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任志强们更焦虑房市前景的是谁-社会现实观察-马克思主义评论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16 00:06:08
比任志强们更焦虑房市前景的是谁 2009-12-23 10:04:09  作者:风中小淞  来源:互联网  浏览次数:160  文字大小:【大】【中】【小】
          
    相继出台的“遏制房地产投机”的举措象是某种催化剂,使得不少人的神经开始绷得很紧。到网上四处转转,与房地产相关的文字可谓壮观。方方面面的声音都在贲张着不同的情绪,比较有代表性的多是一些站在房地产利益方传递出的焦虑。
    无法不留意到,许多近年来注意力集中在房地产领域的“经济学家”更是一马当先。看似极其专业的字里行间,充溢着不少有恐吓嫌疑的文字。似乎此时“遏制房地产投机”是个严重不妥的举动,认为会因此引发很多很多的问题。表面上看起来,文字的语气都很忧国忧民。
    这样的声音应该不是第一次呱噪了,只是这一次的分贝更高。闭上眼睛想想,也难怪他们会心急火燎。至于原因,除了资金链安全有离不开房价上升预期的紧张,应该还有一些关乎他们专家立场的话语权需要吧?        
    2009年,仰仗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压迫和六十周年庆典氛围的需要,本来处于低潮期的房地产猛然迎来了一马平川的“勃勃生机”。其强度恐怕连这些常年代言房地产利益的“经济学家”也感到意外。大手笔的贷款造房,大价钱的圈地囤积,假借个人用户的名义贷款大批买进自己造的房子以达到“隐身捂盘”的效果,又大气魄地争做“地王”抬升房价的未来预期。一系列爆炒房市“繁荣局面”的动作可谓是行云流水,煞是迷人。
    于是,千千万万担心被“财富列车”甩下的普通民众被这股他们完全无法看懂的热浪席卷,面对“还会涨一倍”的空头“馅饼”,即便跻身“房奴”行列似乎也觉得是自己改变命运的机会和造化来了。
    如果有小学生想弄懂“疯狂”这个词的真意,那让孩子们看看2009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应该是个事半功倍的好办法。
    因为诸多行业产能过剩外贸受阻,导致数万亿救市资金急寻出口,因而给了房地产行业“鹞子翻身”的大机会也该是原因之一。但,没人想到这个机会会被房地产利益链条上的人抓的这么猛,以至于其“发热量”严重“超标”,使得业内一些房地产商人都叹为观止。连一向有房地产行业风向标的温州炒房团,几乎都对2009年的房市产生了畏惧。纷纷在高位抛盘,获利出局当起看客来。
    为什么会这样呢?
    随着近些天“遏制”声起,一些东西渐渐浮出水面。
    在“中国新闻网”一篇名为《两知名学者提拆迁三原则 呼吁应法制化坚持公平》的文字中,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些内容。
    “最新一期《南方周末》上发表了吴敬琏和周瑞金联合署名文章《关于拆迁问题的三点意见》。在文中,两位学者指出,一些地方政府存在一个认识误区,就是把公共管理商业化,把管理城市等同于经营城市,书记兼任董事长,市长兼任总经理,以商业头脑精明地算计土地等生产要素的经营价值,在运用权力大气魄、大手笔地规划大拆大建时,却往往忽略普通百姓的民生需求。他们认为,在土地经营中,地方政府确实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却把政治风险留给了整个国家。”
    这段话看着让人有点纳闷,如果两位学者说的话成立,则地方政府的这种做法似乎跟“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创建和谐社会”等等精神的本质要求不是有些背道而驰吗?(我理解的“以人为本”应该有以绝大多数人的民生为本的意思,而落实到房地产这一块,恐怕不分贵贱,居者有其屋应该才是以人为本内在追求的一个重要环节)
    那,地方政府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
    在凤凰网财经观察中,我看到了这样一篇文字。
    标题是:《吴睿鸫:用财税之矛攻以地生财之盾》。
    文章作者这样写道:“地方政府之所以对土地财政“情有独钟”,其根源在财权与事权的严重不相匹配上,用比较通俗的话讲,地方政府的事多而钱少,因而才对“第二财政”恋恋不舍。自1994年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以来,我国的地方税体系不但没有发展壮大,反而日渐萎缩。分税制改革初期,地方税约占全国税收总量一般为20%~30%,到2003年这一比重降至10%左右。由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占整个财政收入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占整个财政的比重并没有发生变化,而留给地方的财源却在减少,地方仅有营业税、契税等税种可以由地方独享。随着农业税、筵席税等税种的停征,地方的税源仍然在继续萎缩。”
    “而根据规定,1994年以后,土地出让收入全部归地方财政,这无疑表明,现行的财税体制迫使地方政府靠土地生财。有报道称,近年来,全国土地出让收入已达上万亿。尽管地价对房价的影响有多大还存在争议,但是,高地价会推涨房价是毋庸置疑的。而且,高房价还可以给地方财政带来更大的收入。”
    这样一看,前面的疑问顿时有了解答。是否这种解答真实到位,本人不好妄作评价。
    只是在想,如果真象上面这些专家学者说的,那面对“遏制房地产投机”的相关政策,感到焦虑的恐怕就不仅仅是任志强这些房地产商人了。
    记得看过一篇5月初新浪新闻中心发表的文章,标题叫《专家称反对房地产复兴等于反人类遭网友回击》。
    文章说: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在某网站联合武汉市房交会组委会举办的“解密楼市回暖迷局”大型论坛中发表演讲时提到,“所有反对房地产复兴的想法都是危害国家利益”,“我给他们的帽子是‘反人类’”,这一言论几乎得到网友一边倒的反对。
    文章还提到,这个董藩声称:房地产正在救中国。
    现在回顾这篇文章,还真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在心头。
    2009年12月9日至12月12日,央视《经济半小时》连续四天推出了以“疯狂的房子”为题的系列报道。节目播完前的结论是:“这笔成本账也该算算了”!看过节目的人都知道这句话里说的“成本帐”指的都有些什么,有民生,有社会幸福指数,有和谐,有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结构,有绝大多数人的未来。
    如同吴敬琏和周瑞金两位学者说的:“把政治风险留给了整个国家。”
    这或许应该是最该算的成本帐。即便是有税收利益造成的经济困窘,即便是有巨大的经济利益诱惑,这笔大账恐怕都无法回避吧?
    要说焦虑,在这个点上焦虑是否很多事情的答案都容易找一些呢?
    美国《福布斯》杂志近日评选出了“近在眼前”的七大金融泡沫,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赫然位列第二,仅排在黄金市场之后。
    不由得要继续问:
    比任志强们更焦虑房市前景的是谁?
    谁会站在国家的大局和全体中国人的立场焦虑呢?
    
