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网络政治的发展及影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3:41:43
当前中国网络政治的发展及其影响
张文峰
【该文章阅读量:287次】【字号:大中小】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 互联网开始在中国蓬勃发展。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05年1月19日,中国上网用户总数为9400万,其中使用宽带上网的人数达到4280万;上网计算机达到4160万台,CN下注册的域名数、网站数分别达到43万和66.9万;可以说,中国是世界上互联网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伴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政治也正在悄然兴起,并开始对中国的社会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对中国网络政治的发展,我们应该进行深入的研究,把握其发展趋势,兴利除弊,争取主动,这对于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网络政治的发展
顾名思义,网络政治就是与网络有关的政治问题。西方学者把网络政治(Cyber Politics)与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联系在一起。得到较多学者认同的美国学者马克•斯劳卡在其著作《大冲突:赛博空间和高科技对现实的威胁》一书中提出了“虚拟现实的政治”的概念,即认为网络政治“是指那些有可能永远地模糊真实和虚幻之间的界线的技术,将给政治带来的影响”。基于此,笔者认为,网络政治可以理解为在互联网上客观存在的、与社会政治生活密切相关的关于政治意识、政治行为、政治参与、政治发展等内容的政治现象。
中国网络政治是从上个世纪的90年代中期起,伴随着中国的互联网开通,上网人数的迅速增长而不断发展的。人们开始通过网络获取最新的政治信息,追踪重大政治事件的发展,并通过网络发表政治见解,进行各种政治交流。例如,1997年印尼暴乱中发生了残害当地华人的政治事件。当时中国网民自发地行动起来,通过网络号召全世界的华人组织发起声势浩大的网上声讨浪潮,把残害华人的真相告之天下。1999年5月8日“我驻南使馆被炸事件”发生之后,有数百万网民同时上网关注事件的发展,发表政治言论,并通过网络号召国民团结起来,共同声讨美国暴行。从此之后,网民自觉把网络作为参与国际国内重大政治事件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在认识到网络快捷的信息传递功能和强大的舆论宣传功能之后,开始提出要积极利用网络传播为政治服务。江泽民在2001年初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指出:“要高度重视互联网的舆论,积极发展、充分利用、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不断增强网上宣传的影响力和战斗力,使之成为思想工作的新阵地,对外宣传的新渠道。”同年7月11日,党中央强调:“各地各部门的领导干部必须加紧学习网络化知识,党的建设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工作、宣传工作、群众工作,也都应适应信息化网络化的特点。”在党的正确方针管理和引导下,中国网络政治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新发展,并在中国政治文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网络政治在中国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
1.网络宣传的发展。
1997年1月1日,最具权威的中共中央党报《人民日报》开通了网络版,这一标志性事件反映出我党已经意识到了信息化时代网络工具在传播党和人民声音方面的重要作用,决心占领网络新闻传播这个制高点,以主流的声音来实现党在宣传中的战略目的,即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此后,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央视国际等一大批新闻网站相继开通,并获得了广大网民的参与和支持。从2000年开始,中国政府先后确定了新华网、人民网等8家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和24家地方重点新闻网站。据第四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上公布的权威资料显示,目前,中央和地方重点新闻网站每天首发的新闻达到24000条,大陆境内受众覆盖面平均每天超过5000万人次。自2001年以来,中央重点新闻网站的访问量以平均每月递增12%的速度上升;一些地方重点新闻网站如千龙网、东方网、南方网、红网等过去三年的访问量平均增长了9倍,新华网、人民网等重点新闻网站进入了全球网站的百强行列。目前, 一个以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为主干、中央和地方重点新闻网站优势互补、发挥主要商业网站积极作用的中国网络媒体基本体系已经形成。这些新闻网站,通过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报道改革建设成就,倡导文明新风,抨击丑恶现象,为国家改革、发展、稳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2.电子政务的发展。
在互联网时代,创建电子政府是塑造政府形象的重要途径。建设电子政府是指应用信息技术重组政府部门,增强政务公开,促进办公自动化、网络信息资源全面共享,提高行政效率和行政决策的科学性,改善公共服务。中国政府从1999年开始正式启动政府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并把该年定为中国的政府上网年,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政府上网工程。到目前为止,绝大部分政府部门都已接通互联网,70%以上的地市级政府在网上设立了办事窗口。截止到2005年1月底,以gov.cn 注册的政府域名总数达到16326个,占.cn下注册域名数的3.8%。以gov.cn结尾的网站为10260上,占中国网站总数的1.5%,目前全国已建设了2200多个政府网站。大多数政府网站都实现了通过网络向社会、公民发布信息的功能,人民政府通过政府网站向全体人民发布各种政务信息,主要是大量的政策性和指导性信息。以往政府工作的那种带有神秘色彩的文件、决定等在信息公开的旗帜下纷纷向老百姓开放,甚至在不少的政府网站中,百姓还可以向政府官员(部长、省长、市长等)提出对政府工作的意见或建议。可喜的是不少领导同志高度重视网上来信和意见,做到及时处理,及时回复,从而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赞誉,也在中国掀起电子政务建设的新高潮。目前,广东、上海、北京、天津等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在电子政务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例如,广州的电子政务在网络规模、互联水平和网上业务等方面,均走在全国的前列。
3.网络舆论的发展。
如前所述,在1997年印尼暴乱和1999年我驻南使馆被炸事件中,有数百万网民上网发表政治言论,共同声讨暴行,掀起了中国第一次网络舆论大热潮。在此之后,网络舆论在中国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并在中国的政治生活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巨大作用。近几年来,国内外的每一重大事件,几乎都在网络媒体引起强烈的反响和激烈的辩论,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公共舆论。在人民网的强国论坛、新华网的发展论坛、以及新浪、搜狐等各大网站的新闻帖中,网民们每天都会就当下的热点或重大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且对问题的讨论比较深入,进而形成强大的舆论影响。这些来自各网站的媒体言论与论坛(BBS)及新闻帖中的具有建设性的看法和观点,甚至对有关部门的决策和施政产生了影响。特别是在2003年中发生的“孙志刚案”、“刘涌案”等事件,引发了网民的强烈关注和参与,形成了新一轮网络舆论热潮,并最终导致国务院发令废止《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以及促使中国最高人民法院50年来第一次提审普通刑事案,并罕见地推翻沈阳高法的判决,改判死刑,立即执行。此外,在美伊战争、反腐倡廉、为农民工“讨工钱”、三农问题、教育乱收费、学术腐败、“宝马车撞人案”等一系列事件中,网络舆论都显示出了不可忽视的力量,以至于有人把网络舆论发挥巨大威力的2003年称为“网络舆论年”。目前,中国网络舆论之活跃已达前所未有的程度,互动式的网络评论以其快捷、尖锐的特点,已显示了其不可忽视的力量,无论政府部门,还是有关人员,在今天都已经强烈感受到了来自互联网上的舆论压力。
