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教育策划与学校发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6:44:35
教育策划是新近兴起的事物。一方面,正缘于其“新”而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另一方面,“新”事物也向我们的认识提出了挑战。因为,我们拥有的只是零散的经验事实,而缺少很好的、先有的认识框架(事实上,我们设计该章的一个重要目的正是意在为人们认识教育策划这个新事物提供一个适切的认识框架)。为了解决这个认识难题,我们采取的策略是,在结合教育策划经验事实的基础上参考一般策划理论的分析思路。之所以如此安排是考虑到,教育策划在一般意义上讲也是一种策划活动,必然会附有一般策划活动所具有的共性。同时,相关的经验事实又可以使我们能够认识到教育策划活动与其他策划活动的不同之处。如此,在一般与个别、共相与殊相、似与不似的比照中,我们就可以更合理全面对认识教育策划事实,并做出初步的理论归纳。这也提醒我们在阅读或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区分哪些内容是逻辑演绎的,哪些内容是经验归纳的。进而,可以根据相应的经验事实和逻辑思路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验证或反证,以此丰富对“教育策划”这一新事物的认识。
黑格尔曾言,“存在即合理”。新事物的出现总有其原因。教育策划的出现也有其经济、社会、政治、教育等各方面的原因。它们使得教育策划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不过,在此我们也需要注意两个问题。其一,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各种原因最终都可以归结到物质性基础上,即特定社会的生产力上,而其又是通过经济基础这一中介得以表现的。因此,在促成教育策划产生的各种因素中,我们要特别关注“市场经济”这一因素。这里又涉及此前学术界曾经讨论过的“教育与经济关系”的问题。可以说,当前的教育策划主要还是市场向教育推进的过程,其中“人为”和“造势”的成分很多,这是我们需要仔细识别和认真对待的。其二,由于所有的原因都是历史性的,教育策划的出现便是历史逻辑的展开。随着历史进程的推进,这些原因会因为历史情况和条件的变更而有所变化。到时,教育策划的形态或方式可能会是另番模样,甚至有消失的可能。因此,我们在理解教育策划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时不能作僵化理解。
以上关于教育策划与市场经济关系的讨论,在另一个方向上还提醒我们,在认识和理解“教育策划”时必须突出教育策划的教育性。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有其独立性。这种独立性根源于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的特殊性。我们的观点是,教育策划主要应是一种教育活动,而不是社会活动,更不可能是纯粹的经济(商业)活动。因此,教育策划活动就必须遵从教育活动的客观规律和价值诉求。也只有从这个角度,我们才能很好地理解教育策划所具有的“目标上的教育性,效果上的迟效性,影响上的社会性,操作上的谨慎性”等特性。此外在教材中没有提及,这里需要加以补充的是,所谓的教育策划只是一个抽象的一般性概念,在事实上又存在各种类型和层次的教育策划。它们之间又可能存在差异。如基础教育阶段与其他教育阶段的教育策划是不能完全类同的,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教育策划又可能是不一样的。在阅读和学习过程中应合理运用“综合”与“分析”这两种方法。
此外,需要提醒学习者的是,在整个阅读和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始终坚持将“教育策划”与“教育创新”或“教育管理创新”联系起来。因为,只有围绕“创新”这一基点,我们才能很好地理解教育策划所具有的特点、内容、方法、功能等知识。离开了“创新”,教育策划也就与教育计划等同了。教育策划是教育管理的一项职能,却是一项特殊的职能。有意或无意地将其定位为教育管理的常规工作,也就忽略和放弃了教育所能体现和发挥的作用。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才将之与“学校发展”结合起来讨论。其中,我们强调的是“发展”,而不是“维持”。通常,人们所看重的也正是教育策划活动运用新思维,突破旧框架以促进学校发展的功能。当然,这并不是说教育策划对“学校维持”毫无意义。当学校组织出现危机或紧急情况时,人们往往能够运用教育策划来“维持”学校。对此,我们必须有辨证的思考。
