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报 全球化:中国公司展现国际抱负新阶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9:51:21
人们过去对“在中国制造”很熟悉,但人们将很快习惯于“由中国制造”。最近公布的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官方数据表明,中国公司的国际化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数量上,2005年中国的对外投资额为123亿美元,与2004年相比增长了123%。虽然,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还不多,只占全球总额的0.5%,但是,北京预计对外直接投资将大幅度增长,有可能很快超过两百亿美元。
除了数额的增长,还要加上质的变化。能源和原材料领域始终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近一半,但电信、电脑、大众电子和汽车的增长很快,如今占总额的近35%。贸易方面也有了大幅度的增长。
最后,在地域方面也出现了值得关注的变化。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香港吸纳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大部分,而今天,中国开始放眼各大洲:为能源和原材料看中了非洲、中东和南美,为获取新技术而盯着欧洲、美国和日本,为赢得市场而放眼全球。
一些因素解释了这些变化,货币情况促使当局鼓励对外投资。以便减轻因自2000年以来大量资金进入中国造成的人民币升值压力。购买美国国库券依然是优先考虑的投资,但中国还决定利用外汇储备的一部分来帮助各大国有企业实现其海外发展策略。
大多数由国家控制的中国大型企业也是亚洲最廉洁的企业:它们将利润的33%积蓄起来,而亚洲其他地区的这个数字为17%。它们分给国家的红利润率依然少,而且尽管它们的利润率依然很低,但自2000年以来的快速增长使它们积攒下可观的资金。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170家大型国有企业,大概拥有五千亿美元,这些资金来自企业积累的利润。
从战略上来看,中国企业已开始国际化的旅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导致关税从1997年的25%下降到2005年的7%。中国企业在其历史上首次与对中国进行大量投资的外国企业正面竞争。中国公司加快国际化脚步的领域也正是进入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投入最多的领域(电信、电子、汽车),这并非偶然。某些工业实行国际化运作迫使那些最具活力的中国企业走出国内市场。它们需要积蓄技术能力、使生产多样化和确立公认的品牌,这可让它们在国际分工中摆脱最薄弱的增值环节。中国在贸易方面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表明了中国企业想要更多参与国际销售,从而获取如今被外国企业截获去的大量增值。
虽然从长期来看中国企业成为重要竞争者的能力丝毫不令人怀疑,但它们需要克服诸多障碍。因为它们缺乏经过培训的国际型人才,对欧洲和美国的司法和行政情况的了解很有限,对于复杂的兼并与收购活动缺乏灵活性,管理制度不健全。中国企业自1978年以来已表现出了不起的尝试能力,但这些问题有可能导致它们的失败。(作者:让-弗朗索瓦·于歇,法国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