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仅靠本土化是不够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15:55:28
依靠本土化策略大获成功的同时,百度也正在面临高速发展带来的诸多挑战。
纳斯达克上市、镁光灯、辉煌,然后是消失一般的沉寂,这就是百度创始人李彦宏一年多来留给外界的影像。
过去一年对于中国的搜索引擎市场格局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几个中国市场的重要参与者都经历了转折性的事件,对于任何一方来说都是一个影响深远的关口。而顶着“中国Google”光环在纳斯达克上市,并塑造了一个中国概念股神话的百度,过去一年更多是在超乎寻常的压力之下度过。
压力一方面来自投下重注的投资人对业绩的“超级”要求;更大的则来自于强大对手的竞争压迫。杨致远将多年碌碌无为的雅虎中国出售给拥有中国最大电子商务集团的马云,搜索引擎和电子商务高度重合的目标客户群体,以及马云将搜索引擎视为其未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得百度陡然增添了一个狼性十足的本土化竞争对手。也是在同一个时间段里,远在美国的Google创始人Larry Page 和 Sergey Brin也终于下定决心对中国市场发起正面进攻。而Google强大的资金和技术实力,以及由李开复和周韶宁组成的Google中国豪华团队,对百度一直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士气高涨而且雄心勃勃的Google和雅虎都不需要为营收做任何考虑,他们需要做的仅仅是尽可能多地从百度那里抢夺用户。而百度则面临业绩和用户数量的双重压力。
然而想象的一切并没有发生。面对资本市场的压力和竞争对手的正面进攻,百度没有“完蛋”,而是稳固了自己的领先优势。2006年第二季度百度广告营收2400万美元,已经超过搜狐的广告营收,成为仅次于新浪的第二大广告商。根据百度和新浪对第三季度的业绩展望,百度第三季度的广告收入将超过新浪,成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广告平台。这是一个标志性的改变。
百度胜在哪里?还是那个让所有跨国公司百般努力而无解的本地化。
平民百度
虽然一直被冠以中国Google的形象,而且在美国投资者面前百度也乐得默认这一形象,但实际上百度的成功越来越明显的体现在和Google的不同上。而这种敢于与Google不同的做事方式最终成就了百度在中国的成功。
2001年夏天,就在回国创立百度的第二年,李彦宏写了一篇对百度影响深远的文章—《搜索引擎的第三定律》。在这篇文章中李彦宏首次提出了一个观点:用户要找信息的时候,搜索引擎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把用户想要找的信息、最有可能想要找的信息给他,而信息本身是付费还是免费没有那么重要,这不是本质的问题。
随后在当年十月份百度推出了竞价排名的商业模式,而其受付费影响的排名结果后来成为备受争议的一个问题。这是被外界视为中国Google的百度第一次做出和Google不一样的举动。
下一个改变百度指向了渠道。在李彦宏按照美国的经验进行几个月的直销之后,这个公司灵活地改变了自己的销售模式。“百度从2002年起建立渠道体系,那时候我们并不是最强的渠道,可能到2004年都很难讲是全国最强的渠道,但是2005年以后没有一个网络产品的渠道可以跟百度的渠道抗衡。”李彦宏说。实际上,渠道已经成为中国搜索引擎市场默认的游戏规则。杨致远当初斥资一亿多美元收购3721看重的正是其庞大的渠道,而即使在国外从未建设渠道的Google在进入中国的时候也同样不能忽略这样的方式。
如果说竞价排名和渠道这些与商业模式相关的因素可以很快被拷贝的话,努力贴近和理解中国用户,倡导实用和易用,也许才是百度成功的关键。
“我们对中国用户的关注度是非常高的。中国用户跟美国的用户在使用习惯上,对一些新的事物的接受程度上是很不一样的。”如上所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李彦宏是最贴近用户的草根式CEO之一。这个自称过去15年来从来没有离开过互联网超过24小时的CEO,喜欢爬山、游泳和高尔夫等户外运动,但实际上他更多的时间消耗在互联网上面。
“给大家拜年!谢谢大家一年来对我的关心和支持,因为你们,我每天会更加充实和快乐!”自从2003年百度贴吧推出以来,李彦宏每年都会在网友为其建立的“李彦宏吧”里向用户拜年。
