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级党委换届掀起“减副”运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6:24:06
全中国范围内的省、市、县、乡四级中共党委集中换届已陆续启动,如此大规模的四级党委大换届被媒体称为改革开放以来第三次地方领导官员大换班。因而,此次换届格外引人瞩目。
此次换届除了涉及人数众多之外,另有一个让外界注意的特点就是:减副(减少副书记人数)。“减副”的办法有二:一是退居二线,转往人大、政协任职,今年初各省市区人大、政协举行时,已有多名副书记转换岗位;二是调任京官。
早在今年年初,官方媒体开始大张旗鼓的展开对换届“减副”的宣传。而县一级党委班子也早早就确定了“一正两副”的格局,即书记一名,专职副书记一名,但是四级党委中最重要一级的省级党委,官方一直未透露其“减副”的具体模式。
在今年稍早时候,河北、安徽、福建、宁夏、海南等五个省区副书记职数也已减少到三人,而且五省区的正副书记格局完全一致。三名副书记之中,一位兼任省长,一位兼任纪委书记,一位则分管党务。《瞭望》周刊报道认为,这说明省级党委一正三副的模式将逐步形成。
之后,在三十一个省市区党委中,河北、辽宁、安徽、福建、河南、湖北、海南、宁夏八个省区都开始以“一正三副”配搭。
2006年5月,两个重要省份湖北和辽宁省级党委首次出现一正二副模式,在这一模式下,省委书记总揽全局,一名副书记兼省长主掌政务,另一副书记则协调党务。外界普遍认为,县级党委减副已累积了经验,省级党委减副很可能就按照县级模式进行。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10月结束后,省级党委换届正式拉开帏幕。作为首个党委换届的省份,河南省的减副依然是“一正两副”模式,只保留一个副书记,省长再兼任副书记,同时减少常委职数,党委、政府之间要增加交叉任职。
看来,省级党委减副工作势在必行。省级党委很有可能会像县级党委一样最终形成“一正两副”的模式。不过,少数民族区域可能不会减至“两副”或者“一副”的模式。
其实,中共早在2004年召开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就明确提出要减少地方党委副书记职数,实行常委分工负责,充分发挥集体领导作用。但是,这一决定一直没有得到实施。那么,事隔两年之后,为何又将减副工作列入大换届的重点内容中呢?
地方政府过去通常是,政府正职必然兼任副书记,此外还有专司党务的副书记。同时为了体现对反腐工作的重视,纪委书记还要担任副书记;另外还有分管政府行政工作的副书记等。
但是过多的副书记往往使得书记办公会取代了党委常委会。同时,副书记的职数偏多,在常委会中几乎过半,以致书记办公会提交给常委会的工作议题,很容易在常委会上成为决策。
另外引起诟病的是,分管政府行政工作而且拥有决策权的副书记们在政府没有职务,而一些工作在一线的政府副职不在党委常委会决策班子内,这往往造成决策与实际工作的脱节。
而且党委副书记与政府副职都分管政府工作,在具体工作中还会因为到底谁说了算而使得效率低下,也给实施问责制带来困扰。
副书记减少以后,在省委书记和常委之间,不再设分管副书记,而由各常委直接负责各领域工作。因此,“减副”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使换届后新产生的领导班子,在以后的领导工作中便于协调、提高效率、减少内耗。
事实上,减副还有一大作用,就是减少行政成本。各省的党委、人大、政府、政协这四套班子,拥有的省级官员往往在四十名左右,多数省份的副省长为七至九名。西藏自治区的副主席更是多达十二名,各省为现任副省级官员配备的秘书、办公室、用车、住宅,所耗的资金,实在难以数计。
目前,县级党委的减副工作业已完成。江苏的九十五个县级党委原有的366名副书记职数一共减少181名,“减副”近一半。在中共六中全会之后,省级党委的换届工作也即将拉开序幕。省级党委的减副模式也将逐渐清晰。
不过,现在有声音质疑由常委担任纪委书记可能会给反腐败带来负面的、不利的影响。也有人认为,党委、政府增加交叉任职可能导致权力过于集中。
“减副”能否真正做到集体领导、提高效率、减少内耗,关键还是在于中共下一步能否改革政治体制,解决体制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