网络政治的发展,也引起了中国国家领导层的高度重视,一些领导人和政府官员主动利用网络渠道,了解民情民意,倾听群众呼声,并与百姓进行交流。2003年初,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对一位参与防治“非典”的一线医生说:“你的建议非常好,我在网上已经看到了。”2003年4月26日,温家宝总理在北京考察工作时说:“我看到同学们在网上写的一些话,我挺感动。”2004年9 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专门指出,“要高度重视互联网等新型媒体对社会舆论的影响”。这就标志着,网络政治的影响力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其地位和功能获得了最高领导层的认可和关注,也标志着网络政治发展到今天,在民意表达、舆论监督方面开始实质性地发挥作用。
二、中国网络政治的影响
中国网络政府的迅速发展,对中国的政治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当前,网络政治在促进中国政治发展特别是在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方面,可以发挥其他传统政治媒介无法比拟的巨大作用,这主要表现在:
1.有利于宣传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互联网的开放性,为党和政府提供了向国内外人民宣传和展示自己的窗口,开辟了一个重大的政治宣传阵地。党和政府可以利用网络这一强大的传播媒体,宣传自己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同时批驳网上各种错误的理论思潮,确立正确的舆论导向,树立自己的权威形象。而且,任何人也都可以通过网络走进中国政府网站,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性质、宗旨和重大决策,为争取广大人民理解和支持政务党务的有关决策和相关工作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途径。
2.有利于构建政务公开的电子政府。
电子政府的建立使中国政府公务信息对社会公开的透明度增强,社会参与国家管理事务的程度提高。电子政府的发展在中国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进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目前,中国正在抓紧构建一个上至中央,下至乡镇的政府互联网,这将会大幅度地提高中国各级政府的执政效能;同时,将使绝大多数政府办公业务在网上曝光,随时随地可以得到任何一个公众或团体的监督,将会有效促进政府向高效、透明政府转化,使中国政府管理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政治文明的舞台上。
3.有利于促进公民政治参与的发展。
网络政治参与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目前中国的网络政治参与还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和不足,但其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过程中的作用是积极的,它作为一种新型的政治参与形式将会有力地推动中国政治文明创新发展。通过网络政治参与将使中国公众了解政府、表达愿望、提出要求、行使权利等都变得比以往更加直接、更加便捷,将会极大地激发广大公众知政、参政和议政的热情,为中国政治文明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新的活力,推动中国政治文明发展进入新阶段。
4、有利于促进中国网络监督的发展。
随着网络舆论的兴起,我们看到一种新的社会监督形式,即网络监督正在形成。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可以对政府行为进行全程及远程监督,这是以往任何时代、任何监督形式都无法比拟的。互联网技术的介入,大大扩展了社会监督的对象和范围,以及社会监督的广度和深度,充分体现出社会监督的大众化、日常化和多元化特征。社会监督的这一发展趋势不仅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必然,同时也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提供了重要资源。网络舆论和网络监督的发展。不仅可以有效遏制政府行为中由于暗箱操作所导致的政治腐败,也可以减少公众对于政府的生疏感和距离感,并获得公众对政府行为更多的理解和支持。这也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充分体现人民当家作主地位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当然,技术革命从来都是一柄“双刃剑”,互联网在使社会信息资源在得到最大限度共享的同时,也使大量的不健康的和制造社会不稳定的信息轻而易举地通过网络侵入。因此,我们必须清楚认识到网络政府的发展也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例如:西方国家凭借科技优势控制信息的输出发布,在网上兜售西方的民主观念、政治模式、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以和平方式入侵我们的文化领域,企图瓦解民族感情、淡化意识形态,影响国家的稳定;恐怖组织、邪教组织、叛国组织也充分利用互联网从事非法活动,联络组织党羽,向国内传播歪道邪说,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扰乱了社会正常秩序;互联网上目前还充斥着大量的虚假甚至是有害的信息,给中国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带来极大的隐患。而且,由于任何人都可以自由使用互联网,这就使得一些道德低下的人可以利用它制造谣言,搬弄是非;网络谣言、网络诽谤、网络欺诈、网络攻击等成为网络政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等等。网络政治发展中所存在的这些问题将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提出严峻的挑战。
总之,网络政治的发展为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的信息化空间,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为促进网络政治的健康发展,中国必须大力发展有关电子政务等方面的信息与通讯技术以及信息安全技术,并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互联网的监控和管理,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畅通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渠道,这样才能使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互联网时代不断地创新发展。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来源日期:       本站发布时间:200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