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元春:一位土壤学家的能源大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8:03:52
石元春:一位土壤学家的能源大梦 作者:  来源:央视国际  发布者:刘斌  类别:专题15-生物能源  日期: 2006-09-08  今日/总浏览: 2/81

开场白:
今天我们要为您介绍的是一位特殊的大家。他是一位土壤学家,但是他要跟我们谈的却是能源的问题。他是一位75岁的老人,但是他并不愿意谈自己的过去,而愿意为我们规划未来。他为我们描述了一个梦想,但是这个梦想却实实在在地扎根在他热爱了一生的土地里。
解说:
2006年8月19日清晨,土壤学家石元春起得很早,今天他要去参加一个重要的会议。石元春是国内知名的农业专家,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获得了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的荣誉,在中国的农学界享有极高的威望。然而与他的农学大家身份不太相符的是,今天他要参加的这个会议却是一个全国生物质能源会议。而这个领域是石元春在他72岁的  时候才刚刚涉足的。
访谈:
主持人:您自己是不是也意识到,在您这个年纪,从事这样一个领域,这种情况也不是很多?
石元春:这也是一个机会,正好我赶上这个机会。过去人说:“人到七十不学艺。”我72岁才开始涉足于这个领域。所以我觉得也算有幸吧,给我这个机会了。
主持人:就发生这个转折那个瞬间,您的心情也好,心态也好,有没有什么变化?
石元春:我突然感到了一阵惊喜,又有一个新的天地给我了。
解说:
石元春的这份惊喜,来源于三年前他参加的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制定期间,当时担任农业组组长的石元春,负责制定中国农业的未来发展战略。为此他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在一次偶然的查阅中,美国前总统克林顿1999年发布的一份总统令,引起了石元春的极大兴趣。这份总统令的内容就是关于开发生物质能源的。其中提到美国将在2020年生物质能源增加10倍,替代全国石油基产品的25%。
凭借着科学家特有的敏锐,石元春意识到这个领域,或许就是中国未来农业新的发展方向之一。
访谈:
石元春:那时我想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跟有些人谈,有些人就觉得很奇怪,“你怎么会想这事儿呢?”有一天又碰到另外一位能源专家,是搞煤的,搞煤炭发电的,也是一位院士,
跟我还特别熟,两人经常在一块说说笑笑。他说:“石校长,听说你搞什么生物能源?”我说:“我不是搞,我是现在对这个事儿有兴趣。”“我劝你别弄这个玩艺,这个东西它没前途的。小打小闹还可以,搞大了不行。后来我把他的话领会说,在能源这盘大的宴席里面
小菜一碟,而且这个菜还上不了席的菜。
主持人:谈不上的事。
石元春:几次碰到都说,“听说你还在鼓吹什么生物质能源?”我说是鼓吹啊。“哎呀,你鼓吹有什么结果。”我很高兴现在我见到他,他也参加我一起鼓吹了。所以我觉得,还是很有意思的,这个事情。
主持人:那您觉得当时他们不理解,或者是劝您不要搞这个事儿,他的原因是什么?
