进入了各个经济实体。贷款用于投资、发工资消耗、则有相应企业获得收入和个人取得劳务性收入,随着组织和个人创造了财富(国民财富),则需要对创造部分增发货币。这是现行中国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