“互联网市场变化非常快,用户的习惯、喜好变化都非常快。为什么百度很多东西更受欢迎?不是因为我们第一个做,是因为我自己就在用这些东西,作为一个用户在亲身感受这样的产品应该做成什么样子。我在这上面管得很细,要想管得细必须得自己用,你得懂才能管,而这个东西是要花时间的,是要在网上才能泡出来的。”李彦宏说道。
贴近用户的还有李彦宏本人所倡导的产品策略。“从做搜索的方式和方法来讲,我们把流量放在第一位,收入是第二位的。流量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用户的认可。”
几乎所有百度重要的产品都会经历这样一个诞生的过程:产品经理做好产品规划之后,需要提交给上一级的主管审核,然后再提交包括李彦宏在内的产品委员会审核,最终这款产品才能向用户推出。其中每一级审核都有一个严格的指标—产品的用户群体大小(或者说流量),如果没有足够大的用户群体即使这款产品再完美也不会被推出。
和Google事事追求创新的产品策略截然相反的是,百度似乎并不在意是否创新。“我觉得还是结果导向,对用户有价值的产品可能我们是第一个推出来的,也可能是别人已经推出来的。衡量百度要不要做一件事情,不是说这个东西是不是创新,而是这个东西是不是市场需要的,我们能不能把它做好。”李彦宏认为用户价值是在创新之上首先被考虑的因素。
正是基于这样平民化的产品策略,百度从来不追求新奇的产品,反而迅速推出了让人眼花缭乱的“平庸”的大众化产品,这些产品大都非常实用,而且没有太多的技术门槛。甚至一些产品的背后服务提供者为个人站长。百度目前已经推出58项服务,而Google中国和雅虎中国推出的服务只有10项左右。
粘住用户
和Google“让用户尽快走开”的信条似乎不太一样的是,百度现在正在越来越紧密的将用户粘在自己的地盘上。自从2003年12月百度推出“百度贴吧”以来,这个基于关键词的主题交流社区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网上社区之一。而这种社区化的产品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百度的产品之中,包括百度知道、百度百科和音乐掌门人等。
“我有时候跟别人讲搜索引擎的第四代,即所谓的社区化功能就从贴吧开始。这些社区化的东西对于我们用户粘性的增加非常有帮助。很多用户自己也说不清楚为什么喜欢用百度,但是当需要找什么东西的时候,自然而然就来了,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李彦宏认为搜索引擎的社区化功能已经成为竞争力的一个体现。
毫无疑问,百度已经在社区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2006年7月13日,百度推出了新的社区产品—百度空间。实际上这款以“搜索+博客”为关键字的产品承担了更多战略上的重任。在李彦宏寄予厚望的“百度空间”中,在线交友、百度贴吧、百度知道、百度百科和MP3等核心的产品都被整合其中,甚至在新发布的百度空间中还推出了基于用户收费体系—百度币。
如果百度空间能够取得成功,百度毫无疑问将继续巩固自己在普通用户心中的地位。虽然之前百度曾承诺不会对普通用户收取费用,但支付体系的推出,意味着百度也许有一天会向普通用户出售某些服务,这将为百度增加新的盈利点。
“现在在任何搜索引擎的主页输入一个关键词,比较几个功能型服务的搜索结果没有什么差别。但是用户在其他服务(贴吧、知道等)上的习惯养成之后,在使用别的搜索引擎时就会觉得很不方便,这就是百度现在在搜索引擎的地位。”李彦宏说。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9月份对外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用户首选使用的搜索引擎中,百度的市场份额继续攀升达到了62.1%,而Google的市场份额为25.3%,与去年同期相比,下滑了8个百分点。
然而百度并不能高枕无忧,对于这个纳斯达克的新贵来说,未来的挑战和不确定性丝毫不会减少。
沟通命门
2005年8月5日,百度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当天,在目睹股票一路飚升到150美元,参加完热闹的庆祝晚宴之后,李彦宏和自己的太太、CFO王湛生在酒店大堂要了一壶中国茶和小点心,继续边吃边聊到凌晨两点钟才休息。聊天的一个核心话题就是回去之后怎么让员工的心态平和,不要产生暴发户的心理。