石元春:总觉得一个就是,刚才您谈到的,关于一个传统能源,它有它系统的一套技术,所以对他们来讲,是个匪夷所思的(事情)。或者还有一种理解就是,你要搞点农村、农民,
改善改善,点点灯炒个菜什么的,可以,这个他们接受。给农民点个灯炒个菜可以。你说要生产什么替代石油、替代煤,好像这个事儿对他们来讲,觉得这是匪夷所思。
解说:
简单地讲,用农林业的有机废弃物和能源植物为原料,生产出来的一种清洁能源产品,就叫生物质能源。燃料乙醇、成型燃料、工业沼气、生物塑料和生物柴油等,都属于生物质能源的产品。
上世纪70年代,巴西利用甘蔗,美国利用玉米分别制造出了燃料乙醇,并在国内大力推行这种乙醇和汽油混用的液体燃料“乙醇汽油”。作为最先使用乙醇汽油的国家之一,巴西是目前世界上惟一不供应纯汽油的国家。目前燃料乙醇成为目前各国发展生物质能源的重点产品。
访谈:
石元春:实际上我们现在说的乙醇,乙醇也把它叫酒精,现在我们一般喝的酒,二锅头,60度,现在它要到98度,98度就提纯了,提纯以后就叫精馏。这套技术是比较复杂一些,原来造酒都是叫做液体发酵,把那个汁榨出来,榨出来以后,然后给酵母菌进去,酵母菌进去以后来发酵。酒精发酵,现在我们把它叫固体发酵,直接把那个高粱秆。就是甜高粱秆扔到池子里边去,然后给它加一种新的菌种。现在大家用的菌种,需要用7天到9天甚至于10天发酵,一个周期。现在我们又发现了一个新的菌种,清华大学的,两天,那就很快了。尽管出来的主持人:这些酒不好喝,但是好用。
石元春:好用,就是它最后精馏。
主持人:精馏完了以后它就是酒精了。
石元春:就是乙醇了
全国生物质能源会议上
解说:
尽管国外的成功案例比比皆是,但是当石元春刚开始呼吁在国内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源的时候,质疑的声音还是高过了支持的声音。最大的质疑就是粮食安全。对于一个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国家来说,填饱肚子是首要问题。曾几何时,美国人布朗的那份《谁来养活中国》的报告,像一枚重磅炸弹,引起了全世界对于中国粮食的关注。那么人们不仅要问:发展中国的生物质能源,原料用什么呢?
访谈:
石元春:我们国家粮食很紧张,我是搞农业的我更明白了,所以当时我给领导汇报和我的报告中,提了一条红线,我说中国发展生物质能源,和生物质产业,就是有一条红线。不与农业争粮、不与农业争地,不争粮、不争地。
主持人:在这个前提下面我们来发展?
石元春:你要是一提出要用粮食等等,这首先你就得枪毙。
主持人:您从一开始就提出这样?
石元春:一开始从,2003年10月份,我就提出这个问题,不争粮、不争地。
主持人:这是基于您作为一个农学家,本身对我们农业的很了解的这种基础之上。
石元春:没错,因为我那时候正在做农业宏观战略规划,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我认为我们国家完全可以做到不依靠粮食。主要用两种原料,第一个叫做农林业,也包括城市工业的有机废弃物。第二个利用什么呢,就是我们把它叫做边际性土地,来种植能源植物。
解说:
按照石元春“不争粮不争地”的原则,制造生物质能源的原料既可以采用我们常说的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工业有机废弃物等,也可以用甜高粱,木薯、甘蔗,灌木,木本油料植物等。而这些能源植物又都可以种在那些自然条件较差,很难种出粮食,但却可以生长植物的边际性土地中。  据统计,我国有边际性土地1。34亿公顷,比现有耕地1。3亿公顷,还要多出一点,因此有着广阔的耕种前景。
8月中旬的一天,我们跟随石元春来到了位于北京郊区的甜高粱育种基地,甜高粱是制造燃料乙醇的重要原料,也是北方最主要的能源作物,一公顷甜高粱可以生产四至五吨燃料乙醇。
从1993年起,我国就成为石油净进口国,2004年的进口量达到了1.3亿多吨,中国已经成为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近年来,国际油价的不断攀升,让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石油对于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压力。
从2003年起河南、吉林、黑龙江等省的汽车,就已经开始使用这种带有英文字母E标志的汽油,这就是含有10%乙醇的汽油。但是随着车用E10标准乙醇汽油的推广,准入标准成为燃料乙醇商业流通中的主要问题,而这也正是石元春所担心的。
访谈:
石元春:这是一个更难的事情,这是需要国家来做。所以我到了广西去,看了这些厂子,我都很高兴,农民收入了也增加了,老板也挺高兴,但是他说“石院士,你要积极到中央呼吁呀。你让我们进入这个市场,否则不让你进来。”广西没有这个封闭的,他生产出来这些燃料用的酒精,喝也喝不得,他说“那我怎么办?”
主持人:没有地儿销售?
