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构建自己的有效特色课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2:19:02
浅谈构建自己的有效特色课堂
冬去春来,又到了金风送爽、硕果飘香的秋,回忆新课改的一路走来,虽谈不上收获颇丰,但心得、体会终究溢满心头。
一弯溪水不论它多孱弱,只要还能潺潺流动,那就是生命的灵动。我知道自己的收获或许极浅显,但它终究是我对语文教学的真实感触,它处处激荡着我和孩子们心与心的碰撞的火花,我愿意收集,更渴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一节好课的准备,叶澜老师曾用“五实”来界定:扎实(学到了东西、锻炼了能力、培养了情感);充实(效率:对多少学生有效;每个学生的效率多高);丰实(生成性课堂:新资源的生成;新的过程状态生成);平实(融入学生、文本而忘我);真实(课是有待完善的、值得反思可以重建的)。以下我就叶澜老师的“五实”浅谈在语文课堂上一知半解:
一、              植根文本,扎实课堂,补足阳光雨露
文本是什么,是土壤!种子呢?种子就是每一个孩子那小小的蓬勃、好奇的心。教师的解惑拔高、广泛厚实的课外资源是和煦的阳光、甘甜及时雨露!
因为人与人之间的生活环境不同,知识储备的丰厚不同,再有时代、阅历不同,这就造就了一篇篇内容、思想、风格各异的文章。尤其像那些经典的不朽文章,哪怕我们化身主人公,融入文章,都很难全面深刻的理解作者的心。粗略的读文章,只凭自己感觉去猜,去说,那样不仅扭曲了文本,长此以往会养成浅尝辄止的坏学习习惯。不但学不到东西,更会成为找不到源头的孤水、漂浮风中的枯木!
大树的生长离不开阳光、雨露。广泛的课外延伸补充,能使大树长的更加肥美。
每一颗种子要想长成参天大树,只有扎根文本,从中汲取知识;从中锻炼能力;从中陶冶性情、体悟人生;从中丰富阅历。再由课内延伸课外,课内打通课外,课外充沛课堂。直至厚积薄发,育得满园芬芳、丛林遍野。
二、              自学为主,充实课堂,教师要张弛有度
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要想让学生学,首先要让孩子们知道学什么,怎么学。所以我们的语文课堂要有一成不变的东西,比如生字生词的认知积累、名作家的认识了解、文章结构的划分、写作技巧的赏析等等。这些我们都要告知学生,让他们知道那些是自己动脑筋思考就可以独立完成的。应该说:这些都是语文课堂的基本构筑。我的语文课上,在读第一遍读文章时始终坚持这样几个要完成的问题:你积累了哪些生字生词?你有没有读不懂的地方请提出来?文中最让你心有触动是什么?读完文章你最想说什么?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孩子都是活生生的个体,我们要关爱他们小小心灵的独到体悟,这种较自由的关爱恰是对他们的尊重,是心与心的直观碰撞.
这种初读课文的自主学习既有目标又可以尽情彰显自己个性,一段时间坚持下来,孩子们就能独立走进文本感受体悟,走出文本交流讨论。
其次,教师要围绕这些基本构筑充分备课:一堂好课要发扬自身的长处,创建凸显个人特色的鲜活教学设计,以保证整堂课孩子们大都积极主动、兴致勃勃。最近我开始尝试一种新的特色课堂:用一个或几个词支架起一节课。比如学习杜甫《石壕吏》,首先扎实基础:字词、作者、翻译。问:“读懂了文章大家感觉那时的杜甫心中激荡着怎样的情感?”理解了文意,孩子们回答措辞虽丰但比较准确:悲愤、同情等。我抓住这个契机,板书:悲愤、同情。接着问:“对谁悲愤?又同情谁?”孩子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吏,老妇人一家。”我再问:为什么?然后以组讨论总结。数分钟后,答案便见分晓。我又把“悲愤”拆成“悲”与“愤”,问“作者悲伤吗?哪里看的出来?为什么悲伤?”这样看似简单的几个问题便连作者也作了深入的分析。实际回顾,一节课仅靠两个词便透析了文章。再比如杨绛的《老王》,我设计问题为:“读完文章你觉得老王是这样的一种人?”依据孩子们的回答挖出:“善良、苦”两个词,然后从善良体现在哪里,苦又是怎样表现的?这样既分析了人物、文章、同时也赏析了写作技巧。
不少时候我感觉每篇文章就像一件衣服,无论它多么风格特异、时尚潮流,但,只要抓住了这件衣服的领子,那么领子下面左右一定是胳膊。固定了领子,架起了双臂,那件衣服就等于差不多已经穿在身上了!寻找导入文章的契机,把握文章的要领,顺瓜摸藤讲解一篇文章便不会一节课显得杂乱无章或分解的支离破碎!
