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原则21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1:31:43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基本原则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基本原则
一、教学法有广、狭义之分
1.广义的教学法(approach):指教学理论体系
2.狭义的教学法(method):指具体课堂教学方法和技巧
实际上,教学方法、技巧与教学理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图表示:
(图略)

        一定的教学理论产生一定的教学原则,而一定的教学原则又产生相应的教学方法与技巧。没有教学理论的武装,中文教师不可能完成由“经验型”向“科学型”的转变,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技巧的使用也只能停留在机械模仿和盲目摸索的阶段,不可能做到举一反三、发展创新。
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基本教学原则
汉语教学的原则是汉语教学实践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准则,它反映汉语教学过程中的基本规律,是处理语言教学中各种矛盾的依据。在第二语言教学研究中,人们提出了许许多多的教学原则。我们所说的基本教学原则,指的是我们认为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特别需要重视的教学原则。
     1. 精讲多练的原则
    所谓精讲,就是语言知识、语言规则要讲得精炼、简明、扼要。所谓多练,就是通过大量有目的的、有层次的、反复的操练、练习,使学生掌握目的语的听、说、读、写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讲与练的时间比例一般不低于1:5。
2.动机诱导的原则
社会语言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和心理实验得出结论:一个人要学习某种第二语言,决定其成功与否最关键的因素不在于其智力水平的高低或天生语言能力的强弱,而在于学习者是否具备良好的学习动机。所以我们要将良性学习动机的诱导作为一条红线贯穿于第二语言教学的始终。
3.交际性原则
第二语言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习者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而不只是让学习者掌握目的语的语言知识和一定的听说读写技能。因此,在第二语言教学中,语言交际既是目的又是手段。教师应当努力设法把交际引入课堂。
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一般可用下图来表示:略


       课堂上言语交际技能的训练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模拟交际、接近真实的交际和真实的交际
4.对比的原则
第二语言学习者是在掌握一种语言的基础上学习第二语言的, 在其学习过程中,第一语言的规则和习惯必然会对第二语言习得产生影响,即所谓语言学习的“迁移”现象。这种影响可以分为正面和负面的两种。正面的影响称为“正迁移”,负面的影响称为“负迁移”。第二语言教学贯彻对比的原则,可以预测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预防“偏误”的产生。这就要求第二语言教师具有比较语言学的修养。
5.适切性的原则
        也可以叫“因材施教”的原则。第二语言学习者的社会背景、学习目的、求学动机、认知基础、基本素质以及性格特点、年龄大小都可能存在差异。第二语言教师应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和不同特点开展“有的放矢”的教学,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归纳法比较适合少年儿童的第二语言语法学习,而演绎法就比较适合成年人学习第二语言。不仅教学方法要适切学习对象的实际情况,而且教学语言、教材选择等也都必须适切学习者的实际情况。
6.趣味性的原则
        语言学习不可避免地要进行大量的模仿、重复、记忆等机械性活动,容易使人感到单调枯燥。造成课堂教学不够生动、不够活泼的原因很多,与教学内容、教材编写、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教师个人的性格素养等主客观因素都有关系。我们应当在教材编写和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贯彻趣味性的原则,给学习者以愉悦感、成功感和自信心,使学习的过程充满快乐和创造。
        以上讲的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一般原则。至于具体的教学方法、手段和技巧,可以说是千姿百态,难以尽述。如夸张法、演示法、归类法、析字法、以旧代新法、回答法、表演法、图示法、启发法、引导法、分析法、合成法、转换法、对比法、翻译法、联想法、解决问题法、归纳法、演绎法、扩展法、替换法、扮演角色、游戏法、总结法、渗透法等,行之有效,为许多教师所采用。不过,在选择采用这些方法时,一定要从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出发。有些方法对这一类型的学生是有效的,但对另外的学生不一定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