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战略:日本车征服全球之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1:37:48
质量战略:日本车征服全球之道
撰文 John Dowd
2006/11/06
丰田汽车美国肯塔基州制造工厂的总裁康维斯说过:“相互尊重和信任,是贯彻产质量素的基础。”这句话也适用于本田。这两个日本汽车巨擘有著相似的发展历程,其产品的质量和为贯彻高质量所作的努力,在全球市场有口皆碑。
这种声誉,源于它们对性能优良、技术可靠之产品的不断追求。也正是这种声誉,帮助它们持续扩大在美国的市场份额。尽管遇到了更为苛刻的贸易壁垒,这两个汽车巨头在欧洲同样创造了骄人业绩。
当本田思域(Civic)1972年初次亮相时,福特汽车已诞生70余年,而1908年成立的通用当时拥有三条建成多年的汽车生产线:奥兹莫比尔(Oldsmobile)、凯迪拉克(Cadillac)和别克(Buick)。丰田汽车则成立于1937年。
而到了今天,在加拿大市场上,本田和丰田的销量超过了福特和戴姆勒-克莱斯勒(DaimlerChrysler),并直逼通用的位子。最近,丰田在美国本土的销售量也超过了福特和戴姆勒-克莱斯勒。可以说,本田和丰田用事实证明了一点:资历久并不意味著竞争力强。
对北美汽车大厂和部分欧洲汽车制造商来说,前景不容乐观。过去20年里,福特和通用已裁去了数以万计员工。北美汽车制造商想必对日本汽车企业成长如此迅速的“秘诀”产生了浓厚兴趣,并着手进行研究。通用可能在猜测,丰田和本田的经营模式与它们有何不同?以下的几本书,或者可以提供一个答案。
首先,便是《丰田生产系统:超越大规模生产》(Toyota Production System: Beyond Large-Scale Production)。它是丰田生产系统概念的创始人大野耐一(Taiichi Ohno)1978年撰写的,10年后才推出了英文版本。在书中,他以一名丰田老员工的视角,概括了丰田生产系统的发展历史,还介绍了生产系统所需的设备和技术如何发展,如何协作。所有制造业的老板都应该看一看这本书。书中每一页都提供了丰田的经验之谈,字里行间都饱含著多年的发展智能,并贯串著丰田的成功。
这本书的主要著墨点在于设备和技术方面,为管理人员提供的指导意见很少。要了解管理方面的秘诀就应该阅读2004年出版、由美国密歇根大学机械系教授杰佛瑞•莱克(Jeffrey Liker)撰写的《丰田模式:全球最大制造商的十四条管理原则》(The Toyota Way: 14 Management Principles From The World‘s Greatest Manufacturer)。该书紧紧追随丰田家族的历史,全方位介绍这间汽车公司,以便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其辉煌成就。
该书篇幅较长,在此无法将内容一一详述,只能指出一个莱克罗列出来的、其认为促成丰田奇迹的所有要素的列表。
通过比较,笔者发现该列表与戴明(W Edwards Deming,被日本人奉为“质量管制之父”)在50年代及后来所教授的课程内容出奇的相似。他是世界著名的统计管理学专家和质量管制专家,是一个教会日本人关于质量控制并创造日本战后经济奇迹的美国人。
笔者对戴明的理论和管理方法进行超过25年的研究,发现莱克所描述的内容与戴明有著惊人的相似之处。若完全依照戴明的管理方法来运营一个制造企业,结果将会如何?丰田,就是最好的例子。
当年,戴明和石川一郎(Ichiro Ishikawa)一道为日本企业设计了整体发展战略,并制定了管理层职责的基本原则。戴明还向日本人强调了长期严把质量关战略的重要性,认为低成本(意味著低价)和高质量能帮助企业迅速抢占市场。
丰田与供应商的和谐关系,便是戴明理论的产物。他认为供应商、制造商和消费者均是一个体系内的不同部分,因而相互合作(而非敌对)的关系才是最明智的。
致力于长期不断地改善创新,是质量战略的基础。这是莱克研究丰田成功经验时得出的第一个结论;在戴明提出的14条质量管制原则中,它排第一。还在1956年时,戴明就指出:“确保产品的质量,绝非一日之功。它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长得足以令人厌倦。”
戴明还把消费者摆在核心位置。他说:“产品必须瞄准市场。”他鼓励企业走出去,接近消费者,以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接触消费者,必须摆在进行生产之前。”
最初,应先建立尊重和信任。当看到管理层均长期致力于改善质量后,员工自然明白这意味著企业将走向繁荣,也就是说他们的工资将上涨,职位获得提升或者企业将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因而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也就会大大提高。
有人会问,美国的贫富差距多大程度上是因对财富的追求所致?财富,是在从原材料转变为最终产品的制造过程中被创造出来的。30年来,制造业的竞争力持续下降,让美国面临著一场危机。戴明说:“谁说必须要生存?没有法律规定,制造业必须生存下去。”
质量战略并非私有财产,也无需大量的资金投入;关键再在于管理层如何思考和行动。这也就是戴明为何在其1982年出版的《走出危机》(Out of the Crisis)一书中写道:“还有必要出现穷国吗?”二战结束后,日本经济完全崩溃,穷得除百姓外一无所有;但看看今天的日本,已是另一副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