显然,以上提到的主要是一些意识、观念和态度性的问题。作为应用学问,我们也特别注意介绍与实际的教育策划活动直接相关的技能性、操作性的知识。考虑到篇幅和行文问题,文中的方法只能算是抛砖引玉。其他的一些方法则需要我们自己去寻找和学习。再说,作为创新性的活动,本身就决定了教育策划不可能有固定的方法。
建议阅读书目
《孩子的未来不是梦——教育策划的方法与技巧》(唐玲昆,2003)此书由一线教师写成,介绍了孩子学习成长策划过程中的方法和技巧,内容包括教育策划的支点、方案、盲区和创新要求。本书的特点在于,具体说明每一条策划原则时都是以案例形式展开,并指出原则的适用,有效指数。同时,能对现实的运用提供出具体的操作技巧和需要注意的问题。本书的欠缺指出,在于理论的体系性不强,对教育策划的一些基本概念少有介绍,而且内容主要局限在家庭教育策划方面。本书是国内第一本关于教育策划的专著。
《现代全能策划》(覃礼刚,2001)此书以人类全能智慧、人类智慧力理论为基石,研究以人类智慧进行策划为核心和灵魂。全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全能策划理念原理、操作程序、必备要素和运作艺术与技巧;第二部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角度通过具体的实务操作对理论进行运用。全书突出策划中的“智慧”,体系性较强,但由于篇幅过大,难免有重复和烦琐之感,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性阅读。
《名牌CI策划》(万力,1997) 此书从品牌价值评估入手,将CI策划与产品质量、市场竞争和企业文化战略结合起来,在CI内容的介绍和CS理念的引进后,对CI各层次的实务设计作了重点介绍,同时附有生动的个案解释。作为企业品牌策划方面的书,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从相似与区别的角度吸取对教育品牌策划有借鉴意义的内容。
第八章:教育视野中的公共关系
学习重点:
1.教育公共关系的特征和实质
教育公共关系是教育组织与其公众进行双向沟通,协调双方利益和行为,塑造良好的教育组织形象,谋求公众的支持和合作,并实现双方利益的过程。
教育公共关系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一种活动,但与一般公共关系相比,它又有自己的特殊性。它以公众为对象;以塑造教育组织良好形象为目标;以互利为原则;以长远发展为方针;以真诚为信条;以传播、沟通为手段。
教育公共关系的主体是教育组织,教育组织与公众之间关系的核心是利益,传播和沟通是协调教育组织与公众利益关系的手段。教育公共关系的实质就是教育组织协调与公众之间的利益,达到双赢或多赢。
2.教育组织形象的诊断和塑造
教育组织形象的诊断主要是给大家介绍两种诊断方法,通过运用这两种方法来了解和测定教育组织在公众中的实际形象,明确具体的工作目标。
教育组织形象的诊断方法包括组织形象地位测量和组织形象要素综合分析。我们先来了解组织形象地位测量。
组织形象地位测量主要用问卷、抽样、实验等具体的调查方法对教育组织进行调研,获得有关组织知名度、美誉度两项指标的资料后,用“教育组织形象的基本结构”中的公式测算知名度和美誉度,然后用组织形象地位四象限图对教育组织的形象进行定位。组织形象地位四象限图既可以直观地显示教育组织已有的形象地位,帮助教育组织明确自己的真实形象;又可以用来对此教育组织与彼教育组织的形象进行比较,为其竞争提供参考。
组织形象要素综合分析是将有可能影响组织形象的问题因素设计成表格,在教育组织的内外公众中进行调查或访谈,再根据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最终确知组织实际形象的办法。此方法共包括五个步骤:
第一步:设计教职员工调查表,进行调查和结果统计。教育组织形象分析的调查,一般采用封闭式问卷,答案设置采用语意差别形式,即由“非常高”过渡到“非常低”,共三个等级。
第二步:设计公众调查表,进行调查和结果统计。公众调查表的内容应该和教职员工调查表的内容相同,否则就无法进行比较分析。
第三步:制作期望形象要素分析表。期望形象要素分析表实际上就是把调查问卷的每个项目改成肯定陈述句和否定陈述句,置于统计框的两侧,将调查结果置于统计框中间。
第四步:确定差距档次的权重系数,由低到高依次为1、2、3。根据纵向相乘横向相加的法则,也就是统计结果和权重系数想乘,同一项目得分相加,计算项目平均值。
第五步:按照第三步和第四步的程序和方法,根据公众调查表的统计结果,做出教育组织的实际形象分析表,计算出实际形象的六个项目平均值。
第六步:制作形象差距图。把第四步、第五步中计算出的期望形象平均值和实际形象平均值根据已设置的坐标刻度填入统计框中,分别以虚线和实线绘制出来。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便于分析,坐标纵向刻度与横向刻度是不同等距的,横向刻度设置的等距需要稍长些。纵向刻度只要按照形象要素的项目数量(n)分为(n+1)个等分即可,横向刻度实际上就是权重系数,在本示例中,由高到低为3、2、1。