“公司成长非常快,但是高管人员包括我在内谁也没有在这么大规模的公司里面做过决策。很多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就会被无限放大,而一旦出问题很可能是大问题。”李彦宏坦言百度正面临高速发展带来的诸多挑战。
对一个年轻公司而言,犯错误并不是制约未来发展的障碍。比犯错误更加让人担忧的是百度在与各方的沟通上不够通畅。实际上在过去的一年内百度数次面临这样的沟通问题,这可能是一个包括李彦宏本人在内都需要认真反思的事情。
也许基于内向的性格和技术人员的一种习惯使然,李彦宏本人并不是很习惯与媒体沟通。“我讲的时间不长,我觉得也很简单,但回来后一看媒体的相关报道,角度真是五花八门,有些还有明显的错误,这其实也是一段时间以来我不愿意接受采访的原因—太容易被误解。”九月份参加某论坛演讲之后李彦宏在博客上对自己的用户如此表示。
而与其他的沟通问题相比,百度目前在与客户的沟通方面也正面临诸多挑战。在刚刚过去的一个季度内,已经有两个百度的大客户在是否恶意点击的问题上与百度形成僵局。其中一个客户北京中北卫癌症医学研究院院长刘文华带领10多位同事聚集在百度总部门口,对百度提出抗议。而另一个客户易方达则已向百度提起诉讼。
易观国际最新调查报告显示,搜索引擎关键词广告代理与广告主,对竞价排名/付费搜索的满意度有所下降,并有压缩预算的计划。目前已经付费给搜索引擎厂商来获得营销效果的企业中,“非常不满意”的比例将近30%。另外,25%的企业认为他们可能会在未来降低在搜索引擎这种营销工具上的投入。“如果这一趋势不能得到缓解,整个搜索行业也许都会受到打击。”一位搜索引擎业内人士如此表示。
实际上关于点击欺骗的争议在美国已经成为广告客户和搜索引擎服务商之间纠缠不清的问题,基于这一问题的不确定性双方都没有占据明显上风。这样的问题在中国也是一个长期存在的争议。对于双方而言,沟通也许是更为现实的解决方式。
李彦宏:百度是个年轻的公司
互联网周刊:百度去年上市受到投资者的狂热追捧,这是否给百度带来了很多压力?
李彦宏:去年上市使得外界的期望值突然从一提到了十,而我觉得外界期望值和内部发展转变的速度有一个差值。百度毕竟是一家很年轻的公司,我们很多时候是在不断地犯错误,不断地总结经验,慢慢提高起来的。
互联网周刊:你现在对百度最担忧的是什么?
李彦宏:第一是百度的收入没有真正的上规模,今年整个搜索引擎市场大概总共2亿美元左右。这个规模连英国Google一家公司收入的1/10都不到。第二是公司成长非常快,上市的时候不到一千人,现在已经接近三千人。高管人员当中,包括我们在内,谁也没有在这么大的规模公司里面做过决策的经验。很多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就会被无限的放大。
互联网周刊:上市以来百度遭遇到多次MP3法律纠纷,现在找到解决方案了么?
李彦宏:我们也等待法律给出比较明确的答案,比如提供哪些服务是可以的,哪些是不可以的。与此同时,我们也在寻求与唱片公司的合作,我们已经跟20多家唱片公司达成了各种合作。他们愿意让我们的搜索引擎收录他们的东西,并且跟他们进行广告方面的分成。
互联网周刊:萨班斯法案开始实施以后,百度受到的影响有多大?
李彦宏:从好的方面来说,有这个体系的约束就能够保证公司不出大问题。不利的方面是,做到这些要求要花很多钱请外面的专业公司帮我们做。对于年赢利率一千万美元的公司,可能就承受不了。另一方面,它也使得决策的效率有所下降,因为干什么事情都要走这样一个流程,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互联网周刊:百度如何平衡直销和渠道之间的利益,要知道随着市场的成熟渠道的空间会越来越小。
李彦宏:我想现在这个格局短期内、未来若干年不会变。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地方是直销,其他地方是分销。百度作为技术的公司,的确也没有能力在全国主要城市都开分公司,我们觉得已经到我们能力的极限了。
互联网周刊:前段时间百度裁员所引发的争议是否超出你的想象?
李彦宏:我觉得这个事情分两面,刚开始也讲了公司成长很快,很多管理层都没有在这么大规模的公司里决策部门呆过,在处理问题上可能不是特别的周到,这点我们的确需要改进。实际上在此之前有一个国际著名的公司出价1000万美元要收购这个部门,但我们权衡之后觉得这个部门还有一些对百度有价值的人,所以选择了取消这个部门。这个部门总共57个人,留下来27个人,走了30个人,这个比例也还算可以,当一个部门走的时候,将近一半的人能够被其他部门所吸收,我觉得也不是一个小的比例。只是最后产生大这么的影响的确是当初没有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