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材:如何突出大师和经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4:15:56

中学语文教材:如何突出大师和经典

(2009-09-27 18:15:37) _郭璁个人主页 标签:

杂谈

分类:灵魂的碎片 如何取舍和编排外国的经典作品,我觉得还可以进一步斟酌。张中老师已经考虑了哪一册偏重于哪个国家的或者哪一种语言的作品,我觉得不妨再往前走一步,就是偏重某一种语言的那一册中,将所占篇幅的大多数集中在一两位大师身上,比如偏重于德国文学的这一册不妨就选德国一个最了不起的代表作家,集中介绍他的作品。尤其到了高中时期,与其只让他们分散地读这种好作品,不如这样搞一点相对集中的东西。一个大师所体现的不光是文学上的成就,他确实同时体现了人类精神某一个最突出的方面。就像有个老师说的一样,高中可以选一些具有震撼力的东西。我觉得大师的东西集中起来,老师讲的时候肯定一定程度地带有一点学术的意味,这样地交给学生,我觉得震撼力更大。

比如歌德,选一点适合年轻人读的,《少年维特的烦恼》里面有很多非常细腻的东西,很人性化,很少年化,很适合学生的阅读趣味,当然可以选。此外不妨再选一点永远进取决不停息的东西。《浮士德》实际上就是体现人类进取精神的非常重要的代表性作品。把这种东西讲透,把它作为人类精神的一种气质、一种最宝贵的品质交给学生,这对学生将是一个终生有效的非常好的影响。

再比如介绍到西班牙文学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可以重点介绍塞万提斯和他的《唐吉诃德》?《唐吉诃德》虽然是以喜剧面貌呈现的,但是内骨子里的东西跟《浮士德》很接近,这个喜剧人物带着那么强烈的正义感和永不止息的献身精神,跟一切丑恶的、邪恶的力量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人性内部的理想精神和正义精神在这个人物身上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现。尽管塞万提斯的文本是以喜剧的、讽刺的方式展开的,但是这个丑角人物在每一个滑稽故事中都充分展现了他理想的庄严和人格的辉煌。这部著作让我们欣赏到了人类为理想献身所能够达到的极点。在当下中国,我们缺失的精神品质很多,其中有一项就是为理想献身的高贵精神,以及对于世界的责任感。中国读者对《唐吉诃德》这部著作的误解、对这个可敬可爱人物的嘲弄应该结束了,现在正是对学生正面解读这部作品、正面阐释这个人物的时候了。至少是最需要这样做的时候了。

再比如讲托尔斯泰的作品,光讲文学是一种讲法,仅从文学层面来说,托尔斯泰就是非常博大的资源,是十九世纪世界文学的顶峰。但是如果我们再往前走一步,把托尔斯泰主义连带着放在一起介绍,我觉得那对学生精神空间的开拓,比单讲文学要大了许多。一个代表着正义、良知、牺牲与力量的伟大形象就喷薄而出了,凌空而起了,一个巨大的精神空间整个的就出来了,就整个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了。

再比如陀思妥耶夫斯基这样的作品,他对人的生存境遇的突出思考,渴望着信守上帝,又对信守上帝持有某种犹豫、惶惑甚至质疑,各种复杂的声音交汇在一起来探索人类的精神出路,这种东西是其他大师那里所没有的,或者说人性的这种丰富性、复杂性,寻找精神出路的艰难性,只有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精神生活中和文学创作中表现得最为典型。如果将这样一位大师推举到中学生面前,那是多么大的馈赠和震撼啊,我敢保证足够学生们终生受用无穷。

。我们把这些最顶峰的东西早一点交给学生,这正体现了我们独有的眼光和魄力,也体现了我们的价值倾向和文化选择,同时还体现了我们对于人性深处共同的悟性的信任。如果我们缺乏这种信任,即使把刚才提到的经典作品交给大学生,交给大三大四的学生,我们还会担心他们看不懂。而这种担心将会使得我们对于文化传播、精神传承完全失去信心。这种心态显然是不健康的。在编选这些经典作品的时候,我们应该有一种有意提高培养目标的想法,我们必须结束文化侏儒状态,必须提高我们对中学生的培养目标,也提高教材本身的文化水准和精神水准。目前人类在文化上、在精神上所达到的那些最起码的成就,我们应该让学生有个基本的了解。不是学术上的研究和了解,而是一种文化感的、价值观的、人性化的了解和理解。从宗教哲学、文化哲学的角度,做一些基本的了解。这一点非常重要,这一点能让学生知道人是什么东西。弄清楚人是什么东西,这是我们的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和目标。如果不知道人是什么东西,我们这套教材所设定的立人目标就无从着手。本文系作者1999年12月5日在《新语文读本》编委会上发言的部分内容,七年之后即2006年8月19日整理成文。《新语文读本》2001年由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受到读书界教育界的广泛欢迎。目前正在进行修订,明年春天由原出版社出版修订本。

总之,一个大师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人类某一时代某一类型的精神问题都在他的字里行间弥漫,谁打开了他的密码,他就不停地向读者扑面而来。将大师和他的经典作品作为这套教材的重点和文眼,这对学生将会产生最为理想的影响。