第七步:分析形象差距曲线,明确教育公共关系的具体目标。
(文字教材中有具体的示例帮助大家学会操作此方法,请认真领会。)
教育组织形象塑造的途径很多,对内要根据形象内涵的各项具体指标,进行科学管理,开展相应活动,适时培训,提高形象内涵的函数值;对外要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传播快、容量大、影响范围广的优势,把教育组织的状态、工作情况、动向及时展示出去,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
3.学校和社区互动的策略
学校和社区“互动”,就是学校主动向社区开放,吸纳、辐射、服务于社区,吸收和引进社区对学校有益的各种教育资源,充实学校教育教学内容,提高全体教职员工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卓有成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生活能力;学校是社区重要的教育文化基地,学校在汲取社区营养的同时,也应将自己取得的成果运用于社区的建设和完善。在许多情况下,“吸纳”和“辐射、服务”是同时并存的。
同时,社区也要对学校事务采取参与、渗透和开放。首先要参与审定、评估学校事务。“社区委员会”应参与学校培养和教育学生的任务,参与学校与社区紧密相关的各种重大决策和改革,参与学校的发展规划,把学校发展和社区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协助学校解决各种问题,参与对学校工作和成果的监督评估。其次要给学校提供教育教学资源,使学生真正在社区中接受教育。最后,要充分利用学校的硬件设施和人才资源,可以广泛开展社区教育。
“互动”会产生双方价值取向的趋同,这有利于建立学校和社区在人力、财力资源统筹分配、综合使用上的联动,建立多维度、开放式的新的平衡状态。
学校社区互动既要注意政策性,又要注意策略性,学校和社区的发展,尤其是教育实体和合作型教育实体的发展,除需政府扶持外,还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学校和社区的建设及资源的调配与整合,必然要有一定的经费投入,单纯靠政府划拨,不能满足需要。除了通过广泛的宣传,争取社区成员、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与合作外,还要通过调查,了解资源状况,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资源共享的形式。在处理经济利益关系的时候,要注意做到有偿共享、无偿共享、优先共享和优惠共享相结合。
4.政府学校在处理教育突发事件中的公关
我们首先来了解政府在处理教育危机事件中的公关。政府教育危机事件的处理实际上是指政府教育职能部门对教育危机事件的处理。
首先,要尽快搜集并公布事实真相。公众了解真相越早越有助于政府开展工作,而且信息对称了,公众也会理解和帮助政府执行的措施。
其次,要迅速采取措施。一方面,政府要运用所有政府的资源来处理危机,这些措施包括:1.干预。在危机状态下,公众往往处于一种不理智状态,使危机的处理意见很难协调统一。有时依靠政府权力进行干预反而是有效的。干预应该是各级政府同时干预,并有一个最高一级的政府进行总的组织、协调和指挥。2.追查危机产生的根源。追查危机根源可以暂时安抚公众的情绪,保持社会稳定,也可以使下一步要采取的措施更有针对性。3.评估危机造成的后果。它可以为有效地处理危机提供启示,为以后的举措提供重要参考。4.选择危机处理的举措。要从能否恢复危机前的社会格局、能否维护公众根本利益的角度来选择具体措施。
再次,动员公众参与危机处理。
一方面要稳定公众情绪。政府及早发布危机信息、尽量保证社会生活的正常和做好新闻媒介的工作有助于稳定公众的情绪。英国危机公关专家里杰斯特曾提出关于危机处理的“三T”原则:以我为主提供情况(tell your own tale)、尽快提供情况(tell it fast)、提供全部情况(tell it all)。尽快提供情况可以尽早满足公众的知情权,有助于杜绝或减少流言的产生;还可以利用传播中的首因效应,提高危机传播的效果。美国传播学家M.E.麦库姆斯和D.L.肖认为,媒体具有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媒体首先作为焦点报道的问题,也会成为公众意识中的焦点;媒体对问题的评价方式,左右着公众对发生事件及重要性的判断,影响公众的观念。做好新闻媒介的工作,可以维护政府在危机中的形象,避免政局不稳。