    附:
    流年逝水弹指阴,
    走马观花过三清,
    糊涂东西南北事,
    还做春夏秋冬人。
    
比任志强们更焦虑房市前景的是谁-社会现实观察-马克思主义评论网 中国城市化之忧-社会现实观察-马克思主义评论网 西方学者的真话,中国卖国的后果惊人-社会现实观察-马克思主义评论网 中国的金融面临空前危机-----新华社记者丛亚平力作!-社会现实观察-马克思主义评论网 财富缩水了怎么办?----展望我国下半年的经济形势-社会现实观察-马克思主义评论网 逼民致富30年:透视乡村关系的演变-社会现实观察-马克思主义评论网 中国可能面临的滞胀危机-社会现实观察-马克思主义评论网 共和国后30年的国营企业改革-社会现实观察-马克思主义评论网 国家发展和强大的意义到底是什么?-社会现实观察-马克思主义评论网 李玲:公立医院改革的核心不是产权-社会现实观察-马克思主义评论网 2009年6月经济观察---滞胀-社会现实观察-马克思主义评论网 访阳和平:红旗下生长的美国人对当代中国的看法-社会现实观察-马克思主义评论网 中国正遭遇改革开放30年来最严峻的外部冲击-社会现实观察-马克思主义评论网 “重庆打黑”与“河南扫黄”之比较-社会现实观察-马克思主义评论网 反思中国: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阶级斗争-社会现实观察-马克思主义评论网 中国各地粮食走私成风-社会现实观察-马克思主义评论网 西方势力借NGO向中国渗透-社会现实观察-马克思主义评论网 崔之元谈“重庆经验”-社会现实观察-马克思主义评论网 中国十大荒谬经济现象 百姓想破脑袋也想不通-社会现实观察-马克思主义评论网 马克思主义评论网 社会思潮批判 《解放军报》质疑“今天的社会”-社会热点评析-马克思主义评论网 “开放土地产权”是最大的社会倒退-社会热点评析-马克思主义评论网 伪中产?未来社会主流的现实焦虑 伪中产?未来社会主流的现实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