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合乎“道”至于“德”的课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03:33:43
■本期对话嘉宾:田保华 河南省郑州市教育局副局长
■对话主持:褚清源
2010年,对于河南省会郑州的教育来说,注定是一个具有转折意义的年份。这一年被定义为郑州教育的“课改突破年”。在刚刚召开的全市课改推进会上,该市教育局局长翟幸福说,经过多年的积淀,郑州教育已经进入了内涵发展阶段,需要站在新的起点上重新起航。如今,在解读课标、推进校本教研、构建教学模式、开发课程文化的基础上,他们又一次锁定课堂,启动了一场对抗课堂教学异化——道德缺失和反道德现象的变革。他们以教师自我诊断为切入点,梳理课堂教学中的道德缺失和反道德行为,系统构建基于生命关怀的“道德课堂”文化,全面提升师生的生命质量,逐步探索区域教育内涵发展、均衡发展的整体推进策略。
这是一次从课堂原点再出发的集体行动。就像在一个圆形跑道上行走,从起点到终点,然后再出发,虽然位置相同,但意义却大不相同。我们期待着郑州教育在新的课改旅程中能走得更远。
为什么提出“道德课堂”
褚清源:其实,在学校教育系统中德育无处不在,您提出“道德课堂”,直接把课堂置于道德层面,有什么特别的用意?
田保华:教育应教孩子学会做人,使其向善、向上、向美,这是教育的目的、要求和标准。如果我们学校的任何一项活动、任何一项工作、任何一项影响是符合了教学生向善、教学生向上、教学生向美的道德要求的话,这才称其为“教育”。如果违背了这样一种道德标准,就不能称其为“教育”,而是教唆。
教育改革最终必然发生在课堂上才有意义。我们一直把在学校的层面上对学生施加以向善、向上影响的第一种重要途径定位于课堂:在课堂上,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获得向善向上的情感体验和心灵感悟。
课堂是师生延续、发展生命的地方,若将善待学生生命落实到课堂之中,课堂定然是鲜活的,富于人性的。而道德缺失的课堂很容易使教学转化为一种机械的、单调的知识传授和行为训练模式,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枯燥、疲惫、厌烦、焦虑等感受。长此以往,必将扼杀师生的思维与精神,恶化他们的生存状态。因此,作为课程改革的专业引领者,我们必须提出明确要求:每一个教师必须以新课程理念出发,从道德自觉的高度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审视那些不道德的教育现象,努力加以改进和完善,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过程和结果都合乎道德的要求,让我们的课堂生活充满生命的活力。
褚清源:您曾提出,传统课堂存在一些缺“德”的现象,“道德课堂”的提出是否就是基于对这些现象和行为的矫正?
田保华:观察一下我们的课堂,不难发现,一些教师常常以“为学生的将来负责”的名义掩盖自己极不道德的教育教学行为。比如,教师独霸着时间,独霸着课堂,霸占了课上,又霸占了课下,还霸占了学生的休息时间。尽管有些人是出于“好”的初衷,但不能用错误的方法去达到目的,其结果会与初衷背道而驰。如果我们收获的教育成绩让学生付出了太大的代价,那么,所谓的“一切为了学生”便成了美丽的借口。
有的人做了一辈子教师,只是重复一种了无生趣的教学模式,自己没精打采,学生如坐针毡;自己身心疲惫,教学质量却平平淡淡——他们把智力劳动变成了体力劳动。这是一种非理性的教学。
教材中20%的知识,学生通过自学可以掌握,70%的知识通过合作可以解决,只有10%的东西需要老师来指点。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271”法则。因此,“道德课堂”必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习本来就是学生自己的事情。
褚清源:是的,传统课堂也能赢得分数,但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个性,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代价太大,成本太高。
田保华:课改背景下,我们必须站在道德自觉的高度和育人的立场来审视课堂教学,来分析和矫正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种种“不道德”甚至“反道德”的现象与问题。立足于学生现实学习和生活需要,着眼于学生后续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需要,以“构建‘道德课堂’,提升师生生命质量”为目标,把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推向深入。实际上,在课堂上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同时又能让他获得学业的成就,这就是最大的课堂道德。我们的课堂应该满足学生学业进步的需求,也就是考试分数的需求,同时也应当满足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精神成长的需求。
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褚清源:“道德课堂”的内涵是什么?
田保华:“道德课堂”是一种高品质的课堂形态,要求教育者用“合道德”的方式,在充满尊重、关怀、民主、和谐的环境中,在保证学生身心愉悦、人格健康、精神自由、生命自主的学习过程中,使学习者获得学业进步和身心全面发展。
对学生而言,“道德课堂”强调的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把学生“今天的健康成长”和“明天的幸福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让学生在充满尊重、关怀、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得以身心健康、精神自由、生命自主地发展;对教师而言,课堂是教师生命延续的舞台,是教师追求卓越的过程,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完善人格,实现生命的价值和幸福。
“道德课堂”必须是高效的课堂,必须是能够促进思维发展的课堂,必须是能够促进学生精神成长的课堂。
褚清源:这种课堂的师生关系应是怎样的?