好的新闻媒体可以在危机发生时,通过对危机发生始末的追踪,让公众了解事实真相,避免猜测造成的恐慌,对局势进行适度的控制;通过对政府态度和举措的宣传,让公众了解政府解决危机的决心、信心和实力,引导公众认识危机发生的真正原因,共渡难关。好的新闻媒体还可以通过后续报道,将危机的影响向有利方向引导。政府应该通过规范有序的传播体系和开放中立的信息环境来传递信息,使公众的不安情绪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从而有可能创建一个稳定、互动的社会环境。在我国的社会传播系统中,主流媒体是传播政策法规、协调社会关系的主渠道。主流媒体所传递的信息也往往在公众心中形成一种思维定势。有观点认为,危机显现的焦点问题曝光多,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影响党和政府的威信。殊不知,封锁消息更能激化矛盾,给政府形象造成更大的损害。危机管理应该奉行危机不仅是危险,更是机遇的行为准则,化危机为转机。
另一方面,动员社会力量的参与,给公众提供参与政事的视角。它既可以满足不同公众对不同信息需求,缓解危机在公众中产生的副作用,使公众了解真相,消除危机伴生的流言、恐慌等副效应,起到稳定社会、恢复秩序的作用;又可以提高政府决策的可信度和可行度,降低政府救治危机的成本。
下面我们看看学校在处理教育突发事件中的公关,即学校危机事件的处理。
学校危机事件的处理要考虑危机本身的控制和考虑如何善后两个方面。
危机事件的控制就是指危机事件发生了,第一时间我们该做些什么?如果这个学校有危机事件预警机制,就结合具体情况立即启动预警机制。如果没有预警机制,就要采取以下措施:1.立即组织抢救,保护现场,向有关部门求助;2.立即向领导报告,领导率领专业人员亲赴现场指挥,调查事实真相,了解事件的性质和危害程度,做好情况记录;3.由学校领导、公关部门负责人、经过培训的新闻发言人和具体工作人员组成危机事件处理小组,负责处理危机有关工作;4.及时探视受害人,安抚公众,分清责任并主动承担责任;5.适时、适式指定新闻发言人向公众、上级部门、新闻媒介公布事件真相,了解公众反应、社会舆论。作为学校危机处理小组来说,要与媒体沟通发表声明,推举的新闻发言人要遵循几个要求,即不要说行话、暗语,以免引起误会;不要未经考虑就发表看法;不要发布不确定的消息;不要撒谎;不要发表个人观点;不要在与相关组织机构沟通之前进行新闻通报,以免局面失控等;6.学校与当事人无法沟通、协商解决问题时,可通过其他途径来解决,如上级主管部门或法律途径等。
当危机的控制期已经过去,我们就要着手进行危机事件的善后工作了。一般来说,要做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对危机事件所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调查危机事件影响到的公众都有哪些,对公众进行分类,了解他们是内部公众还是外部公众;是顺意公众、逆意公众还是独立公众,根据分类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重塑组织形象。需要注意的是,不仅要看到直接的外显的损失,还要考虑间接的潜在的损失。如学生受伤害事件对其他学生产生的心理影响。
第二,实施补救措施。根据评估,采取补救措施,尽量挽回危机事件造成的损失。如果是教育组织的错误,就要真诚地向公众道歉,协商弥补损失的办法,及时、如实地达成公众的愿望;如果是公众误解了教育组织的意图造成的危机事件,教育组织也要态度平和,积极寻求一切渠道,及时澄清误会,让公众了解自己的真实想法。即使是社会危机事件波及到了教育组织,从而引发的教育危机事件,教育组织也要全力以赴联合其他社会力量,处理好危机事件,将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做好善后工作。
第三,总结经验教训。虽然教育危机事件都是突发的,没有完全相同的样例可循,但是,有些事件的发生是有预兆的,是有规律的,需要仔细观察,总结以往发生的危机事件发生特点,处理危机事件的经验,制定应急计划,防患于未然。
学习难点:
1.教育组织的形象建设
所谓教育组织的形象就是教育组织的实际状况和管理行为在公众中所获得的认知和评价,是教育组织的特征和表现在公众心目中的反映,它是通过传播媒介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介根植在公众心中的。
教育组织的形象建设是教育公共关系工作的主要内容,策划和宣传教育组织的形象是教育公共关系的根本任务。只有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才能赢得公众的信任,才能提高教育组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才能维持教育组织的生存和发展。
教育组织形象包括内涵形象和外延形象。塑造组织形象应立足于工作的每个细节,从形象内涵和形象外延两方面来打造形象。
