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艺的社会作用看文艺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8:27:00

从文艺的社会作用看文艺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文艺,是文字和艺术的统称,它包括表现艺术、造型、语言艺术和综合艺术。它以语言文字为工具,以表现技巧为手段,来形象化地反映社会生活斗争。文艺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来源于生活,是一种更高的意识形态,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文艺和政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阶级社会里,文艺都是一定阶级的文艺,都表现着一定阶级的立场、观点和要求而为一定阶级的利益服务。反映新的生产关系的文艺,起着维护新的经济基础,促进社会历史发展的进步作用;反映落后生产关系的文艺,则维护旧的经济基础,动摇和破坏新的经济基础,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历史的前进。无产阶级的文艺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一个部分,是开拓人们正确认识生活、改造生活,激励人民酷爱生活,为美好生活而努力拼博的精神武器。因此,无产阶级的乃至一切进步的文艺,对推动社会进步,促进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巨大的积极作用。

  一、文艺的社会作用:

  文艺既然属于上层建筑,就必然对经济基础产生反作用。但是,从文艺的发展史中可以看出:文艺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不是直接为社会提供物质成果,而是通过对人的精神世界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作用于社会生活,转化为物质力量的,这就是文艺的社会作用。文艺的社会作用一般又可以概括为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美感作用。

  所谓文艺的认识作用,就是文艺的真所达到的客观效果。是指文艺能把人为主体的整个社会作为自己的反映对象,以具体、感性、形象的形式逼真地展示外部世界的状藐,使人们能够从中认识社会生活,获得有关诸如自然的、社会的、历史的真实,得到社会和人生的种种经验和知识,发现和掌握生活的真理,从而提高人类的文化知识水平。

  所谓文艺的教育作用,就是文艺表现了真和体现了善的综合的客观效果。是指优秀的文艺作品,通过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吸引人们如饥似渴的阅读和欣赏,以巨大的艺术魅力感染读者,使之由欣赏而动情,由动情而移性,在不知不觉中,使性格、情操得到陶冶,使思想、感情得到净化,使道德、行为得到规范。从而唤起社会成员正确的是非感、善恶感和道德感,增强人们改造主、客观世界的勇气和力量,成为有理想、讲道德、守纪律的社会成员。

  所谓文艺的美感作用,就是文艺的美的形态产生的直接的客观效果。是指文艺借助于人们对客观事物美的一种感受能力,用文艺作品中反映或提炼出来的自然形态的社会美和自然美来影响人们的思想感情,促使人们敏锐地加深对现实中美的感受和领会,分辨美与丑、真民假、善与恶,来培养健康的生活性趣和高尚的艺术趣味,提高艺术修养,端正审美观念。

  文艺的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美感作用之间存在着互相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其中以认识作用为基础,教育作用为主导,美感作用为表现形式。美感作用不能离开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而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只有通过美感作用才能充分实现。“寓教于乐”,意在其中。所以,只有使文艺的这些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增强和发挥文艺的社会作用。

  二、文艺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精神文明,指的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人们的主观世界也得到改造,社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得到发展的成果。它表现为教育、科学和文化知识的发达和人们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的提高。

  从文艺的社会作用看,文艺同人类有着广泛的精神联系。它一方面以其特有的形式聚合着人类丰富的精神现象,另一方面,它又以其精神的内容同人类发生着联系,对人类施加影响。可见,文艺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特殊部门,是传播精神文明的有罚工具,文艺同精神文明建设有着特殊的十分密切的关系。

  建设精神文明,就是要提高全民族、全人类的文化知识水平,而文艺是增长人们多方面知识的来源之一。

  精神文明建设其内涵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提高人们的文化知识水平。要想达到这个目的,途迳是多方面的,而文艺就是实现这个目的的途迳之一。因为文艺作品能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广泛而深刻地揭示社会和人生,帮助人们认识生活。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犹如是时代的一面镜子,它旬凸透镜的照点一样,集中概括而又典型的再现了时代的面影。所以,读者捧着文艺作品,就如同掌握了一把打开生活奥秘的钥匙,进行了知识的海洋,就可以扩大视野,从那些真实而又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作品中,获得多方面的知识,了解生活的奥秘,发现生活的规律,找到了生活的真理。例如,在研读了我国古典小说《红楼梦》后,我们就可以从中形象的、具体的了解当时封建制度衰亡着的现实。它用一幅幅图画,形象地暴露了“四大家族”任意鱼肉人民,草菅人命的罪行和腐朽糜烂的精神生活。从而,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了封建制度的本质;法国的著名小说《人间喜剧》,是巴尔扎克在认真观察、研究了当时法国的社会、政治、风俗、道德之后,着笔于资本主义社会金钱高于一切、支配一切这个中心主题,生动、鲜明、深刻地描绘了当时法国的社会生活的。恩格斯曾赞美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并且说:“我们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人全部东西还要多。”

