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仅靠激励机制是不能完全解决问题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4:28:25

8、仅靠激励机制是不能完全解决问题的

【原文】凡人之动也,为赏庆为之,则见害伤焉止矣。故,赏庆、刑罚、势诈,不足以尽人之力,致人之死。为人主上者也,其所以接下之百姓者,无礼义忠信,焉虑率用赏庆、刑罚、势诈、除12其下,获其功用而已矣。大寇则至,使之持危城则必畔3,遇敌处战则必北,劳苦烦辱则必奔,霍焉离耳,下反制其上。故,赏庆、刑罚、势诈之为道者,佣徒粥卖之道也,不足以合大众,美国家。故古之人羞而不道也。故,厚4德音以先之,明礼义以道之,致忠信以爱之,尚贤使能以次5之,爵服庆赏以申之,时其事,轻其任,以调齐之,长养之,如保赤子,政令以定,风俗以一。有离俗不顺其上,则百姓莫不敦恶,莫不毒孽,若祓不祥,然后刑于是起矣。是大刑之所加也,辱孰大焉?将以为利邪?则大刑加焉。身苟不狂惑戆陋,谁睹是而不改也哉!然后百姓晓然皆知修6上之法,像上之志,而安乐之。于是有能化善、修身、正行、积礼义、尊道德,百姓莫不贵敬,莫不亲誉,然后赏于是起矣。是高爵丰禄之所加也,荣孰大焉?将以为害邪?则高爵丰禄以持养之,生民之属,孰不愿也?雕雕7焉县贵爵重赏于其前,县明利大辱于其后,虽欲无化,能乎哉?故民归之如流水,所存者神,所为者化而顺。暴悍勇力之属为之化而愿,旁辟曲私之属为之化而公,矜89收缭10之属为之化而调,夫是之谓大化至一。《诗》曰:‘王犹111213,徐方既来。’此之谓也。

【译文】凡是人的行动,是为了庆祝和奖赏而行为的,而见到有害有伤就会停止行为。所以,奖赏和庆祝、刑罚、以权势欺诈,都不足以使人们尽力行为,也不足以使人们为之牺牲。作为人民的领导人,其所以对待下面的人民百姓,如果没有用社会行为规范和最佳行为方式以及忠实诚信,只考虑用奖赏和庆祝、刑罚、以权势欺诈、修治迫害下面的人,获取他们的功绩和用品而已,那么大的敌人来到,又使人民守护危险的城池,那么人民就会背叛,遇到敌人与之作战就必然会败北,遇到劳苦烦重和被欺辱的事就必然会逃奔他方,很迅速地离去,结果是下面的人民百姓反而制约了上级。所以,用奖赏和庆祝、刑罚、以权势欺诈作为统治和管理道路的,就是雇佣买卖人力的道路,不足以团结大众,使国家美好。所以古时候的人羞耻于走这种道路。所以看重规律的人首先遵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明确社会行为规范和最佳行为方式作为道路,致力于忠实诚信以爱护人民,崇尚贤才使用有才能的人以使有顺序等级,封赏爵服庆祝奖赏来重复张扬,适时安排事情,减轻人们的负担,以调整平等,养育他们,就象保护天真的儿童一样,政策法令以此而稳定,风俗习惯以此而统一。如有背离风俗不顺从上级的,那么人民百姓无不厌恶,无不视为毒孽,就象祓除不吉祥的东西一样,于是刑罚由此而兴起。这种大的刑罚加之于身上,还有比这更大的耻辱吗?以为背离风俗不顺从上级有利吗?那么大刑加在身上,只要不是狂妄迷惑糊涂丑陋的人,谁能看到这种情况而不改变呢?然后百姓都知道遵循上级的办法,仿效上级的意志,而安居乐业。于是就有了能够改恶从善、修养身心、端正行为、积累社会行为规范和最佳行为方式、尊重道路和规律的人,人民百姓无不宝贵和敬仰,无不亲近和赞誉,然后奖赏由此而兴起。这种高官厚禄加在身上,还有比这更荣耀的吗?以为背离风俗不顺从上级有害吗?那么高官厚禄足够养育很多人了。凡属于人,谁不愿意这样呢?就象彩画装饰一样悬挂贵爵重赏于人们的面前,悬挂明利大的耻辱于人们的后面,虽然不想改恶从善,能行吗?所以人民来归顺就象流水归向大海一样,能生存的就象神仙一样,能行为的就能教化而顺服。残暴凶悍只知道勇力的人受到教化而愿意归顺,歪门斜道而自私的人受到教化就会有公心,故作庄重爱纠缠问题又爱围绕某件事不放的人受到教化而得到调整,这就称之为最大的教化能使人们统一。《诗经》上说:“宣王谋画信天地,徐国人民得安抚。”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说明】本节仍是关于领导人与管理者怎样对待战争问题的论述。这一段是对人民百姓的普遍的心理探讨,无论是人民百姓或是士兵的任何行为,都是受需要的支配,都是为了庆祝和奖赏而行为的,只要不是狂妄迷惑糊涂丑陋的人,谁都不愿意受刑受辱,谁都渴望荣耀的高官厚禄加在身上,所以领导人与管理者只要懂得人民百姓的心理问题,就可以解决人民百姓的生存问题,从而就可以稳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所以,荀子认为,用奖赏和庆祝、刑罚、以权势欺诈作为统治和管理道路的,就是雇佣买卖人力的道路,不足以团结大众,使国家美好。而看重规律的人首先遵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明确社会行为规范和最佳行为方式作为道路,致力于忠实诚信以爱护人民,崇尚贤才使用有才能的人以使有顺序等级,封赏爵服庆祝奖赏来重复张扬,适时安排事情,减轻人们的负担,以调整平等,养育他们,就象保护天真的儿童一样,政策法令以此而稳定,风俗习惯以此而统一,才能真正达到领导与管理的目的。这其实就是管理学的精髓!荀子在这里提出了仅靠激励机制是不能完全解决问题的,既要激励,也要惩罚,但更重要的是领导者对人民的“爱心”!就象保护天真的儿童一样的爱心,而且自己首先要以身作则,按天地间的规律办事,按人类共有的规律办事,按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办事,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树立起领导与管理的权威。为什么从古至今母爱与父爱是最伟大的?因为这种爱是无私的!如果每个统治者、管理者、领导人都抱着这种爱心,那么,一个企业何愁搞不好呢?这也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真正含义。

