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艾思奇的科学治学精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06:26:52

学习艾思奇的科学治学精神

纪念人民的哲学家艾思奇诞辰100周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 王伟光 2010年03月26日08:5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学习艾思奇的科学治学精神--中国共产党新闻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社区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在纪念艾思奇诞辰100周年之际,我们不仅要缅怀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从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卓越贡献,也应认真学习他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治学精神。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义上说,我们既要继承他在学术上的杰出成果,更要继承他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治学精神。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实事求是,即以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实际之的,实现理论联系实际。艾思奇紧紧把握这一精髓,十分重视将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以说明中国的实际问题,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并升华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他认为,哲学的中国化、现实化“不是书斋课堂里的运动,不是滥用公式的运动,是要从各部门的抗战动员的经验中吸取哲学的养料,发展哲学的理论。然后才把这发展的哲学理论拿来应用,指示我们的思想行动,我们要根据每一时期的经验,不断地来丰富和发展我们的理论,而不是要把固定了的哲学理论,当做支配一切的死公式”。艾思奇的观点和学风,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谛。

  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人们的认识不可能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结合,要求不断解放思想、不懈探索。不解放思想就无法做到实事求是,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解放思想。艾思奇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就是解放思想、不断创新的过程。1950年,在清华大学讲授对立统一规律时,艾思奇提出基本粒子不基本、仍然可分的观点。在座的一些物理学教授依据当时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坚持认为基本粒子是不可分的,有人甚至认为艾思奇不懂自然科学。后来的科学发展证明,艾思奇的观点是正确的。作为一名哲学工作者,能在物理学领域有如此创见,其中所体现的解放思想、追求真理的勇气,正是理论创新与学术研究的第一要义。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需要兼容并蓄,容许不同意见,听取不同观点。艾思奇始终以平等讨论问题、乐于接受正确意见的态度对待不同的看法和观点。有一次,他在北京大学讲授社会发展史,地质系研究古生物的教授们提出,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说人类是从类人猿演化而来,这是以达尔文等人的研究资料为依据的;然而,现代科学研究成果表明,人类并不是从类人猿演化来的,而是从古猿演化来的。当时有人批评这是违反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错误观点,是某些教授资产阶级世界观的表现,甚至主张加以批判。艾思奇不同意这种看法,不但不认为那些教授们提出的观点是错误的,反而十分虚心地接受了他们的意见,并在以后的讲课中对原来的观点进行了修正。还有一次,在北京大学的学习讨论中,发生了关于形式逻辑是不是形而上学的争论。艾思奇最初主张形式逻辑是形而上学,金岳霖等学者则认为二者不是一回事。经过反复辩论,大家取得共识,艾思奇虚心接受了形式逻辑不是形而上学的观点。这种虚怀若谷、海纳百川的风范深为哲学界所称道,其学风值得后辈学人细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