教育组织的内涵形象,包括六个基本方面:管理形象、人员形象、科研形象、资本形象、实力形象和产品形象。
教育组织的形象外延主要表现为知名度、美誉度两个方面。知名度是指公众对教育组织及“产品”、品牌的识别、了解程度,受影响的深度和广度。知名度高就意味着好的形象指标和教育市场占有率。美誉度,又称信誉度,是指公众对教育组织的教育内容及“产品”、品牌的赞誉情况,要想赢得较高美誉度,教育组织就要讲信誉,信誉是树立形象的根本。
知名度、美誉度的关系有四种,可以用形象评估工具图――组织形象地位四象限图来表示。
塑造教育组织形象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求教育组织的全方位投入,组织形象诸要素的全面改善和提高。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塑造形象的活动,就必须了解教育组织的具体情况。教育组织形象的诊断方法有:组织形象地位测量和组织形象要素综合分析(前面已具体叙述)。
在了解教育组织各方面的情况后,我们要选择合适的方式和途径进行教育组织良好形象的塑造。(在学习重点中已有表述,不再赘述。)
2.教育危机事件处理中的公共关系
包括政府教育危机事件处理和学校危机事件的处理中的公共关系,在前面的学习重点中已有专门部分论述,这里不再赘述。
建议阅读书目
菲利普编著,石芳瑜等译:《公关圣经》,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4。
这是一本纳入许多成功从业人员最新及最专业知识的一本多样性与一致性相统一的论作。本书理论与实务俱全,它分为“公共关系是什么”;“公共关系的范围”;“分析、研究与策划”;“沟通的技巧”;“组织如何使用公共关系”;“公关的实务运用”五个部分。较全面地反映了美国公共关系的研究现状,“教育机构的公共关系”(第735-766页)和“政府的公共关系”(第767-784页)对我们会有所启发。
倍根、格莱叶著,周海涛主译:《学校与社区关系》,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
此书是从学校与社区关系的角度探讨教育公共关系问题的。它由“基本理论”、“与特定公众之间关系的分析”、“沟通工具”、“评估”四个部分构成。对我国教育公共关系工作的实施极具借鉴作用和指导意义。
刘健儿编著:《教育公共关系学》,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
这是一部完整阐述教育组织(学校和幼儿园)公共关系工作的教科书体例的著作,共分四部分,分别论述了教育公共关系的理论和方法基础、含义和意义、构成要素、职能和原则、工作阶段、组织机构和人员素质、教育组织和内外部公众的公共关系以及综合性公共关系活动、教育公共关系的各种技巧等内容。本书对于全面了解教育公共关系非常有用。
第九章:教育管理的方法论问题
第一节 教育管理的方法论
一、教育管理中“实事求是”的方法论涵义
(一)实事求是的方法论涵义
实事求是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是一个包含着丰富内含的系统。
(二)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就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
(三)实事求是与与时俱进
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一脉相承的,是一致的。实事求是,就是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务实求是的态度去探索事物的本质;解放思想就是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不囿于成见,敢于探索,勇于实践,勇于创新;与时俱进,就是要求我们的思想、观点、方法等不断发展,与时代共进,同时要不断创新,大胆突破。
二、教育管理继承、借鉴与创新的关系
教育管理的继承与创新。教育管理理论是继承了传统管理理论的精华,同时又结合了教育的基本规律发展而成的。但教育管理的发展并不是一味地继承传统,而是要在传承中创新。
教育管理借鉴与创新。这里我们理解“借鉴”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涵:一是学科之间的相互借鉴。二是中国与外国间的相互借鉴。
三、教育管理中的方法论范畴
(一)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
(二)集体与个人
(三)事实与价值
第二节 教育管理研究的方法论
一、教育管理研究范式的演变
(一)科学-实证主义范式
科学-实证主义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即孔德的实证主义(19世纪三四十年代)。
