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党建网---是觉山铺,还是脚山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1:33:52
是觉山铺,还是脚山铺
[来源]桂林市委党史研究室 [作者]全州县党史县志办 蒋廷松 [发表时间]2008年12月2日 00:00:00
【收藏此页】 【大 中 小】 【关闭】
幼时,曾听一些大人说起过脚山铺的事,说红军曾经在那里经历过一场血战,死过不少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接触到一些史书,才知道1934年在广西境内发生过的那两场血战不是一般的血战,而是事关中央红军命运、事关新中国前途的大血战。这两场大血战,一场发生在灌阳县新圩,那是桂军对中央红军的恶战。桂军对中央红军采取“打尾不打头”的作战策略,其目的是吃掉红军的后卫部队,一者可以向蒋介石交差,二者可以阻止蒋介石的中央军进入广西(防止广西的地盘被蒋介石的中央军吞并掉),并驱使已经过湘江的红军尽快离开广西,以免广西被“赤化”。另一场大血战,发生在全州县的脚山铺,那是训练有素的湘军对中央红军的殊死血战。湘军的作战目的,与桂军赶红军过境截然不同,他们是拚命阻止红军离开广西,妄想把中央红军围歼在全州、灌阳,以防止红军进入湖南后造成“星火燎原”之势“赤化”湖南,故这一场血战也打得非常惨烈。故史学家将全州脚山铺、灌阳新圩两场大血战,称之为关系到中央红军命运的两大血战。
没想到长大后翻阅史书,又冒出了一个觉山铺,同一个地点,却有两个地名。其原名是脚山铺,还是觉山铺?多年来,一直让我有所困惑。
前几年,我被借调到全州县党史县志办公室协助工作,陪不少新闻媒体、老红军、老干部走访了脚山铺。对于有关媒体既叫脚山铺,又叫觉山铺的事,有的同志颇为不解地问我,这地名究竟叫脚山铺,还是叫觉山铺,为什么有两种叫法?我凭直觉,认为普通话的“觉”,与全州话的“脚”谐音,外地人听到“脚山铺”,便误以为是“觉山铺”,故以讹传讹。自己虽然这么说了,但解释得对不对,也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
为了弄清楚究竟是觉山铺,还是脚山铺,我翻阅了不少资料,也没有找到答案。就是一些史书,既有用脚山铺的,也有用觉山铺的,如原由中共桂林地委主编、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红军长征过广西》用的是脚山铺,而由自治区宣传部等单位主编、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用的是觉山铺;聂荣臻在回忆录里用的是脚山铺(后来他给脚山铺血战题词用的却是觉山铺),而杨成武、李聚奎、谭政等将军在回忆录里用的却是觉山。我又查询本地史书,既有用脚山铺的,也有用觉山铺的,甚至同一本史书里,两个名字都同时用哩。
我想就此问题采访一下脚山铺的村民,可后来虽然几次去了该村,可每次到了那村子,就忘记问这件事了。是觉山铺,还是脚山铺,前不久,我就这个问题问了一下我八十多岁的父亲。我父亲说,就是叫脚山铺。他还说:“爷爷在世时还说过,脚山铺是明朝在全州境内陆路官道没途所设的十五铺之一,因为设在山脚下,故名脚山铺”。
我后来翻阅了《全州县志》,发现上面对此有所记载。最近,路过脚山铺时,为了进一步搞清楚是脚山铺,还是觉山铺,我特意去村里问了几位脚山铺村的村民。村民听说我是党史县志办的,想了解他们村的村名来由,便争先恐后地向我介绍说:“咱们村原来一直叫做脚山铺” !“后来又叫觉山铺,那是1934年红军来了以后的事。”一位老人说:“有句俗语叫‘一脚达三乡’。过去,全州共划分为六个乡,咱脚山铺属恩乡,与长乡、宜乡交界,站在咱的地界,一‘脚’能达三乡的地界,不可能是一‘觉’达三乡,这一点,年轻人可能知道得不多。”经他们这么一说,这个困扰我多年的问题终于迎刃而解了。我又问:“那你们村名现在叫啥?”。一位老者说:“现在吧,两个名字都叫,都不算错。” 看来,脚山铺与觉山铺一地两名的叫法,还将同时叫下去。我想,若能统一说法,也许会更好。
近日,山东省有位搞历史的同志来全州县党史县志办了解全州“黄沙关”的资料,我们这里没有找到,我带他去县档案馆去查。在那里,碰巧看到全州县地名委员会1982年9月编的编的《全州县地名录》,从那里找到了脚山铺地名来历的记载:“110人,王唐伍卢四姓,因居山脚处要路开设小铺而取名。”

脚山铺狙击战主战场现貌                          脚山铺小山村现貌

聂荣臻题词                                        杨成武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