。我们把这些最顶峰的东西早一点交给学生,这正体现了我们独有的眼光和魄力,也体现了我们的价值倾向和文化选择,同时还体现了我们对于人性深处共同的悟性的信任。如果我们缺乏这种信任,即使把刚才提到的经典作品交给大学生,交给大三大四的学生,我们还会担心他们看不懂。而这种担心将会使得我们对于文化传播、精神传承完全失去信心。这种心态显然是不健康的。在编选这些经典作品的时候,我们应该有一种有意提高培养目标的想法,我们必须结束文化侏儒状态,必须提高我们对中学生的培养目标,也提高教材本身的文化水准和精神水准。目前人类在文化上、在精神上所达到的那些最起码的成就,我们应该让学生有个基本的了解。不是学术上的研究和了解,而是一种文化感的、价值观的、人性化的了解和理解。从宗教哲学、文化哲学的角度,做一些基本的了解。这一点非常重要,这一点能让学生知道人是什么东西。弄清楚人是什么东西,这是我们的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和目标。如果不知道人是什么东西,我们这套教材所设定的立人目标就无从着手。本文系作者1999年12月5日在《新语文读本》编委会上发言的部分内容,七年之后即2006年8月19日整理成文。《新语文读本》2001年由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受到读书界教育界的广泛欢迎。目前正在进行修订,明年春天由原出版社出版修订本。 我们编这套教材,本身就是为了摆脱目前的教材对中学生的一种僵硬的要求。目前流行的教材实际上就是意识形态支配下的东西,他们的工具性不光是体现为语文工具的问题,实际上就是满足了培养政治工具的需求。他们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对学生的学习几乎谈不上有多少要求,只要学生听话就可以,不需要人文精神,甚至不需要文化内容。在这个背景下,教材编写者很容易把中学生设想得只能接受这么一种简单的灌输,而不会设想调动学生人性内部的力量和智慧来面对人类生命的困境和诗性。

我们一定要摆脱这样一种教材模式和教育心态,一定要重新想象和评价学生从事文化学习的积极性和可能性。说白了就是要把中学生设想为能够领会、吸收很多文化财富的生命实体。我觉得这个设想应该是符合实际的。只要从初中开始就向他介绍这些人类精神世界的最优秀的东西,到了高中,他们肯定是已经有相当的理解能力和思想能力了。就像我看到黄老师班上编的那本杂志,那些中学生的文章真让我感到震惊。他们能写那么好的文章,对于仅仅只学习现行教材的人来说是绝对不可能的。如果按照我们编写的教材和相关的教学模式来培养,我相信有大量的中学生能够达到黄老师班上那些学生的程度。如果按照这种程度来要求学生、估价学生,给他们讲这些大师、这些经典,哪怕是讲最深奥难懂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他们是完全可以比较多地理解和接受的。有些东西他仅凭自己的人生经验暂时不能完全理解,但是他能够调动人性深处的集体记忆来想象,来捕捉。在往后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他的人生经历越来越丰富,他对这些东西的理解就会越来越深刻。基础教育本来就是给学生的精神成长打底子,本来就应该超越一时的功利目标,适量地给他们提供一些受用终生的东西。

学生应该达到什么样的层次才能够去读歌德、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不要过于刻板。我们把这些最顶峰的东西早一点交给学生,这正体现了我们独有的眼光和魄力,也体现了我们的价值倾向和文化选择,同时还体现了我们对于人性深处共同的悟性的信任。如果我们缺乏这种信任,即使把刚才提到的经典作品交给大学生,交给大三大四的学生,我们还会担心他们看不懂。而这种担心将会使得我们对于文化传播、精神传承完全失去信心。这种心态显然是不健康的。

。我们把这些最顶峰的东西早一点交给学生,这正体现了我们独有的眼光和魄力,也体现了我们的价值倾向和文化选择,同时还体现了我们对于人性深处共同的悟性的信任。如果我们缺乏这种信任,即使把刚才提到的经典作品交给大学生,交给大三大四的学生,我们还会担心他们看不懂。而这种担心将会使得我们对于文化传播、精神传承完全失去信心。这种心态显然是不健康的。在编选这些经典作品的时候,我们应该有一种有意提高培养目标的想法,我们必须结束文化侏儒状态,必须提高我们对中学生的培养目标,也提高教材本身的文化水准和精神水准。目前人类在文化上、在精神上所达到的那些最起码的成就,我们应该让学生有个基本的了解。不是学术上的研究和了解,而是一种文化感的、价值观的、人性化的了解和理解。从宗教哲学、文化哲学的角度,做一些基本的了解。这一点非常重要,这一点能让学生知道人是什么东西。弄清楚人是什么东西,这是我们的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和目标。如果不知道人是什么东西,我们这套教材所设定的立人目标就无从着手。本文系作者1999年12月5日在《新语文读本》编委会上发言的部分内容,七年之后即2006年8月19日整理成文。《新语文读本》2001年由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受到读书界教育界的广泛欢迎。目前正在进行修订,明年春天由原出版社出版修订本。 在编选这些经典作品的时候,我们应该有一种有意提高培养目标的想法,我们必须结束文化侏儒状态,必须提高我们对中学生的培养目标,也提高教材本身的文化水准和精神水准。目前人类在文化上、在精神上所达到的那些最起码的成就,我们应该让学生有个基本的了解。不是学术上的研究和了解,而是一种文化感的、价值观的、人性化的了解和理解。从宗教哲学、文化哲学的角度,做一些基本的了解。这一点非常重要,这一点能让学生知道人是什么东西。弄清楚人是什么东西,这是我们的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和目标。如果不知道人是什么东西,我们这套教材所设定的立人目标就无从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