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辞与敬辞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18:33:04
儿子的寒假作业--谦辞与敬辞 这不本来儿子的寒假作业,过来请教我,自认为古文功底还有,不想只考了个85分。

 

红色字体为答不上来的

 

初次见面说“久仰”,好久不见说“久违”

等候客人用“恭候”,客人来到称“光临”

未及欢迎说“失迎”,起身做别称“告辞”

看望别人称“拜访”,请人别送用“留步”

出门送客说“慢走”,与客道别说“再来”

请人休息称“节劳”,对方不适说“欠安”

陪伴朋友用“奉陪”,中途告辞用“指教”

求人解答用“请教”,盼人指点用“赐教”

欢迎购买用“惠顾”,请人受礼说“笑纳”

请人帮助说“劳教”,求人方便说“借光”

托人办事用“拜托”,麻烦别人说“打扰”

向人祝贺说“恭喜”,赞人见解称“高见”

对方来信称“惠书”,赠人书画题“惠存”

尊称老师为“恩师”,称人学生人“高足”

老人年龄说“高寿”,女士年龄称“芳龄”

平辈年龄问“贵庚”,打听姓名用“贵姓”

称人夫妇为“伉俪”,称人女儿为“千金”

 

常用的敬辞和谦辞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礼仪之邦,汉语中有许多敬辞和谦辞 。敬辞,即表示对别人敬重的词语;谦辞,则是用于自我表示谦恭的词语。千百年来,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使用了许多敬辞和谦辞,这充分体现了我们中华礼仪之邦的特点,使用敬辞和谦辞还可体现一个人的文化修养。

有不少敬辞谦辞,至今仍有其生命力,在书面语和口语中广为应用。在大力提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今天,尤其值得学习运用。然而,在实际运用中,却难免因用错而闹出一些笑话,如有人送朋友一本书,在扉页上题“×××留念,×××惠赠”。这“惠赠”两字显然用错了。如“惠赠”的“惠”是指别人给自己以好处,所以送东西一般用“×××(对方)惠存”,意即请对方保存是给了我好处的。这个“惠”字就有客气意味。如果写“×××(自己)惠赠”,则表示我送你东西是我对你施以恩惠了,岂不过于自矜!

  要防止此类笑话的出现,首先应了解一下敬辞谦辞的意义和特点。特点之一是它的单向性。所谓“敬”,当然是对别人而言的,而“谦”,则是用于自己的,两者不能混用,这一点本应十分明白。但事实上有些词还存在着用反的现象。如“我明天一定光临”、“我贵姓王”、“这是我的高见”……例句中原应该用于对方的“光临”、“贵姓”、“高见”等敬辞都用到自己头上去了,不免太妄自尊大。同理,谦辞就不能用到对方身上。 特点之二是有些词在年龄长幼、地位高低等不同情况下用法有所区别。如问人的年龄,问老人,宜用“高寿”,问年轻姑娘,宜用“芳龄”,一般的,可用“贵庚”。如果向老人问“芳龄”,当然是万万使不得的。除了不了解和特点,用错敬辞谦辞的另一个原因是赶时髦。有人一看见别人用,便连忙跟着上,似乎用上几个敬辞谦辞就显得文雅了。这种思想是不正确的。事实上,即使运用对象没错,也未必可以处处运用。因为上述敬辞谦辞往往带有一点文言的味道,一般是不提倡的。敬辞和谦辞的运用场合:第一,比较正规的社交场合。 第二,与师长或身份、地位较高的人交谈。第三,与人初次打交道或会见不太熟悉的人等。在一般场合,还是运用大众化的礼貌用语为宜,它更有一种亲切感。

下面这些敬辞和谦辞,有的是口语中常用的,有的是书面语中常用的。

初次见面说久仰        好久不见说久违

请人批评说指教        求人原谅说包涵

求人帮忙说劳驾        麻烦别人说打扰

求给方便说借光        托人办事说拜托

看望别人说拜访        请人勿送说留步

未及远迎说失迎        等候客人说恭候

无暇陪客说失陪        陪伴朋友说奉陪      

问人干吗说贵干        问人姓氏说贵姓

欢迎购买说惠顾        贵宾来到说莅临

请人告诉说见告        欢迎询问说垂询

谢人爱护说错爱        称人爱护说垂爱

称人赠予说惠赠        请人保存题惠存

请人收礼说笑纳        归还原物说璧还

称人之家说贵府        称己之家说寒舍

赞人见解说高见        称已见解说拙见

称人父亲说令尊        称己父亲说家父

称人母亲说令堂        称己母亲说家母

称人儿子说令郎        称己儿子说犬子

称人女儿说令爱        称己女儿说小女

 

再多收集一些补补课吧

 

台甫——旧时用于问人的表字大号 

台端——旧时称对方 

钧谕——书信中称尊长所说的话。还有钧裁、钧安等 

贵庚——问人年龄 

贵恙——问对方的病况 

斧正——请人修改诗文 

玉成——成全。例:深望玉成此事 

玉体、玉音——指对方身体或言行 

违教——指离开某人后未见面(多用于书信) 

雅教——称对方对自己的指教 

拜教——恭敬地接受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