第二阶段:以马赫的经验批判主义(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第三代实证主义,即逻辑实证主义更以科学为标榜。
科学-实证主义方法的基本特征是:
(1)客观事实性
(2)逻辑分析
(3)技术控制
(二)人文-理解主义范式
人文-理解研究范式在教育研究中的表现,主要有如下五个方面:
第一,教育活动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认识活动,具有主观性和价值性,而且教育活动因主观价值和客观条件不同而千差万别,难以重复,具有情景性和复杂性。
第二,理解的研究范式反对实证主义研究把整体的教育现象加以肢解、分析,而把教育作为一个整体看待,把教育现象中人的行为和事物同它们所处的各种关系结合起来加以考察,以解释教育行为背后所蕴藏的价值和意义。
第三,理解的研究范式对教育研究中人种志、质的研究、叙事研究、田野研究、现象学方法等产生重大影响。理解的研究范式所关注的通常是学校内部微观环境中的问题,是教育情景中的特殊性,研究者本人常常作为研究的工具,发挥研究者“前见”在研究中的作用。
第四,教育研究的主体不在于外显的教育行为和现象,而在于教育行为所蕴含的生命意义,重视被研究者的生活史和环境对它的影响,重视教育行为的个体性和情景性。
第五,教育研究的目的,不只是要从客观量化的研究中来了解事实,更重要的在于了解和解释这些事实背后的意义,以此作为批判、改进和超越不合理教育现象的基础。
(三)实践-建构主义范式
建构主义最早译作结构主义,最先提出者是瑞士的皮亚杰,它是与客观主义相对而言的。20世纪80年代末西方兴起的建构主义思潮试图从“新认识论”的视角对客观主义的认识论做出批判。客观主义认识论认为:知识是对外部客观世界的被动反映,有关世界的知识是可靠的,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教学获得现实映象。
二、教育管理研究方法论的发展趋势
在教育管理研究中,实践的超前发展和理论的相对滞后要求教育管理研究工作者不断探索新的理论和方法论,扬弃已有的研究范式,以新的方法论指导实践工作。目前,教育管理研究方法论主要有三种发展趋势:跨学科研究、量化与质化的结合研究、复杂学视角的研究。
(一)跨学科研究
(二)量化与质化的结合
(三)复杂学视角
三、教育管理研究的几种方法尝试
(一)定性研究
定性研究是对事物发展的过程以及结果所做出的性质的分析和研究。
1.观察法
2.归纳与演绎
3.分析与综合
(二)量化研究
所谓量化研究是对事物发展过程和结果进行数量的分析。
量化研究的方法和技术很多,如调查研究、实验研究、预测研究、统计研究等,下面具体介绍这四类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
2.实验研究
3.预测研究
4.统计研究
(三)质化研究
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质化研究的主要特点有:
第一,自然主义的探究传统。
第二,对意义的“解释性理解”。
第三,研究是一个演化发展的过程。
第四,使用归纳法。
第五,重视研究关系。
质的研究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质的研究的研究设计。
第二,研究对象的选择。
第三,进入现场。
第四,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访谈。
第五,收集实物。“
第六,整理和分析资料。
第七,撰写研究报告。
第三节 教育管理创新的方法论
一、教育管理创新的政策制度环境
持续的创新对于教育管理是不可或缺的,而创新同时也依赖于一定的教育政策制度环境。创新
(一)管理者对待创新的态度
理解。只有正确地理解了创新的内涵和意义,才能在行动上主动创新,乐于创新,使创新成为一种行为方式和生存方式。
愿景。创新是对未来的期望,需要愿景的引领。愿景分为个人愿景和共同愿景。在教育管理创新及一切创新活动中,不仅需要个体确立个人愿景,更需要建立共同愿景。
期望。期望不仅是对创新能力的寄托,也是对创新结果的等待。
赋权。在创新中,要赋予创新者必要的权力,使他们能够不受限制地、自由地对过去进行改造,进行创新。
支持。作为教育管理者和作为实践第一线工作的教育者也双方要在支持、理解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开拓出教育管理的新局面。
(二)创新文化与氛围
二、教育管理创新的思维策略
(一)辩证性的思维
1.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
2.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3.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
(二)策略性思维