  建设精神文明,就是要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思想修养,而文艺就是进行道德、思想教育的重要工具。

  文艺在帮助人们加深对现实的认识的时候,往往同时又起到教育人、改造人的思想意识、影响人的行为的作用。文艺工作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的历史使命就是要以强烈的真挚的感情,塑造出有血有肉的典型,通过对典型人物思想、品德行为的刻画和渲染,来敲击人们的心灵,帮助人们鉴别真伪,使好坏、善恶泾渭分明,择其善者而效之,其不善者而拼之,举美抑恶,进瑜去瑕,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激励、启发、鞭策和教育,激起为真理、为美满生活、为新社会而斗争的力量。

  在人类社会的漫长历史中,劳动人民创造了灿若繁星、光彩夺目的艺术珍品,给社会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学艺术遗产。正是在这些珍品和遗产中,我们可以“因文风道”,“睹品正德”,启迪思想,纯洁灵魂。例如象《杨家将》、《岳飞传》等古典文艺作品,作者以很高的造诣,努力渲染象杨继业、岳飞这样的民族英雄的大义爱国、勇敢顽强的道德精神,激发了我们的爱国热情,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尤其是现代社会主义文艺,是作者和现实紧密结合,采取革命现实主义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创作出来的作品,它更能如实地揭示出社会的发展规律,它充满了革命激情,闪耀着真理的光芒。所以,它具有强烈的革命性和战斗性,更能陶冶人们的性格、情操,净化人们的思想意识,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从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例如在高尔基的《母亲》、奥斯特洛夫斯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矛盾的《子夜》、周立波《暴风骤雨》等作品中,描绘了广阔的人民的世界,表现了劳动群众的伟大斗争,显示了社会主义新世界的兴盛,反映了共产主义新人的成长。当你欣赏这些作品时,犹如在自己面前树立起了一面镜子,以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为鉴,照照自己的面孔,照照周围的现实,就会唤起我们热爱祖国、热爱新社会,大公无私、维护正义和蔑视邪恶、痛恨丑类的情感。在当前深入进行改革的形势下涌现出来的优秀电视剧《新星》,它真象是东方的一颗明亮的“新星”,照亮了人们的心灵,无疑对激发人们在改革创新、开拓前进以及纠正社会上的不良风气等方面都将产生其积极影响。

  提高人们的鉴尝审美能力,培养人们美的心灵,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而文艺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

  优秀的文艺作品,不仅是生活的真实反映,而且是生活的审美的反映,它渗透着文艺工作者的审美观。马克思说:“人类也依照美的规律来造型”。文艺作为审美的高级形式,当然更是依照美的规律来创作的,而且只有具有审美意义的或经过作家加工改造后具有审美意义的社会生活才有可能进入作品,因而文艺作品就不能不是美的结晶。所以,文艺在反映社会生活的同时,必然要传达文艺工作者的审美体验。人们在欣赏、阅读文艺作品的过程,就是一个再体验作者审美体验的过程,也就是作品的艺术美反过来作用于人们心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既从美的形态上引起了精神的愉悦,得到了美的享受,又分享了作品的思想感情,受到了美的感染,陶冶了美的情操,就必然在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和培养人们的健康的审美观念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例如小说《高山下的花环》,作者抒写了我们社会中的,特别是部队中的美好事物,塑造了一组闪耀着理想光彩的英雄群像,刻画了他们对祖国、对人民的崇高责任感和英勇顽强、深明大义、团结友爱、大公无私的美的心灵,向人民展现了一幅崇高状美的人生画卷,在他们的身上集中表现了生活的美。不少读者在阅读这本书时,感情激动,热泪盈眶,心胸为之开朗。

  至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文艺与精神文明建设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文艺的社会作用,文艺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工具,建设精神文明要以文化为基础,以文艺为武器。建设精神文明的过程,也是文艺发展和发挥社会作用的过程,要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要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和科学文化事业。同时,文艺又必须以精神文明为指导,不能偏离精神文明的方向,否则,文艺就有可能走向歧途,起精神污染的艇。一切破坏精神文明建设,有害精神文明的文艺都应该在禁止之列!这就是文艺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辩证统一关系。(博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