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公共信息的冲动源自“官本位”(南方日报 2006-9-1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8:01:29
南方网首页 > 南方时评 > 政经评论   垄断公共信息的冲动源自“官本位”   2006-09-11 08:47:08  南方日报网络版 
  最近,新华社对几起突发公共事件的报道,都引来事发所在地政府官员的出面“澄清”。这种“以正视听”的举动,反而令公众对事实真相更感困惑;而“越描越黑”的尴尬,则暴露了一些地方政府对公共信息有着强烈的垄断冲动———每遇天灾人祸,“死伤几何”,唯有“我说了算”。在对公共信息的垄断冲动的背后,其实隐藏着“全能政府”的傲慢。在对事关公众知情权、事关群众安危等重大信息的“独家占有欲”背后,是对“官本位”的强烈诉求。

  8月10日,超强台风“桑美”重创福建沙埕港,14日新华社报道,当时有一万多艘渔船在港口避风,有上千艘船只遭到损坏,留在船上的人员伤亡惨重。其后不久,当地官员和媒体就激烈批评,“省外媒体跨区域采访”,搞“不实报道”,给当地救灾工作带来了“史无前例的社会压力和舆论压力”。9月3日,四川崇州市实验小学爆发群体性腹泻、呕吐,市内各大医院一时病床告急。4日,新华社记者前去采访,有关部门仅通报为“45名学生肠胃不适”,而据记者粗略统计住院就有200多人。当记者追踪崇州官方为何对发病人数“遮遮掩掩”时,有知情官员告知:“此类突发事件的受害者如果超过百人,当年政府的考核目标将被‘一票否决’。”

  事情的进展恰恰证明,正是由于新华社等“省外媒体”深入灾区采访,在沙埕港避风遇难的外省渔民才得以“浮出水面”,从而使灾情真相的复原更加完整。也正是由于新华社等媒体的不懈追问,才有成都市对崇州小学生群体食物中毒确诊人数和致病源的最新通报,从而使病情真相不致有重大缺失。

  面对突如其来的天灾人祸,政府官员第一时间的本能反应,往往就是政府运作方式的直接反映。过去推行“全能政府”的体制,公共信息的处置和公共事务的处理被看作党政机关的“内部秘密”,由此形成了一整套应对突发事件的套路:无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在公众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由政府内部寻求处理的办法。非典的教训尚历历在目,国务院今年初发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更作明确规定,官员如不及时通报信息,即使未造成损害,也要承担行政责任。但是,一些官员还是积习难改,把公共信息当作自个衣兜里的袋中物,掏不掏,啥时掏,掏多少完全看自个的好恶和需要,而无视公众的意愿和需求。这固然残留着“全能政府”的傲慢,在提倡政治文明的今天,还一厢情愿地认定政府意志就代表国家意志,就可以“为民作主”。这同时也是“官本位”导向所致,凡事“官为贵”,以官职大小论地位高低,加上干部任免上面说了算,官员对上负责对下不负责,最终结果就是直接导致官僚主义,在公共信息的发布上,只对个人和小团体负责,甚至为免除“一票否决”而不惜瞒报。

  正因为当前一些地方政府在公共信息的采集和发布上,有着源自“官本位”的垄断冲动,因此,媒体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应当是不可或缺的信息采集者和发布者。这不仅是“以民为本”的积极体现,也是把政府和政府官员置于公众监督之下的有效方式。(编辑:张音)
http://www.southcn.com/opinion/pe/2006091101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