1.策略性思维的基本技能:(1)策略性创造力。(2)发现。(3)现实检验。(4)风格问题。
(5)态度
2.策略性思维的实践
(1)如何发现问题。
(2)如何分析问题。
(3)如何解决问题。
策略性思维是解决问题的总体设计,在诸如设计、发明、体制创新、研究、软件开发和工程学等这些不能缺少新颖解决办法的领域,它具有提高工作数量和质量的潜能。策略性思维对于创新能力的增减十分重要,对于有效管理复杂性系统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三)复杂性思维
建议阅读书目
安文铸著:《现代教育管理引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本书试图在已有有关教育管理和学校管理研究的基础上,对该学科进行理论层面和体系结构的探讨。作者从教育管理的基本矛盾出发,建立学科的理论基础,并以教育管理职能为线索,在“教育管理通论”意义上,力求理论联系实际地阐明各级各类教育管理中的共同问题和普遍规律。本书因此是一部对教育管理学科“自我意识”进行探究和反思的著作。尤为值得注意的是,本书将“教育管理的方法路原则”单独列出加以探讨,是本书的一大特色,也对进一步理解本章的学习内容很有帮助。
陈向明著:《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具体的研究方法是方法论体系的下位概念。同时,对具体研究方法的选择和使用上的不同实质上反映了它们在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存在的分歧。本书虽然以“质的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作为论证框架,但在更深层次为读者展示的是,“我们应该如何反思自己的研究方法”。它告诉我们,研究方法本身并不存在“对”与“不对”,“好”与“不好”,只有与研究问题以及研究过程中其他因素相联系时,才能衡量其是否“适宜”,也就是说要避免“为方法而方法”、“方法至上”主义。
埃德加·莫兰著:《复杂思想:自觉的科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在本书中提出:人文科学没有意识到人类现象中的物理和生物的特性;自然科学没有自觉到他们是归属于一定的文化、社会和历史的。科学没有意识到它的社会作用,没有意识到指导它的理解方式的隐藏的原则。总之,科学没有意识到它缺乏自我意识。因此,作者提出了“复杂思维范式”,试图寻求建立一种能够将各种知识融通的复杂思维模式。莫兰的思想目前已在世界上引起普遍的关注,对于要了解、研究复杂性科学的学员来说,此书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本书是对现代性问题进行探讨的一部著作。在方法论意义上,它为我们提出了“固体思维”和“流体思维”的概念。从流动性的角度来看待教育管理的方法论问题,此时将更强调方法的时间维度,强调因地制宜、与时俱进,进而在问题解决路径的选择上,本书提出“当面对障碍物,它们(流体)或绕过、或溶解,对静止的物体,打开一个缺口,渗透着前进。”本书具有一定难度,建议有兴趣者参考阅读。
资料:七种必要的知识
1、认识中的盲点:错误与幻觉
致力于传播知识的教育对于什么是人类知识、它的机制、它的弱点、它的困难和它可能导致错误和幻觉的倾向毫无所知,毫不关心对于什么是认识加以认识,这是令人担心的。
事实上,认识不能被看作一个ready made工具,人们可以只加以应用而无须考察其本性。因此对于认识进行认识应该显得具有头等重要性,以帮助我们面对不断干扰人类精神的错误和幻觉的经常出现的危险。问题在于在这场至关重要的战斗中用清醒意识来武装头脑。
在教育中需要引入和发展关于人类认识的大脑的、精神的、文化的特质的研究,关于它的过程和类型的研究,关于使它冒犯下错误或发生幻觉的风险的心理和文化的倾向的研究。
必要的知识
2、恰切的认识的原则
一个一向被忽视的关键性问题是促进形成如下一种认识能力的必要性:善于抓住总体的基本的问题,并在这个框架内整合部分和局部的认知。
由于根据学科划分而被片断化了的知识占据优势,常常使得人不善于进行部分和整理之间的连接工作。上述认识应该让位于能够在其背景、复杂性、整理中把握对象的认识的模式。
有必要发展人类精神的把任何信息在一个背景和一个总体中加以定位的自然的禀赋。有必要教授有关的方法使得受教育者能够在一个复杂的世界中掌握部分和整体之间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
3、教授人类地位
人类存在的同时是物理的、生物的、心理的、文化的、社会的、历史的。但是人类本性的这种复杂的统一性在教育中由于学科的划分被完全瓦解了,因此现在已变得不可能学习人类存在的真正含义。而现在必须恢复这个含义,使得无论在何处的每一个人同时了解和意识到他的复杂的本性和他与所有其他人共有的本性。
因此,人类地位将应成为任何教育的基本对象.
