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微之处看“国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05:02:18
中国与美国国情的不同是妇孺皆知的事实,但具体到怎样的不同,相信有90%以上的国人并不清楚,鄙人就在其中。更可怜的是,鄙人连本国的国情和还没有搞清楚,更不要说远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国了。但前不久,在与一个从美国回来的老同学聚会时,谈到的几件小事儿让我似有顿悟...
说—
国内一个只有高小文化的“暴发户”竟跑到美国做起了跨国生意,因为经济纠纷被加州当地的一个商人告上了法庭。也许是由于案情复杂或证据不足,法官迟迟没有下判,这在讲究办事效率的美国司法界并不多见。
双方当事人都很着急,尤其是远在异乡的被告更是感到心急火燎。这事要是在国内,对被告来说是司空见惯的小菜一碟。他常常在酒后炫耀:只要舍得花钱,没有我摆不平的事情!可这是在美国呀,举目无亲的又加之语言的不通,让他感到空前的孤独和无助,简直就是一筹莫展!
情急之下他找到自己聘的美国律师求救,律师告诉他只有按程序来,别无他法。他告诉律师,在国内只要送钱就可以摆平,能不能给法官送些礼品什么的,让他关照一下?律师一听就急了:此事万万不可,如果你去送礼,官司必败无疑,到那时就是美国总统出来说话也救不了你!被告就像放了气的皮球一样无精打采的回到了住处...
第二天一大早,被告就打电话告诉律师:实在没有办法,我昨天晚上托人去法官家送礼了。律师一听就火了:既然你一意孤行,就等着败诉吧,不可能有别的结果了!
几天后判决就下来了,其结果却大大出乎律师的意外--被告胜诉了!律师百折不得其解,被告得意地告诉他说:我是让人以原告的名义送的礼呀。
律师惊得目瞪口呆,就像遇到外星人一样看着被告...
又说—
上海一个工薪家庭的独生儿子,自幼顽皮,贪玩而且爱上网。由于父母工作太忙而疏于管教,读小学时就因为不遵守课堂纪律而屡遭老师批评。更为不能接受的是,他小小年纪却常常提一些让老师无法回答的问题,许多老师都因为怕遭到难堪而不愿带他们班的课。
家长常常在百忙中被老师请到学校陪同挨批,但事与愿违,收效甚微。学校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责令其转学就读,可转了几个学校还是屡教不改。眼看儿子就要没有学上,父母非常头痛,简直就要到了崩溃的边缘。
就在这个时候,他家的一个远房亲戚从美国回来了,是一个退休在家老人。老人听说这个情况也很替他们担忧,通过几天的接触,老人却渐渐地喜欢上这个调皮孩子了。与美国的家人沟通后,老人决定把孩子带到美国去读书,孩子的父母就像见到救星一样激动万分。
在美国就读后,孩子很快就适应了周围的环境,与同学们的关系也十分融洽。但山难改、性难移,孩子爱提奇怪问题的毛病仍然没有改变。每当他提的问题不能当场解答时,老师就会动员全班的同学一起来讨论解决。这样做大家都感到十分的有趣和好玩,并且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老师慢慢地发现这个孩子异常的聪明,学习功底也非常扎实,完全不像入学时老人介绍的那个情况。后来,这个老师经常在同事们面前表扬中国的教育水平。
就这样,孩子的学习和身心都得到了健康的发展,远在上海的父母也可以安心的工作和生活了。他们由衷地感谢那位慈祥而善良的老人,也感谢美国的老师们。
几年后,这个孩子在全美中学生动漫画比赛中获得了冠军。消息传到上海后,孩子就读过学校的老师们无一不感到意外,他们几乎都以鄙视地认为:原来美国学生的水平就这么低啊!
再说—
前不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中国的一些大城市和部分欧美国家的三年级学生中有个对比测试:出一道题,看谁能给出正确答案——
题目是:河里有一条船,船上有25只鸭子,15只鹅。请问:划船的人多大岁数?
这个问题在欧美国家没有一个孩子能够回答,而80%以上的中国孩子都能回答上来。
在北京某名校测试时,一个学生困惑而又战战兢兢的举手提问:老师,这个问题是不是出错了啊?
还没有等老师回答,全班的学生几乎都大笑了起来,班上的学习委员首先站起来发言:你自己学习不好,还敢说老师出错了问题,老师怎能会出错问题呢?真可笑啊!
这个学生满脸羞涩,无地自容…
还想说… …
作者: 龙亚牤   2009 . 12 .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