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訓【維基百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1:35:14
武訓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轉到: 導航, 搜尋

武訓(1838年-1896年4月23日),中國近代著名平民教育家,群眾辦學的先驅者。山東省堂邑縣(今屬冠縣)柳林鎮武庄人,家境貧苦。因家中行七,取名武七,後改名武訓。

目錄

[隱藏]
  • 1 生平
  • 2 影響
    • 2.1 相關影視作品
  • 3 參考文獻
  • 4 外部連結

[編輯] 生平

從21歲(清咸豐年間)起,武訓以行乞的方式集資興辦義學,目標是「使他們(貧苦人家子弟)無錢也能讀書,使他們讀了書不再被人欺」。在30多年的時間內,武訓乞討的足跡遍及山東、河北、河南、江蘇等省。武訓在行乞過程中,為自己設計了一個奇特的造型以吸引人們的目光:先是賣掉右邊的辮子,剃光了右邊的頭髮;後來又剃光了左邊的頭髮,而在右邊又留起一撮頭髮。也表演「拿大項」、「蠍子爬」的節目,或給人當馬騎,供人取樂,甚至吃糞便、磚瓦,以得到辦學的款項。[1]

到光緒十四年(1888年),武訓已經靠乞討所得的款項置買了230畝田地作為學田,積蓄3800餘吊錢。於是他在堂邑縣柳林鎮東門外興辦起第一所義學——崇賢義塾。學校建成後,他到當地有學問的進士、舉人家跪請他們任教,併到貧寒人家跪求他們送子上學。當年就招收了50多名學生,學費全免,辦學所需經費就從他置辦的學田中支出。在這之後,每逢開學第一天時,武七都要先拜老師,次拜學生,這種儀式持續多年。

1890年,在今屬臨清市的楊二庄興辦了第二所義學。光緒22年(1896年),臨終那年,在臨清建成了御史巷義塾(現臨清實驗小學)。

武訓為了一心一意興辦義學,甚至堅持一生不娶妻室。

武訓一生勞苦,對自己又十分節儉,終因積勞成疾,於光緒22年(1896年)4月23日,在臨清御史巷義塾內(現臨清實驗小學)含笑去世[2],終年59歲,葬於堂邑崇賢義塾東側。有萬人以上群眾,包括堂邑、館陶、臨清三縣全體官紳,參加了武訓的葬禮。

[編輯] 影響

武訓的義舉在當時受到各界普遍高度的評價。山東巡撫張曜下令免征學田錢糧和徭役,並捐銀200兩。光緒皇帝封武訓為「義學正」,賞穿黃袍馬褂,又敕建「樂善好施」牌坊。

1930年代,在中國投身於普及教育運動的一批教育家,也將武訓作為運動的先導,以及他們效法的楷模。如陶行知在他的《武訓頌》中這樣寫道:「朝朝暮暮,快快樂樂。一生到老,四處奔波。為了苦孩,甘為駱駝。與人有益,牛馬也做。公無靠背,朋友無多。未受教育,狀元蓋過。當眾跪求,頑石轉舵。不置家產,不娶老婆。為著一件大事來,興學,興學,興學」[3]

在臺灣有一位名為王貫英的老人,以資源回收、拾荒等方式支持圖書館與教育活動,在當地與武訓並稱,稱為「現代武訓」。

[編輯] 相關影視作品

另見:武訓傳

1950年,孫瑜導演、趙丹主演的電影《武訓傳》將武訓的傳奇故事搬上了銀幕。但在1951年,毛澤東發起對電影《武訓傳》的大規模批判,是毛澤東時代一個著名的政治運動。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山東冠縣中學紅衛兵在老師帶領下,砸開武訓的墓,掘出其遺骨,抬去遊街,當眾批判後焚燒成灰。

2009年,中國大陸電視劇《武訓傳》正式籌拍,高希希任導演[4]

[編輯] 參考文獻

  1. ^ 張默生:《義丐武訓傳》
  2. ^ 《清史稿》:「病革,聞諸生誦讀聲,猶張目而笑」
  3. ^ 陶行知:《武訓頌》
  4. ^ (簡體中文)黃笑宇,王旭華(2009年4月29日).高希希新劇執導《武訓大傳》 坦言不擔心挨批.天天新報.於2009年5月2日查閱.

[編輯] 外部連結

  • 南都網:重寫「武訓傳」,還原一位平民教育家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zh-tw/%E6%AD%A6%E8%AE%AD"6個分類: 1838年出生 | 1896年逝世 | 晚清人物 | 中國教育家 | 山東人 | 武姓1個隱藏分類: 生卒模板的分類索引未使用catIdx作為參數名的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