4、教授地球本正征
人类今后的全球性的命运是被教育遗忘的另一个关键的现实。对在21世纪将继续增强的全球化的发展的认识,对于每个人和全体人将日益变得不可避免的对于地球本征得承认,应该成为教育的一个主要题目。
适于教授以16世纪所有大陆之间的之间的交往为开端的全球纪元的历史,表明世界的所有部分如何变得相互依存,但并不因此掩饰曾经遍及人类的一部分人压迫和控制另一部分人的事实,这个事实迄今尚未完全消灭。
必须指示着20世纪的全球危机的复杂性,表明全体人类今后面临同样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大家生活在同一命运的共同体之中。
5、迎战不确定性
科学曾经使我们获取了许多关于确定性的知识,但在20世纪也向我们揭示了无数的展现不确定性的领域。教育应该包含教授关于在物理科学(微观物理学、热力学、宇宙学)、生物进化科学和历史科学中出现的不确定性的知识。
应该教授策略的原则,使人们能够对付随机因素、意外事件和不确定性,根据在前进途中获取的信息修改前进的计划。必须学会在散步着确定性的岛屿的不确定性的海洋中航行。
抛弃认为可以预见我们的未来的关于人类历史的决定论的观念,审察20世纪的都是出于预料的事件和变故,今后人类征途的不可知的特点应该促使我们培养准备应付不测事件而处理它们的头脑。所有身负教育之责的人们应该走向迎接我和时代的不确定性的最前哨。
6、教授相互理解
相互理解既是人类交流的手段又是其目的。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还缺乏关于理解的教育。地球上在所有的方面都需要相互理解。鉴于教育理解在所有的教育层次上和对于所有年龄的受教育者都是重要的,发展理解要求改变精神状态。这应当是未来的教育的工作。
在无论亲近的还是疏远的人类之间的相互理解,今后对于人类关系走出其互不理解的野蛮状态是至关重要的。
从而产生了研究不理解的必要性,研究它的根源、它的类型和它的后果。这样一种研究如果不是针对种族主义、排外心理和蔑视他人的表现,而是针对其原因,那就更为必要。它同时构成了争取和平的教育的一个最可靠的基础,而和平是我们的根基和使命。
7、人类的伦理学
教育应该在考虑到人类地位的个人<——〉社会<——〉族类的三位一体的性质的基础上导向一个“人类伦理学”。在这个意义上,个人<——〉族类的伦理需要个人对社会和社会对个人的相互控制,亦即民主。个人<——〉族类的伦理学还在21世纪召唤着地球公民的资格。
伦理规范不能通过道德课来教授,它应该在精神中从关于人既是个人,又是社会的一部分,还是族类的一部分的意识出发来自我形成。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含有这个三重的实在。因此,任何真正的人类的发展应该包含个人的自主、对共同体的参与和从属于人类的意识这三者的联合的发展。
从此出发勾画了新千年的两大伦理—政治的目标:通过民主建立社会和个人之间互相控制的关系,完成人类作为全球共同体。教育应该有助于不仅形成关于“地球是我们共同的祖国”的意识,而且使得这个意识转变为实现地球公民籍的意志。
——以上内容摘自《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埃德加.莫兰 著,陈一壮 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