当然,随着学生主体观的重新确立,看一堂好课首先要看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所以课的设计还要形式多样,要灵活多变地组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课堂上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参与的愿望,使每一个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我们要时时谨记充实课堂,贵在关注两个有效:对多少学生有效;每个学生的效率又有多高。
再次,更要有生成性课堂的心里准备,即不完全预设的新资源的生成、新的过程状态的生成。
希望学生能够走我们为他设计的道路,其实这是一种奢望,更是教育的悲哀。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他们小小脑袋里会装有千奇百怪的认识和问题。我们要做的疏通而不是堵截。所以当他们畅所欲言的时候,课堂便会向预设以外的方向挺进。有人说:熟悉的路上没有新奇的景象。虽然我们手中有拉回风筝的线,但一定要张弛有度,万万不可紧紧的把着,这样的风筝是永远也飞不高、飞不出自由翱翔的雄姿!
专家指出:会教书的老师会把学生的质疑变成一种新的资源。
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课堂是智慧的碰撞,是生命力的蓬勃,是激情的洋溢!要允许学生出现不同的想法,更要允许学生创新。我国创造教育的伟大先驱陶行知先生毕生崇尚创造。他认为,创造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活力,是一个民族文化中的精髓。他以满腔的激情、闪光的睿智,大力倡导和推行创造教育。他形象地在《三代诗》中写道:“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要有孙子,非先有老子不可”。这是说要从行动中获得知识,再用知识去指导行动。行、知、行不断循环往复,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社会不断进步。
教师应该做的是大胆的解放学生,解放学生的头脑、眼睛、双手、嘴巴、空间。鼓励他们丰富思考、细心观察、勤于动手、、敢于表达、更要留给广阔的活动空间。保证学生有时间去独立学习、活动和创造,自由支配时间、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              勤于反思,真实课堂,教师要换位思考
常常听到老师们说:我们班的学生,那是问死死不吭。就是急死你,也问不出一句,活脱脱一个个木头桩子!
我也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这时我们就要“把自己当自己”。我们是教师,是成人,更有是从事多年教学工作、经验丰富的教师。为什么孩子们课下生龙活虎,课上便蔫了呢?这原因究竟在谁?而不能生闷气的抱怨、训斥。
但自从新课改后,我更明白了孩子们为什么“问死死不吭”了。
四模教学法的第一环节:自主学习。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我们备好了课,满怀激情的来了,可是你疏忽了一个大环节:孩子们对你备好的课可是一片苍白,所以当我们问的时候,他们自然会是张口结舌、甚至掩口不答。等着你灌,就像一个个没有吃饭能力的幼儿,等着你做饭,还等你端过来甚至嚼好了灌进去。久而久之,他们便似乎丧失了思考、讨论、表达反馈的习惯、以致能力。那着急的就只能是咱们老师自己了。
可见课前的自主学习是必要。其实课堂就是两个问题的把握:一是重点,二是难点。孩子们在与老师的合作学习中把握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就是驾驭了课堂,收获了知识!“磨刀不误砍柴工”,我们不要上来就急着讲。要告知学生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内容,以及方法,更要给孩子们时间预习准备,知道会与不会。先让孩子们这把刀磨锋利,再去有的放矢,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难的问题,“遇难而合”更应该给他讨论的时间、思考的空间。
“把学生当自己”,就是要求老师象爱自己那样去爱学生;要学会换位思考,以生为本,多站在学生角度考虑问题;要善于发现和张扬学生的优点,学会像欣赏自己那样欣赏学生;要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学生也会把老师当作自己,老师工作也就游刃有余。
一节好课,不在于你讲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学生学会了多少知识及一节课中学生思维量的多少。上一节课容易,要上好一节课并不容易,需要我们行动起来,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运用勤谨的头脑创造具有自己特色的个性化课堂,从而更好的驾驭课堂,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