石元春:是是是。
解说:
2006年1月,美国总统布什的一份国情咨文讲话,再一次引起了石元春的关注。
访谈:
石元春:布什在1月31号的国情咨文,我想国情咨文嘛,他谈的当然是什么外交啊、内政啊,很多东西。但是没想到他在国情咨文中,把能源是作为一个很重要的主题来讲,而能源中有很大一块,讲的就是生物质能源。他说“当前我们美国存在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我们对于使用石油,就像一个吸毒者上瘾了一样。
主持人:有毒瘾。
石元春:而这些石油又是从不稳定地区来的,所以我们现在惟一的出路,就是要依靠科技,摆脱石油对我们的束缚,离开石油经济。
主持人:我们应当把依赖中东石油,让它成为历史。后来他又讲了一句话“我们有一个伟大的计划,就是在2025年”,都有时间的,“2025年我们要用我们的科技来自己解决,替代75%的中东石油。”3/4的石油它都会替代掉了。
主持人:这比克林顿当初那个计划,还又提前了一步。
石元春:而且我跟你举出具体的数字来,克林顿当时在那个计划里,那已经相当先进了,是提出来2012年,1250万吨。现在布什他把这个一下加码加到2270万吨,比1999年已经提速了。
主持人:又提速了?
石元春:所以我给他们领导汇报,我说他们是在紧锣密鼓,一浪高过一浪地在推进这个事情。可是我们现在的情况就是说,现在我们还是在犹豫、观望、徘徊,好像这个起步很艰难。所以我看着这个事情,我要不知道这个事儿我就算了,那没办法,知道这个事情,我着急啊。
甜高梁育种基地
解说:
对中国生物质能源发展前景忧心忡忡的石元春,在2004年6月的一天,  终于得到了一个机会,这一天他向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做了工作汇报。
访谈:
主持人:您在广西的时候,很多人会跟您讲说,让您去做一做高层的工作?
石元春:是是是。
主持人:我相信您会这么做。
石元春:绝对,绝对做。我在2004年的6月份代表农业组汇报《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时候,给温家宝总理汇报了这一段,温总理对于我汇报这部分内容,他是非常高兴的。里面有很多插话,插话还非常精彩。
主持人:您记得他主要是谈一些什么呢?
石元春:比如说,我说现在这个生物能源的问题,在美国、在欧洲,已经发展得很快了,我们还没有起步。我说我们总是(认为)沼气好像只是农民的小打小闹。我是6月15号给他汇报的,他过了五一以后就出访欧洲。温家宝总理说,上个月我看了。我这次到德国到这几个国家看了,几个村子就是一个沼气发电站,而且是供热发电,几个村子都可以用,没有说是一家一户的呀,这个技术我看他们是相当成熟了。
解说:
2005年3月  ,石元春等四位院士联名给温家宝总理写了一封信,详细介绍了国家建设年产5000万吨绿色油田的建议。不久便得到了温总理的批复。交由发改委负责此事。也正是在这一年,石元春注意到了另外一支对生物质能源发展能产生重大影响的力量。
访谈:
石元春:我说最后解决问题的是企业,我必须要把企业动员起来。过去企业来找我,不愿意跟他们接触,现在企业找我,我挺高兴。
主持人:您是一个学者。
石元春:我是做学问,不做生意的。
主持人:现在要做生意?
石元春:现在做生意。我就大力支持企业,后来有些企业找到我,我就很热情接待,跟他宣传等等。
主持人:您觉得企业会是一个带动这种变革的很有利的力量?
石元春:不仅是一个很有力的力量。我是这么来形容,我说“我要推进这些事情,要按照毛主席的教导:一手抓笔杆子,一手抓枪杆子。”
主持人:您觉得企业是枪杆子?
石元春:企业是枪杆子。笔杆子我可以跟中央写信,我可以写文章,我可以做报告。我差不多一年要做一二十场报告。做报告、写文章、宣传等等。但最后要让它实现,要出来的乙醇,出来的生物柴油,那是企业。所以我说那个是枪杆子,真正出政权的是枪杆子。所以我就对企业突然热情起来了,不是我自己做企业,我是对企业家,很多企业家主动找上门来。
主持人:企业家对这种变革是非常敏感的。
石元春:我叫做“春江水暖鸭先知”,企业是最敏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