——————————————————

【注释】1.除:《诗·唐风·蟋蟀》:“今我不乐,日月其除。”《诗·小雅·斯干》:“风雨攸除,鸟鼠攸去,君子攸芋。”《老子·五十三章》:“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周礼·地官·山虞》:“若祭山林,则为主而脩除。”《六书故·地理二》:“辟草移地为除。凡除治皆取此义。”《玉篇·阜部》:“除,开也。”这里用为修治、修整之意。

2.戹:《荀子·宥坐》:“孔子南适楚,戹于陈、蔡之间。”《史记·季布栾布列传》:“两贤岂相厄哉?”这里用为为难、迫害之意。

3.畔:《书·胤征》:“沈乱于酒,畔官离次。”《论语·颜渊》:“博学於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庄子·徐无鬼》:“其为人也,上忘而下畔。”《孟子·公孙丑下》:“寡助之至,亲戚畔之。”《荀子·富国》:“约信盟誓,则约定而畔无日。”这里用为背叛之意。

4.厚:《诗·小雅·天保》:“俾尔单厚,何福不除?”《管子·权修》:“厚爱利足以亲之,明智礼足以教之。”《易·坤·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论语·卫灵公》:“躬自厚,而薄责於人,则远怨矣!”《墨子·尚贤中》:“厚於货者,不能分人以禄。”《史记·秦本纪》:“遂复三人官秩如故,愈益厚之。”这里用为看重之意。

5.次:《书·胤征》:“沈乱于酒,畔官离次,俶扰天纪。”《荀子·王制》:“贤能不待次而举。”《史记·陈涉世家》:“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资治通鉴》:“盖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这里用为顺序,等第之意。

6.修:《书·盘庚上》:“王播告之修,不匿厥指,王用丕钦。”《易·蹇·象》:“山上有水,蹇,君子以反身修德。”《论语·述而》:“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从,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荀子·修身》:“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商君书·定分》:“遇民不修法,则问法官。”《史记·殷本纪》:“昔高后成汤与尔之先祖俱定天下,法则可修。舍而弗勉,何以成德?”这里用为“遵循”之意。

7.雕:通“彫”。《书·五子之歌》:“峻宇雕墙。”《周礼·春官·司几筵》:“右雕几。”《管子·侈靡》:“至乐而雕卵,然后瀹之。”《左传·宣公二年》:“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国语·晋语》:“秦穆公衡雕戈出见使者。”这里用为用彩画装饰之意。

8.矜:(jīn巾)《书·旅獒》:“不矜细行,终累不德。”《老子·二十二章》:“不自矜,故长。”《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礼记·中庸》:“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远人也。”《孟子·公孙丑下》:“使诸大夫国人皆有所矜式。”《荀子·非相》:“矜庄以莅之,端诚以处之,坚强以持之。”《楚辞·刘向(九叹·忧苦)》:“折锐摧矜,凝汜滥兮。”《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后有储主而不属,矜矣!”《大戴礼记·小辨》:“矜行以事君。”《集韵·蒸韵》:“矜,庄也。”这里用为庄重之意。

9.纠:《诗·魏风·葛屦》:“纠纠葛屦,可以履霜。”《诗·陈风·月出》:“舒窈纠兮。劳心悄兮。”《诗·周颂·良耜》:“其笠伊纠。”《楚辞·悲风歌》:“纠思心以为纕兮。”《鶡冠子》:“福与祸如纠缠。”《汉书·贾谊传》:“何异纠纆。”这里用为缠绕之意。

10.缭:《荀子·富国》:“其候徼支缭,其境关之政尽察。”《荀子·议兵》杨倞注:“缭绕,言委曲也。”《说文》:“缭,缠也。”《集韵·宵韵》:“缭,绕也。”这里用为围绕,绕道而行之意。

11.犹:通“猷”。《诗·魏风·陟岵》:“犹来无弃。”《诗·小雅·采芑》:“克壮其犹。”《诗·大雅·常武》:“王犹允塞,徐方既来。”《诗·周颂·访落》:“将予就之,继犹判涣。”《管子·君臣下》:“故施舍优犹以济乱,则百姓悦。”这里用为谋画之意。

12.允:《易·升·初六》:“允升,大吉。”《书·舜典》:“命汝作讷言,夙夜出纳朕命,惟允。”《诗·小雅·采芑》:“陈师鞠旅,显允方叔。”《诗·小雅·湛露》:“显允君子,莫不令德。”《诗·大雅·常武》:“王犹允塞,徐方既来。”《尔雅·释诂上》:“允,信也。”《正字通·儿部》:“今俗许诺曰允。”这里用为相信而承诺答应之意。

13.塞:通“僿”。《书·皋陶谟》:“刚而塞。”《诗·邶风·燕燕》:“仲氏任只,其心塞渊。”《诗·鄘风·定之方中》:“秉心塞渊,騋牝三千。”《诗·大雅·常武》:“王犹允塞,徐方既来。”《礼记·孔子闲居》:“志气塞乎天地。”这里用为充满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