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学的五种途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0:50:02
治学的五种途径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杨义
所谓“五学”的提出,与章太炎先生1924年对大学教育的批评相关。章氏认为当时的大学只重“耳学”,就是指用耳朵去听讲的一种学问,而不重“眼学”,不读原始著作。他提出学问首先要用“眼学”,读原始经典。
在我看来,学术途径除了“眼学”、“耳学”之外还有“手学”,要用手去找材料;有“脚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用脚去做田野调查;此外还有“心学”,用心去体验、去辨析、去思考,并从中实现创造。应以心灵、头脑来统筹调动手学、脚学、眼学、耳学,才能够把学问做深、做透、做大。
“眼学”就是要多读原始文献和经典,回到中国文化原点。“眼学”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卷地毯式,选定一个领域,花几年时间按照目录学或其他方式对相关内容进行卷地毯式阅读;二是打深井式阅读,选一个难题,穷尽所有资料;三是砌台阶式阅读,将整体设想进行规划分成若干台阶,分阶段完成;还有一种方法是设计园林式,迂回曲折,着眼总体的布局。
“耳学”就是听讲之学。听研究有素者讲学,能使我们获得很多基本知识、常识、与邻近学科的一些关联。能让我们思想活跃,从旁的学科或者其他的研究者那里得到新的角度,拓展整个知识背景。
“手学”就是要勤于动手做笔记,不断积累材料。在抄的过程中加深记忆,梳理脉络,深化体验,这也是一种做学问的古老方法。张之洞说过:读十遍不如抄一遍。
“脚学”是古人做学问的一个传统,叫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提倡文学研究也要做田野调查,把人文地理引入文学研究,能够穿越历史从现场里面去思考很多问题。
“心学”方面,有几个原则值得注意,一个是打破“矮子观场”,不能人云亦云。第二个要重视第一印象,对所读的书有了第一印象感悟之后,会产生思想的萌芽,这些萌芽可能跟原来的一些解释不同,其中有可能超越前人的地方。同时可以寻找自己存在的空间,悟出原创的可能。
掌握了“五学”,还须综合运用,多维互参,实现材料的博采与学科的综合,将学问推向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