田保华:在课堂教学结构诸要素中,师生关系是最重要、最灵动的一组关系。“道德课堂”强调,教学是师生交流和沟通的过程,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下,师生心理相容、情感交融,课堂上教师善教,学生乐学,气氛活跃而适当紧张,不同层次和个性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师生关系就像导游和游客的关系一样,教师就像导游,学生就像游客。导游要把游客带到哪里去?要去哪几个景区?每个景区游览几个景点?每个景点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有什么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道德课堂”的抓手
褚清源:在实践层面,推进“道德课堂”构建了哪些具体的抓手?
田保华:在构建道德课堂的实践中,我们倡导各学校和各学科教师要结合实际,积极探索“道德课堂”实现途径和策略,呈现丰富多彩的“道德课堂”模式和文化。
围绕“道德课堂”的构建,我们提出了很多策略。比如,我们提出学校首先要进行自我诊断,让每一个学科教师都自我诊断,我们的课堂上到底有哪些道德缺失现象;比如倡导每个学校都要构建符合学校校情、学情的教学模式;比如全力推进校本教研,抓课标解读。在这里我想重点谈谈校本教研。
2006年5月,在校本教研交流会上,我们提出了“一个把握三个抓”。“一个把握”即推进校本教研要把握五个要点:一是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果即成长;二是平等对话,交流碰撞,专业共生;三是推进校本教研的最高境界是要催生新型学校文化(突出强调课堂文化和教师文化);四是要关注课改,抓住课改的“魂”;五是要力争避免新的形式主义;“三个抓”即下一阶段校本教研工作要突出抓好三个点:一抓执行力,二抓实践者,三抓生成。
关于校本教研,关键要澄清四种糊涂认识,即负担论、神秘论、无所谓论、对立论。一些教师把推进校本教研当作一种工作负担,我们去检查工作的时候,部分学校准备了两套档案,一套是校本教研的档案,一套是教研活动的档案。这说明一些学校的领导和教师还没有真正理解校本教研的内涵。所谓神秘论,就是“这是个什么东西啊?”弄不清楚,似乎可望而不可即。三是无所谓论,有人说“我教了一辈子书了,我不会搞校本教研啦?”不是关注真问题的。四是对立论,就是推进校本教研没时间没精力,“现在抓质量、抓升学率,没时间”。
“道德课堂”是文化重建
褚清源:在“道德课堂”理论体系中提出,“道德课堂”最终是一种文化体系的重建。如何解读?
田保华:教育就是一种文化的传承,课程改革就是要更好地实现文化的传承。不管我们承认与否,任何一位教师在上课时都在营造一种课堂文化氛围,学生都在进行着某种“文化适应”。因此,课堂中面临的问题实际上就是文化问题。课堂是学校教学的主要场所,课堂学习是学生承传人类文化的基本形式。离开了文化,课堂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建设现代学校文化,需要以环境文化为基础,也需要以制度文化作支撑,更需要以课堂文化作底蕴。可以说,课堂文化是现代学校文化的最高境界。不管我们对课堂文化理解到什么程度,我们都必须关注课堂文化问题。每一位教师都要理解课堂文化的内涵,关注自己的课堂文化建设,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与教学风格。
褚清源:“道德课堂”要构建什么样的文化?
田保华:“道德课堂”要构建的是一种回归生活世界,让课堂洋溢生命气息的文化。
2007年我们曾提出,要让学生享受高尚的道德生活,一是要回归生活,二是要指导学生过有道德的生活,三是要构建有道德的课堂,并且提出在学科教学中要强化品德塑造。课堂生活是师生人生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生命的充实与展开的过程。着眼于人一生的发展,“道德课堂”生活应从教室课堂、校园课堂延伸到家庭课堂、社会课堂。
“道德课堂”要构建新型教师文化。要求各学校要摒弃那种“强势的、惰性的、竞争的”传统教师文化,要构建民主的、积极的、合作的新型教师文化,特别强调,合作是教师文化发展的方向。
“道德课堂”同样构建以课程文化为主题的学生成长平台。课程是学校的灵魂,课程文化影响着学生一生的发展。每一个学校、每一个校长都应该有自己的课程思想,应该加强课程建设来构筑课程文化,要树立课程意识和大课程观,课程即课程,校园即课程,教师即课程,学生即课程,要以专业化的方式实施课程管理,面向所有学生,关注学生的完整人生、完整心灵世界,以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完善为学生创造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空间,用课程成就学生。让课程展现课程魅力,提升育人品位;让课程绽放生命的活力,提升师生的生命质量。从这个层面理解,“道德课堂”实际上可以解读为一种教育体系、文化体系。