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商勾结牟暴利 中国圈地运动埋下隐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7:32:55
“圈地运动”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常以开发区、高尔夫球场或房地产开发等名义出现在各地,背后则隐藏着地方政府和业者复杂隐密的利益交换。每逢圈地运动最疯狂的时候,往往是总体经济最火热之时。圈地运动固然可以拉抬中国经济成长的气势,但同时也埋下了社会不安的种子。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房地产才刚刚起步之时,一些精明的开发商就蓄谋在海南岛进行圈地。虽然大多数人的行动以失败告终,但那次疯狂的圈地运动却突然“启蒙”人心,使人们意识到炒土地背后所带来的巨大价值。
官商勾结 牟取炒地暴利
中国90年代以后各地所发生的“开发区热”,以及近年来的“房地产热”,莫不是这种心态下的产物。虽说所有的土地都是属于国家的,一般人只拥有土地使用权,但在商人和地方政府官员的招商政绩、经济利益相结合之后,还是能靠着囤积、炒作土地的交易及增值利益,牟取暴利。
中国的圈地现象有多猖獗?实际情况恐难一时说得清,但以3年前国土资源部负责人的说法,当时政府鉴于地方上盲目设立开发区、大量圈占土地、违法违规严重等问题进行取缔,在全国一共撤销2400多个开发区。
即便是在中国的首都北京,圈地现象一样严重。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05年全国房地产百强企业共“储备”土地面积4亿多平方公尺,其中,北京就有半数住宅用地是囤积在开发商手中,而这些土地数量几乎相当于北京两年的房地产用地总量。
富豪榜上 多数涉足房产
土地的暴利诱人,这点从每年福布斯或胡润所推出的中国富豪榜即可一见端倪。上榜的富豪中,有相当高比例的富豪涉足于房地产业。
为防止圈地运动一发不可收拾,尽管2006年国务院9部委连手推出新政,规定对超出动工开发期满一年未动工的,从高征收土地闲置费;满两年未动工的,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即便如此,开发商们还是能够一次拿地上千亩,并大肆囤积土地。另外,有更多的商人还将目光瞄准了土地管理不太规范和土地出让金比较低廉的二三级城市。
地方官员与业者联合炒作土地,拉高房地产价格以刺激经济向前行的“经典之作,近年来以上海为代表,因此该市也成为政府此次宏观调控的首要对象。
然而,对于素有“GDP情结”、“经济挂帅”心态的地方官员来说,地产仍是快速拉抬地方经济的强心针,想要完全抛开不用,并不容易。
经济过热 助长贫富不均
当然,圈地运动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就以经济发展来说,它虽有利于经济攀升,但也造成过热现象及房价过高,同时还拉开了社会贫富差距,助长贫富不均,激化了社会矛盾。
圈地运动也造成土地严重浪费的恶果。近年中国各级政府把所管辖范围的土地作为牟利工具,把土地划出待价而沽,但由于找不到合适的开发项目,往往造成大量土地闲置荒废。
国土资源部调查显示,全国城镇规划范围内共闲置土地约400万亩,相当于城镇建设用地总量的7.8%。更严重的是,由于官商连手圈地,侵占许多农业用地,而所提供给农民的补偿金又不成比例,往往激发官民冲突,甚至演变成流血事件。这种情况随着近年圈地之风兴盛,更趋向频繁严重。
闹得最大的一次冲突莫过于2005年12月,约两千名武警及防暴警察在广东省汕尾市东洲镇向上千名追讨土地补偿费的村民开枪,据村民表示,有30多人被打死,数十人受伤,还有多人失踪。
这件冲突在境外媒体对外披露后,迫于国际压力及形象问题,中国政府推出法令限制圈地行为。特别是正当“胡温体系”领导班子强调要建立和谐社会的同时,圈地所造成的社会问题,已成为官方不得不正视、处理的重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